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张胜友
痛别胜友
李培禹
11月10日上午,送别我的好师友张胜友,痛失一位恩兄的悲伤袭上心头,泪水难抑。
我向他熟悉的面容深鞠三躬,想起他身居高位时多次参加北京日报副刊部的笔会,没有一分钱出场费,他曾说参加你们的活动好快乐,每次有他,陈祖芬便紧随着听他讲,笑个不停。
在湖北黄梅,我们开玩笑给他相亲,好像是月明当女友,滨老和车军扮岳父岳母,滨老问:“有车吗?”胜友随口答:“有,是公家的。”全场笑翻。
2014年他主动联系家乡龙岩,我们在永定土楼成功举办了作家笔会。2016年,他抱病出席滨老的新书出版会,还给滨老送上贺礼。胜友,大作家,大领导,大好人!你走了,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
今天见到那么多朋友来送你,他们中有王晨,刘奇葆,金炳华,翟泰丰,陈建功等。
我在签名时,还写下了北京日报副刊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为你写小诗一首:
痛别胜友
亦师亦友情胜友
亦文亦官品自清
恩兄今去当无憾
旧雨悲凉泪满襟
左起李培禹,艾克拜尔.米吉提,颜慧在八宝山送别现场
逝者简介
新三届人张胜友
张胜友,1948出生,福建永定人。1968年起作为回乡知青务农十年。197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分配至光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 1995年9月调入作家出版社任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1997年4月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2018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闽西石榴红》《破冰之旅》《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世纪回声》《张胜友语文教材作品集》《张胜友影像作品文存》(3卷本)等散文、报告文学集20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小平南巡》《海南:中国大特区》《让浦东告诉世界》《风从大海来》《风帆起珠江》《闽商》《百年潮·中国梦》等电影、电视政论片40多部。荣获(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20多项国家级大奖。被授予“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称号。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
延伸阅读
我和张胜友在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曾经搭班子工作过,他是“班长”我是“副班长”,但他年长于我,所以早于我退休。前年春节后他病重住院,我和何建明去协和医院看望他,他住在重症监护室,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那些各类管子插在他嘴和鼻孔里,他几乎是靠人工呼吸机保持呼吸。一种生命的无助无奈状态就在眼前展现。感谢当代医学,医生和护士一丝不苟地在救护他,这让我心里感到温暖。
他就这样深度昏迷了一个多月,医生护士终于把他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得知胜友已从重症监护室平安出来,回到病房,四月末的一天,我来到协和医院看望他。
那一天,阳光很好,从窗口投入病房有一种别样的温暖。胜友心情很好,尽管鼻子插着吸氧管,手上还是端着一杯咖啡(他喜欢喝咖啡),和我们谈笑风生说起这次从死亡线边缘回来的奇迹。一旁的护士都忍不住插嘴道,从ICU活着出来回到病房的就是您了。胜友脸上漾起了儿童般的天真笑容,把他那与死神搏斗过程中尚未来得及染黑的白发色泽浸染下去了。显然,他对生命重新恢复了自信。我对他顽强的生命力充满敬意。
其实,在这之前一年,胜友就发现已患白血病,他到台湾接受过换血治疗,之后便有大的好转。他几次告诉我,其实治疗并不复杂,就是每一次从你静脉抽取50cc血液,然后培植杀菌10天,再重新输回你的静脉,这样来杀你血液中的白血病毒,恢复你的健康。每隔3个月他要飞去一次台湾,接受治疗。他自觉恢复得很好了。于是,他又开始参加一如既往的活跃生活。
视频:张胜友在病中
胜友是个生性快乐又知恩图报的人。有一次坐下来闲聊,他就说,其实,艾克,我们这些人都是知足的人。我当年中学毕业回到农村,我学的是裁缝,如果不是恢复高考,如果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哪有我们的今天,说不定我就在福建乡下老死终生了。所以,他对这个时代,对祖国,对党和人民充满感恩之情。在他一系列的报告文学作品和电视政论片中,这一主题得到强烈体现。这是有目共睹的。
也许是与他复旦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和在光明日报的职业生涯有关,胜友对政治有极高的热忱和敏感。和他出差同行或是在会议间隔、茶余饭后,他的话题永远离不开政治。不是谈论当下国内外时政,就是回顾已成为历史片段的曾经的记忆。有一次,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我们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两院报告,中间出来喝水,在大会堂大厅遇见胜友(我们分在不同界别,会议住所不同,所以在大会堂见面觉得很亲切),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说,走,我们在那边坐坐。我们各自端着水杯,走到大会堂大厅沿墙根摆放的软椅上,他就滔滔不绝地谈论起当时的反腐局势,兴奋异常,两眼放着光芒。说着说着,他的腔调忽然低了下来,他说,嗨,艾克,命里没有莫强求,当官也得要有那个命,我也想开了……正说着,上海作家赵丽宏也端着水杯走过来了,于是,话题自然转向别处。
一次,在中国作协我和吉狄马加谈完事,马加送我出门,正好在过道遇见胜友(那时胜友刚进中国作协书记处),马加便笑着说,我说这是谁呀,还没见人就见到两颗门牙,原来是胜友呀。胜友便嘿嘿地笑了。不久,就看到胜友换了一副牙。我和他2003年底搭班子时,每逢他笑,就看到整齐洁白的门牙,我便会想起那天马加和他的祥和情景。而今,胜友已驾鹤西去,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眼前,历历在目。一路走好,胜友。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八日
时代的桂冠是给时代知音的
王光明
在中国这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毫无疑问,张胜友是一个弄潮儿,一个充满时代激情的大时代的阐述者。无论是他1980年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新闻通讯、报告文学作品《文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一包就灵》《命运狂想曲》《世界大串连》《擎起达摩克利斯剑》等,还是1990年代直至新世纪,称得上家喻户晓的电影、电视政论片《十年潮》《历史的抉择——小平南巡》《让浦东告诉世界》《风帆起珠江》《闽商》《百年潮·中国梦》等解说词,都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行程的生动讲述。
在这些作品中,张胜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许多生动典型的历史细节,而且以充满激情与诗意的政论风格,体现了大国家、大时代、大变革的精神风貌。张胜友紧贴时代的脉搏,让文学这一传统的形式,借助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介,实现了新的腾飞。他的作品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获得专家学者的好评,算得上是当代主流文学中最成功的作家之一。
就最直观的表象上看,张胜友用报告、政论影像作品在我们时代建功立业,并在出版业干出大事业,是因为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然而,时代的阳光公允地照射每一片土地、每一株花木,广袤土地上的花木却不见得都能长成大材。更何况,人与时代的关系,不是施予与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俄国革命重要的思想家普列汉诺夫在分析时代与个人关系时,认为不应过分强调时代的因素而忽略个人的特殊性,因为时代给个人提供了舞台,而个人也会反作用于时代。
杰出人物与时代的相互影响关系,从根本上看,是个人才能与时代的契合关系。普列汉诺夫提出:“为了使一个拥有某种才能的人能运用他的这种才能来对事变进程发生重大影响,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他所具备的才能应比别人所具备的才能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如果拿破仑所具备的不是那种军事才能,而是贝多芬那样的音乐才能,那他当然就做不成皇帝。第二,社会制度不应阻碍恰恰具备当时需要并于当时有益的特性的那个人物施展其能力。”(《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第336页)
无可置疑,20世纪后期中国社会的历史转折,给张胜友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抱负的大舞台,让张胜友从一个小裁缝变成了著名作家和文化企业的改革家。但张胜友之所以不像大多数同代人那样在被动适应时代中沉浮,而是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历史变革的进程,在时代变迁中华丽转身,从一个落魄的回乡知青到一个著名大学的“老生”,再到《光明日报》的著名记者,最后成为作家出版社的掌门人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却是他个人的才能与品格在起作用。《我的财富是经历》是一篇令人难忘的自叙传,其中有两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一是他学裁缝时不循规蹈矩遵从三年出师的潜规则,半年时间就独立门户;二是他刚分配到《光明日报》文艺部当记者时,单枪匹马赴冰天雪地的沈阳采访,写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长篇通讯。这两个细节都说明张胜友有超越常人的才能,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品格,别人不敢做、做不到的事,张胜友可以而且能够做到。
(《文艺报》2016年10月10日)
张胜友与女儿
《父亲》:宏大视角的历史抒写
林伟光
张胜友的文章,有热度,有灼痛人心的力量。中国文学中有言志派,也有载道派。在千古的岁月里,它们各呈光彩,很难分高下。人们热爱浪漫情怀、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也尊敬写出“三吏”“三别”的杜甫,李杜之风,流传千古。不过,我想言志与载道,无非表现手法不同,而忧国忧民之心却是一致的。具时代担当、爱国情怀,敢为民请命、关注民生疾苦,乃是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会不会因此活得太累了?当然。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有时更似飞蛾扑火。这是一种不灭的精神,一副撑起这个世界的硬骨头。
张胜友把自己定位在时代中国书写者的位置上。他说,中国的发展,是新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身处风云变革大时代,中国作家是幸运的。是的,正是这伟大的时代给了作家施展才华的机遇。于是,他热情地汇进了这书写大江东去壮丽诗篇的洪流,而且体现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华。这本《父亲》(文汇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收集的都是他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让汶川告诉世界》《潮涌浦东》《历史的抉择——小平南巡》《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等。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作家是如何在时代号角的召唤下,意气风发和壮怀激烈的。其中最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名为《百年潮·中国梦》的政论散文,这是由他担任总撰稿人为同名电视政论片撰写的文章,虽然是合作的作品,却很能体现出张胜友的艺术风采。他写得大开大阖,站得很高,不但纵览了中国百年的风云,而且把中国放到世界的环境里来观照,所以,立论高远,意境开阔,思想更具有深刻的震撼力量。中国梦,是伟大的民族的梦,它并不虚幻,是切实的,是中国人民百年来不断追求的波澜壮阔的道路。这里有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热血的牺牲,有几代新中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有专家学者学术上的诠释,有国际上的强烈反响,也有普通老百姓的美丽憧憬。《百年潮·中国梦》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激情,有理想主义的光辉,更有切近现实生活的翔实记录,有点有面地展示了这个伟大时代里祖国的灿烂与希望。
张胜友作品
张胜友的作品是一种宏大视角的历史抒写,他身上有着自觉地为时代留影、为改革开放存真的史识。他的作品始终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可歌可泣,十分感人。虽然紧贴时代,但由于他观察得深刻,把握得较准确,有超越当下的历史观,就往往能够看得很远,文章也具有深邃而独特的思想性。纵观他的作品,应该说大多数是立得住脚的,并没有像某些同类作品那样很快就如过眼云烟了。
可以说,张胜友文章的力量,来自于他文字的张力。这是带着浓郁诗情的文字,虽然总是在一种大的格局里腾挪,却没有惯常的所谓空的弊病,而是言之有物的,其中更有鲜活的细节支撑着,而那些天马行空式的瑰丽想象,不但使文章得以空灵、升华,也使文字高蹈、飞扬,有一种斐然的生动。他的文章文采与意象结合,实与虚相互交融,呈现了一种荡气回肠的魅力。
他的文章,好像一团火,燃烧的力量,很快地传递过来。跃动的火焰,映着人的脸,红彤彤的,更灼痛人的内心。张胜友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他的文字是为时代立传,同时也是为自己写真。他没有辜负这个时代,没有辜负手中的笔。
(《光明日报》2014年12月22日)
用笔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张雪娇 徐平
年近古稀的张胜友性格十分随和,语速快而清晰,时不时挥舞着大幅度的手势,一句“我的人生与改革开放同命运”,道出了他30多年文学探索之路的不平凡。
1982年,张胜友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光明日报》当记者。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同时用手中的笔表达着自己对改革开放的思考,记录着经济变革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刚参加工作时,恰逢中国启动文艺体制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作为《光明日报》记者,张胜友马不停蹄地采写了《文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记沈阳张桂兰家庭剧团》《一包就灵——改革带来了新希望》等一篇篇讴歌改革、反映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长篇通讯。
改革开放初期,各个阶层不同人物在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人们想要通过更多案例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1984年,张胜友写出了《迢迢征途难——赵燕侠纪事》《你展示时代,展示自己》《从泥土里站起来的人——余守春纪事》等多篇通讯和报告文学,传递出对现实的关注,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追随时代的发展脉络,1987年,张胜友与胡平合作了《世界大串联——中国出国潮纪实》,1990年,又写出《人口:魔方世界》等反思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作品。
张胜友写出的每一篇报告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将人物命运放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去把握、审视的,往往引发社会大众的警醒与思考。“如果说我的写作有什么变化,那就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不同阶段,我的写作方向有所侧重。我的写作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步。”张胜友说。
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张胜友给记者讲述着他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一段段经历,仿佛在讲述一部人生纪录片。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与变革如画面一般,在记者眼前回放着。
说起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张胜友深感责任重大。“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送达国务院领导,以后所做的每一项研究、所写的每一份报告都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发展负责。”
对于外界比较关心的,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下一阶段的关注点是什么,张胜友说:“在坚持文学写作的同时,我会尽快适应新角色,更多地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争取多提出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出版业唯销售码洋的现状,张胜友认为,图书出版业以内容为王,所以一定要坚守社会效益这一底线和生命线,永远将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多出精品图书,叫响出版社的品牌;同时也要在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多出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畅销书。
作为一个常年耕耘在新闻出版业的人,他在写作的同时,还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他已经连续担任4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他告诉记者:“全民阅读活动,除了引导人们阅读,还要引导人们读好书。”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张胜友更愿意称自己是一朵爬山的云。“其实,改革和文学创作就如爬山一样,爬山就一定要爬到山顶,但是爬山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所以我会把爬上山顶的理想分散到每一步的努力上。”张胜友如是说。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6年9月20日)
张胜友与妻子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
苏浩峰
丁晓平《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最大的成功,便是写出一个“真实的张胜友”。张胜友说:“写作就像爬山一样。”在那个年代,在方格稿纸上写作又叫“爬格子”。在张胜友眼里,文学就是一座高山、一座高峰。“爬格子”就是爬山。“爬”字用得格外精准,富于神韵地将写作的艰辛突显出来。而且,张胜友爬的文学高山也不止一座。单就体裁而论,他不断尝试各种文学样式:写小说,写散文,写歌词,写报告文学,最后主要从事影视政论作品创作。当报告文学以“骄子”的姿态跃马横戈于中国当代文坛之际,他搏击风浪,追赶不断奔涌向前的潮头,佳作迭出,崭露头角;在报告文学领域赢得一席之地的时候,他毅然转身,开始尝试影视政论片解说词(文学脚本)写作,不舍昼夜,勇于创新,不断攀登,成为当下该领域创作的领军人物。
为了印证张胜友“写作像爬山”,作者丁晓平用事实说话。他选取若干个典型的镜头,如实记载,款款而谈。1991年酷暑难耐的盛夏,张胜友接到中宣部交给的任务后,白天在《光明日报》编辑部忙于编“作品版”,晚上到“远望楼”撰写抗洪救灾的作品《力挽狂澜》。在昏黄的台灯下,他的心“像冲破闸门的洪水一样汹涌澎湃,他的笔如中流击水一泻千里”。为了提神,他夜夜与浓咖啡为伴,喝了一杯又一杯。久而久之,他养成了一个自嘲为“不良的习惯”:咖啡和香烟一样,成为他写作时须臾也离不开的伴侣。经过21天马不停蹄的奋战,张胜友同步完成了电视纪录片文学脚本《力挽狂澜》和报告文学《力挽狂澜——中国抗击1991年特大洪灾纪实》。爬了这一座山之后,他未曾稍事休息,因为还有一座座更高的山在等待着他。
在写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潮》还来不及歇口气,张胜友又接到上级机关下达的一个更重的任务。“任务紧迫,刻不容缓,高烧中的张胜友,在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张常海”的陪同下,当天飞赴深圳……张胜友回忆当时的写作感受时说:“确实太疲惫了,那感觉就是在爬山,爬高峰”,日夜兼程,攀登一座特别险峻的山峰。本来他就有低血压的老毛病,这次工作特别紧张加上发高烧,血压又一次降到58-80汞柱。有一天深夜,身体被疲劳和低血压折腾得空前虚弱,他竟然迷迷糊糊地从床上滚落到地板……他用浓咖啡提神解困,用红糖水提升血压。连同看资料,张胜友仅用“20天的时间写完大型电影政论片《历史的抉择》的解说词脚本”。片子放映后,赢得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上下一片喝彩。他用不断攀登的行动和立志登极的精神,实践着他默默许下的诺言:“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
(《文艺报》2016年4月27日)
文图选自网络、微群,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伤逝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