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丨36岁换肾的年轻人今年已经91岁了

苏兆瑞 新三届 2020-02-26


作者简介

苏兆瑞,196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曾在大中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任教任职。浙江省科普作协会员,曾参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湖南科技出版社)。


原题

91岁老人换肾后已存活55年

说说肾移植的故事



作者 | 苏兆瑞



如果机器的某个零部件坏了,买一个新的零部件换上就是了。要是人体的哪个器官病了,又治不好,能不能也换一下呢?

 

在我国,名医扁鹊开胸换心治病的传说自古脍炙人口,可见我们祖先早就对此有所期盼。

 

利用器官移植的外科手术治病,是20世纪临床医学最重大的成就之一。现在人的心、肝、肾、肺、脾甚至子宫等器官都可以移植,其中成功最早的是肾移植(换肾)。


肾脏移植示意图:换肾时不必拿掉原来的病肾,只要将新肾的血管、输尿管同接受者连上即可


 

医生们一再尝试换肾救人


人体的腹腔后壁、脊柱两旁,各有一个肾脏,这是十分重要的内脏器官。如果它罹患疾病,出现功能衰竭,或者遭受严重外伤,就会危及生命。

 

进人20世纪以后,不少医生都曾尝试过借助肾移植救治肾病患者。1906年美国医生卡雷尔做过狗与狗的肾移植试验,同年法国医生杰布莱把山羊和猪的肾脏移植给一名患尿毒症的女病人。1910年斯考斯脱把类人猿的肾脏移植给人,1936年苏联医生波罗诺依将尸体肾脏移植给一位垂危的肾脏病人……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1952年12月,法国巴黎,16岁的木工马里乌从脚手架上坠落,被送到医院急救。“右肾重创!”接诊的米乔医生很快作出诊断,并立即施行手术。

 

医生切除了马里乌破碎的右肾,本来左肾足以承担起全部肾功能,却发现马里乌的腹腔里压根儿就没有左肾(先天缺失),只好暂且用人工肾(最早的人工肾出现于1943年)暂且维持他的生命。

 

马里乌的母亲急中生智,她对医生喊道:“把我的一只肾脏给儿子吧!”捐肾救子?这不就是如今的活体肾移植吗?真该为这位伟大母亲的聪明、无畏点赞。

 

米乔医生知道,医学上还没有肾脏移植成功的先例,但是面对病人母亲的苦苦哀求,他们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手术顺利进行,母亲的左肾移植到马里乌的身上。几分钟后就有尿液产生。一天天过去了,马里乌的情况似乎不错……

 

大家渐渐放下心来,没想到的是移植肾却开始“怠工”了,终至完全废用。术后22天,马里乌终于不幸死去。

 

马里乌的手术明明无可挑剔,移植肾起初也工作得不错,哪为什么没能救活他呢?


 

战胜排斥反应终获临床应用


现在知道,除同卵孪生者之外,任何两个个体,即便是父母子女或亲兄弟姐妹之间,都存在着“组织类型“的差异,即他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当供体肾被植入病人身体之后,受体的免疫系统就要对之进行识别,并发生一系列的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植入肾的组织破坏、功能丧失而不能存活。

 

这就是排斥反应。马里乌即死于此因,只是当时并不清楚这一点。

 

1954年12月23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默里医生完成了一例非常成功的肾移植手术。24岁青年赫里克的肾病已到晚期,双肾几乎完全坏死,只有换肾才能救命。捐肾者是他同卵双胞胎哥哥。同卵双胞胎之间,性别、血型、组织类型都完全相同。手术后,移植肾在赫里克身上工作得很好,没有出现排斥反应。幸运的赫里克不但很快恢复了健康,还潇洒地同护理他的女护士谈起了恋爱,结了婚,得到了一个十分圆满的结局。

 

这次手术的成功,使人类器官的移植终于实现了从实验到临床应用的转变。这是世界上器官移植成功的第一例!

 

人体器官移植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排斥反应。

 

1958年学者薛旺兹发现,如果每天给接受器官移植试验的牛服用6—巯基嘌呤这种药物,牛体就不会出现排斥反应。这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情况。随后许多具有良好抗排斥作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被一一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术前认真配型、评估,术中精心操作,术后用药物对抗排斥反应,肾移植渐趋成熟,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规手段,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了。

 

晚期肾病患者必然要发生尿毒症,其结果足以致命。一旦成功地实行了肾移植,患者的症状立即改善,效果远胜于血液透析。许多原本离不开透析的尿毒症病人,经过肾移植,不但延长了生命,还大大改善了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其中多数人可以同常人一样工作、生活,有的女病人甚至还可以生育。

 

美国NBA巨星莫宁在2002年接受肾移植后,便重返竞技场,他竟在2005-2006赛季夺得了联盟总冠军。


重庆换肾人妈妈生下健康男婴


今年7月,在武汉同济医院,6年前做了肾移植的陈女士,经过医院的孕前评估和全程监护,顺产一名女婴,全家人欣喜无比。这是该院第二例接受肾移植手术后成功孕育新生命的妈妈。

 

美国弗吉尼亚的卡车司机鲍勃·菲利普斯得了肾病无法治愈,医生已通知家属考虑后事。幸而他有个爱心满满的妹妹,不但领着他寻医看病,还捐出自己的一只肾脏。1963年1月,托马斯·斯塔兹博士为36岁的菲利普斯施行了肾移植手术。之后他虽然不开卡车了,但仍工作达三十多年,并悉心照料患病的妻子。斯塔兹和菲利普斯这对医患从此结下深情厚谊,还互相戏谑地约定要做对方将来葬礼的护柩者。因器官移植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斯塔兹博士荣获了著名的“拉斯克医学研究奖”,而国际人工器官联合会也给菲利普斯颁发了“布尔奥斯本先锋替代器官英雄奖”。


世界存活最久的换肾人菲利普斯(右)和当年为他做手术的医生斯塔兹博士 

 

在近年的一次定期的肾功能检查之后,医生告诉菲利普斯,化验报告上找不出任何问题。他今年已91岁高龄,妻子和妹妹都早已去世,而他还健在。他换肾已经55年了,现在是世界上肾移植后存活最长的人。


 

我国肾移植后来居上

 

我国对肾移植的探索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最早的肾移植是由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完成的。再后,1972年12月,广州中山医院的梅骅教授和北京友谊医院的于惠元教授一道,完成了国内第一台活体供肾移植手术。


吴阶平(1917-2011)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经过40多年的探索,现在我国的肾移植无论是手术水平,术后对并发症的控制,移植患者的生存率等指标都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已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器官移植专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至2017年底,全国有173家器官移植医院,涵盖所有器官移植门类,遍布各地。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等地,不少大医院累计的肾移植手术量都数以千计,其中武汉同济医院已为6000余肾病患者完成了肾移植手术,位列全国第一。

   

据北京友谊医院介绍,我国刚开展肾移植时,超半数的受术者过不了手术关,现在该院术后存活率从当年的40%上升到98%以上,十年存活率已达到60~70%。从前做一台手术要5个小时之久,现在只要1个多小时即可从容完成。该院46年来使上至76岁、下到5岁的数千名患者获得新生。

 

2016年,我国完成肾移植9019例,仅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

 

2017年,四川华西医院施行肾移植手术达481例,其中活体肾移植280例血型不合肾移植12例,均为全国第一。


今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张旭教授、董隽教授完成了国内首例机器人肾移植


今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张旭教授、董隽教授领衔的团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机器人异体肾移植手术。由于切口小、创伤小,复原快,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行走,第9天顺利出院。肌酐也降到正常水平,无需再行透析治疗。


 今年6月15日,武汉同济医院华中首例机器人完成的肾移植手术现场


我国肾移植手术后最长寿存活者是北京人杨运胜。1977年,他因患尿毒症7年而肾衰,危在旦夕。他来到开展肾移植手术不久的北京友谊医院。10月19日,泌尿外科主任于惠元教授、侯宗昌教授的团队给他作了肾移植手术。随后他在医院里又待了10个月,历尽惊险,终于挺过了抗排斥关。出院后休息不到一年他就上班了,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的坚强和乐观,赢得了一位纺织厂女工的芳心而喜结良缘,生活也完全恢复了正常。


2017年10月19日,北京友谊医院为我国最长寿换肾人杨运胜庆贺“40岁”生日

 

2000年老杨的左侧原病肾(肾移植时并不除去)发生癌变,作了根治性切除。2002年又发现移植肾功能减退,于是做了第二次肾移植。老杨兴趣广泛,妻子贤惠,女儿孝顺,退休后他带着妻子到20多个省市自驾游,一家人日子过得非常温馨。2015年,在大学名校毕业的女儿的婚礼上,老杨不禁洒泪现场:“我万没想到能看到女儿出嫁,我觉得自已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一席肺腑之言令闻者无不动容。



杨运胜在北京友谊医院首次肾移植的手术记录,足见其安排十分细致严谨


这么多年,友谊医院泌尿外科的医护人员都换了好几茬了,但一直未停止过对他的关照、随访。去年10月19日,友谊医院给老杨办了一场“移路友你,感恩同行”的特殊生日会,庆祝他的“40岁”生日。他每年都到医院复查。今年10月又作了一次复查,一切指标正常。此时离他第一次肾移植已经过去41年,从27岁到68岁,他以两次换肾的亲身经历见证了我国肾移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杨运胜在庆祝仪式上为生日蛋糕点蜡烛,左边是友谊医院现任泌尿外科主任田野教授


 

万千患者急切呼唤肾源

 

同机器换零件不同,器官移植的供体眼下还没有“新品”可用,只有“二手货”,就是说,移植的器官要从别人(供肾者)身上摘取的。

 

我国约有100万尿毒症病人,每年又新增12万,专家估计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人可以通过肾移植获得新生。遗憾的是,现在我国每年约有50万人需要进行肾移植,但可供移植的肾源仅有区区5000多例。由于肾源限制,在等待移植的病人中只有1%的可以如愿,使这一先进的治疗技术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移植所需的肾脏起初取自死亡不久的尸体,而后逐渐发展到从志愿供肾者身上活体取肾。现在在发达国家,供肾除取自脑死亡者外,还广泛运用亲属活体供肾作移植。目前活体肾移值的比例已超过了尸体肾移植,在美国此比例为52.7%。在日本达73.5%。                  

   

肾移植如由亲属供肾,供体质量好,组织相容性好,手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而移植肾的存活率高,移植效果好,费用低。后来又发现,结婚多年的夫妻间供肾,尽管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其手术的效果却出奇地好,仅次于同卵孪生者。

 

在我国,亲属供肾的比例还不足4%,因此应该大力加以宣传提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不用开腹,只要在捐肾者腹部开几个小孔,采用腹腔镜技术就可以很快取出肾脏,伤口很小,恢复很快。健康的成年人捐出一个肾脏,不必担心对自身的健康会有太大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脑死亡尚未立法,短时间恐怕还难以为公众接受。但要等到心跳和血液循环停止后再摘取供肾,肾源的质量就会下降,直接影响移植的效果。许多专家呼吁积极推广脑死亡观念,为更多患者创造移植的机会。

 

在器官移植中,仅靠人类自己提供供体毕竟有限,许多急待移植的患者,往往在无望的等待中离世。科学家发现各种动物中,猪最适合作为移植器官的来源。盼望有一天,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可爱的家猪给人类提供的不仅仅是肉食,还有作为移植供体的肾脏和心脏。到那时,供体短缺的情况就有可能大为改观。


 

移植有术终不如不得病

 

近些年来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得不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报道,令人十分痛惜。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治病的办法有多好,总不如不生病。肾移植毕竟是一项大手术,而且并非每个病人都适合做此手术。肾移植病人要面对种种困难,诸如供体短缺,配型不理想,费用高昂(几十万元),术后的排斥反应和感染等等,而且有相当比例的移植肾工作不足5年。因此不宜过分夸大肾移植手术的作用,误导人们以为只要做了移植从此万事大吉。


应该加强“防重于治”的宣传教育,让人们像爱护大脑、心脏、肝脏那样爱护肾脏,对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尽量不要等到病情危重了才去求助于肾移植。 


我国出版的有关肾移植的部分书刊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健康系列

冬季如何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幽门螺杆菌最全科普,看完你后悔没用公筷

抑郁症很可怕!家人这几种表现千万别大意

正确认识冠心病,别做过度治疗!

胖不胖不能只看体重!

22 组数字,让你更了解身体状况

想运动又想保护膝关节?权威专家教您怎么做

在有玻璃的阳台上晒太阳,可以补钙么?

BBC和CNN报道:雾霾会损伤你的大脑

"广谱"抗癌药美国上市,治愈率高达75%

用了两年的木筷有多脏?

这种细菌可致癌,一半中国人都感染了

常吃燕麦究竟有哪些益处

九类医院自制"宝贝药“,建议收藏!

癌细胞的自述:我是可以被预防和治愈的!

心梗救治:中老年人应知应会的保命急救方法

中国人喜欢喝粥能否长寿?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