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思丨马雅:记李力群阿姨二三事

马雅 新三届 2020-08-25


原题
记李力群阿姨二三事




作者:马雅



李阿姨走了。
        
在我们家里,我妈妈跟她最熟,叫她“小李”。我长大以后,只是在文革以后,甚至是在我回国探亲时,才去探望过她几次。记得那是在十几年前,她已经快九十了,仍然身体健康,头脑清楚。当时我父母已不在世,去看望她一下,也算是看望长辈。李阿姨一见我,拉着手,二话没说,眼泪就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作者马雅拜访李力群阿姨
        
李阿姨当然知道的事情很多,和我聊得也不少。现把印象深的而且可以说的二三事简述出来:
        
民国时期,李力群出身于一个县长家庭。她当年思想激进,1937年为抗日救国去了延安。在一个培训班里,高岗看中了她。高岗通过培训班的领导陈云说了想法,陈云便安排李和高一同去杨家岭毛主席的住处。这是李第一次从近距离见到了毛主席,李力群记得,毛主席个子高高的,头发很长,穿一件破棉袄,胳膊肘处还有棉花露出来,有点像个“土匪”,李当时心里有些害怕。估计在一年以前,美国记者斯诺也在这窑洞里见到了毛泽东,毛也有相似的装束,却给斯诺以“浪漫派诗人”的印象。毛主席对李夸奖了高,并嘱咐李以后要好好照顾他。接下来,毛主席用延安当时不多见的腊肉、鸡蛋和红枣来招待他们。李力群事后想起,这是主席为高岗和她做媒。
        
1954年高岗倒了以后,住在一个独门独院,即使无士兵把守,也没人再敢和他家来往。突一夜,一老兵翻墙而入,见到李力群,只说了一声:有个老头叫我来看看你。然后又很快地翻墙而出。李力群明白那是彭老总派来探望的人。

       
1959 年廬山會議後,安志文,就是那位中組部長安子文之弟,忽然到李力群工作的勞動部,將她接回家裡,宣佈“不許再上班了”。此時, 進駐她家的公安幹警已把新裝的電話線, 接到李力群原有的電話機上。安志文正告李力群: “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反毛主席、反黨。你根據我給你的提綱, 在家好好想想彭德懷與高崗的關係、彭德懷與其他人的關係。”
        
幾天後, 安志文又把李立群接到彭真家, 在場的還有安子文、 公安部副部長徐子榮。

        
彭真說: “今天找你來, 問問高崗與彭德懷的關係。你知道彭德懷與林彪、陳雲的關係嗎?”——當時彭真僅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而陳雲和林彪是黨的副主席。
        
李力群嚇得直哭, 說: “彭老總找高崗, 都是談抗美援朝的事。彭總與其他人的關係我不清楚。” 彭真說: “我只是隨便問問。” 安子文和徐子榮接著說:“不知道就算了。不要對外講。”  這樣, 李力群在家被關了三個月, 直到公安幹警撤離。 

高岗李力群全家福
        
我每次去看李阿姨,她都在外面叫一点烤鸭,并让一位眉目清秀的陕北姑娘秀秀,炖一锅清淡可口的鸡汤来招待我。一开始,我还说李阿姨你别客气了。她却告我,某人小时候常在她家吃住,因为那时她家的条件好。我听她这么一说,就不再推辞了。因为当时我的父母已不在,觉得她这是在照顾我。看我总吃得挺香,她在旁边坐着也挺安详。
         
高岗走的时候,李阿姨只有34岁,还有一个遗腹子,她一个人把一堆孩子拉扯大;而在此后将近70年间,她不停地上书,总想替高岗鸣冤昭雪。无论在哪个时代,在哪个地方,为人母,为人妻,李阿姨你已经做到了。李阿姨你走好。

马雅致哀

李力群晚年


(作者马雅为经济学家马洪长女。马洪曾被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定为高岗的“五虎上将”之一。)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延伸阅读

沉痛哀悼李力群先生




转自黄土情联谊会公号




李力群,1920年12月26日出生,江苏睢宁县人。

“七七事变”爆发,李力群与同学走上街头,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二叔李毅民是中共党员。这时,她二叔告诉她:抗日救国最好去延安,你们如果愿意去,我可以请朱瑞给你们写介绍信。

朱瑞是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很快,他给林伯渠写的信交到李力群手里。尽管家人极力阻止,17岁的李力群和4名同学还是毅然离开徐州女子师范学校,去延安参加革命,然后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联系,转赴延安。


李力群先后在陕北公学、青年干部特训班、中央组织部特训班、中央党校学习,并在陕北公学入了党。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党委工作。

1940年元旦,经毛泽东介绍,李力群与陕甘宁边区创始人之一的高岗结婚。

高岗

婚后,高岗十分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李力群先在安塞妇联做妇女主任,后到柳林区当宣传科长、妇联主任和区委副书记。

1945年,中央调高岗去东北创建根据地,李力群随之调往东北,先后任松江省委妇女部办公室主任,东北局妇女委员会委员等职。


东北解放后,林彪率领第四野战军进关打仗,他们的子弟不能随军,东北局决定创办一所学校,培养这些孩子。张闻天找李力群谈话,要她来做这项工作,给国家培养人才,建设新中国,这所学校名称就叫东北第一育才学校。

李力群接下这个任务后,作为首任校长,她在东北选校址,到北京、长沙等地请教师。

徐特立听说李力群要办学,就给她介绍优秀教师,说培养革命后代是个很重要的工作,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毛泽东说,李力群在东北是很有名的,她办的育才学校,养活军队干部子弟。时至今日,育才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党、政、军、科技、教育等方面人才。

高岗


高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家计委主席,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高岗事件”发生后,李力群从教育部调到劳动部培训司,这期间,高岗以前的同事,彭德怀和林彪派人来看过他们,林彪还给他们送了些粮油,接孩子们看了电影。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李力群到五七干校锻炼,实际上是不让她在北京受冲击。后来,又是在毛泽东、周恩来指示下,将她调回北京,安排到原先工作过的教育部继续任职。她先后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政协委员,政治生活优待。李力群明白,这是主席、总理给予的关爱,也是对高岗几十年为党、为中国革命所做贡献的肯定。


1987年,李力群离职休养,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

尽管重新处理高岗案障碍重重,但李力群毫不灰心。她每天在家的工作就是回忆往事,收集材料,整理思路,年年上书党中央,希望能在适当时候、采取适当方式解决高岗蒙冤问题。她先后写出《紧密团结在毛泽东周围——高岗与七大》《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高岗》等文章,回忆亲历的高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重要贡献以及“高岗事件”的实情。

高岗身边工作过的人也在做这方面努力。1999年3月,高岗秘书赵家梁上书党中央,认为“高岗反党问题,是我党在建国后的第一个冤假错案,应该得到纠正”,建议“重新审查高岗反党问题”。


200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派中组部副部长李铁林和审干局局长赵恩洲以及中组部老干部局处长吴卫新看望李力群。李铁林告诉她:请你耐心等待,这件事要调查研究写报告给中央。我留个电话,你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找他们。

2004年6月初,中组部副部长赵洪祝和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代表中央看望李力群,赵洪祝说:党中央对重新审理高岗的问题很重视,组织力量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查阅各个历史时期的500多份档案资料,对高岗同志一生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高岗同志为党和国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西北、东北根据地的创建及建国之初的抗美援朝做出了很多贡献。


听到赵洪祝称呼“高岗同志”,李力群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赵洪祝还说:1955年的决议还不易纠正,因为现在党内还有不同意见,时机还未到,你要耐心等待。

岁月流失,光阴荏苒,离开家乡近百年,离开西北70多年,离开东北60多年,李力群依然情系战斗过、奋斗过的那一片片热土。她从电视、报刊上了解情况,从来看望她的人口中打听消息,尽自己所能去关注、关心、支持这些地方的发展。在她心中,不变的仍是最初那真挚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李力群说,作为一名有着8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有责任说出60多年前高岗生命最后时刻的一些真实情况,算作对历史、对党以及对晚辈的一个交代。这是她对英年早逝的亲人的一份深深的怀念,也是对那些因高岗而受株连的同志在天之灵的一种安慰。

经历过那么多苦难,李力群从不怪任何人,也不恨任何人,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做人态度。

期颐之年的李力群说,都是在一位位好心人的无私帮助下,才有惊无险地走到今天,他们的恩情永远记在心里。她希望亲朋好友幸福安康,希望家人平安地生活和工作,希望国家在新时代更加富强向上。



延伸阅读
高岗夫人李力群走完百年悲喜人生
龙广公:厘清高岗、
饶漱石事件政治迷雾的力著
高岗长子高毅:
4821一代渐次淡出历史舞台
4821:共和国首批"红二代"的跌宕人生

陶洛诵:我的第三个同桌高滨滨


以上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百年潮

饶玉莲:我的大哥饶漱石

陆兰沁:女儿心目中的饶漱石

习仲勋生前琐忆:一辈子未整过人

毛泽东赞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陈独秀孙女:我上书邓小平重修陈独秀墓

陈独秀晚年:傲骨凛然,

拒受蒋介石5000大洋馈赠

夏衍谈周扬:有些事,他得告诉毛主席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李辉:1977年,世界聚焦邓小平的复出

《蒋介石日记》完整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

毛泽东在林彪出走的那些日子里

周恩来亲笔批示逮捕弟弟周同宇

蔡晓鹏:贺龙与李仲公、周恩来的故事

1958年南宁会议毛泽东为何不准录音

郭美春:我在南宁陪毛泽东刘少奇跳舞

邓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詹国枢:我为什么佩服万里

 詹国枢:胡耀邦为啥左右为难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的几次严峻表态

何方:亲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转折

袁晞:毛泽东时代的常委们

袁晞:“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王时妹:我与刘少奇三位女儿的结缘

周大伟:共和国首任“立法大臣”王明

王康:十月革命:救赎、悲剧与启示

胡庄子:“陈毅是个好同志”来源考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的人生结局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