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世界读书日丨李培禹:我的第一本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周末散文五人行 Author 李培禹
作者简历
李培禹,作家、诗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北京日报》高级编辑,原文艺副刊部主任,现为北京市杂文学会秘书长、北京市东城作协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
原题
我的第一本书
作者:李培禹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想起在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式上,王蒙先生曾谈到他9岁时开始读课外书,那是从“民众教育馆”借阅到的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时,他还没有一本花钱买的属于自己拥有的书。而我,9岁那年已经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那是家庭生活困苦的1963年,在母亲的操持下,全家人省吃俭用,才能按时给我交上5元钱的学费,哥哥、弟弟的学费却经常拖欠。记得比我大三岁的哥哥和比我小两岁的弟弟曾委屈地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培禹是班长,他不按时交学费,怎么带领全班同学啊? 疼爱我的不只母亲一个人,考上师范学院,有了一定生活补助的姐姐也一直偏爱着我。9岁生日那天,姐姐竟从王府井新华书店买回一本书送给了我。那本书的定价是0.26元,那是姐姐从伙食费里节省出的钱啊!
这绿色的山谷多么好, 有这么多红的花,绿的草, 还有满山的果树, 结着鸭梨、苹果和蜜桃。 这里还有一位小伙伴, 他整天在山谷里奔跑, 多少次我想见他一面, 只因山深林密找不到。 可是我唱山歌, 他也跟着唱山歌; 我吹口哨, 他也跟着吹口哨 他每天跟我学: 幸福的歌,爽朗的笑; 我们一唱一和的声音, 整天在山谷里飘。 如果你想知道他的名字, 你就向群山问一句: 叫你“回声”好不好? 他准会答应一句——“好!” 多美的意境,多纯的童心啊!除了这首《回声》,我至今仍能记得的还有《林中的鸟声》《雨后》《卢沟桥的狮子》《走过高门楼》等,那首脍炙人口的《怎样做时间的主人》,我还在小学新年晚会上朗诵过。《在老师身边》谱写成歌曲后,当年的小学生们哪个没唱过?“自从踏进学校的门槛/我们就生活在老师的身边/从一个爱哭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少年……” 这优美的诗句陶冶了我的情操,这难忘的歌声伴着我长大成人。我心中印上了一个神圣的名字——金波。
那篇发了整版的大稿写得好棒啊,标题是《金波:70岁的童年》。在看彭俐的稿子时,我又一次被这位著名儿童文学大家的情怀深深打动。最后签发清样时,我注视着版面上老诗人慈祥的笑容,默默地向他致敬!
真是有缘。后来我得知《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也是金波老师的原创,就向他约稿。稿子在作品版发出后,我给老诗人寄样报,附信中顺便提及我与《回声》这本诗集的渊源。不承想,几天后我竟收到了金波老师的邮件,急忙拆开一看,啊,一本绿色封面的诗集:《回声》!原来,老诗人把他保存至今唯一的一本样书,寄给了我。他在给我的短信中写道:“培禹,希望那本诗的小册子,带给你美好的童年记忆,并对我以后的作品给予指正。金波”。
我抑制着自己的激动给他回信:“金波老师您好!寄我的书收到了,望着《回声》,我竟激动了好一会儿。这是我人生文学的底色,一生享用的美的滋养。像我一样的受益者都会感谢您的!望您多多保重身体,晚年无比幸福!培禹”。
开卷有益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何怀宏:饥渴年代的读书生活李书磊:多大的官,不读书就是一介俗吏邹渠:读书,迷失中的选择顾土:新冠病毒,从此改写历史刘苏里:疫病与社会变迁
袁晞:加缪笔下的我们与瘟疫王家新:灾难岁月的艺术,读《鼠疫》反乌托邦三部曲:焚书年代的奇品陶海粟:奥威尔《1984》出版70周年巫宁坤:董乐山和《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 ?钱江揭秘中国援越抗法战争
王友琴:灿烂的夕阳,读《一滴泪》中文版
王友琴:巫宁坤先生的《孤琴》乌合之众:群体癫狂的五大特征弗洛伊德30句名言,没有所谓玩笑,
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苗棣:从"夺门之变"到《赤龙》传奇日本的真正崛起,从清洗“爱国贼”开始掩卷深思,中国人该把日本当做一面镜子刘再复:五千里恒河的苦行与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