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背影 | 上官东恺:父亲从没离开过我

上官东恺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介

上官东恺,河南鲁山人,1963年生,1979年15岁入读清华大学,1985年入读英国牛津大学,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在国际知名的电子企业任全球技术高管。业余学习二胡,书法,爱好诗歌,散文。


原题
忆父亲


作者 | 上官东恺




又一个父亲节到了,我很怀念我的父亲。

父亲幼年丧父,他体弱的母亲带着五个孩子,在村里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后来世道变化,稀里糊涂地成了地主成分,以后苦上加苦。父亲排行第三,是当地有名的讨饭读书的孩子,每天放学后,给邻居家干活得一碗饭充饥。

凭父亲的才华,他应该是可以上大学的,无奈生不逢时。他初中毕业读了当地的师范学校,在县城中学教书;这就算他能够达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后来,文革中我父母又被下放到村里的破庙里教小学,我们一家住在两间草屋里。就这样十几年,父母含辛茹苦,我们总算没有挨饿。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父亲还常常带我们出去看新鲜事。附近建了一个炼铁厂,我们就花了一个上午去看,一路上他还哼着小曲;这可能就是他的诗和远方了。

朝着浓烟滚滚的方向走了个把小时到了那里,远远地看着小车爬着轨道拉着矿石到几十米的高炉顶端,当时觉得非常奇妙;出炉的时候铁花四溅,很是壮观。

孩子中我是老大,从这些事情中得到的益处也就最多;诗和远方的情结,就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父亲的一生,怀才不遇,有很多的遗憾;但他依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从城里到乡下,帮助一个个学生,又靠这些学生的帮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没有受到更大的伤害。我们家的亲戚大多都在乡下,父母亲也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父亲用他一生的行动,教给了我宽厚,善良,坚忍,责任感和敬业。

后来开放了,可以考大学了。但在那个一切为了生存的年代,父亲作为当地有名的中学语文老师,虽然给我灌输了不少语文知识,却一定要我学理工科;那颗诗和远方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就一直没有发芽。

作为父亲,他是不完美的;但他仍然是最伟大的父亲,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他给了我最好的。父亲过世之后,每每回想起来,我都很感恩,也很惭愧 ——因为我没有能够像他那样好。

几年前,当我在自己的事业领域,到了自己认定的顶端,觉得无愧于父亲期许的时候,一度很茫茫然。渐渐地,我心里那颗诗和远方的种子,开始萌动,慢慢发出些芽来。或许在我的下意识里,这也是对父亲一生某些遗憾的弥补,也是对他的一种怀念吧。

这样说来,父亲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延伸阅读父辈的故事
在父亲田家英离去的日子里
曾立曾自追忆:我们的父亲田家英
陈祖莫:寻找父亲陈昌浩储望华:父亲储安平你在哪里?
傅冬谈和平解放北平的父亲傅作义刘爱民:母亲上书毛泽东营救父亲刘建章刘爱民:假如
爱有来生父亲马洪坎坷人生赤子心马雅:父亲马洪在改革开放年代李榕:爸爸的故事老鬼:我的父亲对话钱宁:
我的父亲钱其琛乔石女儿乔晓溪母亲郁文
是我心灵的避风港陆兰沁:女儿心目中的饶漱石饶玉莲:
我的大哥饶漱石陈小春:姥姥王镜娥和外公章乃器陈小春:母亲是大右派的女儿李世培:我和父亲李一氓的两次会面吴同:怀念我的父亲吴兴华杨劲桦:母亲节忆父亲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     当兵岁月   青工光阴  高考之路校园回望  浪漫故事  菁英人物       职业生涯  学术   追念师长子女教育  健身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