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林肃:一场研究生会主席选举的风波

林肃 新三届 2021-05-09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林肃,1957年生人,工作多年后1987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攻读研究生。1990年代初出国,现定居奥地利维也纳。曾担任奥地利中华工商联首届常务副主席、奥地利奥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会会长、奥地利奥中友协华委会理事、重庆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区政协委员等职务。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


原题

一场研究生会主席

选举的风波




作者林肃



考上北京广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后,经历的第一件较重要的事情,就是通过民主选举,把我们推荐的人选上院研究生会主席。这是一次争取民主权利的小小实践。中国古话说,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民主意识,也要从小事开始积累。

1987年,我以大学本科毕业的同等学历,报考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专业,因为英语分数太低没被录取,因而被推荐到第二志愿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被所长王珏教授纳入门下。考硕士研究生,对于广大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只是大学毕业后的一种选择,而对于我来说,却是涉及人生命运的变化。

1974年,我高中只读一半就缀学了,进工厂做工,学徒三年后,入伍参军,当了四年的兵。1980年退伍后,放着财税局、工商局、银行等许多有油水的部门没去(我母亲当时就在这些单位任领导职务,她的不少老同事也在这些单位当领导),凭着对新闻报道的热爱,执拗地通过考试,进了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
 
虽然曾经读了半截的高中,其实文革那些年,压根儿也没学到什么文化,好在我在部队里当文书,手里保管着一批图书,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基本上是小说一类。70年代那会儿,哪有关于新闻报道的业务书籍?因此,写新闻报道基本是自学。
 
在电台里的几年记者生涯,也获得了一些省市新闻优秀奖,每逢重大事件台里都派我去报道。比如胡耀帮给当年去大陈岛温州知青信的批复,轰动全国,人民日报、新华社都派出精锐力量,甚至把采访对象都藏了起来,我敢打敢拼,虎口夺肉。因此,也算是台里的业务骨干,刚好遇到干部队伍年轻化,就被定为第三梯队人选,二十多岁时,先后担任了电台专题部副主任、记者部副主任,应该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但是我总觉得地方新闻单位的平台太小,想进入中央级新闻单位。但调动是不可能的,因为管理权限不同,中央调地方好办,地方调中央比登天还难。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考上北京的研究生,然后毕业留京中央新闻单位。

1985年,我开始了第一次考研。这时遇到两个难题:一是没有大学本科文凭(高中都没毕业),连名都报不上;二是单位不让报考。没有本科文凭,还可以同等学历报考(这是一项极为明智的高考政策,使不少人才能够与本科生同台竞技)。但是本科毕业的同等学历,必须由单位出证明,单位都不同意报考还能够出证明吗?
 
万般无奈之下,我就只好编个理由,就说毕业后还回台里工作云云。当年,地方新闻单位连大学生都很少见,何况新闻硕士研究生!终于说动台领导,开出了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历报考研究生的介绍信。

我的第一志愿是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新闻专业。社科院录取的基本上是有新闻工作经验的,而且基本定向分配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这些单位是那个年代所有新闻工作者最向往的地方。
 
大家都向往的地方,竞争肯定也非常激烈,考生中不但有科班出身又在新闻单位历练过的,也有大批学校刚毕业受过系统知识教育的,与这些正规军中央军相比,我不过就是个“土八路”,但是我一点也不发怵,唯一担心的是外语。因为考试之前,我的外语除了认识英文字母外,基本是零,报名之后才开始仓促学习,考试可是要达到大学四级外语以上水平呀,而且我还不能耽误台里的日常新闻报道工作。
 
我也有自知之明,第一年也只是准备试探一下,并没打算真的考上。果不其然,英语考试,连蒙带猜,只得了二十多分。新闻业务与理论,还有综合考试的成绩都还不错。有了第一年的火力侦察,我对来年再考充满信心。

第二年又考,英语略有进步,但是仍未录取。

第三年,我想如果再考不上,就准备放弃进中央新闻单位的梦想,决不能成为当代的范进,反正作为台里第三梯队培养,前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次英语考了四十多分,还是与社科院无缘。
 
我想反正是最后一次考试了,就不要再赖着社科院了,于是就请社科院把档案转给广播学院,毕业以后分配进“装垫儿台”(中央电视台)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是可以考虑的。那时候,广电传媒还不如报纸传媒的影响大,因此多少还有点不甘情愿。

前面啰啰嗦嗦地介绍了考进广播学院的背景,是为后面发生的事情做个铺垫。这年,我三十而立。因为当过工人,当过兵,又在地方新闻单位当过部门领导,有十几年工作经历,也算经历过一些事情。那年,广院新闻研究所招了六个研究生,国际广播电视研究室主任郭北平老师担任班主任,就让我当班长。
 
入学不久,马上就要改选院研究生会主席,由我们这级研究生中选出一人。研究生由学院科研处主管,研究生会归院团委管,主席人选自然是由科研处与院团委来决定,实行等额选举。
 
当时院里推荐的是W,他是新闻系本科应届毕业生,好像担任过新闻系的学生会主席,算是广院的老人,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说是选举,其实就是走个形式举举手而已,板上钉钉,毫无悬念。而且,研究生刚刚入学,互不认识,谁也懒得去操心这事。
 
我们那级研究生,文理科加起来大约三十多人,理科绝大部分是院里本科考上来的,文科里面有部分是从院里本科考上来的,也有部分是从地方新闻单位考上的。这级研究生以本科同等学历考上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文艺编辑系的R。

那几天,W的感觉简直不能再好了,还没当选,就已经摆出主席的姿态,得意洋洋。这让我们看不下去,决定煞一煞他的气焰,想办法让他落选。而如果让他落选,那么就得有另外一个人来竞选。研究生会主席,虽然不是行政官员,但是院里历来很重视,而且将来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有一些硬件要求,比如必须是党员,研究生里面就没有几个。
 
我们当时看中的对象就是R,他与我同龄,山西考来的,下过乡,当过工人,也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他是党员,政治上可靠。当时,大家都不太熟悉他,这位老兄也比较低调,与其他研究生来往不多。因此,选举的整个策划过程,他也不太清楚。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改变选举规则,变成差额选举,二选一,才能把W选下去。我们首先找到上届院研究生会主席李乃光,阐述了有关理由,希望新一届院研究生会主席人选,应该既有学院推选的,也有研究生们自己推举的,实行充分的民主。
 
李乃光开始有些为难,因为这不是他能够决定的,我们就请他把我们的建议转告给学院主管部门。那时候,学院有关领导也比较开明,R由此顺理成章地成了另外一个侯选人。

研究生这边,我们也进行沟通,发现本院考上来的本科生中,有不少也看不惯W,而由外面考进来的,大多不希望W当选院研究生会主席,估计约半数人不会支持W。这时W与R都还蒙在鼓里,W继续吹着牛皮,R也继续低调着。

选举那天,黑板上出现两个名单。我一直在关注W的表情,他脸上还是习惯性地充满自信。W与R都做了自我介绍,W激情忼慨,热血沸腾,一副刚出茅庐的样子。R的社会工作经历,使他显得更沉稳,更有经验,更有城府。唱票时,眼看着R的票数渐渐超过W,W开始绷不住了,越来越没底气。结果不出我们所料,W 落选了。

其实W与R,后来与我关系都不错,都是那届研究生里的姣姣者,一个毕业进了央视,当了编导,后来成了握有实权的节目制作人,制作了不少有影响的节目;一个毕业不久,就创办了一份中字头的杂志,当上了总编,在中央有关领导那里是个红人。

记得多年后,我曾遇到R ,在一起聊天时,他还好奇地问起,当年他意外地当选院研究生会主席,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1年4月22日

写于疫情回国之旅

酒店隔离之中


林肃专列
林肃:广院研究生校外办班
差点拿不到学位证书
“春晚之父”黄一鹤:
他把一台联欢会推向新年俗
中国痰盂新时尚:
果篮、面包盆、温酒器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研究生轶事

张伟光:红旗下的蛋,倒爷岁月
贺越明:徐铸成门下读研琐忆
秦晖:放弃本科补录,
搭手拖转飞机“赶考”研究生
林文俏:1978年的那批研究生,
许多已名垂史册
陈浩江:中科院研究生
1982年北京初体验
邱捷:33岁高中生
同等学力考上研究生
葛剑雄:我的1978,
上海人大代表复旦考研记
他学医三月退学考研,
只为追求数学的梦想
曾昭宏:36岁老青年赴京读研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军营华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