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茂君|七夕节:乞巧乞智 祈盼成才

特别约稿 洞域 2020-08-31

七夕节:乞巧乞智 祈盼成才

文/陈茂君

七夕节的由来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是我国古老而富于神奇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它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联系在一起,节日中的拜星、乞巧、化生、卜巧、乞智等习俗多与妇女生活有关,故又有女儿节、乞巧节、少女节、双星节乃至情人节等别称。

《物原》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就是说,其实,七夕节,战国时就有了,而完整的“牛郎织女”传说,则是南北朝时文人才演绎完成的。后来,牛郎织女的传说才装点了原来的七夕节。而牛郎织女的传说,又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周处的《风土记》载汉晋时七夕习俗是,“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乞富乞寿,无子乞子。”

七夕节的节俗,其实表现了古人的阴阳观念。《易经》说,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七月七与九月九一样,也是一种“重阳”。与正月正为元旦、三月三为上已、五月五为端阳、九月九为重阳一样,七月七也为“良日”,加之七月黍熟,所以便要把这天当成吉庆的日子来过。过去,这天要食糜庆贺。在汉代,民间还有七月七日曝经书、曝衣裳、合药丸等习俗。


《牛郎织女》的传说


尽管早在《诗经》中便有“牵牛”之名,但那时尚未被拟人化。东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借天上的悲剧抒写人间的离情,首次点明了牛郎织女的关系。《淮南•毕万术》中,有“乌鹊填河而渡织女”之说。东汉应劭《风俗通》中亦有“织女七夕当渡,使鹊为桥”。《荆楚岁时记》注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西河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牛郎织女的悲剧传说演变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戏剧故事,大约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梁代殷芸的《小说》,将流传在民间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化,使传说更加丰富、具体、生动、形象。

流传到后来,《牛郎织女》故事越来越丰满,成为我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了,另三个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七夕节的主要活动:乞巧和乞智 


1、乞巧活动主要分两种:赛巧和卜巧。

赛巧,就是在月下穿针比赛,以快者为得巧。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唐天宝年间,宫中起造乞巧楼,高百尺,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等数十人在楼上以五色线穿九孔针,动清商之曲,以为游乐。所谓七孔针、九孔针,不是平日女工所用之针,而是专为七夕节妇女赛巧用的,这种针扁而孔大。赛巧中,先穿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输巧者要出资以赠得巧者。

卜巧,就是以某物置某器皿中,视其变化,以卜巧拙。如,“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俗称喜蛛,就是小红蜘蛛。《开元天宝遗事》载:“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北宋欧阳修诗:“拂面蜘蛛占喜事,入帘蝴蝶报佳人。”说的就是这种游戏。

除此之外,还有用针、松针、纤草置水中卜巧的,这种游戏,大约始于明清。头天晚上准备一碗水,置月光下,盛受露水,至次日经日光暴晒,便在水面生膜,可以浮针。水底之影像呈山、花、云、线者均为卜得巧;如果粗如棒槌,就是没有得巧。用松针代替金属针,则是清代宫中宫女的玩法。

还有一种卜巧,宋人叫“种生”,后人称做“巧芽”。穿针乞巧是姑娘们的游戏,种“巧芽”则是男孩子们的游戏,祈祷对象是牵牛星。

七月初一晨间,各家小孩趁晨曦未出时,取盅一个,放些细沙麦子于其中,视麦芽之好歹,定小孩之巧拙。到七夕,麦芽已见长大,于是从盅中取出,看根须长得如何识巧拙。如根须长而密,于是巧立花名,谓之为“佛手”、为“金钱”、为“富贵不断头”等,吉语连篇。设若根须不甚长密,或因水泡烂,不甚雅观,于是谓小孩蠢拙不堪,难期造就。

这种游戏,可以培养小孩从小懂得维护自己的尊严,并为之而奋斗的精神,也算有趣。

2、乞智

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祭拜,乞求魁星保佑自己高中。

魁星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就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然而魁星爷志气高昂,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魁星的生日,读书人都要举行“拜魁星”活动,郑重祭拜他。

“拜魁星”仪式在月光下举行,事先要糊一个魁星纸人,高二尺许,宽五六寸,蓝面环眼,锦袍皂靴,左手斜捋飘胸红髯,右手执朱笔,置案上。祭品不可缺的是公羊头,要留须带角,煮熟,两角束红纸,置盘中,摆在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随便。拜魁星仪式于烛月交辉中进行,鸣炮焚香礼拜完毕,祭拜人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

有些地方要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以桂圆、榛子、花生三种干果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以一人手握上述三种果干各一颗,往桌上投,随它自行滚动,某种干果滚到某人跟前停止下来,那么,某人即状元、榜眼或探花。如投下的干果各方向都滚偏,则大家都没有“功名”,须重新再投,称“复考”,都投中,称“三及第”。如有一人中第,大家向这人敬酒一杯。敬酒的“落第考生”下“一科”继续“求取功名”,而有了“功名”的则不参加。这样吃吃喝喝,一直玩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

散场时要鸣炮烧纸钱,魁星像要同纸钱一起焚烧。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的,莫不各怀所愿,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

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说出自己的愿望,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七夕节食俗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款式极多,有麦面或米面做的,有炉烤或油炸的,有圆形或梭子形的。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在锅里熔为糖浆,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拧折为梭子形面坯,入油锅炸至金黄即成。当然,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来。

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的将瓜果雕成奇花异果,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据说后来厨师的食雕就源于此。

历史上,各朝代七夕节有不同的食俗。

魏晋时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南宋时,临安的富贵人家在七夕这天要安排宴会,并在广庭中设香案酒果,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以乞巧于女、牛。”(《梦粱录》)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上载,七夕这天,要造煎饼,作为供奉牵牛、织女的祭品,祭毕全家分食。据《清异录》《清嘉录》及有关史料记载,到明清,阊阖门外饮食名店“张手美家”,在七夕节前后要卖一种名叫“罗喉罗饭”的乞巧食品,当地市民争相购买。七夕前,市面上就有巧果卖了,并演“天仙配”之戏,“全国各地皆然”。

清代宫廷在七夕节,也要循礼举行宴会,称为“七夕巧筵”。宴会安排在御园四十景之一的“西峰秀色”。同时,宫内也要设彩棚、摆蛛盒等,供皇妃及宫女们乞巧求赐,与民间同享七夕之乐。

自贡地区七夕节的乞巧活动一般在小范围家庭内举行,听牛郎织女的故事、吃瓜果、穿针乞巧。儿时乞巧节的晚上,小镇上的大小孩子,坐在沱江边码头的青石上,一边纳凉,一边望着盈盈天河,摆些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年年如此,丰富着牛郎织女的传说。

题图、插图: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陈茂君|双溪湖上喝桥头红茅烧

陈茂君|古镇饮食风情——东湖纪事之四

陈茂君|山寨学堂 ——东湖纪事之三

陈茂君| “英雄虎将”王文树  ——东湖纪事之二

陈茂君|东湖纪事

陈茂君 | 何言苦瓜苦

陈茂君│豇豆长茄子短

陈茂君 | 假鱼海椒激胡豆

陈茂君 | 桐子粑鱼鳅粑鸡婆头

陈茂君 | 番茄红彤彤

陈茂君 | 赏  荷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