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身边不停说脏话的朋友,可能真的有病

2017-11-27 李明朗 上流UpFlow

 

   作者 | 李明朗

   编辑 太喜


说脏话几乎是现代人见怪不怪的事儿了,朋友之间不来几句脏话反而显得不够瓷器……但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他一直发出奇怪声响,不停说脏话,你忍不住问他:你TM是不是有病?


其实,他们生活在痛苦当中,他们真的有病。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总被周围人歧视,严重者甚至没办法出门,正常学习和工作。

 

01


这种病中文名叫“抽动秽语综合征”,也叫“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简称TS),这是由医生Itard在1825年首先报告的病症,他在一些儿童身上发现了这些特征:运动性抽动如眨眼、口角抽动、伸颈、甩头及身体其他某处肌肉抽动和(或)清嗓、怪叫、陈述秽语等喉间发声。

 


电影《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就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关于妥瑞氏症患者的故事。


布莱德是个笑起来很好看的男孩子,但他的行为举止总是非常怪异,看起来就不是听话的小孩。他会在安静的教室里发出怪叫,阵阵抽动,会在严肃的父亲和他讲重要事情的时候突然叫起来,惹得父亲大怒,觉得他是故意的,在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病症之前,他只认为是布莱德调皮,不懂得自制。

母亲一直很耐心地对待他,相信他是真的无法控制,并不是故意给别人找麻烦。然而还是常常遇到他人的不理解,比如母亲有位朋友就委婉地建议她给孩子驱魔。



她带布莱德去看心理医生,奉行精神分析“套路”的医生觉得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布莱德对父母离婚的“反抗”。


精神分析技术黔驴技穷以后,医生又准备进行认知行为的干预。



可以说,电影里布莱德的家人和周围旁人的表现,正是现实中妥瑞氏症患者必须要忍受的困境:他人的反感、误解、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排斥和歧视。


不过幸运的是,布莱德的妈妈一直没有放弃,反而觉得自己孩子受到了他人不公正的对待,她下决心自己找到原因,于是跑到图书馆借了一堆医学书,在看了美国心理学会的《精神神经病诊断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DSM.IV)之后,发现不是布莱德不懂事,而是他患有一种特殊的病,也就是妥瑞氏症。


02


那么布莱德妈妈看到的DSM诊断是怎样的呢?

(1)具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性和(或)发声性抽动,症状有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可序贯发牛,是具有突然、快速、反复、非节律性、刻板等特点的动作或发声;(2)抽动每天发作多次,通常呈阵发性,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凭借自身意志控制抽动症状;

(3)发病早于18岁;

(4)上述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

(5)就诊前症状多已持续或间断发作超过1年,但因部分家长警觉,患儿常常在症状出现数月后可得到诊断(即病程>1年不是绝对必须的条件)

但目前,这种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主流观念认为是由于神经系统兴奋物质多巴胺活动异常增加、多巴胺受体超敏、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失调或五羟色胺水平异常等,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不理解这些复杂名词也没关系,你只要知道,像布莱德这样的孩子,他们大脑的神经系统可能跟普通孩子不太一样,他们的神经系统会在不恰当的时候突然兴奋起来,形成了很多错综的片段式的信息,并且把这种兴奋的信息错误地传递给身体。身体呢,以为收到了大脑正确的“信号”,于是就抽动起来,或者将这些不完整的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外人听来可能是胡言乱语,可能是污言秽语。

 

可以说这个诊断对布莱德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他让别人(尤其是始终对他不满的父亲)知道了他的行为并非因为他是一个故意捣乱的坏孩子,“忧”的是这种尚无治愈方式的罕见病自此成了伴随他一生的“特殊朋友”。

 

03


没有人想当一个异类,没有人想因为无可奈何的原因被他人排斥。

 

妈妈带布莱德去了一次患者组成的互助小组,当他看到那些深受此病困扰的人们长大之后都待在家里,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无法承受他人带来的压力的时候,布莱德决定自己以后不要变成那样。



生活于他而言依然困难重重,被同学嘲笑、被老师骂,一次次转学,直到他能够在新学校校长的理解与支持下,跟所有人解释自己的病,获得了大家的理解。也正是这件事让布莱德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好的老师会给一个人的生命带来的改变,于是他告诉自己,以后要成为一名老师,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大学学位。



电影中妥瑞氏症这位特殊的朋友陪伴着布莱德一路长大,直到成年,这些症状依然没有好转。


不过我们来看整体数据,本病患病率约0.3~1%,男女比例约3:l,2-2l岁均可起病,但多在学龄早期发病且在青春期有自愈的倾向,该病本身不会影响智力,这一点和多动症(ADHD)的情况一样,是一种多发于幼年的精神障碍。


布莱德会发出怪叫、抽动,但并没有说脏话的现象,这一点他在找工作的时候被人问及,布莱德对此很坦然。好几家学校都因为他的病拒绝接受他成为老师,碰壁多次以后,布莱德依然没有放弃,他一直说,如果这么容易就被自己的老朋友(也就是妥瑞氏症)打败,那么他也和其他选择待在家里的人没有区别了。

04


在医学研究中发现,妥瑞氏症在病程早期仅20%有秽语症的表现,自然病程数年后发生秽语症概率可增加至60%。

 

可以说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患者都会面临与其他心理障碍的共病,还有随之而来的精神压力、社会压力。

 

据统计,约90%的病例伴有不同程度心理精神疾患(也叫“共病”),主要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强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自闭症、抑郁、焦虑及其他行为障碍。也会造成患儿学习困难、社会交往障碍等。

 

妥瑞氏症是一个古怪的朋友,它常常让布莱德分心,无法专心看书、写字,所以不管是读书还是考场上写题,都比其他人慢很多。他就像在戴着脚镣跳舞。

 

还有医学研究者怀疑音乐天才莫扎特就患有妥瑞氏症,事实上因为妥瑞氏症患者的额叶与常人有所不同,左脑额叶的功能损失反而让右脑额叶得到更好的发挥,故而在艺术、运动、音乐、科学等方面能力优于常人。

 

《叫我第一名》中,布莱德棒球打得很好(这印证了妥瑞氏症患者可能有运动天分),后来又被一所学校接纳,成了一名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老师。看似戴着脚镣,事实上也许人类神奇的大脑构造给妥瑞氏症患者打开了另一扇门。

 

只不过和普通人一样,对自我的接纳和肯定都是漫长的过程。

 

05


不是所有妥瑞氏症患者都有莫扎特极高的音乐天分和富裕的家庭背景,也不像电影中的布莱德那样有给予他无条件支持的母亲,并且在冷漠和白眼之中,幸运遇到能接纳和鼓励他的朋友、同事、爱人。大部分患者还是在接受服药、心理治疗。

 

可惜的是,我们至今没有找到能够治愈妥瑞氏症的办法,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其他治疗,现在常用的干预手段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

·手术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

·家庭教育、家庭治疗

一些数据表明,药物治疗没有直接效果,只能改善多巴胺的分泌情况,进而改善妥瑞氏症的一些具体症状;而电刺激和手术治疗对患者产生的脑损伤比较大,所以一般也不建议采用;心理治疗方面,运用游戏、音乐等疗法,帮助年纪比较小的患者放松、增加对自己的了解,用认知疗法、行为训练等帮助年纪稍大的患者,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观察自己的行为反馈,尽己所能做出调整;除了心理干预之外,家庭和学校的培养也很关键。

 

对妥瑞氏症患者来说,他们在压力状态下症状会有所加重,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要营造出安全而放松的环境,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尤其是家长的接纳和信任,对于一个可能要承受全世界误解的孩子来说,是他勇敢迈出第一步的强大盾牌。

 

除了干预方法之外,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社会态度”。

 

对于妥瑞氏症,对于不能自已地发出怪叫、秽语的小孩和大人,我们这个社会对他们的了解和接纳还太少太少。作为普通人和旁观者的我们,需要对这种精神障碍、这个群体有更多的了解。需要有更完善的社会资源、基础设施和教育、发展机制,这是一个艰难而共同的努力。


你看,电影里的布莱德,读书时遇到能够接纳他的校长,工作后有了能容纳他的同事和孩子们,还有一个能够看到他闪光点的爱人,这些让一个妥瑞氏症少年原本不切实际的梦想在现实的阴影下逐渐变得清澈而真实。

 

梦想成真的少年甚至会感谢自己的“老朋友”,他在“老朋友”的鞭策下跨过一个又一个障碍,不断战胜自己,变成闪闪发光的样子。


所以下次如果碰到了一个不断说脏话的人,请不要歧视或鄙视他,他只是生病了。


[1]艾华杰,杜延明,钱雪荣. 家庭干预对儿童抽动症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01):56-57.

[2]郑喜英,刘芳,程志忠,姚淑文. 托吡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抽动症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111.

[3]Michael H Bloch,Christopher Pittenger,Matthew W State. Recentadvances in Tourette syndrome.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April 2011

[4]黄彦臻.儿童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分析及治疗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13.

[5]李岩,高丽,王艳,杨柳,范宏业,齐晖,张君. 儿童抽动障碍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4):2718-2719.

[6]郑毅. 抽动障碍新观念及诊疗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02):111-112.

[7]王显锏,阳清伟. 4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1):2502-2503.

点击图片,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