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奶酪:动物-人菌群传播的媒介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0-10-11

今天是第1064期日报。


Nature子刊:牛相关细菌通过奶酪定植于人肠道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牛的肠道或饲养环境中菌群会影响牛奶菌群,进而影响相应的奶酪菌群;② 帕玛森乳酪中可以分离出来自牛肠道、牛奶和附近饲养环境中的菌株;③ 分离自奶酪的Bifidobacterium mongoliense菌株可以短期定植于人类肠道;④ 每天喝牛奶会促进来自于奶酪的细菌在人肠道中定植;⑤ 毛螺菌科与Subdoligranulum两个细菌类群与B. mongoliense丰度呈正相关,这几种细菌类群可能存在交叉互馈或其他代谢水平互作,从而促进细菌通过干酪传播并定植于人肠道。

Colonization of the human gut by bovine bacteria present in Parmesan cheese
03-20, doi: 10.1038/s41467-019-09303-w

【主编评语】食源性细菌对于人肠道菌群存在影响。《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研究,从菌群、菌株水平验证了来自于动物或饲养环境的细菌会通过奶酪向人肠道转移,并且可定植于肠道菌群。该结果证实了食物菌群的建立和传递模式,对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切入点。(@小肠君)

口腔与鼻咽部菌群差异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IF:15.239]

① 纳入112名婴儿,比较出生后6个月内口腔和鼻咽部菌群结构及其与呼吸道感染(RTIs)的关系;② 鼻咽部(而不是口腔)微生态是儿童RTIs易感的关键调节因子;③ 母乳喂养和阴道分娩可保持鼻咽部有益菌丰度,感染前口腔菌群移入鼻咽部,导致两个部位菌群差异丧失,增加了RTIs易感性;④ 婴幼儿进入幼托进一步加重了口腔和鼻咽部菌群相似性,导致RTIs连续发生;⑤ 减少生命早期的鼻咽部口腔菌群移入和微生态差异性丧失,可作为防治儿童RTIs的新思路。

Loss of Microbial Topography between Oral and Nasopharyngeal Microbiota and Development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s Early in Life
03-18, doi: 10.1164/rccm.201810-1993OC

【主编评语】呼吸道菌群与儿童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近期发表研究,比较了出生半年内口腔、鼻咽部菌群,发现口腔菌群向鼻咽部转移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素。该研究结果指出口腔菌群不是呼吸道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为防止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新思路。(@小肠君)

Science子刊:非活性药物成分的致敏风险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6.71]

① 口服药物含有多种无直接疗效的“非活性”成分,用来改变口服固体剂型的物理性质以促进吸收;② 非活性成分构成了药物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甚至超过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且种类丰富,配方复杂;③ 92.8%的口服固体药物中至少含有一种潜在过敏原,如乳糖、甘露醇、葡聚糖、花生油、麸质和色素等;④ 过敏原大多数为非活性成分,经口腔直接接触等途径后可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⑤ 有必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及其非活性成分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实验。

“Inactive” ingredients in oral medications
03-13,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u6753

【主编评语】口服药物中含有大量用以改善物理性质的非活性成分。《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近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了这些非活性成分的潜在致敏风险,对研发新药物、减轻药物副作用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miRNA介导的宿主-细菌互作(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776]

① 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因子,参与调控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的多种功能,包括细胞周期、自噬等;② miRNA的变化可以反映宿主对感染的反应,细菌病原体可通过破坏宿主miRNA表达来促进自身生存;③ miRNA对宿主细胞周期的扰动,可能通过维持其增殖生态位而促进细菌的生存和/或增殖;④ 多个细菌病原体的感染导致了miRNA表达的改变,从而调节了自噬的多个步骤,进而抑制细菌降解。⑤ 肠道菌群和宿主细胞的miRNA存在互作。

MicroRNAs at the Host-Bacteria Interface: Host Defense or Bacterial Offense
2018-11-23, doi: 10.1016/j.tim.2018.10.011

【主编评语】Micro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控因子。《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综述,总结了miRNA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对宿主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指出miRNA不仅是宿主细胞抵御感染的机制,也可能被病原体利用来促进感染。本文对探索miRNA在细菌-宿主互作中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膳食纤维与肠道菌群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综述)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IF:7.357]

① 膳食纤维对机体的作用受类型、剂量、溶解度、粘度和发酵性质的影响,可溶性纤维快速发酵软化粪便,不溶性纤维刺激肠黏膜、增加蠕动,发挥通便作用;② 膳食纤维的代谢终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既为宿主提供能量,也发挥免疫调节和肠-脑信号传导作用;③ 膳食纤维的反应具有可变性,基于纤维的饮食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具有利影响,而多样性反过来影响纤维代谢的发酵副产物;④ 膳食纤维干预的个性化特征与干预前的肠道生态状态有关。

Review article: dietary fibre in the era of microbiome science
03-01, doi: 10.1111/apt.15129

【主编评语】膳食纤维种类繁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分析了膳食纤维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互作。强调了膳食纤维种类对饮食干预效果的影响,对制定健康饮食指导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多方法验证胎盘中不存在菌群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F:5.732]

① 分析29例足月剖宫产妇女胎盘的菌群,其中28例的未培养出微生物,培养阳性的样本很可能发生污染;② 胎盘组织中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低于空白对照组,未显示胎盘中存在细菌;③ 16S扩增子测序发现胎盘样本与空白对照组在菌群结构上无显著差异;④ 宏基因组测序获得的细菌序列大多来自不太可能存在于人类胎盘中的蓝藻、水生细菌或植物病原体;⑤ 宏基因组测序信息无法与扩增组信息匹配,无法证明没有分娩的妇女胎盘中存在常驻菌群。

Does the human placenta delivered at term have a microbiota? Results of cultiva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and metagenomics
03-01, doi: 10.1016/j.ajog.2018.10.018

【主编评语】近期有研究提出胎盘中可能存在共生菌群。《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近期发表研究,通过微生物培养、定量PCR、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证明胎盘组织中不存在常驻菌群,检测到的菌株或DNA序列更可能来自污染和测序背景噪音。(@小肠君)

何种操作影响粪菌移植效率?

EBioMedicine[IF:6.183]

① 制备粪便菌群移植(FMT)的移植物时,有氧条件和冻融显著降低细菌存活率,厌氧操作下有50%的细菌丧失活性,而在空气中处理粪便以及粪便冻融条件下,粪菌存活率分别降低至19%和23%,② 在空气中处理粪菌样品将关键菌群的丰度减少12倍,包括具有高度产丁酸活性的若干菌种;③ 有氧条件下的粪便匀浆处理会显著降低粪菌的丁酸和乙酸产量,验证了有氧条件对粪便菌群的负面作用;④ 冻融虽然降低了活菌的总丰度,但并没有显著改变活菌群组成。

Bacterial viability in faecal transplants: Which bacteria survive?
02-19, doi: 10.1016/j.ebiom.2019.02.023

【主编评语】粪菌移植的有效性依赖于成功存活的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功能。《EBioMedicine》近期发表研究,发现有氧操作和冻融会显著降低粪菌移植物的活性和菌群功能。该结果对指导粪菌移植操作、提高移植有效性有参考作用。(@小肠君)

汕头大学:坛紫菜多糖的潜在益生元作用

Food Chemistry[IF:4.946]

① 采用人粪接种体外发酵模型,研究了坛紫菜多糖(PHP)在胃肠道内的发酵性能和益生元作用;② 以PHP为唯一碳源时,厌氧培养24h后,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其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较高;③ 发酵后寡糖产物的聚合度范围为2-9,主要为1→3和1→4半乳糖苷键连接;④ PHP通过促进益生菌(如多形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嗜糖脱菌、柔嫩梭菌群)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群(如腐败细菌)的生长,重塑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潜在的益生元效应。

Microbial catabolism of Porphyra haitanensis polysaccharides by human gut microbiota
03-12, doi: 10.1016/j.foodchem.2019.03.050

【主编评语】汕头大学团队近期在《Food Chemistry》发表研究,利用粪便菌群发酵模型,阐释了坛紫菜多糖对菌群结构和功能的有益影响。该结果对开发新型益生元物质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小肠君,方芳,祁玉丽,刘永鑫,Roxy,吴芹,Echo-gdm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405 | 菌群研究或可助力濒危动物保护

0404 | Nature聚焦:被忽视的肠道免疫稳态调节通路

0403 | 以毒攻毒?抵御肠道病毒感染,病毒组干预或有助益

0402 | 《自然·医学》背靠背:菌群特征检测大肠癌不是梦

0401 | 3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0331 | 抑郁与肥胖:同源病?共治疗?

0330 | 关注未成年人营养:吃得饱了,亟需重视怎样才能吃得好

0329 | 社交,传递的不仅是信息,还有共生菌群

0328 | 《自然》:超越菌群结构分析!聚焦微生物基因多态性与人类健康

0327 | 请注意:益生菌在体内能变异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