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肠道菌群参与儿童哮喘,再添新证!|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0-10-11

今天是第1171期日报。

Nature子刊:肠道细菌产生的12,13-diHOME或增加儿童哮喘风险

Nature Microbiology[IF:14.3]

① 哮喘高危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及代谢功能失调,粪便中的12,13-diHOME浓度升高;② 12,13-diHOME可增加小鼠的肺部炎症并减少肺部Treg数量,并降低人树突细胞的抗炎细胞因子分泌;③ 哮喘儿童新生儿时期肠道菌群中的环氧化物酶基因丰度升高,3种特定细菌环氧化物酶(3EH)可产生12,13-diHOME;④ 小鼠口服表达3EH的大肠杆菌,可减少肺部Treg;⑤ 在2个出生队列中,3EH的拷贝数量增加或粪便12,13-diHOME浓度增加与哮喘、湿疹及特应性的风险增加相关。

Elevated faecal 12,13-diHOME concentration in neonates at high risk for asthma is produced by gut bacteria and impedes immune tolerance
07-22, doi: 10.1038/s41564-019-0498-2

【主编评语】哮喘高危儿童粪便中,一种脂质——12,13-diHOME的浓度升高。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12,13-diHOME是由特定的肠道细菌环氧化物酶产生的,可减少Treg、抑制抗炎因子的分泌并促进炎症,并可能增加了哮喘的风险。(@沈志勋)

哮喘患者的呼吸道菌群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4.11]

① 收集39名哮喘患者及19名健康人的支气管刷检(EB)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样本,分析其中的细菌及真菌组成;② 相比于2型呼吸道炎症(T2)较低的患者,T2较高的患者EB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③ 在T2较高的患者的EB样本中木霉属富集,在特应性患者的EB样本中青霉菌属富集;④ BAL样本中枝孢属、镰刀菌属、曲霉属等富集;⑤ 哮喘患者的细菌-真菌共现模式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基于BAL或EB真菌预测哮喘状态的准确率分别为75%及80%。

Associations between fungal and bacterial microbiota of airways and asthma endotypes
07-03, doi: 10.1016/j.jaci.2019.06.025

【主编评语】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比了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的呼吸道菌群(包括真菌与细菌)的差异,并分析了呼吸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与哮喘表型之间的关联。(@沈志勋)

肠道菌群产生的乙酸或有助于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高纤维饮食可保护小鼠抵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降低病毒载量和炎症;② 该效果依赖于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小鼠口服乙/丙/丁酸也有相似的保护作用;③ 小鼠和细胞实验表明,乙酸可诱导肺部的干扰素(IFN)-β生成、促进1型IFN应答,IFN-1受体(IFNAR)介导了乙酸对RSV感染的抵抗作用;④ IFNA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影响婴儿发生严重RSV感染的风险;⑤ 乙酸诱导IFN-β的作用,需要G蛋白偶联受体Gpr43和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

Microbiota-derived acetate protects agains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through a GPR43-type 1 interferon response
07-22, doi: 10.1038/s41467-019-11152-6

【主编评语】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2岁以下婴儿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的抗RSV作用中,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乙酸有关键作用,乙酸通过活化受体Gpr43来调节肺上皮细胞的1型干扰素应答,从而抵抗RSV感染。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肠肺轴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提示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甚至口服补充乙酸,或能用于RS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李丹宜)

抑制PGGT1B促进小鼠结肠炎的发展

Gastroenterology[IF:19.233]

① 敲除香叶烯基转移酶1β(PGGT1B)的小鼠发展出自发性结肠炎,其CD4+ T细胞中的整合素α4β7表达显著升高;② 将PGGT1B敲除小鼠的CD4+ T细胞移植给Rag1缺失小鼠,可引起后者的炎症反应,整合素α4β7抗体可抑制炎症;③ PGGT1B敲除小鼠的固有层中表达RORC的CD4+ T细胞增加,Th17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④ PGGT1B敲除小鼠的CD4+ T细胞中RHOA活化降低,敲除RHOA的小鼠与PGGT1B敲除小鼠有相似表型;⑤ IBD患者的肠道T细胞中PGGT1B表达降低。

Inhibiting PGGT1B Disrupts Function of RHOA, Resulting in T-cell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α4β7 and Development of Colitis in Mice
07-07, doi: 10.1053/j.gastro.2019.07.007

【主编评语】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敲除香叶烯基转移酶1β(PGGT1B)促进了小鼠的自发性结肠炎,机制上,PGGT1B的敲除抑制了RHOA的功能,并导致CD4+ T细胞中的整合素α4β7表达显著升高。另外,在IBD患者的肠道T细胞中,也发现了PGGT1B表达的降低。(@沈志勋)

菌群激活调节性B细胞以维持结肠稳态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2.282]

① 将SPF小鼠的菌群移植给无菌小鼠,发现菌群可激活结肠中可产生IL-10的调节性B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② 结肠中的调节性T细胞及调节性B细胞随着炎症而增加;③ IL-10可下调菌群定殖介导产生的粘膜炎症因子;④ 细菌TLR2/9配体及肠道细菌溶解产物可诱导肠道B细胞产生IL-10并发挥免疫调节功能;⑤ 菌群诱导的可产生IL-10的肠道B细胞可通过TLR2及MyD88依赖性方式,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以缓解T细胞介导的小鼠结肠炎。

Microbiota maintain colonic homeostasis by activating TLR2/MyD88/PI3K signaling in IL-10-producing regulatory B cells
06-18, doi: 10.1172/JCI93820

【主编评语】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菌群可通过激活结肠中可产生IL-10的调节性B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以下调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维持肠道黏膜免疫稳态的作用。(@沈志勋)

胆汁酸在黏膜免疫中的调节作用(综述)

Mucosal Immunology[IF:7.352]

① 肝细胞通过代谢胆固醇产生初级胆汁酸;② 多数胆汁酸于餐后进入小肠,并在末端回肠被重吸收,再循环进入肝脏;③ 回肠中,较高的初级胆汁酸浓度抑制了细菌生长,积累于粘膜处的胆汁酸可通过活化树突细胞与巨噬细胞的法尼醇X受体(FXR),以抑制TLR4依赖性炎症因子表达及NLRP3炎症小体活化;④ 少数胆汁酸进入结肠,低浓度的胆汁酸促进细菌定殖并被代谢为次级胆汁酸,通过活化上皮细胞的孕烷X受体(PXR),以抑制TLR4依赖性炎症因子产生。

Emerging roles of bile acids in mucosal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04-05, doi: 10.1038/s41385-019-0162-4

【主编评语】胆汁酸循环于肝脏与回肠之间,可促进膳食脂质的吸收。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胆汁酸在消化之外的其它功能,包括与宿主受体及菌群互作,以调节多种代谢及炎症通路。(@沈志勋)

菌群通过小胶质细胞的TLR信号抑制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

eLife[IF:7.551]

① 无菌小鼠感染嗜神经病毒后表现出更强的神经损伤;② 与SPF小鼠相比,无菌小鼠或经过抗生素处理的小鼠的小胶质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降低,提示共生菌群通过增强小胶质细胞的抗原呈递来帮助宿主防御嗜神经病毒;③ 口服Toll样受体(TLR)的配体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抗原递呈,减少无菌小鼠的神经损伤;④ 小胶质细胞的稳态激活依赖于TLR4的内在信号,破坏小胶质细胞(而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其它部分)中的TLR4信号通路可恶化病毒引发的疾病。

The microbiota protects from viral-induced neurologic damage through microglia-intrinsic TLR signaling
07-16, doi: 10.7554/eLife.47117

【主编评语】来自eLif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共生菌群可通过激活TLR4信号通路,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抗原呈递,以帮助宿主抵抗神经病度的感染。(@沈志勋)

靶向肠道菌群可调节小鼠的多发性硬化症状

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4.716]

① 建立进展性多发性硬化(MS)的小鼠模型;② 在症状发生之前使用抗生素处理,可预防小鼠的运动障碍,并减少轴突损伤,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CD4+ 及CD8+ T细胞;③ 肠道菌群重新定殖后,恶化了小鼠的运动功能及轴突完整性,益生菌处理可能帮助肠道菌群的重新定殖,但对部分运动功能有保护作用;④ 抗生素处理的保护性作用可能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CD4+ CD39+ T细胞及CD5+ CD1d+ B细胞相关,对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的免疫影响适中。

Manip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fluences immune responses, axon preservation and motor disability in a model of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
05-30, doi: 10.3389/fimmu.2019.01374

【主编评语】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小鼠多发性硬化模型中,抗生素处理可改善小鼠的运动功能及轴突损伤,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身免疫应答。(@沈志勋)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李丹宜,吴芹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23 | 1篇《自然》+2篇《自然·医学》,肠道菌群热度不减

0722 | 《科学》:消化道癌症中,慢性炎症如何推波助澜

0721 | 预防老年痴呆:从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开始

0720 | 生酮饮食治疗肥胖和糖尿病?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0719 | 重磅综述: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机制与应用

0718 | 《自然》:肠道感染或许是帕金森病的诱因

0717 | 是时候打倒饱和脂肪了吗?

0716 | 吃便便减肥?粪菌移植治疗肥胖,临床效果如何?

0715 | 大肠癌靶向治疗耐药,谁是幕后黑手?

0714 | 动起来!运动不仅改善代谢,还能提升认知功能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