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吃太多,为啥可能损害心血管健康?|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360期日报。
Nature子刊:高蛋白饮食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机制
Nature Metabolism[IF:N/A]
① 高蛋白饮食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的体重并改善葡萄糖耐受,但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复杂性;② 高蛋白饮食急剧增加血液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特定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的水平,增强巨噬细胞中的mTOR信号;③ 高蛋白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依赖于巨噬细胞的mTOR信号;④ 机制上,高蛋白饮食导致的特定氨基酸水平增加加速了硬化脂质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这一过程与巨噬细胞的mTOR信号活化对线粒体自噬的抑制相关。
High-protein diets increase cardiovascular risk by activating macrophage mTOR to suppress mitophagy
01-23, doi: 10.1038/s42255-019-0162-4
【主编评语】高蛋白饮食常用于减重,但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中,高蛋白饮食虽然可降低体重并改善糖耐受,但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上,高蛋白饮食增加血液及组织中的特定氨基酸水平以活化巨噬细胞中的m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线粒体自噬,导致异常线粒体的累积及巨噬细胞的凋亡,最终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复杂性。(@szx)
JAMA子刊:低碳水vs低脂饮食,谁更健康?不在形式,在质量!
JAMA Internal Medicine[IF:20.768]
① 纳入37233名美国成年人,在297768人-年的随访期间,发生4866例死亡;② 总体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分数与低脂饮食(LFD)分数与总死亡率无显著关联;③ 根据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动物蛋白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计算不健康LCD分数/LFD分数,根据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及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计算健康LCD分数/LFD分数;④ 不健康LCD及不健康LFD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健康LCD及健康LFD与更低的死亡率相关。
Association of Low-Carbohydrate and Low-Fat Diets With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01-21,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9.6980
【主编评语】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近4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摄入健康的低脂饮食或健康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健康的定义为摄入更多的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及不饱和脂肪酸),与更低的死亡率显著相关。(@szx)
BMJ:发酵豆制品或可降低死亡率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7.604]
① 纳入45-74岁的42750名男性和50165名女性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4.8年随访期间出现13303例死亡;② 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中,总豆制品摄入量与总死亡率无统计学相关性;③ 发酵豆制品摄入量与男女的全因死亡率均呈负相关,摄入量最高的五分位人群与最低的五分位人群相比,男性和女性的危险比分别为0.90和0.89;④ 纳豆摄入量与男女的总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均呈统计学负相关。
Association of soy and fermented soy product intake with total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1-29, doi: 10.1136/bmj.m34
【主编评语】BMJ近期发表的一项基于日本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现,总豆制品摄入与死亡率没有统计学相关性,但发酵豆制品与男女的总死亡率均呈统计学负相关。发酵豆制品中,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了纳豆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的负相关关系。(@flying dutchman)
国内团队:豆类及大豆食品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68]
① 纳入1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含565810名受试者,其中32093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荟萃分析;② 总豆类、总大豆及豆奶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无显著关联,豆腐、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负相关;③ 总豆类、总大豆和豆奶的摄入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受地理位置和研究质量影响,总豆类摄入的证据质量中等,总大豆及各种大豆食品摄入的证据质量较低;④ 需要更多高质量、前瞻性的研究来验证哪些豆类食品或成分发挥有益作用。
Legume and soy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01-08, doi: 10.1093/ajcn/nqz338
【主编评语】来自浙江大学的冯凤琴团队与西湖大学的郑钜圣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15项涉及近60万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豆腐、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负相关,但因证据质量较低,需更多高质量、前瞻性的研究来验证哪些豆类食品或成分发挥有益作用。(@szx)
Nature子刊:解决全球营养危机的重点(综述)
Nature Food[IF:N/A]
① 现下证据表明,最有益处的膳食模式应摄入最少加工,并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避免高度加工过的食物;② 较受欢迎的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饮食有地中海饮食,低碳水生酮饮食和原始饮食,生酮饮食的长期健康效应需进一步研究;③ 与营养和代谢健康相关的新兴领域包括:食物加工,肠道菌群,黄酮类和个性化营养;④ 应采取多领域政策来解决全球营养危机,这些领域包括健康卫生系统,经济激励,学校和工作环境,质量和标签标准,及创新和创业。
Dietary and policy priorities to reduce the global crises of obesity and diabetes
01-13, doi: 10.1038/s43016-019-0013-1
【主编评语】现下,我们面临着一项全球性的营养危机,主要体现为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Nature Food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回顾了解决肥胖和2型糖尿病问题的营养证据,新兴领域,和相应的政策经验。作者指出,解决全球性的营养危机,需要政府、企业、卫生系统和消费者等多领域联合行动。(@flying dutchman)
Nature子刊:超过16万人数据揭示影响饮食习惯的基因位点
Nature Human Behaviour[IF:10.575]
① 纳入165738名日本受试者,对影响13种饮食习惯的遗传因素进行GWAS分析;② 13种饮食习惯包括:酒精摄入、饮料(咖啡、绿茶、牛奶)、食物(酸奶、奶酪、纳豆、豆腐、鱼、蔬菜、肉类);③ 鉴定出与饮食习惯显著相关(P < 3.8 × 10^−9)的9个基因位点,包括:MCL1-ENSA、GCKR、AGR3-AHR、ADH1B、ALDH1B1、ALDH1A1、ALDH2、CYP1A2-CSK及ADORA2A-AS1;④ 其中5个饮食相关基因位点同时与多种复杂疾病及临床指标相关。
GWAS of 165,084 Japanese individuals identified nine loci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habits
01-20, doi: 10.1038/s41562-019-0805-1
【主编评语】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超过16万名日本受试者的数据进行GWAS分析,鉴定出了与13种饮食习惯相关的9个基因位点,并发现其中5个基因位点同时对多种疾病及临床指标有所影响。(@szx)
膳食硝酸盐如何控制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
Redox Biology[IF:7.793]
① 高脂膳食饲喂4周龄C57BL/6小鼠10周后,其体重、体脂含量增加,空腹血糖上升、血糖清除率受损,膳食硝酸盐可显著减弱以上代谢异常;② 亚硝酸盐处理暴露于棕榈酸盐的小鼠原代脂肪细胞,致其线粒体呼吸上调、总线粒体复合物蛋白表达增加、产热基因UCP-1及肌酐转运体SLC6A8表达上调;③ 膳食硝酸盐上调内脏脂肪、血浆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抗炎标记物(Arginase-1, Egr-2, IL-10)表达,与巨噬细胞中NADPH氧化酶来源的超氧化物减少有关。
Dietary nitrate attenuates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ity via mechanisms involving higher adipocyte respiration and alterations in inflammatory status
2019-11-18, doi: 10.1016/j.redox.2019.101387
【主编评语】证据表明,饮食中的硝酸盐可以逆转代谢综合征的几个特征,但其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最新发表在Redox Biology的研究旨在探讨硝酸盐对高脂饮食(HFD)所致小鼠代谢功能障碍的影响机制。该研究发现膳食硝酸盐可能通过增加脂肪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而对肥胖及相关代谢并发症具有治疗作用。(@Lexi)
“进食时差”或增加肥胖风险
Nutrients[IF:4.171]
① 纳入1106名18-25岁的受试者,计算“进食时差”(定义为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变化);② 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进食时差”与BMI及生物钟相关指标(作息类型、睡眠时长、进食时长、假后返工时差等)的关联;③ “进食时差”与BM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独立于作息类型与假后返工时差;④ 当“进食时差”在3.5小时或以上时,BMI随“进食时差”增加而显著升高。
Eating Jet Lag: A Marker of the Variability in Meal Tim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ody Mass Index
2019-12-09, doi: 10.3390/nu11122980
【主编评语】进食时间与肥胖等不良代谢结局相关,但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变化对肥胖的影响尚未明确。来自Nutrient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超过1000名年轻受试者,将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变化定义为“进食时差”,发现“进食时差”与BMI呈显著正相关,提示降低工作日与周末的进食时间差异或可预防肥胖。(@sz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szx,王文东,徐笑,flying dutchman,赵文芝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202 | Nature Outlook专题:肠道菌群研究的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