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农大连发2篇Microbiome:深度解码蜂肠菌(附郑浩教授专访)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5

今天是第2009期日报。

今天日报的头条,我们特别报道中国农业大学郑浩胡小松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Microbiome 背靠背发表的两篇关于蜂类肠道菌群的研究论文。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在菌株水平上揭示了蜜蜂和熊蜂的肠道菌群的传递和塑造规律。我们特别附上对郑浩教授的专访,以飨读者。

郑浩 、胡小松等:遗传因素塑造蜜蜂肠道菌群

Microbiome[IF:14.65]

① 分析4个不同亚种蜜蜂的基因组和肠道菌群,发现菌群组成随宿主遗传背景而改变;② 在2个独立的人工授精杂交蜂群内进行菌群的连续传代追踪,发现宿主基因型对菌群的传播有特殊选择;③ 蜜蜂基因型影响S. alvi的菌株构成,其中肠道菌IV型菌毛可能在菌株-宿主互作中有重要作用;④ 通过GWAS发现双歧杆菌B. polysacchrolyticum的丰度与蜜蜂的谷氨酸受体gluR-B基因型相关;⑤ 通过单菌定植实验证明该菌影响蜜蜂大脑基因的可变剪切、提高神经递质GABA水平,可能与该菌独特的多糖代谢基因簇相关。

Honey bee genetics shape the strain-level structure of gut microbiota in social transmission
11-17, doi: 10.1186/s40168-021-01174-y

【主编评语】蜜蜂肠道菌群是由一组简单、特异的核心细菌构成,主要通过蜜蜂间的社会互动在同蜂巢(姐妹)成员间传播。这个核心菌群在不同蜜蜂个体之间呈现高度的菌株水平多样性,这种菌群的个体差异与多种因素相关,蜜蜂的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有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郑浩作为通讯作者,近期在Microbiome发表研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对不同蜜蜂亚种以及通过人工授精构建的杂交蜂的基因组和微生物组联合分析,发现在菌群的社会传播过程中,宿主基因型可明显影响核心菌的丰度以及菌株水平的构成。此外,与宿主基因型有关的特定双歧杆菌还参与了蜜蜂的“肠脑轴”调控。这些发现揭示了宿主基因型参与塑造蜜蜂肠道菌群菌株水平组成的重要作用,并表明遗传因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蜜蜂的大脑生理和健康带来间接影响。(@mildbreeze)

郑浩+翟一凡:在菌株水平揭示熊蜂肠道菌群的社会性传递规律

Microbiome[IF:14.65]

① 分析熊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菌群组成,共生菌群组成随变态发育而改变,但部分核心菌在不同阶段中持续存在;② 新生工蜂的菌群与其母代蜂王相似,说明存在蜂王至工蜂的垂直传递现象;③ 肠道菌菌种和菌株水平分析显示,蜂王和工蜂的菌群组成随蜂群的发展而改变,特定菌株存在严格的蜂王-工蜂垂直传递;④ 中蜂、西蜂、熊蜂不同蜂种的菌群存在宿主特异性,熊蜂菌群的菌株多样性较低、多糖代谢相关基因简单,表明熊蜂的菌群传递存在瓶颈效应。

Strain-level analysis reveals the vertical microbial transmission during the life cycle of bumblebee
11-04, doi: 10.1186/s40168-021-01163-1

【主编评语】熊蜂是一种重要的授粉昆虫,在自然生态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熊蜂与蜜蜂都是社会性昆虫,都有相似的肠道菌组成,但两种蜂群的生命周期很不一样。熊蜂蜂巢多为一年生,且由单个蜂王建立,其肠道菌群的发育和传播规律尚待深入解析。中国农业大学郑浩和山东省农科院翟一凡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近期在Microbiome发表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在菌株层面阐明了熊蜂的肠道菌群的垂直传递模式,揭示了社会性差异对熊蜂和蜜蜂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构建了蜂类肠道菌基因组数据库,可用于未来进一步研究。该研究也表明,熊蜂也可作为新型模式生物,用于研究肠道菌群传递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制等问题。(@mildbreeze)






郑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Nancy Moran 院士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现致力于开发蜜蜂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研究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营养代谢、脑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问:祝贺郑老师与团队在 Microbiome 连发两项重要成果!可否请您先介绍一下这两项研究的背景由来和团队?


答:感谢《热心肠日报》!自 2018 年回国后,我们的团队始终关注于蜜蜂及熊蜂肠道菌群的研究。这两种具有真社会性蜂类物种,是自然界分布广泛,并且是目前大范围人工养殖的传粉昆虫。他们的授粉作用,对农作物生产及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蜜蜂遭受“蜂群崩坏症候群”现象影响,全球蜜蜂种群数量骤减,给农业安全及环境生态带来巨大威胁。2007年发表于 Science 的文章(doi: 10.1126/science.1146498)首次关注到蜜蜂的肠道菌群与该现象存在关联。


在之后的十余年间,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Nancy Moran 院士为代表的各国科学家,针对蜜蜂等授粉昆虫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美国博士后工作期间,我与 Moran 院士合作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发现,蜜蜂的肠道菌群具有组成简单、稳定、菌种特异等特点。


虽然我们对蜜蜂、熊蜂肠道菌群的组成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它们如何获得特异性的菌群、菌群在社会性传递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影响自然蜂群菌群传递的因素尚不清楚。


另外,近年来通过宏基因组等技术,我们发现虽然蜜蜂的肠道菌仅由5-10个菌种组成,但每个菌种内存在高度的菌株多样性,并且与菌群的多种重要功能,如多糖代谢、免疫调节等功能相关。


因此,我们在这两项研究中分别针对蜜蜂、熊蜂研究了肠道菌群在菌株水平的传递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


在这两项研究中,我们得到了国家果蔬中心团队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山东农科院植保所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在熊蜂课题上的技术支持。在工作开展中,也特别感谢食品学院王庆霖郎浩宇苏秦之吴佳嫱四位研究生同学,作为第一作者,他们在实验设计、样品收集、基因组数据库构建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攻克上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时,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对我的支持! 


问:请问您觉得这两项研究中各有哪些重要的突破和亮点?二者间有哪些联系?这些发现对于加深我们对肠道菌群的认知,以及在转化应用层面,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在这两项研究中,我们分别利用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性传粉蜂——蜜蜂、熊蜂作为研究对象。这两种蜂也是目前人工养殖范围最广,对于蜂产品产业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这两种蜂具有相同的肠道核心菌种,但每个菌种都有较高的宿主特异性,不同蜂带有的菌种与宿主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有趣的是,这两种蜂的生命周期却截然不同。蜜蜂的蜂巢为多年生,群体显示出高度的真社会性。蜜蜂每个群体内仅有一只蜂王,它们在巢内只负责产卵,而哺育、采集、清扫、防御等工作均由不同的雌性工蜂完成。所以,蜂王与工蜂的肠道菌组成完全不同,而蜜蜂群体的肠道菌群就在不同世代的姐妹工蜂间,通过巢内不同形式的社会性接触进行稳定的传代。


在人体肠道菌群研究当中,宿主基因型对于肠道菌群塑造的贡献度尚有争议。通常对于人体进行肠道菌群与宿主基因型进行 GWAS 关联分析时,由于其肠道菌群组成的复杂性,需要大量的样本,或者大规模双胞胎人群来控制环境、基因型等因素。而对于蜜蜂来说,蜂王每天可产生 2000 余个“双胞胎”姐妹。并且其菌群组成简单,我们也可通过蜂王的人工受精等技术,严格控制蜜蜂的基因背景。所以,蜜蜂以上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肠道菌群的 GWAS 研究


而在分析结果中,我们惊喜的发现蜜蜂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的丰度与蜜蜂的GABA受体基因型高度相关。更有趣的是,这一基因通常只在蜜蜂大脑中高表达,暗示了宿主可能通过“脑肠轴”的作用影响肠道菌群。所以,接下来我们又通过无菌蜂构建及单菌定植手段,发现蜜蜂特有的双歧杆菌 B. polysaccharolyticum 会调控蜜蜂大脑基因的表达谱及大脑中的GABA浓度,暗示了蜜蜂中可能存在“肠-脑”双向的调控作用


虽然我们对于蜜蜂肠道菌的组成和传递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而对于另一种社会性的熊蜂的肠道菌群的传递规律却知之甚少。与蜜蜂不同的是,熊蜂的蜂巢多为一年一代,每个蜂巢由上一年完成受精、越冬后的蜂王单独建立。在蜂巢构建初期,蜂王要独立完成筑巢、采集、产卵、哺育等一系列工作。只有等到第一批小工蜂出房后,开始帮助进行日常工作,蜂王才慢慢地开始专注于产生后代。所以,我们猜想熊蜂稳定、简单的肠道菌群是存在类似于母婴间的严格垂直传递的。


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大概跟踪了 100 余个蜂巢,从不同发育阶段、蜂巢建立过程、成对的蜂王-工蜂等不同的实验设计,全面跟踪了熊蜂菌群的多样性及遗传规律。并且发现它们在菌株水平和功能多样性上要低于蜜蜂,这也说明了仅由单只蜂王进行的菌群遗传是存在一定的代际瓶颈的。


这两项研究我们分别利用了两种不同的蜂种,结合了它们自身菌群遗传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菌群在社会性传递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及遗传规律。这为我们将来在蜜蜂、熊蜂育种等方面带来重要的启示,我们要考虑到蜂种与肠道菌群间重要的互作关系。另外,通过解析熊蜂肠道菌群的特点,也为我们将来针对温室中熊蜂群势优化、病虫害抵抗、提升授粉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的团队目前也在针对不同的蜜蜂、熊蜂,开发不同功能的益生菌制剂开展一系列研发工作。


问: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蜜蜂等蜂类的肠道菌群,2018 年曾在 Lab Animal 期刊发表重要综述。可否讲讲您与蜜蜂菌群研究的故事?您觉得蜜蜂作为一种研究肠道菌群的新型模式生物,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其实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在本科科研训练阶段,我接触到了合成生物学,是利用肠杆菌设计氢气生物发酵途径。说到这里,特别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邢新会教授,在硕士阶段推荐我申请日本国费奖学金,通过“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项目,分别在丹治保典及本郷裕一教授实验室开展研究,方向为白蚁肠道内新型高效氢酶基因的挖掘及异源表达。自此,便进入了肠道菌群研究这个领域。


博士阶段在 Andreas Brune 教授实验室,进一步针对白蚁肠道菌群的共生关心进行研究。在博士阶段参加国际会议时,有幸结识了我之后的博士后合作导师 Nancy Moran 院士,在她的介绍下我对蜜蜂肠道菌群产生了极大兴趣


在之后的研究当中,也发现了蜜蜂肠道菌群一系列重要的功能,特别是无菌蜜蜂的快速构建及菌群定植技术的开发,使我认识到蜜蜂不仅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农业授粉昆虫,其本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将其开发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动物平台。


蜜蜂肠道菌与人肠道菌群具有诸多相似点,并且我们可以简便、快速地对蜜蜂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饮食干预、不同物质的饲喂,单菌及混合菌群定植等,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不同方面的互作机制


另外,蜜蜂饲养技术成熟、成本低、样本量大、实验周期短,特别适合于模式动物的开发。


蜜蜂本身也具有很多不同生物学方面的特点,比如它们是一类真社会性动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肠道菌群与大脑功能与社会性进化机制的优良模型。


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开发无菌蜂在人体健康方面的应用,如疾病人群肠道菌群在无菌蜂中定植、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人工肠道菌群开发、药物及天然产物的快速筛选等。我们目前也申请了多种蜜蜂疾病模型专利,如糖尿病、肠炎、帕金森的蜜蜂、熊蜂疾病模型。未来将不断开发其在菌群、药物、有害物等快速、高通量筛选上的科研及商业利用价值。


当然,蜜蜂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目前的普及性和认可度尚待开发。我们要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产业人士认识、认可蜜蜂模式平台,全面地开发它的应用价值。而且,目前对于蜜蜂的基因操作技术尚不成熟,还无法构建稳定基因敲除品系。


问:最后,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您所在的国家果蔬中心团队以及研究方向?


答:我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在主任胡小松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在基于肠道菌群的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我们的团队主要针对果蔬、杂粮等功能营养成分在肠道微生物调控,改善健康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我们发现了包括番茄、生姜、丝瓜、桔梗、大麦叶、桑葚等果蔬原料,小米、红豆、绿豆等杂粮食品,以及白藜芦醇、花色苷、叶绿素、葡萄多酚等活性成分对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上表现出显著的干预效果。并且食品中多种营养成分可靶向提高肠道内有益菌的相对丰度、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肠道菌群对果蔬中重要成分代谢上的重要作用,这是果蔬等食品发挥功能活性的基础。


在“十三五”时期,我们果蔬中心团队在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公关项目中,全面布局食品营养与肠道菌群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近五年来,在肠道菌群研究方面,相继于 MicrobiomeGut MicrobesiScience 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 60 余篇


目前,我们团队也在针对食品组分、食品有害物、食品加工方式等不同角度,结合肠道菌群功能,开发新型功能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及新型加工手段。基于肠道菌群这一全新角度,引领对营养结构优化、新产品开发、安全提升等问题的全新思考。


(采访完,以下是今天日报的其他内容)

剖腹产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时机,对婴儿菌群有何影响?

Gut[IF:23.059]

① 40名剖腹产(CS)产妇随机分2组,分别在皮肤切开前或脐带夹闭后使用抗生素,另有23名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分析婴儿出生后1/7/28天和3年后的粪便菌群;② 出生后28天时,CS婴儿的菌群多样性和组成都不同于阴道分娩婴儿,拟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细菌减少,而变形菌门细菌增多,这些差异在3岁时消失;③ 在任意时间点,两个CS组的菌群组成和功能都没有显著差异;④ 因此,CS强烈影响菌群定植,但产妇CS前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婴儿菌群造成二次打击。

Influence of timing of maternal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on infant microbial colonisatio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11-22, doi: 10.1136/gutjnl-2021-324767

【主编评语】现行的NICE剖腹产指南建议产妇在剖腹产前(皮肤切开前)而不是在脐带夹闭后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这可以减少剖腹产产妇的感染风险,但可能使婴儿在产前就暴露于抗生素,从而可能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Gut发表的一项最新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剖腹产过程中给产妇使用抗生素的时机对婴儿肠道菌群定植的影响,表明产妇在剖腹产前使用抗生素不会对婴儿菌群造成额外的不良影响,而剖腹产本身会影响婴儿菌群的早期发育,但似乎不会影响长期健康。(@mildbreeze)

北京协和医学院:粪菌移植或可通过菌群-肠-脑轴缓解帕金森病

Microbiome[IF:14.65]

① 粪菌移植(FMT)保护小鼠免受鱼滕酮诱导帕金森病(PD)的体重减轻、运动障碍及胃肠功能障碍;② FMT改善鱼滕酮诱导PD小鼠黑质及结肠的组织损伤,抑制炎症水平,恢复其血脑屏障及肠屏障损伤;③ FMT降低血清、结肠及黑质中脂多糖(LPS)水平,抑制黑质及结肠内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下游促炎蛋白产生;④ FMT恢复了PD小鼠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菌群结构与健康对照相似;⑤ FMT降低了鱼滕酮诱导富集的阿克曼氏菌属和脱硫弧菌属。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protects rotenone-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 mice via suppressing inflammation mediated by the lipopolysaccharide-TLR4 signaling pathway through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11-17, doi: 10.1186/s40168-021-01107-9

【主编评语】这是Microbiome最新发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丹及团队的一项工作。揭示了鱼滕酮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破坏,其阿克曼氏菌属及脱硫弧菌属丰度增加。而粪菌移植可通过恢复菌群结构,来抑制TLR4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以保护小鼠。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阿克曼氏菌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中,都扮演着“益生菌”的角色,在帕金森病中其丰度增加反而促进病症发生,提示我们要充分重视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型。(@solo)

Nature子刊:心理压力大,肠道受罪!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919]

① 心理应激暴露的小鼠出现回肠微生态失调,主要表现为肠杆菌科的扩张;② 在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定植小鼠模型中,心理应激诱导了糖皮质激素受体依赖的回肠CD45+CD90+细胞凋亡,这些细胞通常可产生IL-22,这是一种对维持回肠黏膜屏障完整性至关重要的细胞因子;③ 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或重组IL-22可恢复黏膜免疫,防止回肠微生态失调,并抑制AIEC扩张。

Psychological stress impairs IL22-driven protective gut mucosal immunity against colonising pathobionts
11-18, doi: 10.1038/s41467-021-26992-4

【主编评语】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处于“996”和内卷的工作环境,造成心理压力过大,久而久之甚至出现其他身体健康问题。近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会损害肠道中由IL-22驱动的保护性免疫,从而为病原体如与克罗恩病有关的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的扩张创造有利的生态位,而相关免疫调节如阻断糖皮质激素信号传导或应用重组IL-22可以减轻心理应激对肠道免疫的不良影响,从而改善疾病相关的微生态失调。(@临床营养Dr.Chen)

王拥军+郑乐民:TMAO或增加小动脉闭塞性卒中复发风险

Stroke[IF:7.914]

① 纳入10756名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访一年观察并分析卒中复发情况;② 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血浆TMAO水平升高与卒中复发的风险独立相关,TMAO水平最高组(>2.63 μM)与最低组(<1.17 μM)的风险比为1.37;③ 按TOAST亚型分层后,TMAO水平与小动脉闭塞亚型卒中复发存在显著关联,风险比为1.43,但与其他亚型卒中无统计学差异;④ 荟萃分析最高与最低TMAO水平的卒中复发情况,也发现卒中复发风险增加,合并风险比为1.66。

Trimethylamine N-Oxide and Stroke Recurrence Depends on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
11-19, doi: 10.1161/STROKEAHA.120.031443

【主编评语】许多研究显示一种肠道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和北京大学郑乐民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Stroke发表我国首次大队列探索TMAO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表明TMAO水平升高与小动脉闭塞性卒中复发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而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脑栓塞及其他亚型的卒中,高TMAO水平有增加卒中复发风险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研究者们认为,如果增加LAA患者的样本量,TMAO与LAA性卒中复发之间的显著关联也会出现)。(@临床营养Dr.Chen)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异常

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7.561]

① 纳入39名CSU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两者的肠道菌群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② 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占主要地位,乳杆菌属、Turicibacter菌属、Lachnobacterium菌属增加,考拉菌属减少;③ 乳杆菌属, Turicibacter和考拉菌属与GPCR呈正相关;④ 患者的α-倒捻子素(与Lachnobacterium菌属呈正相关)及甘草酸上调,3-吲哚丙酸、黄嘌呤和异丁酸下调;⑤ 患者肠道菌群的嘌呤代谢、蛋白质消化吸收等功能发生改变。

Abnormalities in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10-15, doi: 10.3389/fimmu.2021.691304

【主编评语】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比鉴定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与健康对照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不同,以及代谢组的差异。(@aluba)

短链脂肪酸的抗炎作用部分由内源性大麻素介导

Gut Microbes[IF:10.245]

① 对内源性大麻素(EC)与肠道菌群组成、SCFA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关联进行了横断面和纵向研究;② 干预前,EC水平与α多样性、产SCFA菌丰度呈正相关,与柯林斯菌丰度呈负相关;③ EC与SCFA水平随运动显著增加,与SCFA中的丁酸盐呈正相关;④ EC水平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10呈正相关,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呈负相关;⑤ SCFA抗炎作用的三分之一(33%对TNF-α, 27%对IL-6)由EC系统介导;⑥ EC水平与大麻素受体CNR2和SCFA受体FFAR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bacterial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is partially mediated by endocannabinoids
11-17, doi: 10.1080/19490976.2021.1997559

【主编评语】内源性大麻素(EC)系统在体内具有多效性功能,在能量平衡和代谢紊乱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之间关系的调控因子。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短链脂肪酸SCFA的抗炎作用部分由EC系统介导,也表明有其他途径通过肠道菌群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章台柳)

中国肠道大会专家组推荐:CAES治疗痔疮的原理、新方案和肛内LPRA定位方法

Chinese Medical Journal[IF:2.628]

① 33名专家受邀形成2021中国肠道大会CAES-LPRA专家组,按照制定国际共识的标准确立15条专家推荐意见;② 专家组首次提出内镜下肛内定位法:左侧卧位,以内镜下残留积液或注水聚积处为肛门左侧的标志,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肛左(Left)、肛后(Posterior)、肛右(Right)和肛前(Anterior),以首字母命名为LPRA定位法;③ LPRA定位法用于替代不适合内镜下定位的截石位,还可避免使用示踪剂,将成为内镜医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Rationale, new anus positioning methods, and updated protocols: Expert recommendations on cap-assisted endoscopic sclerotherapy for hemorrhoids from China Gut Conference
10-26, doi: 10.1097/CM9.0000000000001836

【主编评语】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即在透明帽辅助下注入适量气体辅助暴露内镜视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内痔出血、局限性直肠黏膜脱垂等疾病。近年来,CAES作为超级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内痔协作组于2021年制定了专家共识和操作指南,推动了本领域的发展。然而,在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发表之前,不同的医生对CAES的原理和技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解决CAES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关键问题,需要制定专家推荐意见指导CAES技术的正确应用。在2021年中国肠道大会准备阶段和会议期间,张发明教授牵头形成专家组,针对CAES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关键问题,提出专家意见并制定指导方案。特别重要的是,在软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过去一直没有方法帮助医生解决内镜视野下如何快速描述病变位置和操作部位的难题,本专家组首次向全球的同行以集体名义推荐内镜下肛内LPRA定位方法,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全文发表了专家立场,对新概念、新技术的全球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mildbreeze)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拍了花宝贝,solo,临床营养Dr.Chen,圆滑的铁勺,十年雪落,李倩倩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23 | 战肠炎:9文一览近期必读基础和临床进展

1122 | 秦环龙等STTT:“促癌坏菌”却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1121 | 46分顶刊疾呼:忽视肠菌的临床营养缺陷重重(附一图读懂) 

1120 | 如何写好人类微生物组论文?《自然·医学》发表百名专家指南

1119 | 今日Science:少吃点,抗衰老?8页综述详论

1118 | 李飞等Microbiome:抗癌药伤睾丸,肠道菌群是中介

1117 | 如何用噬菌体治肠病?段屹等《自然·综述》详解

1116 | 一线期刊多角度聚焦肠炎:深揭分子与微生态机制

1115 | 第2000期:9文一览中国团队新作

1114 | 临床营养多重要?Lancet子刊详述排除膳食缓解IB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