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除“唯论文”,不能只会给科技部鼓掌

Hanson解读 Hanson临床科研 2020-03-25
“点击↑↑↑,关注医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唯论文; 破除;科学;技术;进步



2月23日,科技部公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明确,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



对于其具体内容,我们在今天的另外一篇推文中单独做了转载,需要的朋友可去查看。



必须给科技部鼓掌。
因为
唯论文害人太深,晋升体系中对论文的强调使得论文几乎成为判断人才的唯一标准。唯论文,一个标准。想想就知道这是多么扭曲的人才评价方式。
重量不重质也太愚蠢了。导致了大量灌水论文的发表。

在鼓掌之余,想到赞许的人很多,不差我们一个;而直面提出不同意见经常太少。
一贯倡导独立思考,我们忍不住指出《措施》的不足。


第一,需要把科学和技术分开。

我们总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科技进步。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很遗憾,科技部仍然没有把科学和技术分开。
没有科技,只有科学和技术,对应的英文是science和technology。

科学是干什么的?科学是探索未知,并形成知识。
技术是干什么的?技术是应用知识,以创造和开发产品。

中国为什么被卡脖子?
因为科学发展严重落后。
说到这,很多老铁都可能会打断我:“我们的科技发展老快了,上有嫦娥能登月,下有华为扫四方;老厉害了,美欧日动辄就被吓尿。

请注意,这些进步其实都是技术。
中国发展的这么快,除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国人勤奋上进,关键的一个是以技术换市场,从而实现了“弯道超车”。在中国技术落后于美国技术的前提下,这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发展策略。
短期看,效果非常好。以高铁为代表,有无到有、到出口,还变成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一系列高科技公司迅速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我们说的“高科技”,对应的英语是“high-technology”,高科技公司其实只是“高技术公司”。
但长期看,却面临发展动力不足,也正是由于这个带来一时虚荣的技术换市场。因为我们换来的是技术,而后续技术升级靠什么?科学进步。我们的科学发展了吗?没有。反而在片面追求技术的时候,被抛弃了。
这一短板从贸易战中看得非常清楚。

很遗憾的是,从这次科技部对“论文”定位的改革看,更是尽显这种错误理解。“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说这句话本身就很空洞,没有可实施性。很重要的是:一个科学家多久会出成果?一辈子有几个成果?基础研究的成果多久可能展现出来?
看看诺贝尔奖就会知道,有多少人没有等到成果被认可就辞世。中国想完成高污染、高能耗的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升级,长期的科学研究投入必不可少。因为这时候可以摸的石头已经不再有,而需要创新性研究。

实际上,因为科技中的技术具有创造和研发产品的属性,除了航天航空,核电、航母等这些需要国之重器,其他我们引以为豪且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的华为、阿里、大疆、腾讯等都是自己发展起来的,根本不需要科技部的管理、指导或者扶持。

科学在中国却已经被忽视太久了;而被忽视的原因,正是因为以发展技术的名义代替了支持潜心的科学研究。是大力扶持科学工作的时候了。


其次,SCI论文真的不重要吗?

发论文被科技部警告,正是从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中升级的。因为这些论文的发表成为不满情绪的一个出口,比如“只顾发论文,而不管公卫处理”,“数据给了杂志社,却瞒着老百姓”,等等。
对于新冠肺炎早期的防治工作,太多问题了;但发论文显然最没有理由做背锅侠。
我们的专栏科学家王宇歌博士在学术界没有重现2003年SARS研究的尴尬推文中提到:
我PhD导师是一个临床免疫科医生,他本身没有发科研文章的压力,但他常说,Paper is the currency of science
而Netflix的最新纪录片Pandemic里采访了位于旧金山一个研发疫苗和抗体的生物科技startup - Distributed Bio的创始人Jake Glanville。作为一个公司创始人,理论上讲他也不需要发表科研论文,但他反复强调,Paper is all about credibility
我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实验室主任Dr. Fauci的信誉其实也是通过他早期的科研论文积累的。

不管是做科学研究,还是做技术研发,SCI论文都是展现成果、促进交流的最佳载体。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论文是会跟随一辈子的印记,是判断一个科学家水平的最直接指标之一。
而对于一种新发病毒和/或疾病,权威杂志的科研论文全权代表了话语权和权威性。
与2003年SARS疫情时不同,针对新冠病毒肺炎有一批高质量的临床科研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第一时间发表。只从学术角度看,对突发传染病的学术研究,中国学者在新冠肺炎中前进了一大步。中国学者发表高质量SCI论文,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是:这些学术信息本身都是客观透明的,他们能够帮助翔实地解读诸多信息。除提供了疾病诊治进展之外,更展示了疫情处理效率、政策及管理中问题。


第三,替代方案是否成熟?

正如高考,明明体现的只是考试能力,却作为人才选拔方式。工作后的事实会证明,学习好和能力强的区别太大了。
尽管大家都知道唯高考的弊端,也在不断改良,但是高考被废除了吗?不可能。因为一旦废除,却又没有更好的方式替代,结果会是什么?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很可能被权势者占有。

晋升体系也是如此。明明知道“唯论文”不对,但这是有条明确的线在那里的;大家至少知道凭什么谁上。

科技部的措施要“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突出科学精神、能力和业绩”。

如果不用明确定量的体系来做评价,那么晋升用什么标准?“突出科学精神”如何认定,会不会变成变相的领导说了算?



第四,需要充分考虑学者自己的“精准影响因子”


实际上,对于学者来说,评估其成就的莫过于针对该学者本人论文的被其他学者引用情况,堪称学者自己的“精准影响因子”。

一篇文章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固然高大上,但是发表文章的目的在于交流和对其他人的启发,从而不断推动科研进步。如果没人借鉴、甚至极少有人阅读,那么这篇文章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大(罕见情况下,没人能读懂或者研究领域极为偏僻等极端情况不在此列)。

缘于此,文章的引用情况一直备受重视,只是被国人忽视。科技部在终结“唯论文”的同时,应该实时引入学者本人的“精准影响因子”。


我们公众号今天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单独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精准影响因子。




小结



1,需要把科学和技术分开。

科学在中国却已经被忽视太久了;而被忽视的原因,正是因为以发展技术的名义代替了支持潜心的科学研究。是大力扶持科学工作的时候了。

2,SCI论文真的很重要。

不管是做科学研究,还是做技术研发,SCI论文都是展现成果、促进交流的最佳载体。

3,需要找到替代的定量指标。

科技部在终结“唯论文”的同时,应该实时引入学者本人的“精准影响因子”。



我们之所以冒着风险写这篇推文,就是希望大家慎重看论文的价值,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而对于受该措施影响的个人,

如果你写论文只是为了晋升,这绝对是好消息,赶紧调整。
如果你只是一位医生、一名大学老师、或者研发人员,科技部的这个措施很可能是好消息,减负了。
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千万别轻信;甚至赶紧趁机会超越那些信并执行的同行。SCI论文是科学家交流的语言,是科研活动形成知识的最重要载体。看看最近的一系列预印版论文后面的讨论,看看大牛科学家推特的影响力吧。这是实力。

说的最后,总会有朋友问类似的问题:
美国科技部是怎么做的?
对不起,美国没有科技部。

祝中国科学发展日盛,
期待孩子们重新把做科学家当成自己的第一梦想。


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
Hanson临床科研由美中医学科研人员主持,始终致力于分享医学研究进展,及临床科研设计和临床论文写作规范。
目前有4个临床科研群(免疫病、血管病、肿瘤、变性病等)/2个医生英语群/meta分析群/访问学者-博士后群等专业交流群。如需进群,请添加管理员Henry微信
温馨提示:添加管理员微信时请备注(“姓名/机构/专业”,否则不予通过),以便我们邀请您进入相应交流群。

点击↓↓↓,关注临床科研

近期推文:
钟南山院士的新冠肺炎论文终于发出来了!
暗战:谁阻止了正在美国掀起风暴的“人造病毒”阴谋论?
【首个新冠药物疗效报告】未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或阿比多尔具有改善症状或缩短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作用
美国新注册了Remdesivir治疗新冠肺炎3期临床试验
最权威官宣:揭秘瑞德西韦(GS-5734)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
正在做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Remdesivir(瑞德西韦)是神药吗?
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72,314例大数据分析报告发表
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原因分析
管轶的研究,填上了新冠病毒来源拼图中的最关键一片
【大数据分析】修正新冠肺炎传染性,找到病死危险因素
潜伏期传染的证据来了,大量传染发生在新冠患者出现症状前
【Nature子刊】新冠病毒的治疗选择
从大陆直接申到绿卡的中国医生来美国的职业选择有哪些?
只有两篇2分SCI论文的中国医生,成功申请到美国绿卡
SCI论文本土语言润色,专注于医学生物领域(感激医务人员,持续优惠)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