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特征;教训;Hanson解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Zunyou Wu等刚刚在JAMA报道了72,314例COVID-19病例的病例信息汇总,对COVID-19爆发的特征和重要教训做了总结。
题目是"Characteristics of and Important Lessons From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副标题:"Summary of a Report of 72 314 Cases From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我们的专栏科学家,专门从事病毒研究的王宇歌博士第一时间做了解读。截止到2月11日所有,中国CDC共收到72,314例报告,其中44,672(62%)确诊病例,16,186(22%)疑似病例,同时有15%根据临床症状诊断的病例和1%无症状病例。如下图框所示,44,672例确诊病例中87%患者年龄在30-79岁。研究发现COVID-19病死率为2.3%,但在80岁以上病人中达14.8%,70-79岁之间为8%,在9岁及以下的人群中没有发生死亡。44,415例确诊病例中,81%为轻症,14%为重症,5%为危重,这与WHO估算的相同。上述5%危重症中,病死率为49%。心血管疾病为10.5%,糖尿病为7.3%,慢性呼吸道疾病为6.3%,高血压为6.0%,癌症为5.6%。患有合并症的患者的病死率升高。1,716名医务人员感染,占3.8%,主要发生在武汉。其中14.8%人发展成为重症或危重症,已有5人死亡。COVID-19在短短30天内迅速从一个城市传播到整个国家。地域扩张的惊人速度和病例数的突然增加都使中国、特别是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感到惊讶,并迅速使他们不堪重负。流行曲线反映出可能是混合的爆发模式,早期病例提示持续的共同来源,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可能发生人畜共患的外溢现象;后期病例提示病毒已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播来源广泛(图1)。(图1 COVID-19病例的流行曲线,按症状发作日期(蓝色)和诊断日期(橙色)标出确诊病例的日数。)自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提高了其流行病应对能力。这些努力中的一些在对COVID-19的响应中很明显(图2)。
从报告时间看:
在2002-2003年SARS爆发中,当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WHO)疫情时已经发生了300例病例和5例死亡;而在COVID-19疫情中,当报告给WHO是时只有27例病例和零死亡。
从识别病源看:
从WHO通报之日起,识别出SARS-CoV之前已经过去了2个月;而从WHO通报之时到识别出2019-nCoV为止只有1周。
(图2 比较SARS和COVID-19爆发的时间轴)但COVID-19一个很大问题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可能也有传染性。同时,COVID-19造成了湖北以外1,183个传播簇感染,即1个人辐射感染了2-4人,其中64%的传播簇感染是家庭聚集感染。这也是因为COVID-19爆发正值中国春节,所以为疾病防治带来了巨大挑战。
隔离:
现有医院的指定病房中将已识别出病例的COVID-19患者隔离开来,并迅速建立了两家新医院来隔离和照顾武汉和湖北越来越多的病例。
检疫:
曾与COVID-19病例接触过的人被要求在家中隔离检疫,或被带到专门的检疫设施,在那里可以监测他们的症状发作。
分散:
取消了包括所有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在内的大量大型聚会,武汉市和湖北各城市的交通受到了限制和严密监控。
影响:
估计武汉和湖北省其他15个周边城市的4,000万至6,000万居民受到了社区围堵措施的影响。
4,教训和讨论
关于这些措施是否合理,及是否为对疫情的成比例反应,存在一些疑问。一些人认为,其中一些方法可能侵犯公民的公民自由,其中一些措施被称为“严厉的”。但是,不仅必须考虑个人权利,还必须考虑那些未被感染但有感染风险的人的权利。这些方法是否有效(例如,在减少感染和减少死亡方面),以及这些潜在利益是否超过成本(例如,经济损失),将争论多年。积极投资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对于有效应对像COVID-19这样的流行病至关重要。并且至关重要的是,继续改善有关这一重大疫情的国际监视、合作、协调和沟通,并为类似疾病做好更好的准备,以应对未来的新公共卫生威胁。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2130
Hanson临床科研由美中医学科研人员主持,始终致力于分享医学研究进展,及临床科研设计和临床论文写作规范。
目前有4个临床科研群(免疫病、血管病、肿瘤、变性病等)/2个医生英语群/meta分析群/访问学者-博士后群等专业交流群。如需进群,请添加管理员Henry微信。温馨提示:添加管理员微信时请备注(“姓名/机构/专业”,否则不予通过),以便我们邀请您进入相应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