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这辆车上,既没有幸存者,也没有人
作者:柔柔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赞赏费全部归作者
题图来自网络
教育要养成人,大家的学历越来越高,为什么我们身边有人味的人却越来越少?
看到许多报道,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向一定是偏航了,所以最后出来的良好上品都成了“高级精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稳准狠地观察着这个世界,怡然自得地用那些在受教育过程的竞争中训练出来的精明和逻辑分析能力,理性而麻木地占领并享受大部分资源,让自己跻身一个其实已经有点荒谬的上流社会。允许自己意气风发,趾高气昂地俯视着那些在这个过程中被刷下来的普通人。
而其他没有成为“人上人”者,被刷下来变成所谓的“负能量垃圾人”,他们带着对自己失望、对现实绝望的心情活着。尽管自己只是在教育过程中被精英学生们抛后了,但是他们却以为自己的人生都被这个社会抛弃了。带着积攒的恐惧和愤怒,他们一边做着收入不高、价值感很低的工作,一边继续对自己失望,他们内心叠加的沮丧和愤怒,一直在生长。
而一路勇攀高峰终于占领某个小山头,人生已有一亩三分地的“人上人”们,他们也已经被自己的优越感洗了脑,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真的以为自己的生活圈子已经定了,一辈子都不再与这些贫困愚昧没文化的“负能量垃圾人”打交道,这些人也不会进入他们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命运再次让他们重逢,他们坐上了同一辆大巴,同一列高铁,同一架航班、同一家餐厅(一个食客一个服务生),于是,曾经被扭曲的命运,就可能被反转。那些看起来衣冠楚楚的“高贵”之人,有可能在这一刻被曾经拜他们所赐的“暴力垃圾人”给毁了。
那些被抑制的愤怒和悲伤、那些已经决定自暴自弃的心态、那些在某一些时候注定要释放的负能量喷薄而出,而此时他们面对的恰是在“掐尖”教育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按照不同精英级别和档次分类进入社会的、冷漠和自利的成品人面前。当集体事件爆发的时候,没有人会站出来匡扶正义、没有人会认为这事和我自己有关系、没有人愿意卷入纠纷冲突、没有人去指责破坏规则的人。于是,一个群体的社会公众良知就在这里被消失了,身在其中的人们,却在各自正在盘算的小算盘里,乘坐死亡的列车,走上了共同毁灭的路。
我们千万不要寄希望于自己可以独活,在这张人性之网里,我们的自私自利正在被教育过程强大地合理化。天真的孩子们正在丢失成人后应该拥有的高贵品质,变成一个个工具。而学校、教师、父母们正在奔跑,推动这样的“人上人”路线。不知道我们意识到没有,这种力量最后灼伤的都是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孩子,我们深爱的那些人。
看到这样的悲剧,也许所有教育者,所有做人的工作的人们都有责任反思:从学校出去的人为什么变成了这样?所谓“负能量垃圾人”、破坏规则者的存在,是否与我们的重视分数和精英教育、“踩着别人的尸体登上第一”的教育氛围有关?我们教育领域是怎么推波助澜的?那些被刷下去的孩子们,是否有人关注他们的未来?那些被众星捧月的精英们,有多少真成了社会的栋梁之才?
而在公众事件中集体良知的消失、人群麻木的围观,并不是简单的德育工作就能解决的。教书不育人,必定让孩子们长大了目中无人。
孩子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看见可以模仿的人:心中有良知、依然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希望、在用温暖的心试图去呵护他们的人。因为他们最初的信任和希望,就来自于身边最早的陪伴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每一名教师,以及在接上经过的每一个路人。
比起高官厚禄,各种第一(实际上这个第一是更加虚幻的伪命题,许多考试第一的孩子,在人生的路上后来都后继无力成了垫底的),我更愿意我的孩子长大了做一个并不那么高明优秀,但内心有中心、有爱的普通人,过着正常平凡的生活。尽管有一天,他也会坐上一辆大巴、一列高铁、一个航班,接受这种的共同命运。作为母亲,我们无法让自己的孩子身处其外,却希望在他有生的每一天,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尽管最后我们会一起走向毁灭。
尽管这是所有教育者的悲剧,这也是许多母亲心中的伤痛。但我们曾经来过,以这样一种无法泯灭的意志和温暖,在周遭恐惧焦虑的舞台上一起共生过,而且完整地呈现过一个健康的样态,我想这就够了。
孩子,你要成为自己,不论外界对你施加的标准和要求如何,不论你面临的那些诱惑和高贵多么动人,不论你会得到多少金钱地位。但是所有一切加起来的总和,都不能换取你成为自己的机会,因为走上成为自己的路,才是你这一生拥有前面那些的基础。哪怕你成为的自我,没有那么“优秀”,并不会是这个世界的上等人,你也会是一个有自我的人。一个人要没有自我,一切都无福消受,那么他这一生所谓的奋斗,都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赵丹(柔柔老师)
深圳莲心园、仁智实验学校创办人
深圳市莲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
仁智实验小学理事长、校长
赵丹老师是中国第一批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先行者,她历时十多年,一直在创新教育现场的第一线担任教学工作。目前她是八年级主班老师,正在带领青春期孩子,这些新的年轻生命走向也许不同的未来。曾担任英语教师、语文老师、阅读与写作老师。
她同时多年牵头莲心学校全面管理及教学工作,并担任学校教师会主席和核心发展小组组长多年,她对教学和学校管理,都有非常独特的见解。
她自我评价是说自己是一个活得有趣,认真又较真,敢于付出的,一直走在成为“自己”的自我教育之人。
— END —
欢迎读者大力赞赏!因腾讯设置缘故,只能通过关联号接收赞赏,全部费用将转交作者。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还有一百多篇原创,请进入公众号查看
— 小巫Weewitch —
关注小巫养育学堂
关注小巫微信公众号
小巫,美籍儿童教育专家,人智学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华德福学校联合发起人兼特约顾问;国际人智医学学士后培训(IPMT)项目发展顾问;开创“艺术养育”父母培训课程,创办“小巫养育学堂”网络课堂,创立“家庭联结力”沟通模式;著有《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等十余本畅销书;开发故事工作坊、想象力工作坊、游戏工作坊、十二感官工作坊等系列课程;当选新浪教育首届“中国榜样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