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际发展研究的理论建设和方法交流,促进全球层面上国际发展研究的对话和知识体系完善,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以下简称“全球学院”)于2021年1月15日邀请国际研究学会(ISA)前副主席、耶鲁大学联合教授、康涅狄格大学荣誉教授伊丽莎白·汉森(Elizabeth C. Hanson)做了题为《促进发展的通信技术(ICT4D):案例与解析》Zoom线上讲座。本次国际发展研究前沿系列讲座由全球学院/人发学院副院长武晋教授和郦莉副教授联合主持。
汉森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学的经济、社会、政治概念变迁讲起,引入了“发展传播学”话语范式。美国现代化理论学家勒纳(Daniel Lerner)的《传统社会的逝去:中东的现代化》(1958年)和“传播学之父”施拉姆(Wilbur Schramm)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信息在发展中国家中的角色》(1964年)是这一话语范式的两部代表作。发展传播学认为,出版、电台、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能够引导国家加速发展和现代化步伐。这一理念得到了联合国大会(UNG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推崇,并在全球多个地区推出了以传媒推动发展的援助项目。然而,70年代以来,该话语范式开始受到质疑,主要批判指向西方通过传媒进行的价值观引导,使第三世界对发达国家形成经济依赖,从而树立自身霸权。鉴于此,80年代之后,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发展传播学的焦点转向电子通讯技术。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信息技术变革,催生了新的发展传播学分支流派:促进发展的通信技术(ICT4D)。这一流派看重通信技术在提高生产力和提升社会福祉方面的潜力,认为电子政务(E-Government)可以提高管理效能,挖掘政府在减少贫困人口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潜能。自2001年以来,联合国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电子政务进展进行年度考察,并发布电子政务年度报告。汉森教授以卢旺达“2050智慧卢旺达计划”、坦桑尼亚“以电子政务促公共数字服务”举措和乌干达“政府官网全国普查活动(每两年一届)”为例,介绍了非洲ICT4D的进展情况,并指出:数字政府不是目标,而是通向善治的手段。在后新冠时代,一种“数字新常态”正在到来。推动ICT4D倡议行动时,需要明确哪些人受益、哪些人受损,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既定议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治—社会互动效果。汉森教授以21世纪发生在印度的两个ICT4D项目为例,阐释了使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首先,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达尔区(Dhar)的“知识提供者”(Gyandoot)项目是2000年由印度中央邦政府承办、村民自治组织承担投入的乡村局域网项目,旨在通过建设乡村与中央邦政府间的网络信息亭,节省往返交通成本和行政审批时间。达尔区有21个村庄、1700万人口,60%的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该项目开创了“乡村电信中心”的理念,早期被认为非常成功,且在推行第一年被授予斯德哥尔摩挑战信息技术奖。然而,由于网络信息亭成本高而使用率低、终端未连接到政务服务器、定价偏离市场规律、缺乏配套基础设施、贫困村民对其认知度低。最终,项目原本希望扩展救助的穷苦和边缘人群难以获得准入和参与机会。其次,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草根ICT”(Akshaya)项目则是2002年由喀拉拉邦科技厅信息技术处负责推动、旨在跨越数字鸿沟、建设印度首个拥有100%互联网使用能力的邦级地方自治项目。该项目曾经中断,但2010年重新执行以来,使邦内75%的居民从中受益,印度政府也已将Akshaya项目的数千个网络中心与全国电子政府项目(NeGP)框架下的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一体化整合,能够实现电子支付、就业促进、医疗救助,在行政分权和参与民主方面也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公私多元行为体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平等机制的创设,都是该项目得以可持续的关键。未来可考虑将信息亭与图书馆、互联网、计算机培训中心联通,借助热心的中介者(intermediaries),效率和效果会大为提升。最后,汉森教授引用印度国家高级研究所ICT专家卡马特(Anant Kamath)的观点,即信息技术能够使银行、交通、教育等公共行政领域变得更加便利与高效,但并不是万能灵药。比如,在莫迪总理批准的“数字印度”(Digital India)政策指导下,印度采用了唯一身份识別管理局(UIDAI)的生物识别考勤系统(Aadhar),要求政府工作人员通过身份代码后4位和指纹识别进行考勤,从而减少迟到和缺勤。然而,由于该系统与全国物资分配体系相连接,曾因出现技术故障引发了贾尔坎邦锡姆代加教区和代奥克尔地区的粮食匮乏。因此,渐进改良很多时候比激进变革的效果好。讲座后,参与对话的师生从如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发展阶段对ICT政策设计的影响、如何让百姓介入电子政务、如何使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援助项目可持续、如何通过资源整合推动社会治理公益有效供给等角度,与主讲人进行了的互动交流。汉森教授从用户导向、技术适用性、经验共享、企业家精神、全球农业,及公私协同创新等视角进行了回应。同学们表示此次讲座与后新冠时代互联网发展趋势形成了呼应,通过区域与国别比较的视角,从ICT4D的角度思考国际发展问题,收获良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