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伴读 | 看见 第4课】《味儿》学习更好的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带你共读的 童行学院 2019-11-30

童行读书看世界 亲子伴读课程

哲思领域 我如何看世界

第1个探索主题 看见 第 4 课

这是童行计划的第36本绘本推荐,推荐龄组阅读,

但知识本身并不分龄,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展开。


本文共计4122字

阅读需要7分钟

提供超过30分钟的高质量陪伴时光


孩子将了解↓

绘画也能有味道吗?

别人说你不好时,你怎么想?


跟随童行计划,一年阅读50本好书,思考100个好问题,带孩子一起童行读书看世界。


🌎已更新课程查找方式:

1.公众号菜单栏 — 了解童行 — 书单伴读

2.微信搜索小程序【童行看世界】,即可看到【亲子伴读】版块


绘本推荐


这是一本温暖而有哲思的绘本,帮助孩子看见色彩的本质。


小男孩雷蒙喜欢画画,可是哥哥总嘲笑他的画“不对”,他想了很多办法想让自己的画看起来更“像”,但却感觉更“不对”。后来,他终于领悟到,画画要追求的不应该是形状上、颜色上的“相似”,而是“味道”,而我们本身也是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感知这个有“味儿”的世界。


这也是“看见”的艺术,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视觉本身,不是具体的颜色、形状、深度、远近,而是所有这些综合起来的整体。


我们看见的,终究是我们所理解的和想表达的世界的整体,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各有不同,但这,正是这个丰富、多元的世界特有的“味儿”。


《味儿》封面图


📍推荐理由


绘图优美:绘本将钢笔线条的简洁和水彩晕染的朦胧相结合,传神地展现出故事场景,人物和画的灵动丰富跃然纸上,给孩子们视觉上美的享受。

 

生动有趣:绘本中小男孩画画总是随心所欲,随时随地,这样自由自在又好玩有趣的创作,有“房子味儿”“兴奋味儿”甚至“傻味儿”,符合孩子的心性和特点,能引发他们的共鸣,鼓励孩子勇敢、自由地表达自己。

 

情感启迪:小男孩的画被哥哥嘲笑,一度怀疑自己,甚至消沉,好在有理解他、欣赏他作品的妹妹,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味儿”,引导孩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本期我们将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跟着故事探索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可以↓


第一次读,可以专注于绘本本身,看看绘本中的小男孩儿都有哪些经历?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如果你是绘本中的小男孩儿会怎么办呢?

读完之后,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聊聊,你有没有说别人不好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也可以和爸爸妈妈练习,评价别人时好/不好的方式。


科学锦囊

科学好问题

绘画也能有味道吗?


我们从小就知道,看东西用眼睛,闻气味和品尝味道用鼻子和嘴。假如不让你用鼻子和嘴,只用眼睛,你还能知道一个东西是什么味儿吗?


让我们来试试看!


测试1:这幅画是什么味儿的?




是不是酸酸的,有点清香,口水都流出来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图片上画的是柠檬,吃过的人都知道,柠檬是非常酸的。


什么?你觉得刚才那幅画太直接了?那我们再看下一题:


问题2:这幅画是什么味儿的?




如果你的回答是“甜甜的草莓味”,那你一定要接着问自己:为什么是草莓味?这幅画里可没画草莓啊。


你可能会说:因为是粉色啊,粉色就是草莓味。


但是香肠也是粉色的啊,为什么你不觉得粉色是咸咸的香肠味儿?


再来看第三题:下面的两条线,哪一条是“奶油味儿”的?



刚才的图片里还有形状和颜色,这次只有黑色的线条。但还是隐约能感觉到,右边的线条更像奶油味。因为奶油总是一坨一坨的,很像曲线。


三个测试过后,聪明的你一定能感觉到“看”和“味儿”的联系所在:当我们看到一样东西,会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这种画面会勾起我们的回忆,让我们联想到某种物品,然后就想起它的温度、湿度、气味、触感……这就是人的通感。没有相关记忆的人就不会产生这种联想。比如给从没吃过柠檬的人看第一张图片,他就一点都不会觉得酸。


画面上的形状、颜色、笔的种类、颜料的材质、甚至是纸张的光滑程度,任何细微的差别都会给看这幅画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而每个人的记忆和感受又完全不一样,所以,一千个画家画同一样东西,会画出一千张不同的画,每一幅画又会让一千个人产生不同的感情。

 


搜索关于“春天”的画,就会发现里面每一张的内容、形式、色彩都不一样。因为在小朋友眼中,春天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不一样的。


📍拓展问题


1、颜料是什么做的?


古代的颜料通常都来自天然的材料,比如植物和矿物。植物的颜色容易提取,但缺点是不稳定,容易变色或者掉色。



用红心火龙果和面,想蒸出粉色的馒头。



但是馒头蒸出来已经不是原来的深粉色,变成了肉粉色。▼



藏族有一种著名的画叫做唐卡,这种画的颜料通常是矿物,就可以长久保存不褪色。



唐卡的颜料,几乎都是粉末。



孔雀石,磨碎了当作绿色


蓝铜矿,磨碎了当蓝色




朱砂,磨碎了当红色。成语“近朱者赤”的“朱”,说的就是朱砂。


雄黄(就是雄黄酒的雄黄,也是一种矿石),磨碎了当黄色。


砗磲,海里的一种贝壳,磨碎了当白色。


甚至还会用到金子,做成金箔当金色用。


这就是用矿物颜料制作的唐卡,颜色是不是特别饱满漂亮呢?(图片来源:昵图网)


现在技术发达,人们可以人工合成颜料,比如画画用的水彩水粉,里面既含有矿物成分,也含有有机物成分,相当复杂,甚至还有甘油(妈妈的护手霜里也有这种东西)。


2、怎样才能让物体画得像真的?


纸和真实物体最大的区别是,纸是平面的,真实物体是立体的。而平面和立体最大的区别是,立体的东西会有阴影,还会出现“近大远小”的变化。


打开一本书,里面的纸是什么颜色?你可能会回答“白色”。但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它并不是统一的白,有的地方更白一些,有的地方照不到光亮,就有一点灰。



同一白色本书里,不同地方其实会有不同的“白色”


那什么是近大远小呢?


伸出你的手,和爸爸比较一下。哇,爸爸的手掌好大!现在让爸爸站在远一点的位置,再次伸出手。试着这样比较一下,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的手变大了,可以完全挡住爸爸的手。


但是你的手真的变了吗?爸爸的手变了吗?


近处的楼画的特别大,路特别宽,远处房子小小的,路特别特别窄。但是你依然会觉得路是直的,房子是差不多大的。


阴影和亮光,还有近大远小,越在意这些细节,画出来的东西就会越像真的一样。


但是,画得越像就越好吗?


3、什么样的绘画是好画?


对于什么画是“好的”,各个时代以及各个国家的观点全都不一样。


在人人信仰宗教的时代,人们认为反映神的旨意的画最好,例如平静规矩的画。



中世纪教堂的壁画,平静安详,宣讲圣人的故事


后来人们认为画得最像的画最好,因此科学研究绘画。比如去解剖人和动物,观察他们的肌肉和骨骼,从而更好地了解怎样才能把人画得像。




中国的山水画并不写实,更多是意境。山水画里也不喜欢大片大片地涂颜色,好多地方都会留白,给人想象的空间。



中间除了一艘小船什么都没用,让人感觉很安静,又有点孤独。江上的雾气应该也不小。


当代人们认为表达情感思想的画最好,因此有很多虽然不像、但很有“味儿”的画诞生。



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的画


墨西哥画家弗里达的画


荷兰新造型主义画家蒙德里安的画


世界著名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画

 

网络漫画家Tango的画


他们每个人的画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味儿”,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味儿”让人们记住了他们的作品。


你画的画是什么味儿的呢?


哲思锦囊

哲思好问题

别人说你不好时,你怎么想?


📍可以问


  1. 雷蒙的哥哥嘲笑他的画,他是什么反应?

  2. 妹妹觉得雷蒙画得怎么样?他是什么反应?

  3. 别人说过你不好吗?你是什么感觉?

  4. 你觉得别人说你不好是对的吗?为什么?


📍可以讲


1、被别人说不好时,人们会有什么反应?

    

有的人会很痛苦很低落,会想:“我是不是一个很差劲的人?别人会不会都不喜欢我?”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不管别人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都会认为自己确实不对不好。会因为害怕被否定而不敢尝试,总是被别人的看法影响。


也有的人一遇到别人说自己不好,就像被火点燃的炮仗一样“嘭”爆炸了!会和人吵架,会气冲冲地反驳“你更不好!你更不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战胜对方。可是总这样暴脾气的人,谁敢和他说话呢?


还有的人会去思考,别人说不好,是不是真的不好?如果别人说的不对,那就不去管他;如果别人说的有道理,那就去努力改善,不会去发脾气,也不会轻易觉得自己很笨很差不受欢迎。


其实,别人说自己不好,嘲笑或者批评自己时,自己肯定会觉得不舒服,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别人这么说,有他的立场和出发点,我们怎么看,以及接下来想要怎么做,是我们自己的决定。


2、别人说不好,就真的不好吗?

 

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无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总会有人说不好。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去仔细分辨,别人说我们不好,是不是就真的不好。


比如,爸爸妈妈可能会说:“你的玩具摆得很乱,需要收拾一下了。”也许你确实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他们说的是事实。或者你破坏了东西、打了人,这些确实是不好的。


可能你尿裤子了,有人会说“还尿裤子羞不羞啊!”虽然尿裤子是事实,但也许是因为年龄小,还控制不住;也许玩得太投入忘记了,这是很正常的事,长大一些自然会好起来的。


雷蒙的哥哥嘲笑他的画不像、不好,这样的情况也许你也遇到过,其实大人也会遇到。比如,有人喜欢甜月饼,就觉得吃咸月饼不好,甚至会有人因此吵架。其实,这只是每个人喜好不同、兴趣不同、选择不同,和谁对谁错没关系。

📍可以引导


被别人说不好时,我们要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去想一想,他说的话是事实吗?有道理吗?就像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别人说不好,有几种情况,我们并不是都需要去接受。


对于确实做得不好的事,比如说“你的玩具摆得很乱,需要收拾一下了。”别人善意地指出来,我们可以谢谢他们的提醒,接受这个提醒,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如果别人的批评有一部分是事实,但是语气让人很难接受,比如说“你的玩具摆得很乱,你怎么总是这么乱七八糟不爱干净”,你可以告诉他:“我会把我的玩具收拾一下。但是,我不总是乱七八糟不爱干净,我只是偶尔没有整理玩具,你说的不是事实。而且,你的语气让我觉得很受伤,希望你能温柔一点。”


对于别人说得很难听而且毫无根据的批评,比如“你就是个大笨蛋!”我们可以否定他的说法:“你说的不对,我不是大笨蛋,我希望你不要这么说我。”


或者,还可以学着不去管,不回答他,虽然这很难很难。遇到这样的批评,往往让人难过、伤心或者生气,这时候,我们可以去找家人或者朋友说一说,接受他们的安慰。


至于一些因为喜好不同的批评,相信自己的选择就好了,别人不接受,那是他们的事。


不管怎么样,被别人说不好,要记得,就算真的做错事情,也不代表自己这个人很差劲!


当然了,别人说自己不好时能很好地应对是很难的事情,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很多次的练习,让自己能更舒服一些。同时,我们在评价别人时,也要记得用温和、善意的语气去提醒哦!

📍可以做


一起发现“家味儿”,画“家味儿”:


  1. 家里有哪些人?你觉得爸爸味儿、妈妈味儿、孩子味儿……分别是什么样的?

  2. 家里的东西是什么味儿?

  3. 家里有爱的味儿、开心味儿、幸福味儿吗?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味儿?

  4. 把以上这些“家味儿”画下来吧!


童行tips


1、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回答,不要强迫孩子非要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当孩子对某一问题失去兴趣,也不要强迫孩子再回到问题上来。这些问题本身也不是一次能“解决”的,而是在多次的阅读中慢慢“消化”的。当然,如果你有其它的视角,也可以尝试着与孩子探讨。


2、孩子可能不会跟着我们的设想提问和回答,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在同孩子问答的过程中,我们要表现出的是对他的提问和猜想的重视,对他勇于表达的赞许,对他探索的支持。


3、在跟孩子的问答过程中,我们也会被问到很多“我不知道”的问题,这也很正常,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在这种时候,勇于对孩子承认“我不知道”,再同他一起查阅资料、询问专家,也是开放的求知态度。




这是童行亲子伴读课程的第44篇智慧分享。

让我们一起把大大的世界送给小小的人儿~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理念

郝景芳:打开眼界一定要周游世界?我更相信这100本书的力量

郝景芳:在通识阅读中,寻找人生意义

郝景芳:为什么通识教育是帮助孩子直面未来的教育?

郝景芳: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学校,两大困难我们帮你面对


伴读

【第一辑伴读集锦丨我是谁】从自己出发,去了解世界

【第二辑伴读集锦丨我在哪里】用16本绘本,种下探索宇宙的小小种子

【伴读丨看见主题】你看见彩虹的声音了吗?你看见爱了吗?

【伴读 | 看见 第1课】《自己的颜色》做真实的自己

【伴读 | 看见 第2课】《神奇的色彩女王》学习更好的情绪表达

【伴读 | 看见 第3课】《动物眼中的世界》


🌎已更新课程查找方式:

1.公众号菜单栏 — 了解童行 — 书单伴读

2.微信搜索小程序【童行看世界】,即可看到【亲子伴读】版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