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汉语术语研究方面的空白——《汉语术语规范化理论与实践》面世
近日,由王琪博士所著的《汉语术语规范化理论与实践》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系统介绍了汉语术语规范的理论与实践,为相关研究与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作者为本书撰写了前言,今刊前言,敬献读者。
前 言
一
国家要求规范科技术语的使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名词术语工作。国务院在《关于公布天文学名词问题的批复》(国函〔1987〕142号)中明确指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审定、公布各学科名词,是该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经其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函〔1987〕142号文件精神,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下发《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科发出字0698号),《通知》中指出:“1.各新闻单位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已公布的名词。2.各编辑出版单位今后出版的有关书、刊、文献、资料,要求使用公布的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3.凡已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今后编写出版的各类教材都应遵照使用。”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第26号令,公布和实施《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其中提到“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1个差错”。2020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其中提到“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每处计0.5个差错”。
二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功能职责
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任务是负责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和国内外术语学学术交流活动。全国科技名词委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术语规范化工作,组织审定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电子学、农学、医学、语言学、教育学等140余种规范名词,内容覆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审定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支撑科技发展,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
术语及相关概念
术语,也称名词,是特定学科领域中表达概念的称谓的集合,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跨学科性质极为明显。20世纪以来,国际术语事业发展十分迅速,术语库及相关技术、术语规范化、术语翻译、术语管理、术语教育培训及相关理论研究等领域都有较大发展。就国际术语组织发展来说,国际标准化组织“术语、其他语言与内容资源技术委员会”(ISO/TC37)是ISO的诸多技术委员会中对整个标准化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技术委员会之一,目前有5个分技术委员会研制术语相关标准;国际电工组织(IEC)“基础标准”包含名词术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成立了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和国际术语网(TermNet),致力于推进世界范围内术语事业发展,其中国际术语信息中心旨在提供术语服务、支持和协调术语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术语网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术语培训、资格认证等。就具体国家术语事业发展而言,西班牙、法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俄罗斯、韩国等近些年来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四
术语规范化要求及本书撰写
作为一项国际性事业,术语规范化已经得到全世界共同关注,目前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可供采用,这些标准为解决术语规范化问题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技术基础和工作手段。然而,具体到不同国家的术语问题,只能结合各国国家标准和实际情况具体研究解决。要做好汉语术语规范化工作,至少需要关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长期的规范化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遇到了包括术语形态、术语读音、术语定义、术语翻译等在内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查阅现有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就能解决的,但又是术语规范化工作中无法回避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承担了相关工作任务,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多次负责起草包括定名、定音、定形在内的相关材料,尽可能地梳理了各种类型的规范化工作实例,在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同时,也比较重视提升理论素养,撰写了一系列相关论文。这些工作,为本书的撰写打下了基础。本书旨在对汉语术语规范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做相对系统的整理,试图为从事术语规范化工作及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其中涉及较多术语用例,多取材于全国科技名词委术语规范工作及相关成果。
作为一项研究性工作,术语规范化既要从科技角度进行研究,也要从语言角度进行研究。从科技角度来说,某名称是否与其所代表的概念完全对应且能得到该领域专家的普遍认可;如果同一个概念有一个以上的名称,它们是否完全同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和研究。从语言角度来说,名称是否简明,符合汉语词法、句法结构,汉语中的名词所表达的概念是否与对应的英文名词等价,都须谨慎对待。
在此,笔者不揣简陋,将近些年来关于术语规范化工作的经验和思考呈现出来。虽然相关研究还有很多不够深入、完善的地方,结论也较为粗浅,但还是希望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给术语学界提供一点参考或启发,也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和解决我国术语规范化工作中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
(注:为方便读者阅读,本文小标题均为本期编辑所加。)
专家推荐
王琪博士结合中国的术语工作实践,探讨汉语术语形音义规范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有利于推进术语学理论发展及术语规范化工作水平的提高。
——郑述谱教授(黑龙江大学)
科技术语规范化涉及诸多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作者从理论与实践双层做了富有新意的探索,于术语学人与译者,尤其是汉外术语互译者均具切实的参考价值。
——黄忠廉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图书信息
《汉语术语规范化理论与实践》
王琪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系统整理了汉语术语规范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涉及术语的收选规范、定名规范、读音规范及定义规范四个方面,具体包括:术语框架体系的建立、资料选取、术语遴选、归纳整理等流程;定名的必要性、基本要求、定名原则及英文名称的选择;科技异读词整理,异读类型及规范原则;定义的作用、类型、原则及注意事项,等等。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王琪,南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编审,兼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学理论与应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术语学、汉语史。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及相关文章40余篇。参编《中国术语学概论》《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科学出版60年》《经济学名词》《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等。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
❖
文字学领域的重要著作丨《汉字构形学导论》(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面世
❖
❖
❖
❖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