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照中秋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更美的《静夜思》

静远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12-22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吃月饼、祭月、赏月都是非常重要的习俗,这些习俗都离不开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盈亏与人生的悲欢相应,充满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情韵和“民族记忆”。中秋之时,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和乐美好,但也更易激发伤怀别远的愁思。明月承载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重复的悲欢的残余”,触动了无数诗人的情怀,是中国文学中的“原始意象”。

李白大概有上百首诗篇都提到了明月。

小时候他把月亮当作一个白玉盘,觉得很好玩,那时候少年不知愁滋味,还没有那么多的愁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等他长大了,诗歌里的月亮就不一样了,这时候就与月亮建立了情感的沟通: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他还借明月表达他的崇高志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他又借明月表达他志在边关的理想和壮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还有这样婉转柔美的诗句: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独漉篇》)

我们看这句: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

月色他都要赊来,伴着酣歌送朋友,可见他是多么喜欢月色。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友人走到哪儿,月亮都照着友人,其实是诗人的心一直在跟着友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这句太经典了,已为世人熟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情感与月亮融为一体,一路伴随着友人,这才是最深挚的情感。

月亮在李白的笔下有各种各样的情怀,他借明月寄托了各种各样的情思,月亮几乎就是李白生活的一部分。 

而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静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考察最早收录李白这首诗的宋代杨齐贤集注元代萧士赟补注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以及现存最早的李白全集的版本——现存日本的《李太白文集》(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我们发现,其中收录的《静夜思》的文字跟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这个版本的文字是不大一样的。宋代人收录的《静夜思》是这样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第一句是“床前看月光”,而不是“床前明月光”。第三句是“举头望山月”,而不是“举头望明月”。

不单单宋代的版本如此,明代高棅《唐诗品汇》、陆时雍《唐诗镜》、朱谏注《李诗选注》(明隆庆六年刻本)、钟惺和谭元春辑《唐诗归》(前有明万历四十五年钟惺序)、胡震亨《唐音统签》“丙签五十九”卷一百五十五等所收《静夜思》也都是这样的文字。

到了清代,康熙钦定刊行的《全唐诗》第一百六十五卷收的《静夜思》,仍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那你肯定越发好奇了:《静夜思》是从什么时候被改动了呢?

答案是:明朝。明代人有修改前朝诗文的不良习气。明代的李攀龙是《静夜思》最早的改动者。

李攀龙是明代著名诗人,“后七子”的代表人物,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李攀龙编了一部《唐诗选》,是当时通行的诗歌读本,明清时期很流行。我们从闵刻本《唐诗选》里看到,他将这首《静夜思》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进行了改动。第一句“床前看月光”被他改成了“床前明月光”,第三句“举头望山月”改成了“举头望明月”,就是现在的样子。

紧接着,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在重刻宋代洪迈所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一书时,把这部选本里收录的《静夜思》也做了改动,不过,他们只把第三句“举头望山月”改成了“举头望明月”。而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变,还是原来的样子。

到了清代,清初的文坛领袖、提出“神韵说”的王士禛也编了一部唐代绝句的选本《唐人万首绝句选》,跟宋代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书名很像,王士禛也收了李白的这首诗,把题目改成了“夜思”,少了一个“静”字,还把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

后来,沈德潜编了一部《唐诗别裁集》,收了李白的这首诗,标题仍然是“静夜思”,但把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王士禛和沈德潜两人对第三句“举头望山月” 都没进行改动。

再后来,蘅塘退士孙洙来了。这个人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唐诗三百首》收录的《静夜思》,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第三句是“举头望明月”,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静夜思》的改编版因为《唐诗选》和《唐诗三百首》的广为流行而家喻户晓。

是“明月光”更温柔还是“看月光”更能体现动作和情感的呼应?是“举头望明月”更有画面感还是“举头望山月”更具情感和想象的张力?我们不妨从了解李白的人生轨迹、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遭遇入手,进而厘清“床”和“月”这两个重要意象的文化内涵,结合诗人锤炼词句惜墨如金的文字表现力,对改编版更胜一筹还是原版更能体现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想想看,哪一版才是最美的《静夜思》?


相关图书信息


《唐诗可以这样学》

杨寿良  著

唐诗探案

培养诗意生活趣味

促进发散思维扩展

融通多学科联系

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唐诗可以这样学》包括5堂创意唐诗课。选取中小学生必背的5首唐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送元二使安西》《静夜思》《登鹳雀楼》《滁州西涧》进行探究型的深入解读和赏析,对于诗歌版本、作者疑云、历史上的误解误读都做了细致的研究和阐释,还原了诗作的真相和原貌,阐发了其中的意蕴和意境之美。

该书将文字、文化、博物、科学和文学融为一体,突显创造性的发现及探案式的解读研究方式,富有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对于激发青少年学生及成人对唐诗的兴趣,培养诗歌创作和鉴赏能力,锻炼对汉语母语的敏锐感知力,提升诗意生活趣味,培养融通学科之间的联系、扩展发散性思维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丨“语文教师小丛书“

古文字学的入门教材——《商周古文字读本》(增补本)

王亮:得之于内、不可以传的“词心”丨序《〈人间词话〉讲演录》

汉语史专业研究生的重要文献 丨《敦煌變文語法研究》(修訂本)面世

吉常宏  | 《古人名字解诂》(第二版)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谢灵运诗》(学生国学丛书新编)面世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