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档案 | 朱莉娅·格伦:古典音乐与中国文化,天津茱莉亚学院是我的理想之地
【编者按】
“伯乐档案”专栏第八期,为大家介绍的是天津茱莉亚学院常驻教师朱莉娅·格伦,分享她学习古典音乐和中国文化的经验。同时,欢迎大家继续向老师们提问,无论学习的困惑,还是申请的困难,都可以在留言区提出。我们将邀请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朱莉娅·格伦
Julia Glenn
天津茱莉亚学院常驻教师
研究生部 音乐理论
大学预科部 小提琴
朱莉娅·格伦是个有趣的人。去年底,她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众筹购买小提琴的项目,用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古典音乐世界进行了一次对话。刚刚过去的五月,凭借一个探索“与中国文化有深刻联系”的音视频项目,她获得了茱莉亚学院约翰·厄斯金(John Erskine)教师奖。今年九月,她将来到天津茱莉亚学院担任常驻教师,为这里的学生带来原汁原味的“茱莉亚理念”,也继续深入她研习多年的中文和中国音乐。这个一头金发却说着标准普通话的小提琴家说:“天津茱莉亚学院是我的理想之地!”
格伦演奏贝多芬《G大调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
我一直生活在音乐当中
“我一直生活在音乐当中。”朱莉娅·格伦的祖母在世时是一位钢琴家,她的父亲演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母亲则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从小到大,她的家里永远被音乐笼罩着,来来往往都是音乐家和乐器。对于格伦来说,开始学习音乐完全是一种自然生长。
大概在3岁时,格伦就想学小提琴。但母亲希望她从钢琴开始,于是5岁时格伦开始学习钢琴,直到8岁那年遇见她的第一位小提琴老师邦妮·布莱克(Bonnie Black),才真正走进了小提琴的世界。布莱克老师的教学将技巧和音乐性以一种美丽的方式进行了结合,她告诉格伦,无论是音乐理论还是练习曲,亦或是舒伯特,一切都要从音乐出发。
高中时格伦进入了著名的胡桃山艺术学校,跟随玛格达琳娜·里克特(Magdalena Richter)老师学习。在那里,除了拉琴,她开始接触到更丰富的音乐课程:视唱练耳、合唱、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同时,她重拾钢琴学习,经常和祖母一起玩四手联弹。在格伦看来,这段钢琴练习十分重要,无论是和声、练耳,还是对于作品结构的听觉和理解方面都大有益处。
儿时的格伦 | 艺术家提供
后来,格伦考入了哈佛大学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攻读语言学学士和音乐硕士。她的导师詹姆斯·巴斯韦尔(James Buswell)教授是一位独奏家,他对音乐深沉的尊重和热爱,对小提琴全面而细致的理解,以及对如何进行小提琴练习的思考,都对格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6年,格伦进入世界顶尖的茱莉亚学院继续深造,以中国音乐理论和演奏为研究课题攻读博士学位。在这里她跟随林以信教授学习现代小提琴课程,并在辛西娅·罗伯茨(Cynthia Roberts)教授的指导下研习巴洛克小提琴演奏,在他们的帮助下,格伦拓宽了自己感知和创造音乐的方式,她更加珍视成为音乐家的每一个过程。
格伦的职业生涯,从独奏家和室内音乐家开始,陆续登台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等世界著名音乐厅。同时,从茱莉亚毕业之后,她便留校任教。在格伦看来,演奏和教学是相辅相承的。演奏确实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但她更希望为自己的实践经验寻求不同的出口,而教学正是一个完美的去处。两相结合,天津茱莉亚学院正是格伦理想中的最佳场所。
祖母生前常和格伦一起四手联弹 | 艺术家提供
中国于我充满了吸引力
小时候,因为母亲经常外出巡演,朱莉娅·格伦也跟着去了很多地方,欧洲不同的语言和风光,开启了她的好奇心和探索。念高中时,她有机会随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预科学院的青少年乐团来中国演出,那是她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到亚洲。“当时我完全被这个新世界所淹没了!有那么多新鲜事物等待我去探索、发现和学习。回国之后,我进入了哈佛大学,也报名参加了第一堂中文课。”
大学时期,格伦上了四年的汉语课,其中三年在剑桥城上课,还有一年在哈佛北京书院。同时,每隔一年的夏天,她都找机会再来中国,无论是工作、当志愿者还是演出都好。在这个过程中,她被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学习外语的最佳方式,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写,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所以对于未来在天津的生活我充满了期待。”
| 艺术家提供
其实,格伦对于音乐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一直都非常感兴趣。“虽然我们处理、感知和创造音乐与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有时却会出现令人惊讶的重叠。对于一个18岁才开始学习汉语的英语母语者,我经过音乐训练的耳朵和本能是非常有用的。我能够以音乐的方式对待语音语调,而语气则被我视作一种旋律,这让我的外语学习变得容易很多。”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格伦开始研究中英文世界里音乐和语言的不同界限,她的博士论文题为《音调的听觉:中国现代音乐分析及演奏的语音学方法》。去年在茱莉亚学院FOCUS!音乐节上,格伦演出了中国作曲家叶小钢的《拉姆拉措》。今年获得约翰·厄斯金教师奖后,她还将与作曲家陈怡合作完成小提琴独奏作品《记忆》。
为了准备这些作品,格伦更多地探索中国当代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了解其音乐语言、创作经历和作品背景,学习一些非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演奏技巧。这个发现的过程让格伦沉迷其中,每一次学习都可以发现中国文化的一个新的侧面。这让她感觉,未来在天津,有一个巨大的中国文化和传统音乐宝库在等待着她,而她正拭目以待。
格伦演奏陈逸涵作曲《从军行》
对 话
TJS:为什么会选择天津茱莉亚学院?
朱莉娅·格伦: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热情,加之我对茱莉亚学院的爱,以及我作为老师也作为学生在中国所能实现的一切,使得天津茱莉亚学院成为我的理想之地。茱莉亚代表了一种顶级的艺术环境和艺术催化剂,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每个人也都能从中得到学习和成长。同时,对我而言教学和表演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两者相互补充和支撑达到一种奇妙的平衡,我认为天津茱莉亚是我寻求这种平衡的最佳场所。
TJS:你认为天津茱莉亚能给学生们带来什么?
朱莉娅·格伦:天津茱莉亚具有很多令人兴奋的潜能,无论是我们能为中国和整个亚洲带来什么,或是我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学到什么。在这里,有那么多对古典音乐感兴趣并充满天赋的学生,同时这里也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我认为天津茱莉亚能带来几样特别的东西:第一是对室内乐的重视,在我看来这是音乐创造的巅峰,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社会中生存与互动。第二是我们提供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从预科开始,我们就教授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室内乐和管弦乐课程,我们重视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要求学生们带着他们的乐器和音乐走进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家”。总而言之,这样的教育将天赋与纪律相结合,通往创造力、正能量和成功,同时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益处。不仅如此,我相信茱莉亚和西方古典音乐,也能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拓展传统、带来新的创造。
格伦和单簧管教师周相宇在广州 © Nicholas Corasaniti
TJS:预科学生从8到18岁,如何因材施教?
朱莉娅·格伦:在我看来,无论我们的体系如何系统化,仍然必须去适应每一个学生。作为小提琴手,我们很幸运地拥有数百年积累下来的动人曲目、顶尖演奏家、乐器和技术的演变(比如不同的弓、琴弦、腮托和肩托等),以及不同的教学法。只有勇于实践、敢于挑战,我们才能成长,成为一部分能够找到创造性和全新角度去实现理想的老师和学生。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严格的基础训练是焦点之一,同时要培养出诚实且具有批判性的耳朵。而年长一些的学生,要更充分地探索和声、结构、期望与实现、历史背景和哲学思考等主题。当然,培养我们的耳朵、感知,以及小提琴和弓与身体之间的物理联系是不变的焦点。我还想说,每一个学生都将反过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新的东西,教与学并不是一条单行道。
TJS:你希望招收到具有哪些能力的学生?
朱莉娅·格伦:我最重视的品质,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普遍意义上的人都是一样的:良好的自制力、开放的眼界和心态、倾听与沟通的技巧、无穷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主动、勇敢、适应能力,以及举重若轻的能力。
延 展 阅 读
独家专访 | 约瑟夫·W·波利希告诉你:什么是“完整的音乐家”?
伯乐档案 | 纪尧姆·苏特:狂热的室内乐分子,精致的利他主义者
伯乐档案 | 盖尔盖伊·伊泽什:没有多少人能成为音乐世界中的孤胆英雄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了解朱莉娅·格伦老师和天津茱莉亚学院常驻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