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开到荼蘼为何物?
- 本文长度为 3195 字 18 图,建议阅读 8 分钟 -
- 思考时间 XX 分钟 -
- 可先收藏后阅读,能分享就最好不过了 -
两个月前跟大家聊过如何区分蔷薇三姐妹时<复习戳这里>,就有朋友问:荼蘼跟蔷薇长得好像,是不是蔷薇的一种呢?
说起荼蘼,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宋朝一位叫王琪的诗人。虽然没什么名气,但他在《春暮游小园》里写的“开到荼蘼花事了”,至今却仍然有着相当不错的知名度。当时心里只觉得这句诗美到不行,口中念念有词,自有一种韵律感。
不过,如果要多问一句,荼蘼究竟是什么花?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倘若你闲得慌,去网上搜索荼蘼的话,出现的图片可能会让你感到绝望和迷茫。都知道“开到荼蘼”……却不知荼蘼为何物?事实上,荼䕷到底是哪种花,这是一个观赏植物史上的问题,目前还暂无定论。
古时,因为“荼蘼”的花色和西南地区一种叫“酴釄”或“酴醾”的酒色相像,于是便得了这个酒名。后来,渐渐写作“荼䕷”,不过又因为“䕷”字不常见,所以慢慢地便以“荼蘼”作为书面用语。
在两宋时期,关于荼蘼花的记录不知干啥,突然暴增。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收录了关于荼䕷花的宋朝诗词约103篇,而当时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也才150篇。清朝的《广群芳谱》中,收录历朝历代的荼䕷花诗词共113篇,其中有106篇来自宋朝。
不过,这一切都仿佛昙花一现。明朝之后,荼蘼突然诡异地从观赏植物的行列中淡出,相关的文字记录也变得寥寥无几。最要命的是,各类植物典籍中关于它的记载,竟然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以至于荼蘼的真实身份几乎变成了一个谜团。
虽然不能穿越过去,一赏荼蘼当时之貌,但它的开放一定代表着一种忧伤。因为它的盛开,就预示着一个花季的终结。
回到正题,荼蘼到底长啥样?
《花镜》中说:“荼蘼花蔓生多刺,绿叶青条,须承之以架则繁。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青附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密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红者,俗呼番酴醾,亦不香。”
……
如果把各种记载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荼䕷的特征大致包括以下三点:
春末夏初开花;
藤本或灌木;
外形上近似蔷薇或木香。
也就是说,荼蘼可能有很多种。
据《中国植物志》的记载,“荼蘼”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物种名称,但拥有这一别名,并且特征也相对吻合的,倒是有三种蔷薇科植物。它们分别是:重瓣空心泡、悬钩子蔷薇和香水月季。
所以,现在有部分人就认为,这几种符合古人描述的荼蘼特点的植物,都可被称为荼蘼。
重瓣空心泡
蔷薇科的观赏植物种类繁多,这位空心泡咋一听上去有些陌生,但说起它的形象,也许就比较熟悉了。空心泡又名蔷薇莓,和悬钩子属中的许多植物一样,能够结出许多颜色鲜红艳丽的果实,重瓣空心泡是其重要的变种。
虽然重瓣会让空心泡的花朵更加美丽,但也因为花内的雄蕊逐渐演变成了花瓣,导致它缺乏雄蕊,我们便享用不到它的果实。
根据宋朝人偏爱重瓣花卉的审美视角,文人们在吟咏荼蘼花时常用的“香”“雪”“白”“玉”等形容词,视觉效果上应该都与重瓣空心泡有很高的匹配度。加上5-7月开花、富有清香、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等特性也十分契合。
悬钩子蔷薇作为一种匍匐灌木,最高可以达到6米。花10-25朵,排成圆锥状伞房花序。单瓣、娇小直径2.5-3cm,未开的花蕊呈淡黄色,清香醉人。花瓣白色,倒卵形。比起白色野蔷薇,悬钩子蔷薇具有更浓郁的香气,花与果也更大些。花期4-6月。如果真要较真起来,根据《花镜》的记载以及附图,当时的荼蘼并没有跟悬钩子蔷薇长得太像。
香水月季虽然远至古代诗人著诗,近到如今大众的印象,荼蘼花都应该是以纯白或略带淡黄为主的,但是在《广群芳谱》所记载的文字中,也有不同颜色的“荼蘼花”的印记。如《四川志》:“成都县出酴醿花,有三种,曰白玉碗,曰出炉银,曰云南红,色香俱美。”这样一种颜色丰富的植物,虽也是芳香扑鼻,但与悬钩子蔷薇、重瓣空心泡的差别就很大了。而且,《花镜》中关于荼蘼花的附图形为重瓣花,有小叶3片。基于此,《中国植物志》里提出了另一种“荼䕷花”的可能身份:香水月季。
以上的这几种花都属于蔷薇科,也确确实实能对应上古籍中记载的荼蘼的某些特点,但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荼蘼,目前尚未有官方定论。
我暂以重瓣空心泡作为荼蘼,多数人也认为重瓣空心泡更为接近古籍中荼蘼的描述。
花开色白而大,白花缀满浓荫,芳香袭人。
每年5-7月是荼蘼的花期,如雪般白色的大花开罢,整个春天轰轰烈烈的花事,也就结束了。历代文人写到荼蘼,关于花的美貌说得很少,笔墨都落在花期之上。前面也说到了,最有名的那一句“开到荼蘼花事了”,出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宋朝诗人王琪之手。荼蘼是宋代文人最喜欢的花之一,但凡是个诗人,不写几句荼蘼都不敢出门交际。
大宋的江山开遍了荼蘼,宋人对荼蘼的喜爱如同唐人对牡丹的喜爱。不仅只是写两句诗打发一下,还融入到了他们风雅生活的各处:枕头、香袋……不过最著名的,还是饮荼蘼酒。
古人喝酒,可不是弄两碟小菜就糊弄过去了,而是一种雅事,要吟诗作对,行酒令。《曲洧旧闻》中记载了蜀公范镇每年春季都会组织一个集会,叫做“飞英会”。英者,花也,此处的花就是荼蘼。在这场聚会中,最独特的酒令就是,荼蘼花落在谁的酒杯里,谁就得把酒干了。酒香伴着花香,一饮而尽……当时的飞英会影响很大,就好比是现在大V办的文化沙龙。
古往今来,美如果伴随着一种毁灭性,往往就能获得文人的青睐,荼蘼生来就有这样的气质。荼蘼开在三春去后的初夏,热热闹闹的春天,在荼蘼开后,就寂寂然结束了。在文人墨客笔下,开到荼蘼,不仅表示这一季算是尽了,同时也代表着女子的青春逝去。将荼蘼的这一意象放大,被后人经常引用,主要归功于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女儿们在百花凋尽、花神退位之期,举行了践花之行,与百花告别,与春天告别。在那之后,文学作品中再写到荼蘼,都免不了这个意思。王菲唱的《开到荼蘼》,“谁给我全世界我都会怀疑,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便是如此。
初夏的暖风一吹,枝头的荼蘼纷纷似雪落。紧接着,淅淅沥沥的梅雨过后,蝉鸣愈盛。不知不觉,春天便走得干干净净,不着一丝痕迹。夏天,就在眼前了。 讲完。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