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二外校闹事件第二季,涉事家长回应了,教育中家校的边界在哪里?

深圳小树 深圳小树 2022-08-14




南二外校闹事件前几天被南方都市报报道后,曾经一度在微博上引发各路大V 转发, 主媒热评上了热搜。涉事的家长被描绘成一个处心积虑给老师挖坑式送礼索要孩子利益的人。家长现在也坐不住了,在周边社区群里抛了一份几点回应出来。



关于这份回应,涉事家长隐去了自己的身份。坊间议论的聚焦还是在给老师送礼的细节上面。我倒是不太关注送不送礼这个问题了。而是觉得这个家长回应后面的几条细节是很真实的。周边几所学校,有些风评差,普遍收礼的小学班主任就存在滥权的现象。这说明这种老师你送礼也维系不了她他原本丧失的公心,南二外这个老师在整个事件中被家长自己爆料是平时与家长们闺蜜相称的。出了纠纷,变成一帮闺蜜帮另外一帮闺蜜说话,这下整出闺蜜团火拼事件了。家长们闹事祸害牵挂到的是无辜的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双方的家长都很自私很愚蠢,偏要把学校处理结果拿来绑架到所有孩子来承担。


在这个事件中,我一直困惑的是现在学校口口声声的讲要家校共建式管理班级问题。但是家庭和学校管理的边界在哪里?如果家校间管理的边界模糊,就会形成家长和老师角色的混淆,闹出很多纠纷来。


家长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因为少子化,竞争压力又很大,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就盯的很紧很严。台湾人把围在学校里整天阴魂不散般盘旋在学校上方孩子头上的家长的叫"直升机妈妈"。孩子在学校有任何问题,就把自己人肉空降到学校处理;香港人叫怪兽家长。整天像只潜伏在林中的怪兽,处心积虑的要接触深入孩子周边的人.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伺机行动。


很不幸,南二外这种妈妈就很多.全职妈妈整天候在海岸城的咖啡馆里闺蜜聚会,打听孩子在学校表现的点点滴滴.拿来当成自己全职妈妈的个人业绩,互为谈资。班主任有个什么需求,随时恭候,惟命是从。班里有个什么团队活动的话,那个包办孩子们的一切程序和处理,事无巨细,上下打点。


老师的问题:


比如里面提到惩罚孩子,一次性罚十个人。如果一个班有调皮的孩子或者有些家长认为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那种小孩,你要罚的就是这个别的。但连坐式的处罚十来个人这种现象很是普遍,这就是老师的个人滥权了。国人对于行使公权力的界限也是很模糊的,这导致生活中,我们会普遍性的感觉有的人手头有小小的权力,也会行使到一个极致的。


小学生罚停课一次性罚十人罚全班都是家常便饭;初中生在学校食堂吃饭说话算不守纪律了就罚你停餐回家去吃,家里父母在上班的就在外面吃几天外卖流浪;高中生不小心违反什么小的校纪,就罚你停止在学校住宿几天,害家长在学校周边订酒店订宾馆解决孩子住校晚自习的问题。这些匪夷所思的处罚真的如那个控诉家长所说,你每一个个体不碰到是不会肉痛的。但碰到的个体哪一个不是逆来顺受而处之,一个班主任,如果作威作福滥权给小朋友冷暴力处罚就能让家长欲哭无泪。


一帮和老师以闺蜜相处的家长哪一个不是功利性的心态?他们维护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己。快毕业了,大家也改变不了这种社会风气,改变不了任何个人。只想顺利渡过这一年而姑息这样的老师。就抱团起来孤立那个给孩子伸张正义的家长。老师的闺蜜团还真是强大,这种关系利益在时把你捧多高,利益断了就会把你踩多狠。老师就是老师,和家长搞什么闺蜜关系护驾团,太过界了吧?!


现在的教育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盛行,加之有那么多家校管理不分的家长对学校的管理手伸的很长,控制欲很强烈。我并不认为很多所谓的家长联名排斥某一个小孩某一个家长的事件中,人数越多越齐整,他们的出发点就是正义的。我们社会风气中有一种“枪打出头鸟”的潜规则。一个学生在一个集体中太优秀了会被眼红的妒忌排斥;一个学生如有先天性的身体缺陷跟不上集体的进度,那更会遭到集体性的白眼。我们的家长们为了应试教育,为了升学,为了利益,大部分丧失对个人的同情与怜悯,做出很多集体化霸凌与孤立一个个体的事情这是毫不奇怪的。


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和父亲在街上一起走,碰到了哥哥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跟父亲握手以后,就聊起了教育哥哥的问题。我听到父亲对班主任老师说,他不听话,不乖的时候你就给我打,狠狠的打。我当时在旁边听的头皮发麻。因为那个老师在学校里是以打人闻名而严厉的老师。现在成年以后,我也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上一代人去的处理智慧。那时候的家长是充分的信任授权给老师管理学生的。老师就算行使处罚的权力,也是有底气的,不怕家长跑到学校来闹事儿。


那现在如果一个班主任有在班里收家长的礼的风评的话。你对待学生,你处罚学生的这个公信力就丧失了。处罚学生的时候,不能因为送过礼的你就不罚,只罚那些不送礼的。比如南二外这个家长,他自己先前送过礼的,还感觉孩子受到了冷暴力,他才去投诉这个老师。因为这个授权老师处罚学生的信任基础就没有的。家长就会怀疑你老师的处罚是厚此薄彼的。


家是家,校是校,各有各的空间和角色,互相尊重,互相介入太深,混淆角色这不就出事了。家校间应对孩子提供不同的守望相助!而不是争分夺秒的不给他们喘息的空间,一味的压迫生命的成长!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面如果遇到冲突与误解,家庭应是他她的港湾;如果一个孩子,家庭里面本身矛盾重重,那校园里师生情,同学情又是修复他她身心的宁静的心灵花园;让每一个孩子在社会的不同空间中都汲取到不同的能量,才能让他们的生命更加的丰盛,才能静待花开,花开成园!


---------------------------深圳小树前期文章汇总-------------------------

树评:南二外发生的校园闹剧那是注定的一地鸡毛!

深圳新中考政策与学生做义工时间捆绑,乱象频出何时休?!

深圳小树/硬核的聊聊王朔

教师节记初中语文老师

深圳小树/ 哥哥和我

深圳人看香港!香港?香港!这么近那么远!

衡水模式是如何输出“三鹿奶粉”般造假教育的!

绿皮火车带我来深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