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剑指强省会!三大“小透明”省会城市集体官宣

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2-01-10

文丨西部菌

这几年,“强省会”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不少省份都把建设“强省会”打到了公屏上。

最近,就有三个城市,把“强省会”建设号角吹得更响了。

一是,南昌

11月4日,履新的江西主官在南昌调研时强调,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南昌要瞄准更高目标,彰显省会担当大幅提升经济首位度,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位。


二是,太原

在本月初太原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新任主官在讲话中表示,不断提升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国的影响力。

三是,贵阳

上月底召开的贵阳贵安“强省会”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贵阳主官强调,要视责任如泰山、视使命如生命当好“强省会”的先锋队、主力军,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拼劲,以只争朝夕、竭尽全力的状态,让“强省会”号声不断、号声嘹亮,奋力推动“强省会”开好局、起好步。

从主官们的集体表态,不难看出太原、南昌、贵阳建设“强省会”的决心,以及“强省会”战略受到的重视程度。

01

为什么是它们?

这要从这三座省会城市的实际情况说起。

截至2020年底,南昌、太原、贵阳的GDP分别为5745.51亿,4153.25亿,4311.65亿,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6名,20名,19名,均处于后半梯队。

来源:第一财经

从绝对体量看,在目前的27个省会城市中,GDP超万亿的城市已经达到11个。而南昌尚不到6000亿,太原和贵阳则刚突破4000亿大关,差距不可小视。

西部菌之前讲过,看一个省会城市到底是不是强,不能仅看它的GDP或是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也理应看它的实际体量

比如,银川首位度虽然超过50%,但GDP仅不到2000亿,这恐怕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强”字沾边。

事实上,这些年通常被拿来比较的强省会代表城市,无外乎就是成都、武汉、西安,它们之所以被视作典型,除了首位度相对较高(都在35%以上),也与它们本身的综合实力较强有直接关系(均是GDP万亿、人口千万城市)


在人口方面,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南昌、太原、贵阳三座城市中,常住人口最多的南昌也仅有625.5万人,贵阳次之,为598.7万,太原更是只有530.4万,全国排名均处于60名开外(南昌刚好为第60名)

很明显,综合规模而言,无论是GDP,还是常住人口,南昌、太原、贵阳,都亟需做大做强。

02

再看首位度。

2020年,贵阳GDP占全省的比重为24.2%,太原为23.5%,南昌为22.4%,均低于25%。


通常,说到“低首位度”省会城市,除了南京、济南,不少人也会提到杭州、合肥,但其实,这两座城市的首位度已经超过了贵阳、太原、南昌。尤其是南昌,甚至还低于福州、广州的首位度。

另外,就连与大连组成双子星的沈阳,其首位度也达到了26.2%,比贵阳、太原、南昌都高。

从常住人口看,贵阳、太原、南昌的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也均低于16%,在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都在15名以外。


所以,这三座城市的经济、人口首位度,未必在全国最低,但也确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有人或许会认为,贵阳、太原、南昌的首位度不高,人口、GDP规模不大,可能与所在省的规模不足有关。但这其实是个误会。

比如,江西的GDP在全国排名第15位,甚至高于南昌在省会城市中的GDP排名(第16名)。而拥有西安这样典型的“强省会”城市的陕西,其GDP其实仅比江西高出不到500亿。

贵州和山西的GDP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20和21名,与贵阳(第19名)、太原(第20名)的排名也基本一致。


可以说,仅就GDP排名来看,南昌、贵阳、太原这三座省会城市,并没有给所在省带来明显的拉动效应,尤其是南昌。

这就能够解释,为何绝大多数省份在强调做强省会城市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说法——彰显省会担当

此外,一个同样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贵州、山西、江西通常都被戏称为“最没存在感的省份”之一,而贵阳、太原、南昌,也多被视为是“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之一。

这种惊人的吻合,也恰恰反映出,省会城市实力与全省发展状况的密切关联。

03

事实上,这一轮“强省会”建设,我们还能够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那就是都得到了所在省的明确支持。

山东、广西、江西、贵州等都把强省会(首府)战略写入了“十四五”规划或建议。

如江西“十四五”规划提出,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推动南昌彰显省会担当、增强省会功能,增强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

贵州提出,支持贵阳做大,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

山西则在最新的全省会议中,鲜明提出要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举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

虽然说,任何一个强省会的形成,都离不开省一级的支持,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诸如“举全省之力”的明确支持态度,还是相对罕见的。

这充分说明,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意识到,“强省会”对于一个省和地区的发展重要性。可以说,让省会强起来,已经不只是关乎省会城市自身的发展前途,而是关系到全省乃至一个区域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全国先后有七大城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被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龙头作用不够”、“省会作用不够”、“中心城市作用不够”。这反映出,在国家的战略考量中,省会城市也应该担当起龙头作用。

对于江西、山西、贵州这样的中西部省份来说,它们的经济体量、产业结构都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状态,而做强省会,正是实现全省发展突围不可或缺的路径之一。

比如,经济转型,创新是关键。而一个省份的创新资源,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主要位于省会城市。如果省会城市的创新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其实就将影响到全省的发展机会。

所以,我们看到,江西提出要南昌打造都市圈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增强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

来源:《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

《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则明确,要当好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排头兵,奋力打造全省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西南地区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

04

“强省会”最终是要带动全省发展,一些有强省会的省份其实已经在行动了。

四川于2018年就明确提出,在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城市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者,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


河南“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功能地位,增强洛阳要素集聚承载和跨区域配置能力,培育发展洛阳都市圈。

湖南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支持岳阳、衡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榆林作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被纳入陕西“十四五”规划。(详见榆林被选中,陕西告别西安单核模式?

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众版)》则提出培育襄阳、宜昌形成两大新增长极

诸如此类,表明一些拥有强省会的省份,已经发展到培育“经济副中心”这一步。这是对各省发展实际的一种顺应,也现实地表明,一个省多点发展,与打造“强省会”并不对立


去年,《求是》杂志的重磅文章提出,东部城市不能盲目“摊大饼”,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这令一些人开始怀疑“强省会”,乃至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但现实表明,“强省会”进程并没有结束,相反,做强省会城市的重要性被更多省份所意识到

这一幕的出现之所以让一些人感到意外,其实是忽略了“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这个前置条件。

也就说,到底是打造强省会,还是避免“一市独大”,说到底还是要看各地的“条件”。(详情见:高层定调!避免“一市独大”,中国城市化再转向?

比如,连省会城市都没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或者说本身就没有真正“独大”,或是到“独强”的地步,就别担心什么弊端了。每个地方都要真正认识到自己到底发展到哪一步了,而不是盲从。

另外,说到“一市独大”,还必须提到一个细节。过去,一些省会城市做大做强,采取了区划调整,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并”的方式,但现在,这种操作将越来越难。

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多个规划中,都提到要“慎重撤县设区”,要推动超大城市“瘦身健体”,这些就是非常直接的信号。

因此,对于南昌、太原、贵阳等省会城市来说,要让自己变大变强,必须得努力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定力,“捷径”已经不多了。

MORE
往期精选





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

任耀龙律师团队
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

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