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被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却不愿意剥削你了
#1
最近声讨资本家的声音很雄壮。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经常加班的996白领青年,更是反对资本家剥削的中坚力量。互联网上,这些年轻人的声音很大,他们的情绪也很激烈。
得罪这些年轻人的会被骂死,讨好这些年轻人的可以挣流量。
大V们推波助澜,掀起了讨伐资本家的阵阵热潮。
#2
其实资本家并不想剥削活人。现在是人权年代,活人比机器难操作。
只是因为现在机器太贵,不然双方都可以「彼此解脱」。
前年一位老同学请我去他的工厂参观,跟我讨论设备技术问题:这几道工序有没有办法改为自动化机器,这样就可以减少几个工人。
他们的工厂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传统企业要100多人才能做到的产能,他们只用来14个工人。但是,即便这14个工人,依然觉得太多。
这些工人工资并不高,月薪四千多元而已。但是老板宁可多花几十万买机器,也要减少工人。
人和机器比,有很多问题。
资本家付出的钱不仅仅是工资,还有五险一金,有时候还得提供住宿和伙食。为了给工人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需要增加额外的安全和通风设施。这些通风设备又带来额外的电费开支——不仅仅有排风的电费,还有烘箱温度下降而大量增加耗电。
在一些有挥发性溶剂的工作地点,为了工人健康,通风要求高,结果通风又带来额外的溶剂挥发损耗。
有时候客户催货催得紧,但是工人家里有事,不能加班。于是老板只能无奈失去订单。
有些员工会盗窃公司的东西。有些员工会泄露机密,把生产流程、技术细节、产品配方、工艺参数泄露给竞争对手。只要出价稍高,员工就很容易被收买。有些员工掌握熟练以后,直接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
如果不花代价培训员工,产品质量出问题或损坏机器,会给企业产品带来巨大损失。培训几个熟练员工,又担心他跑掉,为竞争对手所用。
遇到公司现金紧张,发不出工资,员工不会和企业共患难,而是到劳动部门举报讨薪,拿到钱后就跳槽。
有时候员工操作失误,给公司造成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损失,他却并不需赔偿这笔巨额损失。
政府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各种制度,以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都会变成企业额外成本。
资本家不喜欢工会组织。有些德国企业因为政府规定50人以上企业必须成立工会,他就会把企业规模限制在49人——这对工人而言,实际上是就业机会的减少。
引入自动化机器,裁掉人工,虽然投入成本极高,总体上还是合算的。
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他没有提供就业机会的义务。他只关心一点:企业如何配置,可以获得更高利润。
员工的雇佣成本越高,企业雇佣的人数就会越少。
#3
抱怨工作繁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上班时间不干活偷懒的员工却绝不是少数。你若去知乎网看看,大多数职场人士发帖时间都是上班工作时间。有些人甚至舍不得用下班时间——因为下班时间属于自己,上班时间是公司的。
如果上班时间干私活,在日本和大多数欧美国家都会被人鄙视,认为是一种对公司财富的「贪污」或「盗窃」。
但是有些员工绝不会贪污上班时间。比如说流水线工人。流水线的节拍是稳定的,某道工序若是太清闲,就会加大工作量,最终让每个人都接近满负荷。
流水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大大降低了员工培训成本、加快了生产率,也让员工无法偷懒。如果所有的制造业流水线都回到工匠时代,我们日用消费品的价格都会贵十倍以上。
流水线的另一个优点,是员工的技能不再值钱,跳槽并不能带来涨薪。
流水线工作是辛苦的。凡是找得到更好工作的人,都会想逃离流水线。流水线可谓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极致。
但是,你以为资本家有了流水线就愿意剥削员工了吗?
一旦产品销量不好,资本家就得养着一大堆工人,每天看着公司账户上的钱变成工人的工资,企业却没有收入。遇到生意最好的时候,工人可能联合起来罢工要挟老板,要加工资。
所以,即便是被剥削到极致的流水线工人,资本家也不愿剥削他们。若是某道工序用自动机器或机器人代替成本更低,就会解雇工人。
#4
员工不愿加班怎么办?这是很多大公司面临的问题。
但是,在某些工厂,却很少有这个问题。他们的员工来找工作,第一句话就问:「加班多不多」?
加班不多?抱歉,不干。
这些工厂通常是计件工资。比如说,你在仪表厂装配仪表,装一台挣2元。一天安装100个,就是200元。若是有加班,一天安装300个,就是300元。
还有一些工种是计时工资(钟点工),需要找人的时候叫几个临时工过来干一段时间,没活干就让他们回去。如果每周只有40小时的工作量,一般是招不到工人的,因为计时工人最喜欢每天工作12小时左右,所以大多数工厂的计时工种都安排12到13小时的工作量。标准格式的招聘广告是这样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出租车司机和快递员。他们多干一些也可以,少干一些也可以,不会去抗议加班或996,因为都是自己自愿的。
多干多挣钱,少干少挣钱,就这么简单。加班给双倍加班费?根本没有。
如果公司不给加班费,可以辞职,到这个招聘小时工的充电桩厂工作,多干一小时就会多给18元的工资。
#5
雇佣员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并不愿意承担。
现在流行的一种做法,就是把员工变成乙方。
比如说,你去某大厂找工作,他们给你一套方案。第一步,是让你注册一个个体企业执照,你就是这家个体企业的老板。
大厂与你签订合作合同,这是自愿平等的两家企业之间的合同。
然后大厂给你提供原料、半成品、设备,让你为这家企业干活,完成他们给你的任务,完工后通过验收,给你打钱。
如果你做坏了产品,或者损坏了大厂的机器设备,就要赔偿损失费。
因为你是自己企业的老板,所以大厂不需要给你五险一金。你若是工作时出了工伤,也是你自己的事,大厂不需要负责。
很多人跟你一样抢大厂生意。你若愿意多挣钱,就多拿点,想轻松点,就少拿点。你可以每周只工作20小时,也可以每周工作105小时,都是你自己决定。
若是你出货快,质量好,大厂就可以把更多的活分给你。若是你出货慢,质量差,那就没有下次了,他们会找别人做。
你也没有失业,因为你是一家私营个体企业的企业主,不是雇员。
为了抢到生意,你或许会日夜加班,甚至让老婆、孩子、老爸、老妈都来帮忙。这样,你全家都是为自己的生意而努力工作,绝没有被别人剥削。
在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私营企业就是这么做起来的。当年的德力西、正泰这种特大企业,不过是一大堆个体户的组合。
我一位嘉兴平湖的朋友现在就专做外包的包工头。她到几家服装厂签订外包合同,把原料拿出来分到一百多个在家工作的家庭妇女那里。这些家庭妇女在家里都有缝纫机和各种其他机器,不需要出门上班,在家就可以干活,还可以兼顾做家务、接送孩子。
你是否觉得这样「在家工作」很好呢?你觉得她们被剥削了吗?没有。她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都是跟包工头签订外加工合作条约。
那些服装大厂也不需要养很多人,他们只需要找到几个包工头签订合同,就可以成为产能极大的企业,甚至可以无限扩展,比如把周边几个镇的上万家庭妇女都变成他们的合作个体户。
#6
为什么需要企业?这是以前的经济学家思考的问题。答案是:企业是为了成本的最优。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也起了大变化。有些企业,比如化工厂、钢铁厂、核电站,由于必须有超大型的设备和线下的合作,依然需要一个庞大的企业去运作,那些行业的工人会依然享受国家法定五险一金和各种劳动关系保护,即便企业亏损,或者没事做,也还得支付员工工资。换个角度,你也可以认为员工还得被资本家剥削。
但是许多不依赖于大型实体设备的企业,都可以拆分。
比如说谷歌、腾讯、华为、小米,就可以变成个体工作室、个体实验室通过线上关系结合的关系网。
这些巨头公司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可以轻易找到大量的程序员、工程师、设计师、售后服务、线下活动组织者、递推员、会计师、数据专家、代工厂质量监督员,人人都是老板。
那时候腾讯或许只剩下20个正式员工。几千个合作个体户都可以说:「我今天刚和腾讯谈成了一笔生意」。
那时候,全国只有20人是腾讯员工。其他的都是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有些住在深圳,每周工作10小时,每月挣4000块钱,过着悠闲的日子,收入勉强交房租。也有人住在鹤岗,每周工作100小时,每月收入40000,每个月工资就可以在鹤岗买一套房子,十年干下来就可以有100多套房子。
这就是未来的社会主流合作模式:大家都是老板,人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没有谁剥削谁,即便你想被资本家剥削,资本家也不会愿意——你觉得你有资格成为被腾讯剥削的20人之一吗?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和契约负责。你愿意休假几天就休假几天,根本没有被迫加班这种事。
你若有点闲钱,可以买点腾讯的股票,这样你就成了腾讯的股东,或者说投资腾讯的一个资本家。
腾讯不再剥削你,但是你在剥削腾讯的员工。包括CEO马化腾在内的20名腾讯员工,都被你剥削。
腾讯由于减少了员工,没有员工上班一边骂张军一边玩知乎,也不需要为太多员工支付五险一金,利润或许比今天更高。
而那些骂张军的人,也因为自己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而很开心,并且为自己作为腾讯合作伙伴和腾讯股东,可以剥削张军、逼迫张军加夜班而获得地位上的满足感。
对它的许多讨论要么有失偏颇、要么极度张扬。无论观点保守、激进的人都对它各执一词,处于极强烈的话语对抗、甚至攻击。
至于历史上的重大思想课题,诸如传统美德与商人伦理、古典智慧与近代普世价值、资本家与劳动者,由观念的纷争演变出了无数次意识形态对抗、乃至灾难。
归根究底,很多讨论之所以无效,很多灾难之所以出现,都是从未界定清楚到底何为资本主义。而最具解释力定义,也就是剑桥资本主义史中提到的“开放秩序系统”,期间也伴随着种种跌宕、冲突,随着20世纪的历史最终沉淀于人们的内心,从而化险为夷。
《剑桥资本主义史》,不仅以翔实的笔墨叙述了“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从诞生、扩张、动荡、倒退、最后重生”的全过程,更透过整整一卷回应了与当下所有资本主义相连的“衍生问题”。
· 它客观回应了资本主义与战争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资本主义在扩张阶段确实爆发了战争,但从长期看,它又确实是可以降低战争频率的——因为“透过财税制度,缓解了国家发动战争的必要条件”,并且自1945年以来,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基本形成了一个“和平俱乐部”......
· 它也厘清了与“经济危机”有关的诸多概念:
由资本主义所引发的经济危机,确实容易引发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敌意。然而,它留给人类的好处,远大于其波动以及滋生的不平等的危机。当然,每到资本主义危机时,无论是国家资本主义者,还是法西斯主义者,无不希望政府进行干预,然而,这与其说是为了减少不用等,不如说是为了压制异己,以及强迫投资......
· 权威出版社,不断打磨的佳作:剑桥大学出版社出品,恪守“所有出版物的内容、品质,都要经过学术委员会的反复讨论、苛刻检查,才能得以面世”的古老传统;
· 豪华的作者团队,代表了当今最高学术水准:集齐了剑桥、牛津、哈佛等名校二十多位资深学者、大家巨擘,对所涉主题有广博而深刻的把握。
在当下这个“巨变时代”,很少有人会将无知视为单纯,但大多数人却容易被简单诱惑,甚至堆积认知上的“巨井”保护自己。因而,读书不仅可以帮我们理清概念,“不惑人”更“不受人惑”;更重要的是,关乎我们能否行走在开放社会,能否生活在文明秩序之中。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打破认知之井,读懂资本主义”最好的一部作品:《剑桥资本主义史》,重塑走进“现代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观念地基。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