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仑儒家】仁为孝本,以礼行孝,忠孝同构——《论语》课程之论孝作品选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论语》课程,江子校长上过。研读过江子校长的课程资料,再与少年们在课堂之上切磋琢磨,乐亦无穷矣……

 

说孝慈

孝慈属于仁众多德目中的一个,所关注的是子女父母之间的爱,这样的爱,也是有层级性的。

 

本能层面,几乎没有孝的存在,但是有类似于慈的存在。为了种族的延续,亲代需要保护子代,使得子代能够生存下去。繁衍,便是使命,这是刻写在DNA中的。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非人的动物会体现出类似于慈的表现,这都是出于DNA的行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动物界基本上不会有孝的行为,因为仅仅是本能层面的东西不需要孝。

 

情感层面的孝与慈是一种情感的连接。父母会在孩子身上投入情感,情感层面的爱是母性之爱,是不求回报的,无要求的爱。出于同理心,孩子也会在父母身上投入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孝心,回馈父母为子女的付出。这样做,是为了做到心安,毕竟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子女至少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回馈。回馈方式就是孔子所讲的色难。要做到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对父母和颜悦色,同时观察父母的表情,判断他们的情绪,体谅他们的难处,也就是所谓的察言观色,这里的察言观色,不含贬义。这样做,是为了关心父母的遭遇,确保子女作为他们最亲近的家人能够了解他们。如果在遭遇困难的时候,连家人都不能依靠,那还能依靠谁呢?

 

父母最常问我们的话就是“吃了吗?睡了吗?身体健康吗?”这是父母对于孩子最朴实的关心,却也是最深的爱。而孩子要做到不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就需要做到照顾好自己,也就是做到独立。毕竟,总有一天孩子是需要离开家的,需要出去学习和游历,为了自己的梦想而闯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一味地以对子女的情感为由将孩子捆绑起来,就是不应该的,好的爱是目送。而子女需要在对父母的爱和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至少也该在自己的计划中为父母留一个位置。如此,能够做到让父母心安,也让自己心安。

 

理性层面的慈偏向于父之爱那方面。这里的慈,是一种有要求的爱,有条件的爱,通过对子女的要求,使得子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从子女的角度来讲,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劳而不怨。在父母面前,应该做到恭敬,给他们提建议的时候也应该委婉,就算父母不同意,也不能冒犯到他们,为父母做事时更不能怨恨。有的时候,父母的思想不那么容易改变,但是改变自己相对较为简单。如果无法改变父母就改变自己,如果双方都无法改变,那就至少做到礼。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父母还在的时候,要以礼对他们。死后也要以合礼的方式埋葬,并且祭祀。这就是所谓以礼行孝。当然,孝也不能失去仁,因为仁才是孝的根本。仅仅是遵守几个礼节是没有意义的,礼不能仅仅浮于表层。

 

德性层面的最高处圣贤层面的孝与慈就不仅仅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了,圣贤层的孝与慈可以针对所有人,也就是所谓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对待所有人,都能够像对待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也是一种推行仁的方式,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一种仁的状态。

 

孝慈之我见

悦扬

孝,作为儒家及整个中国的传统底色,绕也绕不开,无论如何也不得不讲一下。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主要有两种情感。一种是父母对于子女,称为“慈”;一种是子女对于父母,称为“孝”。由于生物本能需要延续种族,所以慈大多源自本能,自然而然。不同于慈,孝并不存在于本能之中,而是文明塑造的结果。

 

所以,当按照层级性去划分孝时,只有情感及以上的部分才会有孝的成分在里面。情感层虽然已经有孝了,但情感并不牢靠,毕竟这种情感其实是本能里所没有的,相当于与本能相悖,所以很多人在孝上容易坠落,也就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对应这层的慈,则是非理性的一个状态,类似于母性之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但由于源于本能却异常牢固,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成为一种捆绑关系,扼杀掉子女的独立性。

 

到理性层时,孝才是儒家所普遍认为的状态,是一个“礼”而有仁的状态,生时侍之以礼,死后,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样的孝,以仁为根本,一切行为求的就是一个心安。父母对我付出了那么多,我需要对他们有所报答,所以我之仁推之以礼,我对他们行孝,比情感层更加稳固,这是理性的孝,也是儒家的孝。对于慈,可能偏向父性之爱,是有要求的爱,父母希望子女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自由人”,所以会对子女有要求。到这一层时,已经不同于本能里单纯地为了保护后代而对后代产生情感。当父母希望子女去变得更好的时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里就暗藏了一种以离别为基础的残酷现实。理性的慈,就是在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之后,仍然爱着子女,目送子女远去,而非把他们捆绑了留在自己身边。

 

达到德性之圣贤的层级时,孝与慈,就已经变成恕和爱了,并非只是单纯地对自己的父母,而是对天下的老人和天下的幼儿,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后世儒家格外强调孝,其中,暗藏了他们的政治关切。家天下的时代,父亲的土地与权利纷纷继承给儿子,父亲既是父亲,也是君主,这样,父子之间既是父子,也是君臣。也就是说,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是同构的。当父子关系和君臣关系同构时,孝就不只是一个家庭中人伦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维系其稳定的根本。这样,家庭的孝也就成了国家的忠,从道统推到了政统。儒家解决的从来都不只是小家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所以,强调孝,就可以让人从尊敬自己的父母开始,尊敬君主,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孝与慈

昕锐

古人讲“百善孝为先”,足以看出孝有多重要。与孝相对的便是慈,孝是子对父之爱,慈是父对子之爱。

 

相对于孝,慈,更容易实现,因为这是所谓生物本能的东西。生物为了后代的延续,会本能地去抚养后代。孝相对慈不那么容易,因为我们生物本能中并没有孝这一方面。毕竟,年老的人对于族群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他们不像幼崽,以后可以变得有用,他们只会越来越老朽。在动物族群中,过于年迈的动物往往都会被抛弃。

 

孝是人们经历过文化熏陶之后,发展出来的,是在情感上对父母的爱,是对父母的报答。不过,真正地做到对父母完整地报答也是很困难的,就像《游子吟》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子女对父母的爱好像难以比得上父母对子女的大爱。

 

慈,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对子女的爱,就是尽父母的责任,把孩子养育大,让他们有能力为族群做出贡献。这就是慈,我并未对此做出更多的解释,因为这本就是从本能而来的东西,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慈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至于孝,就更加复杂。孝并不单单是养育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在现在这个时代甚至不需要我们去养,对父母来说,可能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就像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就是讲狗与马都能被我们养着,如果只是养育着父母,没有尊敬,那与养着狗与马有什么区别?虽然听着不好听,但道理也还是那个道理,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养育。

 

那么,父母需要的是什么?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讲的就是以礼去侍奉父母,父母去世,以礼去葬父母,在去世后要去祭奠父母。但其中的核心就是心中怀有对父母的爱,否则,这一切行为都是空的,都是大可不必的,只是一个无意义的形式。

 

开篇,我们说“百善孝为先”,是因为孝之重要,孝为仁之端,最容易呈现仁,有了仁,将之外推,便是美好世界。不是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之”嘛,心中的孝是善的种子,对父母孝,便容易对君主忠,对君主忠,便不会犯上作乱,祸乱苍生。

 

父母养育我们,给我们好的东西,教育我们,让我们心中的仁生机盎然。而我们会因为心中的仁去行孝,这样,孝与慈形成了好的互动关系,呈现出来,便是有爱的亲子关系。

 

说孝

晋嘉

何为”仁”?“克己复礼”便是仁,“我欲仁,斯仁至矣”。何为“礼”?仁的外在呈现方式便为礼。何为“孝”?生自于仁,行之以礼便为“孝”。

 

孝,不同于慈,它属于纯文化的产物,强调的是仁心在与父母的关系中鲜活,无本能体现。当然,我们也不能说父母之慈就没有文化的体现。当人们的心蓬蓬勃勃,意识到父母的操劳,当人们自己成为父母后为子女竭尽全力,对于对父母的态度,便会有所反思,年深日久,成为了文化中的“孝”。生命在与文化的互动中,文化之孝便开始塑造着人们的价值系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孝,对父母尽孝,又丰富了孝的内涵。在互动中,人们被文化,而文化也更丰富深邃。

 

知道什么是孝,接下来,我们就以《论语》中的数则为例来说说如何行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饮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从中,我们便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当父母年老之时,供给父母吃穿这并不是真正的孝,而在父母面前时刻保持和颜悦色才是大孝,是仁的体现。因为这样的我们,始终处于一种理性自省之中,对父母,心中有敬,爱意长存。反观现在的我们,常常会在父母面前毫无保留地宣泄自己的情绪,甚至有时会让父母看我们的脸色。这样的我们,是还在父母庇护下的幼雏。有一日,我们成为父母的依靠,我们便不会再是当下的模样。

 

孔子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之所以不远游,是因为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在某种角度上讲,一定是存在某种绑定的,或者说情感上的牵挂。可是,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是只为了这种割舍不断就放弃梦想和抱负,等到父母去世自己也垂垂老矣时再去历练和增长阅历,不也太可怕了吗?所以,孔子后面说“不远游,游必有方”。“游”是必须的,但必须有方向,有志向,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以自己的挺立而使父母心安,毕竟,使父母日日牵肠挂肚是不能算孝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情感枷锁往往需要子代以理性打破。既然子代有更大的可能性,那么,在许多事情上也应该是子代做出让步,但是,也不能放弃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这中间,仍是要权衡的,权衡的过程,便是仁的最真切呈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所有人都可能会有不明的时候,所以,当我们父母如此时,我们可以委婉地提建议但不能丧失耐心,因为子代相较于亲代更易改变,所以,假如父母不从,我们只能时刻准备着在危难时刻成为救火队长,竭尽全力帮助父母而毫无怨言。

  

如我们所见,行孝,是不简单的。

 

说孝

瑞涵

仁为孝之本,孝字的甲骨文像一个孩子搀扶着一个老人,孝字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

 

孝之本

孝的最初萌发是源于“安”的,“安”,家庭和睦、安定、安宁。家庭中产生了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叫做孝。宰我认为守孝一年足矣,但孔子认为不守孝满三年心便会“不安”,如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感到“安”,便是对父母没有爱,是没有办法报答父母三年之怀的恩情的,便是不孝,是“麻木不仁”。

 

一个拥有孝这种品质的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就因为:一个孝顺的人,将这种孝向外推,推到君臣之间,这种孝变成了忠,从一种伦理道德向外推成为政治道德。

 

孝之法

那么,孝如何呈现?应当以礼呈现。

 

父母在世,则需要敬。只单单能够供养自己的父母,并不是高阶的孝,毕竟,我们可以养狗马,如果只单单养父母,那父母与狗马何异?我们独特的地方就在于我们不但会供养父母,还会对父母“敬”。心中有敬,胸中有爱,侍亲爱亲敬亲。

 

做儿女的,有美食美酒,先想着父母,还要帮着父母劳动,再进阶一步,便是需要“察言观色”,时刻注意父母,发现父母的难处,进行帮助,就算不能进行物质上的帮助也需要有精神上的帮助,也就是一些安慰、问候。父母做错事时,也需要我们竭尽全力来收尾,不能心有抱怨,心中始终要有:我是可以改变的,但改变父母最终还是难的,不如顺遂父母心意,大不了就当吃一蛰长一智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什么父母在便不能够远游?这是出于情感层面的,因为爱,我们爱父母,父母爱我们。我们为了时刻关注关心我们的父母,所以不去远游,父母也因为对我们的爱,所以不想时刻担心我们是否过得好、是否开心,于是也不想让我们远游。这是一种情感绑定,它是好的亦或者是不好的,其实我是无法判断的。那,还要远游吗?远游是什么,是我们提升的道路,我们到远方游历,去远方学习;也可能是为了梦想,为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又或者是为了独立……这些种种,都指向了“需要远游”这一选项。所以,我们的重心又要偏移到“方”的上面,“方法”“方向”……这个“方”,就是在告诉我们,让我们学会平衡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孝”,或者将父母将“孝”也纳入自己的人生目标。事事想到父母,事事关心父母,我们的远方里有父母,这难道不是孝吗?

 

父母去世,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礼表达自己内心的哀戚,不过分,过分便陷于情感的泥淖不能自拔,有伤自身,这样,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仁心鲜活,也不能不哀伤,那便节之以礼,以礼呈现。在未来的日子里,以礼祭奠,表达哀思。

 

孝自仁生,以礼行孝。

 

孝之用

有孝之人,会慎重地对待父母的死亡,会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若人人都这般孝顺父母长辈,慢慢地,百姓的德行会越来越厚,国家也会越来越好。

 

人有对父母的孝、对父母的爱,那么,当人们带着这份爱去从事各种职业,如侍奉君主,便会像爱父亲那样去爱,去孝,又因为人们爱这如父亲一般的君主,自然会爱这个国家。这,可能便是伦理政治家国同构的底层逻辑之一。

 

孝之我见

熙锴

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地了解孝呢?简直是少之又少。在学习完《论语》课程论孝部分以后,我对孝有了一定的了解。

      

首先,孝是什么呢?孝的本质其实还是仁,而礼则是孝的呈现。比如守三年之丧,一方面是关乎心安与不安,而一方面也是因为幼时三年父母之怀。也就是,在我们刚刚出生的那三年中,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之中度过的,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候。那时,父母每天不辞辛苦,甚至因为我们的哭闹而不能入眠,不能好好地饮食,当我们有一点异样时,他们都会心惊胆战,细心照顾。当父母老了,当父母逝去,难道我们不应该反过来如此对他们?心不安,证明我们有仁心,而守丧三年,则是将仁呈之以“礼”。

      

那么,如何行“孝”呢?孔子告诉我们,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 简单来说,就是观察父母的“脸色”,尽量让父母保持和颜悦色,自己也时刻以礼相待。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可以说,在如今这个社会上,有许多孩子都并不是太尊重父母,我也不例外。虽然我大部分时间也都对父母保持着尊敬,可是有些时候还是会“破防”,与父母发生争执,每当回想起来都颇为惭愧,总是问自己,“为什么”?仔细考量后,我发现“察言观色”的能力十分重要。在父母气色不好之时,“少说话,多做事”,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开开玩笑。如果这点做到的话,争执肯定就会变少。其实,如果深层剖析这种行为,或说这种举动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这其实就是要对父母怀有“敬”之心。虽说在如今,可能父母与孩子之间不会再有较大的“地位不平等”,我们可以不用“敬畏”他们,但是我们仍旧应该怀有恭敬之心,要有起码的尊重。

      

有了尊重后,就一定不会再发生争执了吗?还是会有的。毕竟,父母和孩子一定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孔子曾说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什么意思呢?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如果和父母之间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委婉地和父母交流。如果父母不听取,那只能改变自己,毕竟和父母相比,还是自己更易变。

      

有些人可能就不满意了,这么看来,那不就是我们一直退让,一直妥协吗?凭什么呢?凭的其实就是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父母的慈爱是来自DNA里面的,是本能参与的,从一开始便存在,当然,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是后来,无意识的慈爱被觉察到,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内外交互的重要元素。这样,这种慈爱成了人类父母们意识领域的共识,对待子女,他们竭尽全力。父母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的生理、情感等等担忧,不断地给予无私的爱,当然也有理性的爱。他们的不断付出,难道配不上我们的这一点点牺牲吗?换句话说,我们是不能一直退让,一直妥协,但是我们口中所说的一直退让,一直妥协是真的吗?可能并不是,可能只是我们觉得罢了。我们总认为自己做出了很大步的退让,而父母却视之不见,可事实,可能只是我们觉得罢了。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把这种文化延续下去,把这种精神延续下去。可能,如今有许多事情我们已经做不到了,如守丧三年,但是,还有许多事情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尽力去做,哪怕是琐碎小事,一点一滴,最终也能积成大海。

 

昆仑儒家相关课程作品汇总
夜灯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一)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二)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三)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四)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五)
【昆仑儒家】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课程之论仁作品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