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三)

昆仑雅君 昆仑群玉 2024-01-09


编者按:“儒家晨诵”课程已经渐近尾声,在浅夏时光里,读孩子们的文字,心花怒放……

 

一棵扎根的树

悦扬

千年前,在春秋大夫的屋堂里,首次回响起儒家的歌,一颗种子诞生了。那时候,这声音说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声音,逐渐催发出了儒家的根——“仁”的概念。何为仁?一时半会儿道不明白,只是这个“仁”推及父母是孝,叫老者安之;推及朋友是信义,朋友信之;推及年幼之人是慈,这是少者怀之。若天下之人皆可仁,则天下大同。

 

这样的声音在空荡的世界里回响,若干年后,似乎又有新的声音加入了,“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是什么呢,原来是根和枝芽,只是这株植物,仍是世人所难以理解的。世人虽不识,可终究,不是又长出叶子来了吗?叶子是深浓些的绿,有着锯齿状的边缘,正在空气中舒展着。原来单单的一个仁字向外推了些,发展出了四端,仁义礼智仍旧抽象,倒是比仁具体多了,方便人理解。

 

晃荡若干年,好像很快地,又有新声音出现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为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怎么突然跳出这么个被人气坏了的憨货,在这里叫嚷些人性本恶。不过,也并非没有道理,人不都是逐渐“修炼”成现在一副明辨是非的样子的吗?也正是这个叫嚷着的人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人性本恶”之语听上去似一时的气话,但后面所言者却又道出了生命的可能性,理透了在这人间经受过苦难方可超拔的道理,亦是不可多得的。

 

又过了些日子,新的声音似是从学堂中传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这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后面的修齐治平,正是儒家体系里一个人应该有的发展过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是修炼自己,成就他人,而后成就世界。这颗当初的仁种子,已经茁壮了,又有了一条渐修之路来做它的枝芽,在世界中,迎风摇曳,婆娑可人……

 

又是若干年,这颗自在生长的小树好像突然被人供起来了,“儒为学之尊”,有趣有趣,倒是把这野蛮生长自在挥舞枝杈的小树给栽到盆儿里去了。不过,这盆儿好像并不合适啊,这小树竟长得丑陋了,也怕人了。原本笔挺的枝干都扭曲起来,盘作一团,又不知从哪生出些藤蔓,枝枝蔓蔓纠缠在一起,路过的人还说见过这树吃人呢。这小树发出可怕的嘶吼,成了一道阴影笼罩在人们头上。这阴影,化成牢笼绳索,束缚了多少原本自由的心。

 

渐渐地,这盆儿好像困不住这树了,这树好像又受到了原初儒家歌声的影响,不再那样可怕地扭曲了,藤蔓和树干拧成一股绳,又渐渐地向上升发,向四周扩散,舒展枝叶,尽情挺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怪不得呢,原来是天底下又响起能滋养这小树的歌了,有人活出了它当年所期待的样子,如此以来,总算不再是一副张牙舞爪的可怕模样了。

 

几百年后,蒙古铁蹄踏过来,却又险些将这已有参天之势的大树连根卷起。好在有士大夫悉心保护,静心照料,不然,也可能随着大漠而来的沙子去了。

 

不久,这树似乎又焕发了当年青春的容颜,绿荫遮起一片烈阳,叶子绿得滴下水来,又绽开了一片片烈火般的繁花。却道是何事,原来是新发出来的根尖触到清凉的水了,原来是近些日子回响着的歌声催发了这小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自此,“此心光明”大盛。

 

只是,动荡的时刻却很快到来,外来民族禁锢了小树的发展,又进一步侵蚀起小树周围的环境来了。不过,即使这样,仍有许多文人仰仗着大树,观望着这一树灿烂的繁花,与这棵折磨不倒的大树一起坚持着笔挺着,与这棵历经沧桑的大树一起守护着脚下的大地,庇佑着这片大地上繁盛的文明,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这,便是无数英雄用鲜血书写出传奇历史的近代。

 

学习三境界

泽蕊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话,在我看来,从句子结构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学习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下文,我将一一阐述这三个层次。

 

第一,就是与自我对话——学而时习之。

 

我为什么认为“学而时习之”是与自我的对话呢?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地去自我练习的过程,是一个让自己的大脑从枯燥的书页中跳脱出来,在实际生活中活出来的过程。只有这样,知识才会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个层次上,自己和自己不断对话,尝试提出问题并去解决,和自己对话,努力锻炼自己,活学活用。

 

在我看来,和自己对话,多数时候可以让自己静下来,而“静”,是一个人在喧嚣世俗中最为重要的特质。当静下来,人就可以自省,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到策略。这,就是学的第一层次。可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面对广阔的世界,我们需要打开心扉,与世界连接,这就有了第二个层次,人要有朋友,我们需要与他人对话。

 

第二,就是与他人对话——有朋自远方来。

 

人为什么要和他人对话?因为人要增长眼界与学识,因为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并肩者,需要有一个和自己尺码相同的人。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人,就是丈量世界的尺规。所以,我们会在知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来时,感到无比开心。通过交流,我们有了探讨,有了比照,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

 

朋友之间,面对同一个问题,即使观点不同,也能做到 “和而不同”,保持自己态度的同时,聆听对方的声音,当然,也可以因朋友之言改途易辙,只为朝向远方。这,是学习的第二个层次。

 

第三,是与天地对话——人不知而不愠。

 

其实,与其说与天地对话,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与古人对话,与未来对话,与天命对话。当一个人不被理解,不被看好时,什么可以使他坚持?那就是天命,是人信仰的东西。

 

那为什么说这是学习的第三重境界?因为我觉得当一个人可以和自己对话时,才能知道何为心之所向;当一个人与朋友对话,才能并肩作战,“敢问路在何方”;最后,为了自己的信仰,坚持倔强地一路走下去。

 

以身行道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讲述的是苏轼喝醉酒后,在门外听江声时的所思所想。这么普通的一件事情,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思呢?

 

苏轼喝醉后在半夜归家,但是家中的童子已经睡着了,敲门也没有个回应。原本,这应该是一件让人感到气愤的事情,但是苏轼却有闲心坐在河边听着江声。

 

听着滔滔不绝的江水声,原本被酒浇灭的愁思便又涌上心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每个人都会受外力支配,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又岂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虽然身居朝堂之外,尝试着摆脱世俗,但是何时能够彻底忘掉人世间的繁华,功名利禄的诱惑,家国天下的情怀?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发苏轼这样的感慨?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我们常说,苏轼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这句玩笑的背后,其实是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一生中经历过大大小小许多波澜,乌台诗案是最严重的一次,这一次,他可以说是死里逃生。那么,他犯了什么错呢?在乌台诗案之前,发生过一件更大的事儿,也就是王安石变法。当时,朝廷内部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变法的维新派,另一派是不支持变法的。而苏轼不支持变法,也因此引起了维新派的忌惮,在一次上表中,维新派以他的诗文影射当时的朝廷为由,将他告发。又因为他确实写过诗文来抨击新法,也因此被维新派的人抓住了把柄。最终,苏轼也算是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在这种情况下,苏轼便怀着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也许是自觉返回朝廷无望了,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也许是对的,从变法的失败也可以证明他应该是对的,但是他的想法却得不到皇帝的理解。他尝试用喝酒来消解自己的愁苦,但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沉醉中,并不能让生命开悟,真正可以让生命“觉”的,可能是自然,或者说经由对自然的关照而激发的一种对生命的反省。江声涛涛,难道这一生就要一直被外物支配?难道要一直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吗?不如从这一切的烦恼中超脱出来,自己选择另一条人生之路,不再被外物所影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虽然苏轼在诗中是这么写的,但是,他真的选择离开了吗?从结果看,很显然,并没有。他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自然希望能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个国家的栋梁。但世事难料,他失去了报国的机会,反倒是不断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因为报国是他毕生的理想啊,怎么是说放弃就可以放弃得了的呢?虽然苏轼在诗中透露了道家的感觉,好像想超脱出世俗,走自己的路,但是从他的生命底色上来讲,他还是偏儒家的,哪怕经历种种挫折之后,依然想要继续自己报国的理想,这可能也就是苏轼无论身处何方,都竭尽心力的原因了。

 

其实,历史上的很多人都有过与苏轼类似的经历。就像我们熟悉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由也。”如果他的大道在世间行不通的话,他便要选择走另一条道路,待时而动。那么,他真的这么做了吗?当然没有。孔子明知自己的大道可能无法被世人所接受,但他依旧不断努力着。

 

李白诗中所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杜甫所说的“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篮田山”,他们都有过想要放弃自己理想的时候,但是,纠结着执着着,他们每一个人都继续坚持了下去,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长恨此身非我有”,此身真的非我有吗?把自己的心中理想化为实际行动,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哪怕路上遭遇种种挫折,哪怕知道最终可能不会成功,就这么做下去。决定选择走这条道路,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就是对自我的支配。

 

《少年中国说》读后

昕锐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流传甚广,在这篇宏文中,他针对那个时代给出了良方,其实,那张方子,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十分有用的。

 

《少年中国说》的核心就在于“少年”,因为国家的命运与少年密切相关,少年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这么想确实没错,因为日后掌控这个国家的主人必是今日的少年,所以说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相较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处于身体的巅峰时期,而且还有相对较长的时间与这片大地交互,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我看来,少年身上最闪光的点,是属于年轻人的热血,对这片土地这个时代炽烈的爱。这些,让他们敢于去尝试变革,去改变这个国家

 

可能有人会说,少年们的热血与冲动,看起来很鲁莽。但是,对一个已经冷却下来的国家而言,需要的就是这种热血,为国家添一把火,点燃国家的发展进程,让国家快速发展。

 

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新生代,对外界来的新事物接受率往往比较高,思想会更超前,加上他们的身体处于最巅峰时期,他们往往会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这就是为什么民国时期那些搞革命的,像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们在当时都是少年,并且都是接受过外来事物的。

 

少年,作为一个民族的新生代,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一个文明的传承。传承,是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东西,生物活着是为了繁殖,文明的诞生就是为了传承,为了发扬光大。而这个使命,最好的肩负者,便是少年,由此可见少年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既然少年对于国家那么重要,那么国家为了让少年好好地发挥作用,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一个国家一定要有个良好的制度来帮助少年去不断地成长,就比如义务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每一位有才少年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除了良好的制度之外,国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对少年有些关注与重视。就像王选先生《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讲的那样,要去扶持年轻人。只有这样,才可以靠少年来进行一个文明的延续。

 

当然,要想少年发挥他们的作用,少年们自身的仁智勇也是必不可少的,自身的不断提升也是应有之义。我们的教育,要帮助少年们对自己的使命有所认知,承担使命,心怀愿景,勇往直前,不顾风雨。

 

论君子

熙锴

古往今来,君子,都是人们对别人最高的评价。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君子的意思也在不断地变化,虽然每个人的看法看上去都不同,其实本质上,都有这么几点:清心寡欲,刚正不阿,正气凛然,心系天下。

      

先来说说清心寡欲吧!可能一提起这个词,大家都会想到《爱莲说》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不就是在形容君子吗?同样,包拯也认同这个观点。在他所写的《书端州郡斋壁》中,第一句便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只有清心之人才能治得了天下,保持正道直行,才能以身证道。他也是这样以身践行的,他公正评判,也不像其他的贪官污吏一样向老百姓勒索钱财,抢夺名利。

      

接下来的一点便是要身怀浩然正气。就像文天祥所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君子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也依然要发扬正气,要夷平治国之路上的艰难险阻,这样才能使得天下太平。还有谭嗣同在《狱中题壁》的激昂感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狱中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想着逃难兄弟们的疾苦,坚强地挺立着,这不正体现了那浩然正气吗?同时,在这其中,也体现了心系天下这一点。往小了说,是国家,往大了说,是天下。我们都知道,文天祥是著名的爱国志士,他在临刑前还不忘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誓死不从。这不也正是他刚正不阿、心系天下的品质吗?可能他从小就受到了这一类的教育,更大的可能是他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悟。

      

同样,也有许多人像他一样,心系国家,心系天下。就比如张载在横渠四句中说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比如顾宪成在东林书院的对联中所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仅有他们,还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不都体现了刚正爱国为民之情吗?同时不也都身怀正气吗?假设在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人,那么,可能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挺立的便不再是“我们”了。

      

知道了什么是君子,那如何去做君子呢?王阳明先生认为要体用结合,要有判断精神和实践思想,不仅如此,还需要知行合一。知引导着行,而行成就了知,如果做到了知行合一,那便是“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我们现在正值少年,就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我们是红日初升,前途似海,且来日方长。我们要努力效仿君子,努力成为君子,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成为祖国的骄傲,要与天地不老,与国无疆!

 

《爱莲说》有感

千洵

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状态或是未来目标都会有不同的抉择,如周敦颐所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不同的抉择。

 

陶渊明先生如菊花一般有着坚韧不拔与隐逸的气质,而所谓自李唐来的人暂且称之为大众吧,心中所追求的基本上都是那富贵浮华的生活,那种生活,就如花开之后鲜艳的牡丹一样。

 

在我看来,牡丹等人追求的更多的是肉体上的满足,他们的追求是顺觉,声色犬马。我觉得我们也不能说陶渊明先生所追求的菊一定是高人一等的,因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是没有高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神方面所追求的事物,只要在底线之上,都应该是被允许的。

 

在我看来,陶渊明先生爱菊花,与其讲是对花的喜爱,不如讲是先生在当时处境下的应对。当时世道纷杂,官场之上如深宫一般勾心斗角,这样的生活并不是陶渊明先生所喜爱的,于是他决定隐逸于山林之中,此时陶渊明先生的心态与菊花的含义是相似的,菊花的隐逸与坚韧更是他所追求的,一人一花相遇,便绽放了闪耀千年的光彩。

 

而周敦颐先生所追求的莲花精神在我看来与嵇康的精神会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很像是混沌时代之中一股清流的代表。在我看来,莲花给人的感觉是澄澈的,是一种内心如明镜的感觉。出生于泥泞之间,却不沾染污浊之气,这在当时的世道中是难能可贵的。我认为,一个人出生于破败的时代或是在围绕着晦气的环境下长大仍然能恪守本心,这真是太难得了,要想做到,真的是太难了。所以,周敦颐先生的这个追求也如我们生命之中的“南冥”一般,应该是人一生所寻的事物。

 

我们的一生中,也会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与陶渊明先生不一样,与周敦颐先生不一样,也与众人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星球,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远方。我们将我们的人生理想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完成了一个目标就需要向下一个目标进发,最终抵达人生最终的目标,那个被汗水浇灌的人生理想。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牡丹一类人抱有偏见,因为人与人的追求不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让自己恪守初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帮助别人完成目标。有时,牡丹只是一个人生的阶段,远方不清晰,先抵达这个小阶段,边走便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我在现在的生活里,估计连牡丹的高度也到不了,因为我还无法凭一己之力让自己在现在的社会中活下来,我无法做到让自己在物质上自给自足。当下,对我来讲,唯有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是唯一出路。

 

昆仑晨诵作品汇总

亲历先民之爱

带着《诗经》,筑居思唱——《诗经》作品选

【昆仑百花】聆听每一朵花开

【落花课程】梦里花落知多少——落花诗作品选

【昆仑晨诵】天予真性,发言自高——《古诗十九首》作品选(一)

【昆仑晨诵】天予真性,发言自高——《古诗十九首》作品选(二)


昆仑儒家相关课程作品汇总
夜灯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一)
【儒家晨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晨诵”作品选(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