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生信-扩增子教程02-真菌引物选择

陈亮 宏基因组 2022-03-28

距离上次《生信宝典》联合《宏基因组》组织的扩增子分析线下培训结束己经有三个多月了。为方便广大读者的学习,现在开始陆续分享上次培训的内部资料——理论课程课件。希望对想自学分析的朋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首先讲一下真菌的定义,真菌通常指的是真菌界的生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微生物,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按功能划分,可大致分为3类,病原菌、共生菌和腐生菌。真菌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据估计全球大约150万种,仅次于昆虫,但是目前通过形态行鉴定的物种只占 5-10%。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去研究真菌。那么就涉及到PCR扩增,而PCR扩增最重要的就是引物的选择。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扩增真菌的引物,主要涉及小亚基、大亚基和ITS区。那么这些引物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如何来选择合适的引物呢?几十年来,科学家一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希望找到一对只对真菌专一,而又不能扩增出其他类生物的引物。


前人为此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与细菌的小亚基不同,ITS区对真菌物种的区分度最高,从这张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样品,ITS区能鉴定出的物种要明显高于小亚基和大亚基,并且its2区要高于its1区。


在2011年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条形码大会上,全球真菌学家一致同意确定将ITS作为区分真菌的条形码,
并于2012年发表在PNAS上,ITS对区分所有真菌有72%的成功率。


扩增子分析可以方便快速的解决我们许多的科学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他的缺陷,例如引物的偏好性问题,往往导致导致数据与实际环境中不同。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ITS区还是小亚基大亚基区引物,采用扩增子分析时,与采用宏基因组方法分析的结果都存在差异。所以选择合适的引物进行扩增,对科研的开展尤为重要!尽管我们不能百分百的解决此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提高鉴定的精度


Tedersoo2016年总结了前人的文献之后,给出一些可供选择的扩增真菌的引物。但是这些引物也不是尽善尽美,有些引物对真核生物专一,可能导致扩增出许多非真菌的序列,影响测序的序列数量。有些对真菌专一,又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类群的丢失。


这是我们实验室经过多年摸索确定的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引物,我们之所以采用两轮PCR是因为,土壤提取的DNA太复杂,往往含有大量杂质,如果采用一轮的话,经常扩增不成功。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采用的ITS一区扩增,但是后来发现ITS2区的区分能力要好于1区,目前主要还是扩增2区。一轮引物可扩增its全长,二轮为针对特定区域的引物。后边两项为我们常用的反应条件和体系,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大家还是需要做预实验。


然后再给大家介绍两对最新设计的引物,第一个为Talor 16年发表在AEM上的,为5.8S-Fun~ITS4-Fun,目标区段为ITS2区




















猜你喜欢

10000+: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实验分析谁对结果影响大  Cell微生物专刊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生信宝典 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7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