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饮食、生物钟、肠道菌群的“三角恋”

Mr. Gut 宏基因组 2022-03-28

本文由热心肠先生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爱吃椰子同学共同完成。

饮食、生物钟、肠道菌群的“三角恋”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吃太多能量高的食物、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都会让人胖起来。

而现在,科学家越来越确定,胖起来,肠道菌群也脱不开干系


热心肠先生编译自http://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15)00171-7

看明白了么?

有肠道菌群在,饮食和生物钟相互作用,能决定老鼠胖不胖;而如果把肠道菌群干掉,吃不健康的食物,老鼠也不会胖起来。

可惜啊可惜,这么神奇的事,人类只能在老鼠身上做实验验证,却不能造福于人类胖子,因为胖子不能把自己肚子里的细菌都干掉了。

饮食、生物钟、肠道菌群,这以前从不被放在一起考虑的胖因,看来有神奇的“三角恋”关系:


那科学家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研究发现它们的三角关系的,这靠谱么?我们用三张图带你了解它们的恩怨情仇:

寝食难“恒”会怎样?小鼠实验,数据说话!

热心肠先生编译自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4)01308-7

看懂了么?

老鼠肚子里的细菌生长,可是随着生物钟有周期性变化的,如果一些调皮的老鼠贪玩,日夜颠倒(当然,这都要怪科学家的刻意“使坏”),那它的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把变化后的细菌移植到无菌小鼠里,会让后者胖起来!

呃(⊙o⊙)…这听起来很魔性啊,但那是老鼠身上的情况,在人身上也一样么?

很遗憾地告诉你,确实如此,请看下面这张图——

“颠倒黑白”—菌群昼夜节律失衡 — 长肉!

热心肠先生编译自http://www.cell.com/cms/attachment/2019646100/2039684337/fx1.jpg

有兴趣的人可以循图片下的网址去研究一下这个论文,图很说明问题了,热心肠先生就不展开讲了。

不过,我还可以再告诉你一个更魔性的故事:一个人从美国飞到欧洲,开始倒时差,他肚子里的细菌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一开始倒时差的细菌会倾向于让人胖(把到欧洲后第一天的细菌移植到无菌小鼠里,这些小鼠也更容易胖),而适应了时差以后会恢复。

呃(⊙o⊙)…

常加班、倒夜班、做空中飞人。。。挣点夜班和出差的钱真是不容易啊!

这都是为什么呢?来自2015年的一个重磅研究揭示了一些谜底:

菌群怎作用?——生物钟的“信号兵”

热心肠先生编译自http://www.cell.com/cms/attachment/2033259312/2049379487/fx1.jpg

科学家系统研究了饮食、生物钟、菌群和肥胖的关系,想探讨的人仍然推荐找论文来看,但热心肠先生总结起来是这三点:

第一,瞎吃有后果!

高脂肪高能量,肠道菌群受到伤害,伤菌后就是伤身长肉啊!碗泡面~撸个串~你懂的~

第二,菌群控“信号”。

生物钟会影响肠道菌群,而肠道菌群是否状态良好,也反过来影响生物钟。菌群像是一个关键的“信号兵”,如果老鼠肚子里没有细菌,大脑和肝脏都掌握不了饮食的营养结构,不知道它们的健康程度,也不会启动代谢机制积累脂肪,老鼠不会胖。

第三,代谢物做“中介”

肠道细菌是怎样能够去影响生物钟的呢?原来,很多特定菌群的代谢产物,会给到器官和神经系统特别的信号,比如短链脂肪酸,会直接调控肝细胞内的生物钟基因表达。如此,科学家初步掌握了饮食、菌群、生物钟联系的分子机制。

怎么样?胡吃海喝、熬夜、肠道菌群和长肉之间,是不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累胖累胖,越累越胖;吃胖吃胖,越吃越胖!

熬夜和夜宵,你要多考虑下了?或许我要给一些奋斗中人来点负能量:珍爱健康,别太拼!

参考文献

Thaiss et al. Transkingdom control of microbiota diurnal oscillations promotes metabolic homeostasisCell. 2014 Oct 23; 159(3):514-29.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4.10.020

Xue L et al. Time in motion: the molecular clock meets the microbiome Cell 159, October 23, 2014. doi: 10.1016/j.cell.2014.10.020

Leone et al., Effects of diurnal variation of gut microbes and high-fat feeding on host circadian clock function and metabolism Cell Host & Microbe 17, 681–689 May 13,2015. http://dx.doi.org/10.1016/j.chom.2015.03.006

Emily V et al. Message in a Biota: Gut Microbes Signal to the Circadian Clock Cell Host & Microbe17, May 13, 2015. http://dx.doi.org/10.1016/j.chom.2015.04.013

Rudicet al., Circulation, 112 (2005), pp.2716–2724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8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