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不复杂,不信看这篇Science

宏基因组 2022-03-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张聊科研 Author 师兄

本文转载自“小张聊科研”,已获授权。

今天咱们再来讨论一个科研热点: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肠道中寄生着数以计亿的细菌,并不都是人类的朋友,按特性来讲,它们可分为3大类,即好菌、坏菌和中性菌。当人体肠道中好菌比例下降而坏菌数量上升时,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肠道微生态这个方向可谓火得不要不要的,经常出现在CNS正刊中,通过pubmed搜索可以看到,从2011年到现在,关于肠道微生态的文章多不胜数,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的就有500多篇,下面是这几年发表情况。

 

师兄见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Gut microbiome,发表在Science上的重大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调控胆汁酸(bile acids)抑制NKT细胞到肝脏,促进肝癌(HCC)细胞的生存。

期刊:Science

时间:2018年5月25日

单位:NIH,癌症研究中心

传统认为,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肠道转移至肝脏,而对肝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所以认为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坏细菌”。但是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1)杀死肠道微生物,肝癌被抑制

作者通过给MYC基因突变(肿瘤模型)的小鼠喂食水和广谱抗生素(ABX),来检测肠道微生物的存活对于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如图所示,ABX杀死了肠道微生物,同时发现肝癌的增殖明显被抑制。


(2)肝癌细胞被抑制增殖前,发现肝脏中NKT细胞数量增加(免疫细胞筛查)

这个时候你要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在起作用,导致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被抑制,作者选择做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影响关系。

进一步研究发现,免疫系统除可起到防御作用外,还可能助力癌症形成。例如,免疫系统中的CD8+T细胞可在慢性肝病初期防止出现急性肝衰竭,却在疾病后期“叛变”,参与到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过程中。另外,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活跃的淋巴毒素-β受体也会促使癌症形成。

这篇作者发现肝脏中的B细胞, CD4阳性T细胞 NK细胞,γ/δ T细胞,G-MDSC细胞均没有显著增加,而NKT细胞的数量增加显著。


(3)证明:肝脏NKT细胞数量调控CD1d的肿瘤细胞的生存、转移

有文献证明,NKT能够杀死CD1d抗原分子表达的肿瘤细胞,于是作者进一步地把肿瘤类型扩大到黑素瘤细胞、淋巴瘤细胞、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它们都表达CD1d抗原分子。

实验证明,NKT细胞可以抑制CD1d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如果敲减掉CD1d或者NKT细胞上的CXCR6,则无法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情况。


(4)分子机制:胆汁酸bile acid/CXCL16/CXCR6调控了NKT细胞在肝脏中的富集

有报道称:CXCL16是唯一的CXCR6受体的效应分子,且肝窦内皮细胞(LSECs)能产生CXCL16,是最主要来源。所以作者对ABX处理过的小鼠肝脏中的CXCL16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CXCL16含量显著增加(如图),


所以就形成了:ABX杀死了肠道微生物,介导了LSECs分泌CXCL16,招募了NKT细胞到肝脏中来。

但是肠道微生物为何调控LSECs分泌CXCL16?

S. I.Sayin et al., Gut microbiota regulates bile acid metabolism by reducing thelevels of tauro-beta-muricholic acid, a naturally occurring FXR antagonist.Cell Metab. 17, 225–235 (2013).doi: 10.1016/j.cmet.2013.01.003; pmid: 23395169

这篇文献中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对胆汁酸存在修饰作用,而胆汁酸是否调控了LSECs分泌CXCL16呢?

作者将胆汁酸的肠道-肝脏输送切断,停止了向肝脏输送胆汁酸(bile acid),果然肝脏中的NKT细胞数量显著积累增加,证实了胆汁酸bile acid/CXCL16/CXCR6调控了NKT细胞在肝脏中的富集的假说。


(5)肠道微生物那么多,哪个类群在调控胆汁酸的修饰和加工呢?Clostridium species,梭菌属

因为ABX是由3种微生物组成:万古霉素、新霉素、复方亚胺硫霉素。其中万古霉素就可以足够导致NKT的积累,而新霉素次之,头孢哌酮可以导致NKT的数量增强,而万古霉素和头孢哌酮都是革兰式阳性细菌(Gram-positive)的抑制剂,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在胆汁酸的加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万古霉素和新霉素的抑菌表达谱检测出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怎么测?16sRNA测序,就可以知道细菌差异表达谱!


但是发现除了Clostridiumspecies外,Bacteroidales的谱系变化也是一致的,但是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和二级胆汁酸产生相关的7α-脱羟基反应只和革兰氏阳性菌的Clostridium相关,Bacteroidales是革兰氏阴性菌。


所以最终就形成了这样的假说:Clostridium被杀死→阻断了胆汁酸的二级结构加工→阻断其运输到肝脏→促进了肝脏CXCL16表达→NKT细胞被招募→肝癌细胞被杀死或者转移被抑制

所以肠道微生物在肝脏方面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引文:

Ma, Chi, et al. "Gut microbiome–mediated bile acid metabolism regulates liver cancer via NKT cells." Science360.6391 (2018): eaan5931.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91/eaan5931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18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