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寄生虫能治病?又来涨知识吧!

Mr. Gut 宏基因组 2022-03-28

本文转载自“ 热心肠研究院”,己获授权。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据说很有道理?



孩子脏一点养,更健康,据说很靠谱?




热心肠先生今天开始的文章,或许能给你答案,因为关注的话题是——卫生假说


这假说有点传奇,它是英国科学家Strachan在1989年提出的,说的是如果孩子在发育早期,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共生微生物(如肠道细菌)和寄生虫太少,就比较容易得过敏性疾病。而原因是这限制了免疫系统的自然发育,特别是让免疫耐受的建立产生缺陷。


呃(⊙o⊙)…那什么是免疫耐受呢?举个例子:



花粉过敏的人和正常人的最大区别,是他们的免疫系统“不认识”花粉,只要一丁点花粉,就可能启动强烈而不必要的反应,让人很痛苦,这就是免疫不耐受


而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很早就“认识”花粉,花粉来了,免疫系统不会启动反应,这就是免疫耐受。


过去26年,卫生假说经常被人提及,也有很多实验和统计数据来支持它。而刚刚过去的几年,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等的发展,让人们对肠道、微生物、寄生虫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类在不断验证卫生假说的同时也在修正它。


热心肠先生认为,新的卫生假说,势必会带来人类卫生、医疗、健康的巨大革命,建议每个期望带给孩子、家人和自己健康的人都应该多关注。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可怕的寄生虫”治疗某些疾病的颠覆性故事,看看这些故事是如何印证卫生假说的。

诺贝尔奖和可怕的寄生虫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威廉·C·坎贝尔和大村智。这个奖名至实归,因为这三位和其他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让人类得以有效降低寄生虫带来的严重危害。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知道,直到现在,每年还是有数以二十亿计的人感染寄生虫,几十万人因此失去生命:




这就是可怕的寄生虫!


在卫生条件好的国家(包括中国的部分地区),它们貌似已经消失了,但实际上它们依然时刻威胁着人类健康!同时,它们也时刻威胁着牲畜的健康:




仅仅在中国,由于猪囊虫病,超过2亿公斤的猪肉被丢弃,造成了超过1.2亿美元的损失;肝囊型包虫病,则在全球造成超过41亿美元的损失!


呃(⊙o⊙)…寄生虫,猪也不放过,蒜泥狠!


而且,寄生虫本身也在不断进化,比如已经发现有疟原虫能对抗青蒿素的了。不知道有没有肠粉玩过《瘟疫公司》这个游戏:



在游戏里,你可以选择寄生虫来感染全世界的人,并且可以为寄生虫增强传播能力、添加抗药基因、提高突变率,以增强其致病甚至致命的能力。这样,你制造的寄生虫就可能感染并杀死全人类了!


这真真有点反人类啊,设计开发者,也蒜泥狠!


当然,游戏毕竟是游戏,不代表聪明的人类真的这么容易被寄生虫消灭,但这也提醒人类,寄生虫终归不是那么好惹的。


人虫大战,虫赢还是人赢?


我们来看另一面。


虽然寄生虫依然感染着二十亿人,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寄生虫疫苗的开发不如细菌或病毒疫苗顺利,但在阻断寄生虫进入人体、治疗寄生虫病方面人类已经有了巨大进展:




而下面这张图,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应该不会陌生: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消灭血吸虫的运动,很多地方(如江西余江县)在当时就宣布已经送走了瘟神,战胜了血吸虫病。


实际情况可能有浮夸,但中国防治血吸虫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虽然截至2011年底,中国还有454个县(市、区)有血吸虫病流行,但按计划,中国会在2016年消灭血吸虫病


而即便是在非洲,现在也有部分国家宣布消灭了某些寄生虫病。这是人类聪明才智的充分体现,是值得骄傲的!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寄生虫被控制,过敏却增加?




近些年来,在许多富裕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的一些地区),感染寄生虫的病例越来越少,而患上自身免疫疾病、过敏、哮喘等疾病的人则越来越多。


而类似情况在寄生虫病高发的落后地区也有发现:




1993年,委内瑞拉科学家Neil Lynch发现,在委内瑞拉的贫民窟,接受了抗寄生虫药物的儿童更容易有过敏性疾病;




在加蓬、越南等不同国家的研究中,接受了不同抗寄生虫药物的学龄儿童,都显示出了更强的过敏反应;




在一项针对2507位乌干达孕妇的研究中发现,在孕期接受了抗寄生虫药物的孕妇,她们的孩子有着更高的湿疹发病风险。


有寄生虫在,有些疾病不发生?


科学家发现,感染了某些寄生虫的人,患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明显比那些未感染寄生虫的人低。例如:




毛首鞭形线虫(记住这厮,后面它还会出现)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很少同时发生;而感染了寄生虫的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相比于未感染寄生虫的病人,病情更轻;阿根廷科学家Jorge Correale和同事则发现,感染寄生虫后,可防止多发性硬化症症状复发。




一些儿童,备受特应性皮炎的折磨,痒啊痒,挠啊挠,有些部位的皮肤从来没有完整过。而有科学家发现,如果孩子体内发现有美洲钩虫、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寄生虫,他们得特异反应性过敏疾病(特应性皮炎就是其中一种)的风险会降低。




在印尼的一项研究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都没有发现微丝蚴(一种寄生于淋巴结、淋巴管、心脏及大血管中的寄生虫)的存在,而40%的健康人体内发现了这种寄生虫。


上面这些可能还是比较初步的观察,但它们已经带给人启发——当我们在宣布战胜寄生虫的时候,是否要认真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 “敌人”是被消灭了,但自家是否也折损了八成?

  • 我们很可能只是赢得了战役的胜利,而不是整场战争?

  •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寄生虫之间其实本来并不需要有战争,而只需要谋求与它们和平共处?


所以说,人虫大战,谁赢谁输?很难讲吧。

有些病,试试吃点寄生虫?


科学家、医生、商人甚至个别患者自己,则在用实践证明与寄生虫和谐共处是有好处的,下面就是一些会让你脑洞大开的故事:


便便里的寄生虫拯救美国加州男




这张图是毛首鞭形线虫,上面我提醒过大家记一下它的名字。在下面这些文字里,它是救人的主角之一:


它每年造成7-10亿人感染,但这“坏”虫居然可以用来治病?!是的,热心肠先生这就给你讲一个魔性故事——泰国女孩便便里的毛首鞭形线虫卵,居然治好了一个美国加州男的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让人痛不欲生的炎症性肠病(IBD),很多时候,连医生都没有太多办法对付它。


而故事里的加州男不信邪(加州人民的探索精神貌似都比较强?),医生不能给他太多建议,他就自己去搜索,终于发现了塔夫茨大学的Weinstock在做用寄生虫感染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Weinstock,这位牛人即是胃肠病学家又是寄生虫学家还是免疫学家,巨牛,我后面还会提到他的研究)


于是,他做出了自己的大胆选择并且有了惊人的效果:


2004年,他飞到泰国,在当地寄生虫学家的帮助下,随一杯生理盐水喝下去了500个毛首鞭形线虫卵,这些虫卵来自一个当年9岁的泰国小女孩的便便:




3个月后,加州男又喝下去1000个虫卵,这些虫卵抵达他的肠道并在那里孵化和发育成熟,成虫长成后,会将头埋进肠壁;


就这样到了2005年年中,他已经基本感受不到肠炎的症状了,并且除了偶尔要服用一些抗炎症的药物外,不再需要服用其他任何药物;


结肠炎症状消失这个结果,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因为单纯毛首鞭形线虫的感染,就可能造成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问题,而在一些极端案例中,还会有脱肛,严重的感染也会造成贫血并阻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但在这个幸运的加州男身上,寄生虫的感染非但没有加重他的症状,还让症状消失了!


太魔性了!但魔性不止于此:


2008年,加州男去医院做检查,发现便便里的寄生虫卵从2007年超过15000个/克降到了7000个/克;伴随着虫卵数量的减少,他感觉结肠炎的症状又回来了。


OMG,怎么办?


他又赶紧吃了2000个虫卵!果然,几个月后,症状又几乎销声匿迹!而结肠镜复检发现,结肠里,只要有寄生虫在的部位,炎症就很少或者根本不存在!


这位加州男,请受热心肠先生一拜,呵呵。


在动物身上发现了什么?


讲完加州男的故事,让我们回到科学实验上。


毕竟一个加州男成功了,并不能代表更多人也可以这样做;成熟的疗法,需要更多严谨的观察、实验和临床验证。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N年前:




1999年,剑桥大学的Anne Cooke教授和团队发现,用曼氏裂体吸虫感染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模拟人的一型糖尿病),只有28%的小鼠发展成为糖尿病,而没有感染寄生虫的小鼠中,有73%都得了糖尿病。




1999年,启发加州男治疗结肠炎的Weinstock和同事第一次发现寄生虫能保护老鼠不得结肠炎,这个消息当时引起了轰动;


2004年,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用寄生虫感染人工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可以阻止症状的发作。


加州男真幸运是不是?科学刚有结果,他就得到了治疗肠炎的灵感!


而现在,在猴子身上,科学家们也有了发现:




2012年,美国纽约大学的免疫学家P’ng Loke发现,患有慢性腹泻的猴子,感染猪身上的寄生虫后,不仅腹泻得到缓解,而且肠道菌群也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现在,他正在人身上做相关的研究。


猪身上的寄生虫?!难不成它们会成为拯救人类的英雄?!偷偷先告诉你一下,真的有人在用了(目前主要是猪毛尾线虫),而且有效!


当然,有个事,我也不会忘了告诉你,接种猪寄生虫的独门秘籍是:需要每2-3周接种一次。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人并不是猪毛尾线虫的天然宿主(显然,猪才是……),多次接种才能保证猪毛尾线虫不会很快被人体清除。


呃(⊙o⊙)…我们继续!




2015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Mark Woolhouse和团队在肯尼亚养了500头牛!500头,真真好大一笔财产啊。


他们记录了这些牛从出生到一岁期间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数据,发现被一种比较温和的寄生虫感染过的牛,感染致命性东海岸热的可能性会降低89%!


难不成这寄生虫还有类似于疫苗的效果?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他们说,这或许可以给人类对抗疟疾提供一些新思路。


魔性!


在人身上,有什么魔性结果?


说实话,热心肠先生觉得加州男的故事,就是迄今为止最魔性的,而且还有点励志——患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积极治疗,而这位加州男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依靠科学解决自己的问题(当然,肠粉们不要轻易自己试,加州男治疗的过程还是有科学家和医生全程指导的)。


我们来说说其他魔性故事:




2004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免疫学家David Pritchard在人身上(包括他自己!)感染寄生虫,以求能够解开自己20年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野外考察时观察到的困惑:当地人被寄生虫感染,但几乎不受哮喘、花粉过敏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困扰。到如今,他和团队已经发现了众多支持寄生虫感染降低过敏性疾病的证据。




2005年,Weinstock(上面多次提到)公布了两个令人震惊的临床实验结果:


在3个月内,有29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每2周吃下2500个猪鞭虫卵,其中有44.8%的患者病情得到改善,而没有吃虫卵的23名患者,只有17.4%得到改善;


在另一个关于克罗恩症的非对照研究中,29名患者,在6个月内,每3周吃2500个虫卵。6个月后,有23人效果明显,其中21个人感到症状基本缓解。




2008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神经生物学家John Fleming主持的一项实验中,给多样性硬化症患者每两周吃2500个猪鞭虫卵。他们惊奇的发现,患者的病灶数从平均6.6降到了2,而停止实验两个月后,病灶又恢复到5.8!


这实际上也侧面印证了上面提到的一个现象:毛首鞭形线虫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很少同时发生。




2015年,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Cinzia Cantacessi和团队发现用美洲板口线虫感染乳糜泻(一种对麦麸等过敏会引起严重腹泻的肠道疾病)患者,发现症状减轻,同时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得更加丰富,有益菌群也因此蓬勃生长。


以上这些观察、实验和临床结果,似乎都预示着用寄生虫治疗一些疾病,很靠谱。


这会给商业公司什么机会?




在应用上,商业公司的嗅觉往往最敏感,在寄生虫疗法的研究并不太深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瞄准了这方面的机会,有专门的公司经营相关业务。


他们都能干些什么呢?


自体寄生虫移植




2007年,Aglietti和Lawrence在美国开了一家叫“自身免疫疗法”的公司,这哥俩从病人自己的粪便中提取和培养寄生虫,然后输送回病人体内以求治疗疾病,每次收费2000-3000美金。


真不便宜啊,但顾客蜂拥上门(谁让美帝得过敏和自身免疫病的人那么多),哥俩眼看要成为土豪了。


只可惜好戏不长,2009年,美国FDA规定寄生虫属于生物制品,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但他们的公司没有相关资质,于是史上第一家寄生虫创业公司就此关门。


但Lawrence还在继续这个事业,他把公司搬到了离美国不远的墨西哥,在这里继续为水深火热的美国人民提供寄生虫干预服务,继续挣着岗岗的美元!


卖寄生虫卵




而有公司在关注毛首鞭形线虫卵、猪鞭虫卵的商业化,相信很快会有被严格验证和监管的产品面世,这其中有大佬级企业参与:




德国福克制药和美国堡垒生物科技,他们野心很大,不仅希望能将寄生虫疗法应用于肠炎、克罗恩病、多样性硬化症,还在研究是否可应用于牛皮癣、一型糖尿病甚至儿童自闭症!


这会是这些疾病患者的福音么?我们拭目以待吧。


开发药物?




有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寄生虫总归是“不友善的”,活的寄生虫和它们的卵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治疗效果,理论上是它们分泌出的特定化学物质起的作用。


美国贝勒医学院的Hotez和Weinstock(看到这里的肠粉辛苦了,还是上面提到过的Weinstock)都在做一些研究,希望能够找到这样的化学分子,就像在霉菌中找到青霉素一样。他们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比如发现了寄生虫分泌的一种蛋白能抑制白细胞的活性,而另一种蛋白有抗凝作用。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MargaretHarnett和团队,则发现了一种丝虫产生的糖蛋白ES-62,能很好地抑制小鼠的关节炎,并能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


或许在这样的研究中,我们真的可以找到类似于青霉素的物质?也不知道哪家药厂盯上了这些研究,有谁知道可以告诉下我。


寄生虫和人到底什么关系?




好了,热心肠先生洋(mò)洋(mò)洒(jī)洒(jī)写了五千多字,能看到这里的肠粉我为你点赞!


不过我想你会和我一样,脑子里已经有了许多问题:


  •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 寄生虫可能会分泌某些物质来帮助人对抗疾病,但它们还改变了什么?

  • 据说有寄生虫在,人的免疫系统才可以得到完整而充分的锻炼,是这样么?

  • 据说寄生虫能改变人的肠道菌群,以造福于人,是这样么?


此处必须来张图,你懂的?

  • 据说有些寄生虫促进了白介素IL-22的分泌,这样人的肠道就更容易被修复、粘液也会更厚;据说有些寄生虫激发了二型辅助T细胞(Th2)的活跃,能更好对抗炎症;据说有N种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都可以被寄生虫诱导出更高的活性;据说。。。

呃(⊙o⊙)…是这样么?

  • 还有人说,在进化过程中,人和寄生虫形成了强烈的共生关系,当人太慷慨也太不讲卫生的时候,就会让“老朋友”寄生虫起贼心,全面攻占人的身体,最终霸占让人死亡。而如果人略有吝啬讲究卫生,则可以长期共处,互利互惠。

这,你相信么?

  • 身体里有少量寄生虫真的有益?以后体检,是不是可以像测血压的范围一样,测一下寄生虫的含量是否在正常的区间值?

我想今天热心肠先生也无法确切地解释这些问题,就干脆把这些问题留在这里,供大家思考,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解答。




最后,让我回到“卫生假说”。


寄生虫治病的故事,不知道是否让你觉得卫生假说恐怕还真有点道理?


但知道了卫生假说,在我们希望带给孩子、家人和自己健康的时候,难道就是多接触脏东西、多玩泥巴这么简单么?


卫生假说已经有了一些修正,修正过的内容是什么?应该如何让它科学地指导我们?


请听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


  1. 小黑,《人虫战争1-3》,请看本期热心肠先生微信公众号另三篇文章

  2.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30422-feeling-ill-swallow-a-parasite

  3. http://www.thenakedscientists.com/HTML/articles/article/the-hygiene-hypothesis-unraveled/

  4. https://www.sciencebasedmedicine.org/worms-germs-and-dirt-what-can-they-teach-us-about-allergies-and-autoimmune-diseases/

  5. http://www.besthealthmag.ca/best-you/health/can-hookworms-cure-allergies

  6. http://io9.com/5933615/why-doctors-are-treating-allergies-with-parasitic-worms

  7.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elminthic-therapy-mucus/

  8. http://clippings.ilri.org/2015/04/21/parasites-to-the-resuce-study-suggests-dual-infections-may-help-control-livestock-and-human-infectious-diseases/

  9. http://www.infectionlandscapes.org/2011/12/helminths.html

  10. http://www.talkingpost.org/parasites-to-the-rescue/


热心肠先生原创文章!授权转发请邮件联系:

lanch@biomed.tsinghua.edu.cn


热心肠先生=热心帮助人+搞肠道健康+清华理科男。我的公众号只分享靠谱,不卖弄高深。科学可有争论,文章更可探讨,期待与您多交流。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2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