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益生菌是这么搞定致病菌的

可乐 宏基因组 2022-03-28

原来益生菌是这么搞定致病菌的

众所周知,益生菌对人体有多种益处,尤其是可以帮助我们战胜致病菌,成为我们人类的抗菌贤内助,但如何战胜致病菌的机制还不是特别明确,近期,美国学者在著名的《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Pathogen elimination by probiotic Bacillus via signalling interference》的文章,揭示了食物中发现的益生菌可直接干扰病原体的定殖,从这一角度帮我们重新认识了益生菌的作用方式 (1)。

占山为王

本实验分析调查了200名健康的志愿者,发现肠内存在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人,其肠道和鼻腔中就没有著名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殖。于是,科研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枯草芽孢杆菌确实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哪怕是本来肠胃中没有枯草芽孢杆菌的小鼠,给它们灌胃枯草芽孢杆菌孢子,也可以完全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道定殖。这一发现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某种机制,来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赶跑,因此科研人员顺藤摸瓜,发现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来实现定殖逆袭的。

图1. 枯草芽孢杆菌

细菌间的传递暗号

益生菌逆袭致病菌的关键在于成功破坏了敌方的群体感应系统——这是细菌间互相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细菌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分子,同类细菌可以感受同伴释放出来的信号分子,就如同统一战线使用的相同加密传递信号。同类细菌可以根据这一信号分子的浓度高低来判断当前己方的强弱,从而做出“明智的”形势判断。比如,当细菌数量比较少的时候,释放的这一信号浓度也比较低,细菌判断出己方面对身体免疫系统并不占优,就会蛰伏不动,休养生息,但当细菌数量较多的时候,信号浓度也相应升高,大家就会感受到自身的优势逐渐占据了上风,在某一时刻暴起发难,产生致病性。

这一群体感应系统,在细菌的定殖,生物膜形成,以及致病性等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而这次益生菌之所以能抑制致病菌的定殖,正是破解了对方的信号分子——肠道内的芽孢杆菌可通过生成一种称作为脂肽芬荠素(fengycin,又译作“丰原素”)的物质,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群体感应,从而实现抑制其定殖的作用。

图2. 群体感应系统

新的抗菌思路

作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助手——益生菌已经证明对身体有多种不同的益处,对抗致病菌并减少感染也是其中之一(3),但是学界对于其如何发挥作用还不完全清楚,这一实验帮助我们揭开了益生菌抗菌性的一个面纱。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新的抗生素之外的抗菌思路。

图3. 益生菌的益处

要知道,我们传统的抗菌方案都是希望剿灭细菌,比如用抗生素杀菌,但是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强大的杀菌压力下,细菌也会产生种种抗药性,最终导致抗生素失效。所以,如何能用更加“温柔”的方法来解决细菌感染问题,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思路,比如以细菌的群体感应为靶,破坏他们之间的通信,让其无法有效协调致病,或是直接补充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作为一种抗菌手段。
总而言之,对于致病菌,我们虽任务艰巨,但前途依旧光明。

参考文献

(1)Piewngam P, Zheng Y, Nguyen TH, Dickey SW, Joo HS, Villaruz AE, Glose KA, Fisher EL, Hunt RL, Li B, Chiou J, Pharkjaksu S, Khongthong S, Cheung GYC, Kiratisin P, Otto M. Pathogen elimination by probiotic Bacillus via signalling interference. Nature. 2018 Oct;562(7728):532-537.

(2)Chen X, Zhang L, Zhang M, Liu H, Lu P, Lin K.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a patent review (2014-2018). Expert Opin Ther Pat. 2018 Oct 26:1-17.

(3)Mahdhi A, Leban N, Chakroun I, Bayar S, Mahdouani K, Majdoub H, Kouidhi B. Use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secreted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nd Bacillus spp., as reducing indole production agents to control biofilm formation and efflux pumps inhibitor in Escherichia coli. Microb Pathog. 2018 Oct 10;125:448-453.

作者简介

可乐,医学博士,科学作者,公共营养师。主要从事抗感染药物和新材料的研发,长期为杂志与公众号等特约撰写科学稿件。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23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末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