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师之所以能当导师,因为年轻时做了这些|从博后到PI的十个建议

宏基因组 2022-07-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研圈 Author PLoS Comput Biol

来源:公众号“科研圈

作者:PLoS Comput Biol


从一名给别人做研究的博士后,成长为让别人给自己做研究的 PI,你的导师是如何做到的?


图片来源:Pixabay


来源: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2020-2-20

撰文:John S. Tregoning,Jason E. McDermott

翻译:张元一

编辑:戚译引 魏潇


一个研究者学术生涯中最主要的瓶颈,是从博士后变成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的过程:从做别人的研究转向让别人做你的研究。当 PI 和做博士后是完全不同的工作,两者只是恰好处在同一个环境中。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转变。它很少会利用到你在之前的职业生涯中学到的技巧,且情况显然永远不会对你有利。


在本文中,我们用 PI 代指任何为解答自己的问题申请经费、并用得到的经费管理自己的研究团队的人。在不同的研究机构,许多不同职位的研究者都可能是 PI,比如研究员、讲师、准教授(reader,英国大学中低于教授、高于高级讲师的职位)、副教授和资深科学家。一个判别方法是能否根据你的姓氏 X,把在你手下工作的人统称为 X 组。在从本科生到实验室主任的典型升职路径中,包括了博士、一个或多个博士后经历,然后是 PI。考虑到许多不同职位的人都可以担任 PI,从博士后到 PI 的最后一个晋升步骤有多种形式。在英国,这往往是研究员或讲师职位;在美国,这通常是从一个附带经费的独立职位开始的。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你明确一些获得 PI 职位的通用技能(1-4小节)和行为(5-10小节)。这些仅仅是建议,而不是指令。如你所见,我们提倡发展社交技能,这无论在学术界内部还是学术界以外都是有用的。




 1. 拥有想法

创造力是一个 PI 的核心——看到新的联系,思考新的想法,用对当前的理解来制定未来计划。不幸的是,创造力的概念模糊,而且它可能感觉与科学的过程有些不一致(图 1)。灵感到来时要积极接受,特别是灵感经常在最不方便的时候来,比如送孩子上学或在凌晨 4 点。我们要想办法捕捉这些飘忽不定的灵感。同时,承认真正新颖的主意和想法很少有:四处阅读能给你解决问题的灵感。《每种工具都是一把锤子》Every Tool’s A Hammer一书描述了创造力是什么,虽然它的内容更多是关于制造东西,而不是做科研[1]


图 1:拥有想法。科学中的想法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型,而且像泡泡一样转瞬即逝。一个好的想法在完善之后能够经得起检验和质疑。但是要小心,不要太早将想法透露给其他人。无论多么善意的批评都有可能让未成型的想法夭折。


学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灵感不是自己到来的,要给它们时间去发展。有比好主意更多的坏主意是完全正常的。即使一天只产出一个装满纸的垃圾箱和一些沾满茶渍的涂鸦,有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这个过程是什么(图 2)。在某些时候,这些涂鸦确实会转化为新主意,但这并没有那么容易——咖啡因还是有帮助的。


图 2:创造的过程。写作是完成创造的一部分,而拥有一个能帮助你写作的机制也非常重要(此外还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


与他人讨论你的主意和想法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帮助你塑造这个想法,还有助于找到适合它生长的地方。不过讨论的时机至关重要。想法是非常脆弱的:早期的反馈往往集中在消极方面,而不是它的发展潜力,许多好想法由于早期的“帮助”而最终被扔进了垃圾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建议,关起门来打磨最初的想法,只有在想法基本形成时才开门交流[2]




2. 发表论文

别幻想了,你的简历上所需要的内容就是论文(图 3),最好是你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更理想的是你既是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的论文,偶尔有一两篇担任末位作者的论文也要写上去。论文既是我们在科学界留下的印记,也是其他人追踪我们印记的参考。最近的一项分析指出,论文是影响获得教职唯一最重要的因素[3]


图 3:发表论文。每个成功的 PI 都有一个“墓地”,里面塞满了未完成的或者不成功的想法。技巧就在于推动项目,确保其中一部分活下去。


虽然你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是黄金标准,但发表刊物的广度和深度也同样重要寻找机会为他人的工作做出贡献吧。合著的论文是很重要的;它们展示了作为团队一部分进行协作的能力,可以在申请数额更大的经费中发挥作用。一种方法是利用任务优先级排序几乎每一个 PI 都会因为研究人员离开或研究的优先顺序发生了变化,手上堆积着一些似乎永远无法完成的项目。通常,这些项目所需要的只是有人将已经存在的数据表达成纸面形式。在等待主项目取得成果的同时抽空完成副业,这对于提升简历和练习写作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你还需要一些证据证明自己值得资助。不幸的是,对于早期的职业研究者来说,不能成功获得资助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你没有得到经费,就无法成为 PI;而你没有成为 PI,就无法得到经费。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并非无法克服。你可以申请一些小额资助,包括差旅补助金和(有时会有的)内部资助计划。至少,要参与到申请经费的写作中去。了解这个过程,这样它就不会对你造成可怕的打击。如果你确实为当前实验室的经费申请作出了贡献,请确保你的名字在其中以某种角色出现。


虽然没有论文就不可能得到一个学术职位,但光有论文是不够的:有很多人有很好的简历,却没有终身教职。你还需要更多。




3. 了解研究工作并学会统筹

在你因为研究课题而失眠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学术生涯涉及到什么。剧透警告:主要是统筹(图 4)。在成为一名 PI 之前,本文作者大量地从小说中汲取素材,对这个角色形成了模糊而完全错误的想法,其中混合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莱拉的牛津》(出自《黑暗物质三部曲》)和《侏罗纪公园》中的克隆实验室(在恐龙逃走之前)。然而,对学者更为贴切的比喻大概是企业家,他们在提供一些核心支持服务的组织内经营自己的业务。


图 4:身兼数职。作为实验室的领导者,你的职责可能会拓展你的能力,以完成项目。注意,如果你被认为是成功的,你就会被要求承担更多。


作为实验室负责人,你要负责筹款、资金管理、采购材料和设备(其中一些是非常专业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培训和管理使用危险材料工作的员工、宣传当前的研究以及规划未来的研究作为一名教育者,你应该激励和教育下一代,无论是在课堂上面向 300 名学生讲课,还是作为导师为某个学生提供指导。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帮助管理一个拥有超过 10000 名员工的大型复杂组织。雇佣合适的人可以分担一些工作量。


没有两个人学术生涯是一样的,这是这项工作最好的方面之一。在选择自己路线时我们有(一定的)灵活度。虽然工作中有一些核心要素,即教学、研究和管理,但每个人的角色构成可能是非常不同的。这点将因个人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只进行研究,有些地方则侧重于教学。花点时间想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学者,你的优势在哪里,这样你才能做好最好的准备。但也要尝试一切: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以前未知的特长,无论是指导委员会、设计课程还是社区推广。




 4. 培养你的技能

攻读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在实验室学到的技能,基本上与管理实验室所必需的技能无关。虽然你会根据简历(以前的雇主和发表记录)获得下一份工作,但你在下一份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功,将取决于你完成一系列其他事情的能力[5]。最大的区别是实验室和技术工作。作为一个 PI,你花在真正科学上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无论是在实验室、在野外还是在电脑上)。这可能很难以接受,但是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你的主要职责是支持你的团队。要花点时间在实验室外培养技能。如果想更多地了解管理实验室所需的技能,请阅读《掌舵人》At the Helm)[6]


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写作。你曾经用来生成数据的时间,很快就要被写基金本子和论文的时间填满了。把科学写好不是小事。有很多资源可以支持你学习写作,包括斯蒂芬·金的《写作》On Writing)[2]、罗伊·彼得·克拉克(Roy Peter Clark)的《写作工具》Writing Tools)[7]、乔舒亚·席梅尔(Joshua Schimel)的《写作科学》Writing Science)[8]。这方面也有学术文章,包括一些优秀的 10 条简单规则[9]。如果你没有时间读这些,那么就接受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政治和英语》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中提出的建议,不要说任何直接、野蛮的话。没有什么比练习和反馈更好的了。记住,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表达想法[11]


另一个关键技能是学习如何与人共事。在你自立门户之前先获得管理经验,这样一来,你早期的错误就不会长期影响你。学习管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科学之外,有很多形式可以实现,比如在商店里工作、在福利机构做志愿者、经营儿童足球队甚至参军,这看起来有点极端,但是它给了你一个机会去探索什么相处方式有用,什么没用。另一个培养管理技能的方式是和学生一起工作。同样,你也可以问问博士后导师,自己是否可以在目前的实验室承担管理责任。




 5. 关注奖励

成为 PI 很多时候可以归结为一种态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品质是面对困难坚持不懈。你最终经历的过程通常会比最初的计划复杂得多,但不要放弃(图 5)。虽然一天的工作时间有限,而且不幸的是,从获得博士学位到进入常任轨的时间有限。但解决办法不仅是更加努力,要专注于那些能帮助你跨越边界的事情。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确定哪些是关键的,并能评估单位时间的投资效益。


图 5:关注奖励。通常,和实际发生的事情相比,你的计划要简单直接得多。重要的是灵活地实现目标,以及灵活地看待目标。与此同时也要记住,其他人的经历未必像看起来那样一帆风顺。


充分利用你的时间:想想你被要求做什么,以及这些任务如何帮助你成为一个 PI。例如,对你所做的工作要有选择:除非文章可能发表,否则不要开始任何工作。一个主要的技能是学会说不,即使机会真的很诱人(图 6)。如果你的老板有十个零散的想法,却对最终的文章毫无思路,拒绝老板可能会很困难。但如果项目看起来像是死胡同,你就得挑剔一点,偶尔说不。当然,自我驱动和以自我为中心是有区别的;你仍然需要做一些有助于自己所在的实验室顺利运行的事情。道理适用性延伸到教师职位。善于合作将使你得到雇主的青睐:而没有人愿意和以自私著称的“那个人”共事。


图 6:说不。说“不”的能力对于 PI 是必须的,哪怕那个机会真的很诱人。


要知道,别人向外界展示的并不是全部真相。哥伦比亚大学的爱丽丝·普林斯(Alice Prince)教授最近描述了她所在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个人介绍与她本人多么相去甚远[13]从一个大实验室的成功博士研究生到一个更大实验室的博士后,再到一个研究员职位,每一阶段都有 CNS 论文,这仍然被认为是成为 PI 的唯一途径。但很少有人能走这条路,在短期职位中挣扎猜是一条更现实的路。相信我们:在不发表《自然》的情况下,你还是有可能得到一份 PI 工作(作者们提交了自己的 Google Scholar 简介作为证据:JST 和 JEM)




6. 在失败后重新开始

不管多么专注,你都不可能避免失败的。作为学者最常见的经历之一就是失败。你在成为 PI 的道路上会经历失败,你成为 PI 后也会经历失败。重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如何重新振作起来(图 7)。从来没有人可以一直成功;用体育来进行比喻吧,贝比·鲁斯(Babe Ruth)的平均击球率是 0.342,也就是说 65% 的时间里他都没打中球;而利昂内尔·梅西(Lionel Messi)每进一球需要 5.79 次射门的机会。瑟琳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的第一个发球有 40% 几率失败。同样,一个 PI 如果能有 20% 以上的经费申请获得通过,就算是超级巨星。学习应对失败的策略至关重要。一些有用的东西如下:


图 7:在失败后重新开始。坚持和毅力是成为 PI 最重要的两种特质。你应该勇敢捍卫自己的观点,但也要意识到你可能是错的。


反思练习


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杰出作品《终身成长》Mindset)[14]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面对失败。她建议把失败重新定义为一个学习的机会。最初的哀悼期结束后,你可以根据评审专家的反馈,再看看被拒绝的论文和资助,看看能改进什么。


回收、修改、再提交


任何一次被拒绝都不意味着想法的终结,许多经费申请都需要重新提交。2015 年,NIH 的 R01 经费申请成功率在重新提交时约为 30%,而初始提交时为 10%[15]。并且即使没有得到资助,你也有办法完成工作,比如把它们拆分成新的项目,或者与到其他受资助项目并行进行。同样,没有一本期刊是完美的,随着《旧金山科研评估宣言》(DORA)倡导改变期刊的影响因子,有必要考虑你的工作将被什么其他依据评估[16]


学会像评审专家一样思考


尽管存在缺陷,但同行评议制度已经是相对最好的了,并且我们一时还没法摆脱它。记住,评审专家不是因为讨厌你而拒绝你的作品。站在评审专家的立场上,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来自多个课题的大量资助申请做出决定。有时你的工作可能不够格,但是用新的数据再次申请可能就足以让你成功出线。


不要个人化


把个人价值与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分开是很重要的。失败以及由此产生的迭代修正是创造力的一部分。不要将失败看作是针对你个人的,这有助于让你接受建设性的批评,推进你的想法,也让自己前进[17]。




7. 打造自己的品牌

有两样东西是需要推销的:我们的想法和我们自己。在这两者中,首先要推销的是我们自己,这(至少在工作中)是由简历定义的:我们在做什么,和谁一起做,在哪里做。发展一个好记的“个人品牌”,在会见潜在合作者、会议组织者和资助者时使用。准备一句话的快速发言来总结你的工作,并辅以一个令人兴奋的案例研究。品牌包括你渴望做的研究类型和想要运行的初始项目。如果成功地推销了这个品牌,当别人在组织拨款、合作或研讨会时,你就有希望被想起。品牌甚至可以帮助你得到难以捉摸的终身轨或讲师任命委员会的机会。品牌发展的一部分是确定你的优势,并磨练它们。虽然不应该忽视自己的弱点,但长处才是建立事业的基础。这个品牌不再局限于论文和会议。通过社交媒体可能接触到全新的受众[18]——但也要意识到,人脉的提升不一定能够弥补在兔子洞里浪费的时间。




8. 相信自己

发展品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部分原因是冒名顶替综合征的诅咒[19],也就是说你怀疑自己的才能,担心自己名不副实(图8)。几乎学术界的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同行评议的过程是一个重要因素:你和你的工作通常由别人来评判,而且鉴于整体的高失败率,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图 8:相信自己!记住,科学界的每个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冒充者综合征的困扰,并且质疑自己、自己的观点和位置其实是科学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你就会感到那件实验服真正属于自己。


归根结底,做学术只是一份工作,一份迷人而有趣的工作。有时它会占据你所有的时间,但最终只是一份工作。不惜任何代价成为 PI 是没有意义的。确保工作之外还有生活,这是为了自己和团队的精神健康。学术倦怠是非常真实的,这时候你完全可以休息一下,重新设定压力水平,例如本文作者会去跑步[20]。有时候退后一步甚至可以帮助发展创造力、改变思维方式。同样,如果你一天中每小时都在为了成为 PI 拼命工作,那么当生活难免遭遇逆境的时候,你就没有余力处理了。




9. 建立互助人际网络

建立人际网络是成为 PI 的重要部分。最好的实现办法是和人们面对面相处:出去一起吃饭。随身携带名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大型会议,并且计划你想在会议上遇到谁,你甚至可以提前给他们发邮件安排会议期间的会面。通常,小型会议可以给你更好的机会与人见面。但要知道,演讲并不是会议的唯一部分;社交活动是结识人脉和学习的好地方。人际网络不仅仅局限于此;与同龄人建立横向的人际网络,与正在培训的对象建立向下的人际网络。虚拟网络也可以提供帮助:本文就是 Twitter 对话的产物。


另一个考虑是选择合适的老板和工作环境。理想的老板是支持的、有能力的、慷慨的。如果找不到,就找一个能让你独立处理事情的人,这样你就能发展自己的想法。至少,要避免那些有意或无意损害你事业的老板。在承诺为潜在老板工作之前,试着去发现他是什么样的人;当你去实验室面试时,一些零散的问题可能会有帮助。


最终,没有人能只靠自己成功(图9)。建立一个人际网络有许多功能上的原因:其他人有不同的技能、专业知识以及获得设备或试剂的渠道。许多好事往往是偶然会面的随机结果,例如,与面试时遇到的外部考官讨论产生了论文,或开会时在附近的酒吧达成了合作。


图 9:寻求帮助。记住,有时你需要一个啦啦队,有时你就是其他人的啦啦队。


但是建立人际网络更重要的原因是,孤军奋战是无用、无聊和可悲的。每一阶段都培养你的同事,尽可能和蔼可亲。你也许可以通过分而治之、赢者通吃的态度来获得成功,你也能说出曾经这样做过的人的名字。但不要这样,因为那时每个人都输了。




10. 知道何时放弃

即使遵循这 10 条规则,我们也不能保证你最终会经营自己的实验室。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逃离离场,这在科学的死胡同里同样重要。在长时间苦苦追逐无法得到的东西之后,继续追逐它不会增加你的整体幸福感。


记住,做学术不是唯一的工作。有观点认为成为 PI 是唯一的道路。作为一名博士生,你很容易说你的梦想是成为一名 PI。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可见的替代选项而导致的群体思维。在大学系统中,最显眼的成功者是 PI 们;在其他职业中成功的人必然已经离开了大学系统。但是,成为 PI 只是接受了科学训练的硕士博士们职业道路中的一个选项,很多职业都重视你在深造过程中培养的技能的价值。确保在提升能力的同时考虑在学术圈外的就业能力,或者在学术圈内发展自己的一个优势。这也是本文作者开始写博客和画画的部分原因:这是一条从喜欢的技能中提取出来的新路,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发展维度[22]


决定什么时候退出是最难的一条规则,并且与关于学会接受失败的规则六直接冲突。这是一个只有你才能做出的决定,但不要着急,三天两头想辞职的情况并不罕见。



总结

把如何成为 PI 浓缩成十条“简单”的规则并不容易,特别是其中有这么多相互冲突的地方——关注自己但不要自私,失败面前不屈不挠但知道何时退出,要有娱乐心态但不要愤世嫉俗。还有,这份名单上缺失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要素,包括技术专长、勤奋工作和专业知识。这些都是必需的,但是拥有这些特质的人比 PI 职位要多得多。运气显然很重要,但你也需要准备好利用机会。


最后,如果想成为一个 PI,不要让任何人吓退你(包括你自己)。是的,情况对你不利,最近的一项研究再次证明博士后成为终身教职人员的比例很低[23],但有些工作的金字塔更为陡峭。研究在其他职业中登上顶峰的可能性会让学术界显得正常一些。例如,在美国 3 亿人中,只有 5.1 万人从事演员工作[演员权益协会(Actors' Equity Association)2017 年数据]。同样,虽然几乎每个英格兰的孩子小时候都踢足球,但只有 22 个孩子最终进入了国家队。与这些可怕的概率相比,做学术就相对轻松了:在美国雇佣的大约 2 万名博士后中,有 15% 的人最终将进入终身轨学术职位[24]


归根结底,社交能力(有时被称为“软技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消息是,你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很多这样的技能:时间管理、与人合作、评估优先级都是博士后学习的一部分。更妙的是,这些领导技能也适用于所有的工作,包括更加坚韧、更善良、照顾好自己和同事、专注于你的目标。所以,即使学术抱负没有发挥出来,你也可以在任何职位上取得成功


在刚开始独立的年轻学者面前,学术道路大多会变得充满挑战和困难。不过,你的导师/老板年轻时八成也是这么过来的,这样想是不是平衡点了?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07448

John S. Tregoning & Jason E. McDermott. Ten Simple Rules to becoming a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16, e1007448, doi:10.1371/journal.pcbi.1007448 (20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联系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参考来源:

1. Savage A. Every tool's a hamme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2019.

2. King S.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Scribner trade paperback edition. ed. New York: Scribner; 2010. x, 291 pages p.

3. van Dijk D, Manor O, Carey LB. Publication metrics and success on the academic job market. Current Biology. 2014;24(11):R516–R7. pmid:24892909

4. Jahren H. Lab girl. First edition. 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6. 290 pages p.

5. Ranganathan S. Towards a career in bioinformatics. BMC Bioinformatics. 2009;10(15):S1. pmid:19958508

6. Barker K. At the helm: leading your laboratory. 2nd ed. Cold Spring Harbor, N.Y.: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10. xii, 372 p. p.

7. Clark RP. Writing tools: 50 essential strategies for every writer. College ed.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8. xv, 260 p. p.

8. Schimel J. Writing science: 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xiv, 221 p. p.

9. Dashnow H, Lonsdale A, Bourne PE. Ten Simple Rules for Writing a PLOS Ten Simple Rules Article. PLoS Computat Biol. 2014;10(10):e1003858. pmid:25340653

10. Orwell G.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Broadview Anthology of Expository Prose. Toronto: Broadview Press; 1946.

11. McDermott JE, Partridge M, Bromberg Y. Ten simple rules for drawing scientific comics. PLoS Comput Biol. 2018;14(1):e1005845. pmid:29300733

12. Tregoning J. From parade ground to PI. Science. 2018;359(6373):362. Epub 2018/01/20. pmid:29348239.

13. Prince A. Omissions from a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 biosketch. PLoS Pathog. 2018;14(5):e1006896. Epub 2018/05/11. pmid:29746562; PubMed Central PMCID: PMC5944916.

14. Dweck CS.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Updated edition.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6. xi, 301 pages p.

15. Lauer M. Resubmissions Revisited: Funded Resubmission Applications and Their Initial Peer Review Scores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s://nexus.od.nih.gov/all/2017/02/17/resubmissions-revisited-funded-resubmission-applications-and-their-initial-peer-review-scores/  . [cited 2020 Jan 17]

16. Tregoning J. How will you judge me if not by impact factor? Nature. 2018;558(7710):345. Epub 2018/06/21. pmid:29921857.

17. Su F. The Lesson of Grace in Teaching. From The Mathematical Yawp blog 2013 [Internet]. Available from: http://mathyawp.blogspot.com/2013/01/the-lesson-of-grace-in-teaching.html  . [cited 2020 Jan 17].

18. Britton B, Jackson C, Wade J. The reward and risk of social media for academics.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2019.

19. Persky AM. Intellectual Self-doubt and How to Get Out of It. Am J Pharm Educ. 2018;82(2):6990–. pmid:29606718.

20. Tregoning JS. Running up that hill. From Dr John Tregoning, Academic blog [Internet]. Available from: https://drtregoning.blogspot.com/2018/05/running-up-that-hill-running-pop-songs.html   [cited 2020 Jan 17].

21. Tregoning J. No researcher is too junior to fix science. Nature. 2017;545(7652):7. Epub 2017/05/05. pmid:28470218.

22. McDermott J. Drawing connections. Science. 2017;356(6343):1202. Epub 2017/06/18. pmid:28619947.

23. Hayter CS, Parker MA.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ransition of university postdocs to non-academic scientific care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Research Policy. 2018. https://doi.org/10.1016/j.respol.2018.09.009. 

24. Puljak L, Sharif WD. Postdocs' perceptions of work environment and career prospects at a US academic institu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2009;18(5):411–5.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