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85助理教授与二本教授哪个水平高?

宏基因组 2023-08-18

文章 | 静寂冬  来源 | 科研大匠(keyandajiang)

目前我国发展迅速,人才更替加快。高校传统职称体系不断向国际靠拢,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岗位职称体系混乱,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职称体系仍需较长一段时间。

高等教育岗位职称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

1. 中国的旧职称(准确说应该是岗位)体系;
2. 发达国家(主要以美国为例)的PI职称体系;
3. 中国现阶段混杂的职称体系(包含有自身的旧体系,同时又在向PI体系演变);
(以理工科背景为主,文史、社会科学方向会有不同,但大致也可参考)

中国的旧职称(岗位)体系


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十多二十年前乃至更早,多数大学教授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晋升:博士毕业留校成为讲师,进而随着年限、资历的提高,评为副教授、教授。但在80年代,硕士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可以做讲师、副教授乃至教授,因此很多老一辈的人后来是带着教授职称又去读博士的。


当然,不同层次的学校,其岗位没法明确作对比;同理,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人作比对,也不太合理。

关于第一点举例:“清华北大的本科生跟普通二本的本科生也是一个概念,都是全日制本科学历,但这肯定是有差别的。”

关于第二点举例,如果问:“清华的本科和211的博士,哪个更厉害?”这就很难回答了,要看关注哪方面。具体而言,后者当前水平更高,但前者潜力更大。

关于旧式职称(岗位)体系,还涉及博导资格问题。二十多年前,我们高校的学术水平跟国外差距非常大,博导资格非常难获得,在有博士点的学校,一般情况是:讲师无招收研究生的资质;副教授,以及部分教授,可以是硕士生导师;教授中的能力最强的,可以是是博士生导师。通常二本都没博士点,最高只能授硕士学位。但是,北大这种学校,在零几年就开始出现副教授具有博导资格的情况了。


那个时期,国外名校归国的博士、博后,可以直接在国内名校做正教授+博导。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破格评为长江学者。

主流发达国家教职体系,PI制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AP)→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Full Professor)→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


主流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早已形成稳定的教职体系。


学术界的一般流程是:

博士毕业后做几年博士后(长度视学科而定,理科一般3-6年),然后竞争到一个大学的职位,即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听起来不是很高级,但水准其实非常高的(尤其在当前的理工科,基本都是从上百个求职的博后中竞争出来的精英),通常都具有博导资格,有足够的启动经费招博士、雇博后,自己当“老板”,即所谓的Principal Investigator。其学术地位本质上跟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无区别,都是独立PI,只不过年轻,资历浅罢了(因为考虑应聘人员的发展潜力,助理教授的年龄一般要求在30-38之间)。所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招人原则是:要么不招,招进来就是博导、独立PI。

不过助理教授不是终身教职(所以称为tenure-track),6年后需要评副教授,评不上就得走人,所以工作压力很大;评上了副教授,则成功晋身终身教职(tenure),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评上副教授的人(年龄一般在40多岁)还会继续追求晋升,一般在45岁以上能够晋升教授(40岁以下能成为教授者基本都是出类拔萃的),多数人的职业生涯到此为止。


而教授中的佼佼者(基本都是国际上某领域的主导者),会获封为Chair Professor,工资也会比普通正教授更高。在美国私立大学,这种Chair Prof.一般是冠有某个名人(如赞助者等)的名字的,比如颜宁在普林斯顿的岗位是 Shirley M. Tilghman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是以普林斯顿前校长 Shirley M. Tilghman 冠名的。这种荣誉称号,普通大学的一个系里只有两三个;但是,在MIT这类名校里比例则很高,比如,80%的正教授都是Chair Professor。Chair Professor大致可对应于中国的长江学者。

中国现阶段的混合教职体系


新旧职称体系相融


过去因为科研实力的不足,造成了一种现象:

我们的教授,水平可能不如发达国家的助理教授。所以存在一个问题:海归的博士后,学校应当给予什么职称?给讲师,人才肯定不会选择中国高校;给教授,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当教授,院里50岁的副教授(也许当年曾经是这个年轻人的任课老师,甚至硕士导师)会是什么感受?

最终来看,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多数学校在早期还是直接给了海归博士后正教授、副教授的职位,甚至,一些精英回来就选上了长江学者(其实在国外,就是给助理教授)。


慢慢的,随着国内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不再给予海归人才教授的职位,其中的名校如北大清华,从大约5-10年前开始,连副教授的职位也不轻易提供了,而是与美国名校一样,聘为 tenure-track 助理教授。


其实这是一个博弈的市场过程。但这也导致,现阶段不同层级的高校之间,其职位几乎无法对等比较,有些时候甚至同一个学校内部都无法比较,外人看了更是一头雾水。

比如,同一个应聘者,去国内前10名左右的学校可能是副教授,但去20-30名的普通985能当教授。同一个应聘者,去清北可能是助理教授,且非终身教职,与国外一样,6年内需要评副教授,非升即走;但去其它学校,也许能直接获得教授职位。(一些学校为了抢人才,可能会承诺直接给终身教职)

同时,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老一辈的教授、副教授?老一辈教授的科研水平可能的确不如新来的年轻人了,但他们也曾是那代人里杰出者,也为学校、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不能“卸磨杀驴”。所以,由于种种原因,旧的职称体制无法迅速退出。

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现状是:

旧的“讲师→副教授→教授”体制依然保留,但在逐步退出——顶级学校已经尽量不招讲师了,普通学校还招,因此现在的博士毕业生依然可以走这条路线,但在将来的晋升中会面临优秀国内外博后的竞争,所以比较吃力;同时,新的PI制也在采用,且在扩大,目前主要面向海归博士后,以后应该逐渐会国内外博后一视同仁。

而PI制所给的职位,各校也不同。简单来说,越是自信的名校,越跟国外名校同步,即,让年轻人从助理教授做起;反而不太自信的学校(相对于更好的学校来说),为了吸引人,越能给出更高的职位起点,比如教授、副教授。但PI制下,不管职位是什么,都是具有博导资格,且薪资往往大幅高于旧体制员工,所以可能会出现同一个学校里,新体制下助理教授(博导)的薪水远高于旧体制正教授(硕导)的情形。


目前采用PI制的学校,对外一般回避PI系统的职称,即不称为“助理教授”,而是称之为“特聘研究员”。当前国内的行情是,教职称号越低越厉害……

比如一个人要是助理教授PI,则他基本是在国内前七的学校(做博导),或者南科大、上科大、西湖大学、北生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这种新建的、对标国际一流的地方,而且薪水很高,而且一查简历发现没准还是青千。

所以,很多人把助理教授与讲师对等,是极不合理的:理论上讲,前者一般手握大额经费,是独立的PI(俗称老板),具有带博士、博后的资格,自己全权主导研究方向;后者一般不具备招生资格,目前在国内的形式多是挂靠在大老板手下做小老板。因此前者在学术界的地位、前途一般是比后者高出许多层次,同时,获取职位的难度,包括就职后的工作压力也要大很多。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