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PB:湖南师大尹佳组-乳酸菌的耐热实验

宏基因组 宏基因组 2023-08-18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PDF审稿。在线文档(https://kdocs.cn/l/cL8RRqHIL)大众评审页面登记姓名、单位和行号索引的修改建议。修改意见的征集截止时间为推文发布后的72小时,文章将会结合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后获得DOI在线发表,同时根据贡献程度列为审稿人或致谢。感谢广大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乳酸菌的耐热实验

Heat Resistance Test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陈雨薇1,李琴心1,齐益宁1,尹佳1 *


1动物肠道功能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长沙,湖南省

*通讯作者邮箱jiayin@hunnu.edu.cn


摘要耐热性是乳酸菌运用于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确定益生菌的热稳定性和优化热阈值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前景。益生菌即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生存率则更具有工业优势,有利于应用于生产。耐热实验将一株细菌菌液分别置于一个温度梯度下,处理一定时间后,根据生存率判断细菌的耐热程度

关键词耐热,乳酸菌,温度梯度,稀释涂布法,生存率


材料与试剂

1.涂布器

2.离心管 (1.5 ml,15 ml)

3.MRS肉汤培养基 (赛默飞,CM1175)

4.琼脂 (生工,A505255)

5.PBS缓冲液 (国药,HYSH3025601)

6.MRS固体培养基 (见溶液配方)

7.MRS液体培养基 (见溶液配方)


仪器设备

1.量筒

2.玻璃棒

3.涂布器

4.移液枪

5.恒温水浴锅 (江苏荣华仪器,HH-4)

6.90 mm塑料培养皿 (biosharp BS-90-D)

7.纯水制备仪 (ELGA PURELAB系列)

8.吸头 (生工,F601227)

9.烘箱 (天津泰斯特101-0A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10.厌氧培养箱 (Whitley, DG250) 

11.超净工作台 (天津泰斯特,CJ-2D)

12.10 μl, 20 μl接种环 (生工,F619312)

13.高压灭菌锅 (上海庆开,GI54TW)

14.冰箱 (美菱)

15.摇床 (Eppendorf ThermoMixer C恒温混匀仪)


实验步骤

一、制备细菌悬液 (以下操作均于超净工作台上进行)

1.将待测菌株从-80 °C冰箱取出置于冰盒上,用无菌接种环采用连续划线的方式将待测菌株接种于普通的MRS固体培养基上以分离得到单菌落将培养皿于37 °C厌氧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 h。

2.从厌氧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皿,用灭菌后的牙签或枪头挑取平板上由单个菌生长成的单菌落,接种于装有1 ml MRS液体培养基微型离心管(1.5 ml或2.0 ml)中轻轻摇晃牙签或枪头至混匀,盖上微型离心管盖子。 (谢凤珍等,2014)。做好标记置于37 °C厌氧培养箱中静置培养12 h,直至OD600约为3.0

3.将步骤2培养后的菌液震荡混匀,取100 μl菌液转移至装有900 μl MRS液体培养基的微型离心管中,做好标记,于37 °C厌氧培养箱继续培养18小时,为了保证乳酸菌活性。重复此操作两次,直至OD600约为3.0

4.将将步骤3培养后的菌液震荡混匀,取1ml菌液转移至装有30 ml MRS液体配养基的灭菌小锥形瓶中,轻轻混匀置于37 °C厌氧培养箱培养24 h,直至OD600约为3.0

5.取10 ml锥形瓶中菌液至15 ml离心管中,盖上盖子颠倒混匀,再取15 ml离心管中的菌液1.5 ml2.0 ml微型离心管中,共四管。分别编号为1,2,3,4

注:不能直接取用锥形瓶中的菌液,避免上下层菌液不均匀影响实验结果。

二、将菌液进行热处理

编号为1,2,3,4的菌液分别至于预调到37 °C, 50 °C, 60 °C, 70 °C的水浴锅中处理5 min,处理后立即放在冰盒中。

注:处理温度和时长可根据细菌的耐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测定存活细菌数

1.菌PBS缓冲液菌液进行梯度稀释至10-3,10-4,10-5(周平等,2014)。取热处理的菌液100μl置于装有900μl灭菌PBS缓冲液的微型离心管中,

2.适当稀释倍数的菌液10 μl,用无菌接种环或涂布器将菌液均匀涂布于MRS固体培养基干燥后将培养皿于37 °C厌氧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 h。每个热处理组3个重复,试验后将处理后的菌液置于4 ℃冰箱中保存。

3.观察平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检查是否被污染 (一个平板内是否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态菌落) ,观察三个重复中菌落数是否差别很大。如有上述两种情况的任一种,则需重新进行实验。平板中菌落数在30-300即为有效,结果取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四、计算生存率

Survival (%) =CFU/ml (t) ×100/CFU/ml (t0)


结果分析

1.耐热实验结果

本实验待测菌为HSM-1,HSM-10,HSM-14,HSM-18四株乳酸菌。热处理后HSM-1表现出最高的存活率,其次是HSM-10和HSM-14。50 °C处理5 min后HSM-1 存活率为74.6% HSM-10和HSM-14的生存率分别为57.5%和32.7%,而HSM-18的热处理后存活率最低为9.0% 。60 °C热处理5 min后,HSM-1存活率为74.2%HSM-10和HSM-14的生存率分别下降到14.4%和11.6% (Chen et al., 2020)。在70 °C热处理后,菌株存活率下降不到1%。这些结果表明,在50 °C和60 °C条件下,与其他三种菌株相比,HSM-1具有更好的耐热性,更利于工业化应用。


表1. 四种乳酸菌体外耐热实验结果 (Chen et al., 2020)

Strain

Heat-treatment

50 °C

60 °C

70 °C

HSM-1

74.6%

74.2%

0.2%

HSM-10

57.5%

14.4%

0.1%

HSM-14

32.7%

11.6%

0.4%

HSM-18

9.0%

0.0%

0.0%


失败经验

一、失败原因

1.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无菌操作。

2.细菌活化程度低,导致后期生长速度太慢。

3.细菌接种后菌落数太多或太少,使实验结果不精确。


二、补救经验

1.若平板染菌则重新用储存在4 ℃冰箱的的菌液重新稀释涂布于MRS固体培养基进行实验

2.把握细菌培养时间,取对数期生长的细菌进行实验。

3.稀释倍数和处理时间根据不同菌的特点进行预试验摸索。


溶液配方

1.MRS固体培养基配方 (1,000 ml)


序号

试剂

质量/体积

1

MRS培养基粉末

52 g

2

琼脂粉

14.4 g


2.MRS液体培养基配方 (1,000 ml)


序号

试剂

质量/体积

1

MRS培养基粉末

52 g


MRS培养基灭菌温度为115 °C、20 min


致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1700004) ,全国大学生平台创新和创业培训项目(S202010542046),湖南省科技厅创新人才与平台计划 (2019RS5001) ,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经费 (2019RS3022) 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谢凤珍,华承伟,牛宏阳.(2014).耐热木聚糖酶源细菌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2(05):7-10.

2.周平,罗惠波,黄丹,邓波,王庆,黄治国,卫春会,邓杰.(2016).中高温大曲中一株耐热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风味代谢产物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37(24):215-220.

3.Chen,T.,Wang,L.,Li,Q.,Long,Y.,Lin,Y.,Yin,J.,Zeng,Y.,Huang,L.,Yao,T.,Abbasi,M.N.,Yang,H.,Wang,Q.,Tang,C.,Khan,T.A.,Liu,Q.,Yin,J.,Tu,Q.,&Yin,Y.(2020).Functionalprobiotic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from Hu sheep milk. BMC microbiology 20(1), 228.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PDF审稿,或浏览器直接访问下载链接:http://210.75.224.110/github/MicrobiomeProtocol/04Review/210202/2003726JiaYin952676/Protocol2003726.pd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