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生新生进入实验室后,如何成长?5点建议分享

宏基因组 2023-08-18
作者|罗民

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何不同,你当然可以说出很多不同之处。


我认为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就是:从个人奋斗到团队奋斗的转变。


在本科阶段,一个学生是作为一个个体在学习,从老师,从同学,从学校环境中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


而在研究生阶段,他要融入一个集体之中,团队中最为宝贵的品质是倾诉困难,分享喜悦,团队中最为不可取的品质是“个人包打天下”,“个人的完美主义”


团队的取胜之处在于特长和协作,一个人在团队中要做一个有特长的人,在特长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要懂得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许有一个人可以做好所有的事情,但是面临时间和精力上的局限,这时候就要求相互的协作和支持,才能实现互补,协调和发展的统一。


一个研究生应该如何接受科研训练,培养科研素质呢?科研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培养过程贯穿从初高中、大学期间基础理论的学习,一直到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实践过程。


当一位研究生新生进入实验室后,他应该如何成长呢?


建议一:通过文献调研,尽快熟悉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通过阅读实验室的发表论文和硕博论文来熟悉这个实验室的研究积累。


了解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和优点特长,为自己选择适合自己,自己擅长,有灵感思路的研究方向做好前期准备;


建议二: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研究方向,尽快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短时间熟悉实验室的一切是不可能的,学习所有的操作实践技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短时间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技巧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通过查阅文献,1.了解某一种材料的结构特性,比如,MXene,尖晶石结构,钙钛矿结构的结构特点。


2. 熟悉某一种性能的应用,如超级电容器或电容脱盐的原理和发展概况,或了解光电催化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3. 熟悉某一种材料的制备过程和实验细节,比如碳点的制备方法,MOFs或POMs的制备方法,层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MXene材料的插层剥离方法。


建议三:在有了一定理论储备之后,要积极开展实验。


研究从来也不是在学习到所有技能之后才能展开,而是根据实验的开展而符合逻辑的顺次展开的。


当你用到某一项技能的时候,在实验室都可以向老师或高年级的同学来请教,此时他们已经成长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学习比在不知道这个方法或技能到底能用来做什么的时候更加有效。


通过开展研究,遇到困难,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你就像在游戏之中打怪升级,不断获得新的装备和操作技能,也逐渐进阶成高级玩家。


建议四:与实验室的成员沟通你的想法和思路,交流观点,激发巧思,并在实验中加以运用和验证。


这有点像围棋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掌握了一个定式和手筋之后要在对局中加以使用,才能真正了解各种下法特点和使用场合。


看文献的时候自己好像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又感到无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来,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是研究初期必经的一个阶段。


我们需要反复思考文献为什么选择这个策略来改性材料,如何提升性能,通过不同文献的对比来相互验证其提出的观点,找到其他可能的解释,比如某一个文献这样解释他的数据,但是另一篇文献那样解释他的数据,是”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人云我云,千人一面“呢?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想来从类似的事物之间寻找不同之处,不同的事物之间寻找可以类比的地方。


建议五:积极和老师,同学协作,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


研究的品味需要不断的训练和培养。


每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都有所不同,导致研究的品味和层次有很大的差异。


什么的样的问题是重要的问题呢?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对研究有重大影响?研究的终极目标都要上升到哲学的层次。


追问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是什么样的人?需要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最终追问科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存在的价值何在?人生的意义何在,科研对于我们人生是一种生活方式或一种思考模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正如模仿游戏中当Miss Clarke问图灵:“Why are you helping me”。图灵所说“sometimes it’s the very people who no one imag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罗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925-1282572.html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