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解析】从十九大后供给侧改革逻辑的变化,寻找国内产业发展的确定性——产城研究之战略观察系列第108期

黄新云 产城观察网 2023-06-10


1、十九大后我国供给侧逻辑的变化

  1.1需求侧逻辑受阻,治理逻辑全面转向供给侧

  1.2十九大前后供给侧逻辑分为两个阶段 – “破与立”

    1.2.1供给侧改革第一阶段“破”(2015-十九大前)

    1.2.2供给侧改革第二阶段“立”(十九大后-至今)

2. 供给侧逻辑下,全要素生产效率A的逻辑变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2.1供给侧改革中全要素生产效率A的逻辑变化

  2.2国家资本必是全要素生产效率A投资的先锋

  2.3作为催化剂商业资本的投资逻辑

3. 供给侧逻辑下,L(劳动力),T(土地)的加速流转,带来的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3.1市场化下,我国劳动力、土地的加速流转仍存在制度障碍

  3.2扫除制度障碍后,要素互相自由流转将带来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4. 总结:寻找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1、十九大后我国供给侧逻辑的变化▲▲▲

1.1需求侧逻辑受阻,治理逻辑全面转向供给侧

要理解我国供给侧逻辑的变化先需要对我国供给侧全貌进行了解,破除供给侧只是去库存、去产能的简单认识。从基本的供给侧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的宏观分析逻辑而言,即需求侧逻辑 Y(GDP)=C(居民消费)+ I(企业投资)+ 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公式的角度确定了政府治理逻辑,即拉动消费、促进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净出口,而消费、投资、净出口也成为了拉动GDP的“三驾马车”。

从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政府购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资本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9.1%

图 – 2009-2017中国三驾马车对GDP拉动贡献率

而需求侧“三驾马车”逻辑下,现实存在的问题是:1.我们的居民消费一拉再拉多年成效不佳,这也可以在图中很明显的看出来,我们的消费拉动忽上忽下始终拉动值在60%左右;2.我们的资本拉动率在下降,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本上原因在于我们资本拉动的效率在下降,2001年1单位的投资可以形成1.08个单位的GDP。到了2016年,1单位的投资只能带来0.55个单位的GDP,综合考虑货币基数的增长的叠加,相比于09年4万亿投资拉动,通过新一轮投资拉动国内GDP必然远不止于4万亿,尚需考虑通胀等负面因素,这也是投资不可行核心原因;3.我们的净出口确实拉动持续上升,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相对于庞大经济总量进出口体量过小,拉动有限,其二净出口存在受贸易保护主义的不确定性,较为典型的包括本次中美贸易争端等。

三驾马车的全面受阻使得政府治理逻辑发生转变,既有需求侧转向供给侧逻辑。

1.2十九大前后供给侧逻辑分为两个阶段 – “破与立”

需求拉动不足的情况下,2015年11月,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强调在适度扩大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意图一方面是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训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核心是希望从生产上解决我国经济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解决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滑的现况。

对于供给侧逻辑Y(GDP)=A(全要素生产效率)*F(组织方式)(L(劳动力),K(资本),T(土地))。在供给侧逻辑下,三种方法可以提高产出:1.推动技术进步A(创新);2.增加要素投入L/K/T(增加投入);3.改善生产组织方式F(制度改革)。

1.2.1供给侧改革第一阶段“破”(2015-十九大前)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即“三去一降一补”,我们可以发现其与公式Y=A*F(L,K,T)有所不同,在此时主持中央经济工作,现任国务副总理的刘鹤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应分为“破”和“立”两个阶段,其中“破”即三去一降一补,为未来的“立扫清障碍”。

三去一降一补即强调去产能(钢铁为典型)、去库存(房地产为典型)、去杠杆(金融业为典型)、补短板和降成本。如今“三去一降”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更加注重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战略,“三去一降”是“补短板”的前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一步会集中力量聚焦“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核心是解决结构问题,在解决结构性问题后,再依托于公式去提升经济的整体效率。

1.2.2供给侧改革第二阶段“立”(十九大后-至今)

在过去两年我们在结构性问题上,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有了较好的成绩的基础上,在十九大文件中重点提出推动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即推动技术进步A(创新),其重点对应的就是科技创新。

图 – 中国全要素生产效率利用情况

(1)推动技术进步A(创新)

《十九大》对于供给侧改革的第一句即中央信号的变化,即提出的并不是三去一降一,而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供给侧改革部分,重点强调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力争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几年,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关注点。

图 – 十九大将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位列首段

(2)增加要素投入/加速要素流转 - L(劳动力),K(资本),T(土地)

L(劳动力),K(资本),T(土地)虽在市场化环境下,仍存在大量制度上的阻碍,使得要素出现错配,正确的解放要素、配置要素,形成要素内部的流转与自循环与提供增量的结果是一致的,最终推高经济的发展。


2. 供给侧逻辑下,全要素生产效率A的逻辑变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供给侧改革是整体国家发展顶层设计,我们通过供给侧改革的维度对产业发展的确定性进行分析。

2.1供给侧改革中全要素生产效率A的逻辑变化

从历史经验来看,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无非来自于三个方面,(1)科技发展动力:科技发展带来的科技周期触发,较为典型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互联网革命带来的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2)体系带来的动力:中国在进入WTO后出现的全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3)改革带来的全新动力:较为典型的包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

对于中国体系红利已经享受,深化改革还需循序渐进,而我们最核心的可以作为突破的就是“科技发展动力”,而我们的科技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悄然一些变化。

2.2国家资本必是全要素生产效率A投资的先锋

商业资本不是发动机,而是催化剂,国家资本必是全要素生产效率A投资的先锋。早在2012年,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悄然收场,并不是政策的失败而是在于治理逻辑的变化,那时候我们更多的强调的是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对创新进行投资,本质是商业资本对科技进行投资实现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这和我们现在开发商对产业进行直接投资谋求资本收益的逻辑较为类似。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商业资本对收益的要求较高,往往不愿意投资,或得到相关补贴再投资等,其本质没有发挥商业资本的主动性。

那问题在哪里?其实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商业资本其不是“发动机”而更应该处于一个催化剂的位置,也就是说商业资本的投资不应该是第一步,而是最后一步。而缺乏的是前置的前提步骤,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升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的可能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我们反过来观察,较为典型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美国常年在航天、军工等领域长期砸钱,引导科技周期的触发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而我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十九大后逐步转向国家资本与核心技术的结合,做的是民间资本不想做,做不了的板块,谋求触发全新科技周期。其重点对应行业的就是半导体(芯片制造)、5G、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不难发现,这些领域其实也是本次贸易争端中,美国想卡住的中国的喉咙。

表 - 贸易争端美方对中方的举措

行业领域

美方举措

芯片制造

中兴事件后,中美芯片制造沟通交流基本停滞

5G

华为5G投票权被削弱

军工

冻结解放军装备部资产

2.3作为催化剂商业资本的投资逻辑

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和科技周期往往不是靠商业资本与科技的短周期结合,关键还是国家资本的长周期科技投入,触发科技周期的出现。那作为民间资本仅仅为最后一步的催化器,那这个方向的投资逻辑应如何确定?

(1)辅助逻辑 – 直接投资如芯片制造、5G、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产业

直接投资逻辑即TOG端逻辑,我们可以理解为直接辅助于国家资本,发展产业形成技术突破,这样的投资往往不是谋求产业的盈利,而是需求配置以住宅实现现金流平衡;该模式区域产业政策导向(辅助什么?国家有哪些需要我去帮?)、区域选择(哪些区域的政府要做这个事,我好去谈)两个维度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上产业往往需要大量资本,对企业现金流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关联逻辑 – 投资如大数据/VR、军民融合等概念

关联逻辑不直接投资于产业,但投资于与引发新科技周期产业的周边,一方面谋求产业自身的收益,另一方面谋求新科技周期出现对于周边从产业的价值重估。以5G技术关联的VR/大数据等产业为例,VR/大数据等产业现阶段自身有一定市场,且其中VR的技术成熟速度将快于5G,一旦5G技术出现突破,下游关联技术必将形成价值重估;该模式对企业对产业的理解(行业特征、市场空间、发展趋势、产业估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 – 产业技术成熟度预期参考曲线(编制于2013年)


3. 供给侧逻辑下,L(劳动力),T(土地)的加速流转,带来的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3.1市场化下,我国劳动力、土地的加速流转仍存在制度障碍

本章节,我们以较为典型的城市与乡村制度障碍为例进行分析。

从劳动力的角度,简单的举例,如城市与农村户籍制度等,均限制了我们生产力流动,在2018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督查1亿人口城市落户相关政策均是推动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在人的要素流动后,即农民向城市转移还需要解决核心农民土地承包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就做了制度创新,即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个人,使用权可以流转。而流转之前即完成了包括土地确权、农村土地三项改革试点等基本工作,并在十九大提出了延长30年的集体承包期限,扫清前期障碍。

图 – 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的障碍扫除,对于这类相比于科技创新需要国家资本投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产业,引导资本进行投资,对于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模式的投资,如东南沿海区域的特色农业、东北平原的大规模机械生产等。

而这真正的实现了从土地的流转,到劳动力、土地、资本间的互相流转的过程,并带来经济潜在增速的提高。

3.2扫除制度障碍后,要素互相自由流转将带来产业发展的确定性

故在供给侧逻辑下,对于要素互相自由流转与要素增加投入的最终结果一致,即推动经济发展。在要素原先封闭而逐步形成流转的过程中,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也必将受益,较为典型的包括农业即三农问题的解决。这方面的投资方向均存在确定性。

从供给侧的角度,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投资方向上的关键,1.我们的农业只是一个例子,任何要素解放的行业均存在确定性,2.以农业为例,对于要素流转类产业,有ToG与ToC两端,但核心逻辑不能脱离要素流动,即1.我们做的项目需要帮助要素的流动,而不是只是聚焦于解决一个需求或者问题;2.要素需要流动起来,而不是简单的堆砌与叠加,这就是农业我们说的一二三产融合是1x2x3,而不是1+2+3的根本原因


4. 总结▲▲▲

1.我国已由需求侧逻辑转为供给侧逻辑;十九大后,我国供给侧重点已从“破”(三去一降一补)转向“立”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与生产要素的流动;

2.供给侧逻辑下,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A(开启新的科技周期)国家资本必是投资的先锋,商业资本应只是成功后的催化剂,对于能启动新科技周期的产业具有较大的确定性,商业资本在如上逻辑下产生辅助投资逻辑与关联投资逻辑投资两条支线;

3.供给侧逻辑下,L(劳动力),T(土地)的需加速流转,带来的相关联产业发展的确定性,对于要素流转类产业,有ToG与ToC两端,盈利模式多样,但核心逻辑不能脱离推动要素流动;

4.以上是只是从供给侧改革分析的产业投资逻辑,并不是只有如上投资逻辑,只是从十九大供给侧逻辑的变化对产业发展确定性进行推导,也是我们《寻找产业发展的确定性》系列的第一期

推荐阅读

1、产城研究之热点观察系列

[南海]为什么是海南?因为南海

[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只拥抱新兴产业 传统房企应该如何进入?

[特朗普税改]借特朗普税改发财,三大减税谎言对中国产业冲击有多大?

2、产城研究之战略观察系列

[万达]曾扬言“让迪士尼20年不盈利”的万达乐园如今为何销声匿迹

[政策]我国小城镇发展情况和机遇

[碧桂园]如何像碧桂园建立产业联盟?

3、产城研究之园区企业深研系列

[华夏幸福]从上交所问华夏幸福函,再读华夏幸福模式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

[招商蛇口]资源主导发展,三大升级构建产业新城

[华谊兄弟]轻资产布局实景娱乐,强IP发力特色小镇

4、产城研究之特色小镇100讲系列

[蓝光水果侠]谁也没想到蓝城宋老板的对手竟然是跨界而来的蓝光水果侠?

[古北水镇]王珞丹成为古北水镇形象代言人 -- 这个文旅小镇为啥能做那么好?

[基金小镇]对标格林威治也许是个笑话,冷眼看玉皇山南等各类基金小镇背后的逻辑

5、产城研究之企业与政策动态监控系列

[小镇周报] 9月第一周 | 8月第五周 | 8月第四周

[产城周报] 9月第一周 | 8月第五周 | 8月第四周

[产城和特色小镇日报] 9月07日 | 9月05日| 9月04日 | 9月03日

6、产城研究之特色小镇榜单系列

[月度]2018年7月中国特色小镇项目品牌影响力TOP50

[月度]2018年7月中国特色小镇运营商品牌影响力TOP50

[年度]2018年中国标杆产城运营商TOP50

[年度]2018中国特色小镇运营商TOP50

7、产城研究之产城名家说

[碧桂园]杨国强:在碧桂园201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重点

[传化]传化供应链总经理周龙:深度解读物流地产升级

[蓝城]宋卫平访谈实录:只有小镇,改变城市和乡村 


【产城观察网】入驻平台

如欲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吴先生

微信电话同号:151179809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