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巧对比,纵横比较理更明及论据应用
泾渭分明巧对比,纵横比较理更明
俗话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通过比较方能得以凸显。因此,在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考生不妨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两个相似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揭示其本质特征;或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使得论证深刻有力,观点突出鲜明,进而出色地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指导】
由于论证对象不同,故对比论证通常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事例上的对比
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行文时,为避免以偏概全、角度单一,考生不妨先将若干典型、具体的事例加以比较,再进行缜密的分析论述,以此增强观点的鲜明性和说服力。
1. 不同事例间的正反对比
古人云:“无反,则正不显。”在议论文写作中,考生在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并简述了一个正面事例后,不妨再安排一个反面事例,并将之与正面事例进行对比分析,以肯定正确的方面,否定错误的方面,从而更深刻透彻地揭示本质,充分论证论点。在实际运用事例进行对比时,考生首先要围绕观点选取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材料为论点服务,而除采用简单的“一正一反”的对比以外,还可尝试“一正三反”“一反三正”等。其次,在论证时,考生不可简单地罗列事例,而应当紧扣论点进行分析、论述,做到“叙议交融”。再次,考生行文时还应注意有主有次。一般来说,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即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
请看2019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善则听之,恶则弃之》的片段——
如果说生活是一部“作品”,那么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人,则是我们的“读者”。该如何对待各种各样的读者呼声呢?我认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有许多孤介自守者,自认为才智过人,对读者的呼声充耳不闻。如“发明大王”爱迪生,他拒绝听从他人“生产收音机”的建议,导致自己辛苦建立的留声机销售组织瓦解。所以,中肯的意见我们应该善于采纳。虽然没有读者的协助,我们可能会寸步难行,但拥有了读者的协助后,我们也需筛选出其中积极的、有建设性意义的呼声,化读者之力为己用,创造出更完美的“作品”。
人生在世,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读者“呼声”。如果不能择善从之,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沦为他人的信笔涂鸦之作。唐代诗人贾岛酷爱推敲词句,对读者的呼声虽来者不拒,却也有所辨别,于是铸得名诗。故而,对于读者的呼声,我们需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选文开头,考生采用设问的方式,简洁、凝练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善则听之,恶则弃之”。第二段以爱迪生为例,从反面阐明对读者呼声充耳不闻的危害性;第三段则通过诗人贾岛的事例,强调了倾听读者呼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正一反两个事例对比鲜明,说理充分而又令人信服,为全文增色不少。
2. 同一事例在不同阶段的对比
在运用对比论证写作的过程中,考生还可将同一个事例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形进行对比,着重揭示其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之处,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蕴含的道理;而经由对比形成的强烈、鲜明的反差效果,可令考生所持观点不言自明。围绕论点选取某一事例后,考生可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对该事例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形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不同之处产生的根源,阐述观点的正确性及对比产生的结果,以此突出、强化论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请看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劳动创造人生价值》的片段——
盛唐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直到现在,外国的华人聚集地还被称为“唐人街”,这足以证明其对世界的巨大影响。那时的人们勤于耕种,乐于劳作。而晚唐时期,贪图安逸、耽于享乐之风盛行,于是田园荒芜,社会矛盾被激化,不久即改朝换代。可见劳动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如今,提到“五一”,人们关心的不再是劳动节而是三天小长假,这着实引人深思。在多数人看来,劳动无非是一遍遍地重复一件件无聊又累人的事情,毫无乐趣。但如果能从劳动中找到快乐,相信很多人就不再以此为苦了吧!
选文第一段,考生以唐代不同的发展时期,即盛唐和晚唐进行对比,分析了劳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二段追古抚今,直指现代人忽略劳动的现状,步步深入,鞭辟入里,这样一来,议论更具说服力。
二、道理上的对比
为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写作时在“摆事实”之余,考生还要学会“讲道理”。须知,正反对比说理的恰当使用能鲜明地反映考生的立场观点,进而增强论证效果。实际使用对比说理时,考生首先要注意其所论述的两种观点的不同之处,并在分析比较中表达出自己的明确态度。其次,考生还需懂得合理地安排对比论证的顺序——或先正后反,或先反后正;并注意以正为主,以反为次:即强调正面的益处,突出反面的危害。如是说理,严密透彻,更使文势跌宕多姿。最后,考生也应当学会恰当地使用“反观”“反之”“相反”等对比论证的标志性词语。
请看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优秀作文《点滴劳动,共筑盛世》的片段——
劳动,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灿烂辉煌的现代文明,劳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田野上精耕细作,创造了绵延不绝的文明奇迹和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早已是流淌在国人血液里的基因。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人的点滴劳动汇聚成时代洪流,使我国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农民的辛勤劳动让我们粮食充足,工人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建起高楼大厦,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使大国重器频频惊艳世界!没有劳动,绝不会有中国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反观当今社會,不理解、不愿意劳动的现象时有出现,令人忧心。学习忙,劳动占时间?同学们,人的发展是全面性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在劳动中,我们磨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同时劳动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让我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科技进步能够解放人们的双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能整日无所事事。人工智能不等于无所不能,体现人类智慧的脑力劳动依然重要——流传千载的文学经典,即是人工智能难以创造的精神财富之一。正所谓“用进废退”——假如人人拒绝劳动,人类的机能难免退化;假若退化之势愈演愈烈,未来的世界将难以想象。劳动难免辛苦,可它是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劳动成果取得时的快乐也是花钱买不到的。鼓吹享乐、忽视劳动的错误思想,于人于国害莫大焉!
选文开篇即紧扣演讲主题,从正面对劳动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第二段则笔锋一转,从反面逐一驳斥当代部分青年不理解和不愿意劳动的相关说法。正反对照之下,强化、突出了“点滴劳动”对“共筑盛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堪称全文的亮点所在。
【佳作展示】
懂得取舍是人生的大智慧
李毅然
俗话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我看来,这句话的实质,是“学会舍得”。佛经亦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可见,懂得如何取舍,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懂得取舍,能为自己带来成功。德国伟大作家歌德曾梦想着成为画家。然而,孜孜不倦的他始终无法在画画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欣赏到意大利画家的作品,猛然意识到自己是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取得那些成就的,于是他毅然放弃绘画,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从歌德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在某个领域里投入很大的精力但仍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就应该及时调整奋斗的方向。
放眼古今中外,因懂得取舍而获得成功之人不胜枚举。比尔·盖茨发现了计算机的商机,于是果断放弃学业投身商海,终成人人欣羡的世界首富;伊辛巴耶娃错过体操这轮太阳后,勇敢地转向撑竿跳事业,于是演绎了体育王国的另一个美丽神话;李白面对黑暗的官场,舍弃做御用文人之念,终成一代“诗仙”。
懂得取舍,能救国救民于水火。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年轻时曾东渡日本学医,然而,当他发现无论多么高明的医术都救治不了心灵上的麻木时,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以笔为刃,救赎国人的精神、灵魂,实现他济世救国的理想。无论是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过往时代,还是在如火如荼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青少年们都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舍弃个人的狭隘理想,选取更为重要的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并树立起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纵观历史风云,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其下场常常很可悲。西晋的石崇不愿意舍弃自己的财富,因而身首异处;清朝的和珅不愿意舍弃自己的权势,最终被嘉庆抄家处死……面对功名利禄、个人私利,有时候该舍弃就得舍弃,因为这样会给自己的心灵放一次假,让自己更理智地看待人生!再看近年来,官员因贪污、腐败而致自食其果之事,屡见不鲜。……最终不止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更永远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总之,懂得取舍是人生的大智慧。当然,懂得取舍需要我们正确把握人生的航向,在此基础上学会“只取一瓢饮”——懂得取舍,才是人生大智慧!
【点评】
本文开头确立论点,提纲挈领。第二、三段由点到面,列举歌德放弃绘画投向文学的典型事例以及比尔·盖茨、李白等古今中外不同阶层和職业的名人事例,充分地论证了分论点之一“懂得取舍,能为自己带来成功”。第四段则列举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事例,有力论证了分论点之二“懂得取舍,能救国救民于水火”。在此基础上,考生聚焦现实社会,概述贪官污吏因腐败而沦为“阶下囚”之例,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从反面强化了中心论点“懂得取舍是人生的大智慧”。
议论文正确使用论据的技巧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缺一不可。这其中,论点是统帅,赞同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可含糊其辞。论据是支撑,无论是引用理论论据还是引用事实论据,目的都是为论证和论点服务,为充实内容服务。那么,在实际写作中,在处理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时又有哪些误区?该怎样正确地处理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呢?
论据使用的误区
误区一:不合主题,牵强附会。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叛军即将攻入长安,唐玄宗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逃往蜀地。逃亡途中,随行将士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于是他们杀死了杨国忠并要处死杨贵妃。这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但是众怒难犯,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狠了狠心,作出了痛苦的选择,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她。于是才出现了马嵬坡上那一幕:杨贵妃泪眼涟涟,唐玄宗掩面不救,一群大雁在空中低飞…(选自高考三类文《那一滴晶莹的泪水》)
【误区揭示】:这个材料写的是“马嵬坡事件”,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论据,但是,读罢这个材料我们感觉到能证明的观点是“选择”或是唐玄宗“忍痛割爱”,而与本文的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毫无关系。作者牵强附会,非要以此来论证主题,就犯了材料、观点不相符的毛病了。此类现象在考场作文中颇多,值得关注。
误区二:语焉不详,不够准确。
是谁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他通过分析当时中国的形势,认识到只有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才能把日本人赶出中国,不能依靠外国的力量。当时日本的铁蹄已经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可谓危在旦夕,而国内又发生内战,为日本侵华创造了有利时机。后来历史事实证明了他的分析,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我们终于胜利了。(选自高考三类文《读历史》)
【误区揭示】:事实论据在运用时要注意事件人物、时间、背景和过程的准确性。有的考生由于记忆不准,时常出现语焉不详、张冠李戴的现象。这种“硬伤”一般难逃阅卷者的法眼,成为影响得分的重要因素。如上面一例,将发动“西安事变”的发动者说成张学良一人,实际上是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发动的,而且对事件背景的分析也有不妥之处,这些错误会使材料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从而无法达到论证观点的目的。
误区三:直说结果,缺少分析。
用心雕琢心中充满坚强的天使。史铁生曾经说过:“困难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如果不去寻找意义,生命就真的没有意义了。”他二十一岁因病残疾,大半辈子坐在轮椅上,晚年还受尽疾病的折磨,著名的《病隙续谈》(《病隙碎笔》)也是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辛苦完成的。然而身体的病痛打败了他吗?没有,坚强的史铁生还被认为是近代最爱笑的作家之一。只有筑起心中坚强的墙,才能战胜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选自高考二类文《雕琢心中的天使》)
【误区揭示】:这个例子是议论文写作中论据使用失误的典型,这种运用方法一般是“材料+结果”的形式,它缺少的恰恰是能使文章“深刻”“说理透彻”的重要一环——剖析。在上面文段,作者给出了史铁生这个素材,然后直接给出结果“然而身体的病痛打败了他吗?没有”。至于史铁生究竟是怎样“雕琢心中充满坚强的天使”的,这种雕琢的过程表现出人物怎样的精神并没有深入剖析。解决这种病症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强化“剖析”意识,二是学会“剖析”方法,比如假设剖析、因果剖析等。
误区四:一味堆砌,缺少联系。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写一部史书,从小研读库存史书,在不幸遭受宫刑之后,他并没有因为世人的白眼与唾弃而选择放弃,更加潜心钻研经史。他终于写出了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了厚实宝贵的文化遗产,千古流传。
文化英雄鲁迅用他那刀枪般锋利的文字与国民党,与黑暗社会作斗争,虽然反动派对其恨之入骨,对其进行迫害,但鲁迅毫无惧色,反而写出来的文章一篇比一篇捅得敌人心痛。( 选自高考作文《面对挫折》)
【误区揭示】:写议论文少不了论据,但是不是把几个论据堆砌在一起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的,上面文段举出两个人物事例,却不对两个事例之间的关系作任何剖析,只是简单地排放在一起,这样用材料有什么论证效果呢?像这种运用人物材料的作文在高考中比比皆是,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议论”必须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光摆事实是没有用的。像上面的材料,第一段后要剖材料与主题的关系,第二段后也要剖析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最后还要把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再深入剖析与主题的关系。
正确使用论据的技巧
技巧一:引用、举例相结合。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引用可以借名人之语增强议论的力度,二者的结合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
是爱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准备把蛋下锅煮五分钟,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一桩发明,竟把表投在锅里,两眼钉着那个蛋。
是牛顿吧?专心做一项实验,忘了吃摆在桌上的一餐饭。有人故意戏弄他,把那一盘菜肴换为一盘吃剩的骨头。他饿极了,走过去吃,看到盘里的骨头叹口气说:“我真胡涂,我已经吃过了。”
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为心有所旁鹜,心不在焉而已……
忘不一定是坏事。能主动地彻底地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办得到。孔子家语:“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徙而忘其妻,不足为训,但是忘其身则颇有道行。人之大患在于有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
【运用指南】:在上面文段中,围绕“健忘”这个主题,作者精心选材,通过“爱迪生”“牛顿”“白居易”三个事例说明“健忘”的涵义、范围,之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忘不一定是坏事”。这些材料事实确凿,引用恰当有力,典型准确,很有说服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典型的材料,说理怎能服众呢?观点怎能突出呢?
技巧二:同类互补,深刻剖析。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牧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选自高考满分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运用指南】:如果手头有两个以上的人物素材该怎样用呢?可以将几个论据用排比方式组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集团效应。但要注意决不能只是简单的材料堆积,要注意对材料的共同作用进行深刻剖析,将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起来。上面文段以“直面挫折,化解痛苦”为中心,联想到两个具有同样性质的人物:苏武、王昭君,然后又对两个人物所蕴含的精神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技巧三:正反对比,突出主题。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选自高考满分文《 轻松起跑》)
【运用指南】:面对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人物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如上面文章,将“贝多芬”“居里夫妇”“陶渊明”同“别里科夫”“葛朗台”进行对比,两类人物的精神高、劣显而易见,文章的主题也能得到鲜明地突出。
技巧四:连续设问,强化论证。
苹果落地在我们看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苹果熟了掉下来砸着苹果树下的人也是司空见惯的,可苹果掉在牛顿头上却“砸”出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砸”出了奠定物理力学基础的三大力学定理,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能说牛顿是因为比我们多了份机遇才有如此伟大的创造吗?假如曾经有苹果砸在你头上,会是怎样的结局呢?你是在抱怨今天真倒霉,一出门就被苹果砸到了呢,还是在庆幸自己真幸运,然后赞叹苹果的味道真好呢?其实,上帝给每个人的机遇是平等的,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心去发现并珍惜它。机遇像一块粗糙的石头,只有在雕刻家手中才能获得新生。而你和雕刻家遇到粗糙石头的概率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像牛顿这样的“雕刻家”拥有执著追求的精神,才有伟大的创造。
【运用指南】: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事实论据需要同剖析论证结合起来。可以针对事件,从事件的原因、本质与发展入手,运用假设思维、因果思维连续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在“问”与“分析”的过程中破解事件的内涵。如上例,针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事件,连续发问,多角度、多层次探究事件蕴含的内容。说理有据,论证有力。 总之,一篇议论文要充满说服力,其论据的选用是有一定的原则的,我们只有注意这些了原则,我们的议论文才能更有说服力一些。否则,尽管我们都举了许多所谓的论据来证明中心论据,那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