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一(下)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一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调研试题
江苏省徐州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文化不像当初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她确实 _,却来自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间的深刻 _。历史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跨越,文化伦理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 _,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
A.步履艰难 争执 羁绊B.步履艰难 冲突 牵制
C.步履蹒跚 冲突 羁绊D.步履蹒跚 争执 牵制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论语》作为语录体作品,其编纂方式可能与鸟巢构建方式类似。 _。只看到单根树枝而看不到鸟巢整体,不分析每根树枝在鸟巢中的结构性作用,就会感到树枝堆放散乱无序。
①如支撑底部、平衡重心等
②如短长、粗细、木种不同等
③鸟巢由树枝搭建而成
④发挥特定的结构性作用
⑤每根树枝既有自身固有特征
⑥又作为鸟巢有机组成部分
A.③⑤⑥②①④B.③⑤②⑥④①C.⑤②③④①⑥D.③②⑤①④⑥
3.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下列关于传统节日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B.七夕节,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习俗以女子乞巧为主。
C.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D.重阳节,亦称“重九节”,主要习俗为登高、赏菊,也有喝雄黄酒、插茱萸等。
4.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柯灵这句话的意思和下列哪项表述的意思是一致的?
A.情节转折处要自然,结尾处要呼应前文。
B.关键处要灵活生动,结尾处要含蓄婉转。
C.复杂的地方要灵活应对,情节结尾要呼应前文。
D.情节重点处要慎重对待,结尾时要临机应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宣左人哀辞
方苞
左人与余生同郡,长而客游同方,往还离合,逾二十年,而为泛交。己丑、庚寅间,余频至淮上,左人授徒邗江。道邗,数与语,始异之。其家在龙山,吾邑山水奇胜处也。每语余居此之乐,而自恨近六十,犹栖栖于四方。余久寓金陵,亦倦游思还故里。遂以辛卯正月至其家。左山右湖,皋壤如沐,留连信宿,相期匝岁定居于此。
而是冬十月,以《南山集》牵连被逮。时左人适在金陵,急余难,与二三骨肉兄弟之友相后先。在诸君子不为异,而余固未敢以望于左人也。壬辰夏,余系刑部,左人忽入视。问何以来,则他无所为。将归,谓余曰:“吾附人舟车不自由。以天之道,子无恙,寻当归。吾终待子龙山之阳矣。”
及余邀宽法出狱,隶汉军,欲附书报左人,而乡人来言:“左人死矣!”时康熙五十二年也。
龙山地偏而俗淳,居者多寿耇,左人父及伯叔父皆八九十。左人貌魁然,其神凝然,人皆曰当得大年。虽左人亦自谓然,而竟止于此。余与左人相识几三十年,而不相知。相知逾年而余及于难。又逾年而左人死,虽欲与之异地相望,而久困穷,亦不可得。此恨有终极邪?
辞曰:嗟子精爽之炯然兮,今已阴为野土。闭两心之所期兮,永相望于终古。川原信美而可乐兮,生如避而死归。解人世之纠纆兮,得甘寝其何悲!
(选自《玉壶冰心——历代散文精品》)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道邗,数与语 道:取道
B.吾附人舟车不自由 附:依附
C.及余邀宽法出狱 邀:邀请
D.闭两心之所期兮 闭:隔绝
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左人是同一地方的人,又一同外出游学,因此两人成为至交好友。
B.作者到龙山游玩便被龙山景色吸引,和左人约定一年后来此定居。
C.左人前去探望因受《南山集》案牵连而下狱的作者,并坚信他不久便会出狱。
D.作者出狱后还未来得及写信给左人,便得到左人去世的消息。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其家在龙山,吾邑山水奇胜处也。每语予居此之乐,而自恨近六十,犹栖栖于四方。
(2)左人貌魁然,其神凝然,人皆曰当得大年。虽左人亦自谓然,而竟止于此。
8.请结合文章分析左人去世后作者悲伤无穷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追凉
南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9.标题中“追”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诗歌又是如何表现“追凉”的?
10.近代文学家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评价这首诗“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水击三千里,____。(庄子《逍遥游》)
②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③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李白《蜀道难》)
⑤商旅不行,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后生可畏,____?(《论语·子罕》)
⑧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首》)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珠光宝气
聂鑫森
北阙云从公家的文物商店退休十年了。只可惜老伴五年前过世。而儿子早去了太平洋彼岸,找了个洋媳妇,他的日子自然过得有些落寞。
他试着去美国探过亲。可听不懂洋话,看不懂电视,真比坐牢还难受。他赶忙回到了这座江南的古城。儿子儿媳很通情达理。劝他就地解决找个老伴。
北阙云动心思了。半夜里醒来,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到底不是个办法,是该找个伴了。他开始注意起周围的动向,很快就发现他住的这个社区,每天清早都有不少老头老太太在锻炼身体。他马上到街市去置办了各种设备,接着,就一头扎进这些团体,有滋有味地练起来。
还没等到北阙云的枪口找到准确的目标,却有目标撞到他的枪口上来了。那天早晨,练完了太极剑,他正坐在一个石椅上休憩,蓦地旁边扬起一阵风,一个老太太坐在身边了。说是老太太,却并不显老,脸很白。露出一截光滑的手臂,像玉一样。还没等他说话,老太太朝他稠稠地一笑,说:“对不起,我坐一下。”
北阙云说:“不要紧,你坐。你好像不住在这个社区?”
“嗯啦!”声音很好听,有一点媚。
答话的时候,老太太转过了脸,身子再慢慢转过来,穿的居然是浅黑低领T恤衫。北阙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
“我叫西门珠。你呢?”
“北阙云。从前在文物商店做事,早退休了。”
“我知道。
“你怎么知道呢?”
“我怎么知道呢?我也不知道。”
北阙云觉得她很调皮,很有趣。他想找个什么话题和老太太聊一聊,但一时竟找不到。突然,他看见老太太脖子上戴的一串珍珠了,每颗都很圆,珠色因受潮而发黄,但最下面的那颗珠子很大,估计有一钱来重。他马上断定,这串珠子是野生的东珠,且是老珠,只可能是有身份的人家流传下来的。重到一钱的大东珠,价钱恐怕在几十万元以上了,但这颗大东珠值不了这个价。
北阙云有好话题了,他说:“西门珠,你这串珍珠不错,只可惜不会养护,都发黄了,那颗大珠子里都有胎柳了。”
西门珠说:“什么叫胎柳呀?你说给我听听。”
“珍珠内有胎,这胎裂成两块有了一条缝,像柳条似的,就叫胎柳。有了胎柳,这珠子就不值钱了。”
“黄的可以变白吗?胎柳可以愈合吗?怪不得人家都说这串珠子不好看。”西门珠显得很委屈。北阙云这一刻,也为西门珠委屈起来,小声说:“我可以修复它。不过,你不要对任何人说。”西门珠说:“那我就交给你吧。”
“你放心?不怕我跑了?”
“我放心。我在……你跑到哪里去呢?”
这句话很含蓄,也很大胆,北阙云心都醉了。
北阙云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
他把穿珠子的丝光尼龙线小心地解开,用肥皂水把珠子泡了三天,洗净后,再用切碎的通草把珠子裹起来用手轻轻地揉。因为通草柔软,茎里含大量的白色髓,这样揉既不会伤珠皮,又能使珠子光泽发亮。每揉两个小时后,再歇两个小时,如此轮番下去,一共持续了三天,把北阙云的一双眼睛熬得通红。接下来,是愈合胎柳了。他去商店买来一块四川白蜡,又去集市买了一只纯白母鸡,杀了,取出一块稠酽的鸡油。他把白蜡、鸡油和用小刀拨划过表皮的大东珠,同放在一个碗里。然后在灶上架起一口盛了水的铁锅,锅里放上笼屉,将碗放在盖上盖子的笼屉中,先用猛火把水煮沸,再改用温火慢慢熬煮;水少了,就添一勺半勺。一天一夜,北阙云没有离开灶边。他仿佛看见白蜡、鸡油慢慢浸入珠体,那条胎柳正在慢慢消失。他要让西门珠见识一下他的本领,当她戴上这串焕然一新且价值重新变得昂贵的珍珠项链时,他是不是可以向她求婚了?
十天过去了。
在灿烂的晨曦中,北阙云把这串洁白无瑕的珍珠,交给了西门珠。西门珠迫不及待地戴在脖子上后,头微微昂起。她感到有无数道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在这一刻,她高贵得让人嫉妒。交谊舞的音乐响起来了。老头老太太们彼此相邀,步入水泥场地。
西门珠说:“老北,我要好好谢谢你,我请你跳舞!”
北阙云说:“好。”
北阙云看着西门珠雪白的脖颈上,珠串一晃一晃,并传出细脆的声音,太好听了。
…………
第二天早晨,西门珠没有来。
第三天早晨,西门珠也没有来。
北阙云向人打听她是住在哪个社区的,都摇摇头说不知道。
西门珠像一缕云,像一丝风,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向何而去。
北阙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有一天夜里看电视,是一个直播现场拍卖珠宝翠玉的节目,北阙云突然看见西门珠的那串珍珠了。
他冷冷地“哼”了一声,然后把电视关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聂鑫森卷《大师》,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阙云第一次见西门珠便怦然心动,这一细节很好地表现出他年老孤独,渴望爱情的心理。
B.西门珠主动和北阙云交谈,并说知道北阙云从前在文物商店做事,这一情节暗示了西门珠对北阙云有所了解,有主动接触他的嫌疑。
C.北阙云见西门珠脖子上戴的一串珍珠发黄了的细节既表现了他想找话题和西门珠多接近,也体现了他丰富的专业知识。
D.北阙云主动提出可以帮西门珠修复珍珠,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技艺的自信和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
13.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14.小说详细叙述了北阙云修复胎柳的过程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探究。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错采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
宗白华
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从魏晋六朝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阶段,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
这种美学思想的解放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就有了萌芽。从三代铜器那样整齐严肃、雕工细密的图案中,我们可以推知先秦诸子所处的艺术环境是一个“错采镂金、雕绩满眼”的世界。先秦诸子对于这种艺术境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对这种艺术取否定的态度。如墨子,认为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所以他“非乐”,即反对一切艺术。又如老庄,也否定艺术。庄子重视精神,轻视物质表现。另一种对这种艺术取肯定的态度,这就是孔孟一派。艺术表现在礼器上,乐器上。孔孟是尊重礼乐的。但他们也并非盲目受礼乐控制,而要寻求礼乐的本质和根源,进行分析批判。总之,不论肯定艺术还是否定艺术,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思想解放的倾向。这对后来的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清代刘熙载《艺概》认为这两种美应“相济有功”,即形式的美与思想情感的表现结合,要有诗人自己的性格在内。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诗的“隔”与“不隔”之分。清新如陶、谢便是“不隔”,雕绩如颜延之便是“隔”。“池塘生春草”好处就在“不隔”。而唐代李商隐的诗则可说是一种“隔”的美。
这条线索,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们京剧舞台上有浓厚的彩色的美,美丽的线条,再加上灯光,十分动人。但艺术家不停留在这境界,要如仙鹤高飞,向更高的境界走,表现出生活情感来。我们人民大会堂的美也可以说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美感的深度问题。
这两种美的理想,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艺术中的美和真、善的关系问题。
艺术的装饰性,是艺术中美的部分。但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的要求,要能从艺术中认识社会生活、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艺术品中本来有这两个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片面强调美,就走向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真,就走向自然主义。这种关系,在古代艺术家那里,主要就是如何把统治阶级的政治含义表现美,即把器具装饰起来以达到政治的目的。另一方面,当时的哲学家、思想家在对于这些实际艺术品的批判时,也就提供了关于美同真、善的关系的不同见解。如孔子批判其过分装饰,而要求教育的价值;老庄讲自然,根本否定艺术,要求放弃一切的美,归真返朴;韩非子讲法,认为美使人心动摇、浪漫,应该反对;墨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引导统治阶级奢侈、不顾人民痛苦,认为美和善是相违反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的瓷器和宋代的白瓷是两种不同的美,各有不同的特点。
B.王羲之的书法不讲究整齐、雕琢,不是很有整饰性,体现出一种活泼的生活的表现。
C.作者认为,“初发芙蓉”的艺术作品着重表现作者的思想人格,是一种比“镂金错采”更高境界的美。
D.墨子、庄子都不赞同“错采镂金”的艺术品,主张自然之美。
16.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曾有观点认为:“镂金错采”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
B.古人有的肯定艺术,有的否定艺术,这都是一种思想解放的倾向,对后来的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C.“池塘生春草”表现出种清新自然的美,其中有思想情感的表现。
D.文章最后写孔子、老庄韩非子、墨子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论述生泰哲学家对美的不同认识。
17.请结合全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错采镂金”“芙蓉出水”这两种美。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领袖为何缺位
丁东 谢泳
丁:这些年,不断有画家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从中年的陈丹青,到老年的吴冠中,他们的言论非常真诚,其他门类的文学艺术家很少见。巴金去世以后,文艺界很少有人再提“说真话”,我们习惯了做聪明人。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没有众望所归的文化领袖出现?
谢:你提到文化领袖,我想起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时候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他说的巨人,和我理解的文化领袖,可能比较接近。他们在本身的专业上,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同时,保持一贯的社会关怀。他们的声望,不是依赖于体制安排的官职或变相的官职,而是来源于公众对他们文化成就的敬意和人格力量的认同。公众往往把他们当作某种精神的象征。
丁:在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孔子到朱熹,承担过文化领袖的角色。他们追求仕进,却绝不依附于政治权力。政府行为正确时他可以支持,政府明显的失误,他也敢于批评。在20世纪上半叶结束以前,中国也是出现过一些文化领袖的。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先后都成为某一时期的文化领袖。他们在重大问题上有独立见解,敢说真话,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并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谢:近代中国,往往是政治家的主张左右了社会的文化导向。从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大体都是这样。胡适是民国时代中国知识界产生的一位文化领袖。政权易手,他已经离开大陆。但20世纪50年代,还是发起了对胡适的批判运动,在学术上、思想上肃清他的影响。这倒说明,我们没有低估他的实际影响力。可以说,到了50 年代,纯粹的文化领袖已经缺位。
丁: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出现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虽然还没有产生公认的文化领袖,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相当社会感召力的学者、艺术家,为民立言的作家,威望不低。如果假以时日,其中可能产生社会公认的文化领袖。可惜,历史进程不能假设。
谢:文化领袖是自然形成的,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公众认同还有一个时间过程。路遥知马力。光凭一件事、两件事,不足以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丁:我们处在新旧转换的时代。经济飞速发展,政治、文化的脚步相对滞后,恩格斯说的那种巨人还没出现,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平庸为荣,小胜则喜,娱乐至上,玩世不恭,精神上其实很空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领袖难以产生,也不奇怪。文化领袖的长期缺位,有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精神的飘移,在复杂多变的格局中失去定力。
谢:当今中国的政治家,已经意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很想在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不谈文化领袖吧,起码也想推出一批国内公众和国际社会认可的大师级人物。然而不论是一流的科学家,还是一流的艺术家,都不是政治权力打造出来的,也不是金钱堆积起来的。政府给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以高规格礼遇不是坏事,但政治家应当知道行政力量的有限性。
丁: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广阔的天地、自由的空间,需要法治和宪政环境的保证。虽然政治权力和金钱的力量不能打造公众认可的文化领袖,但政治宽容却是文化领袖产生和存在的空气和土壤。索尔仁尼琴可以算是俄岁斯的文化领袖吧,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不得不背井离乡,到普京时代才受到应有的尊重。
(节选自《文化十日谈》丁东、谢泳著)
18.下列对文中“文化领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领袖有很高的专业成就,在重大问题上有独立见解,敢说真话。
B.文化领袖的声望来源于公众的敬意和认同,与体制和官职毫无关系。
C.文化领袖不反对正确的政府行为,也敢于批评政府明显的失误。
D.文化领袖为民立言,被公众当作某种精神的象征。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他门类的文学艺术家相比,这些年画家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度更为显著。
B.肃清胡适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影响的批判运动,影响了大陆纯粹的文化领袖的诞生。
C.政府给予的高规格礼遇未必能打造出国内公众和国际社会认可的大师级人物。
D.索尔仁尼琴的背井离乡造成勃列日涅夫时代俄罗斯文化领袖的缺失。
20.请结合全文,概括由于哪些方面的因素致使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众望所归的文化领袖出现。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背景。绿叶是红花的背景,舞台布景是演员表演的背景,父母是我们人生成长的背景……
对此,你有何体验和思考?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2.B
3.D项,“重阳节……也有喝雄黄酒……”错误,重阳节有喝菊花酒的习俗,喝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习俗。
故选D。
4.B
5.C邀:遇到。
6.A项,“因此两人成为至交好友”错误,根据原文“左人与余生同郡,长而客游同方,往还离合,逾二十年,而为泛交”,可知当时作者与左人只是泛泛之交。
7.(1)他的家在龙山,那是我们郡山水景色优美的地方。他常和我说居住在这里的乐趣,但遗憾的是我年近六十,还到处忙碌而不能安居。
(2)左人相貌魁梧,他的精神安宁和气,人都说应当长寿。即使是左人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最终死在这个时候。
8.①和左人相识已久但相知时间很短;②左人本应长寿却未至老年而死;③与左人约定到龙山居住的心愿未能实现;④认识到左人对待友情的朴实、淳厚。
参考译文:
宣左人和我出生在同一个郡里,长大后又到同一个地方游历,来来回回相聚又分开,超过二十年,但只是泛泛之交。己丑、庚寅年间,我经常到淮安,左人在邗江教授学生。我取道邗江,多次和他交谈,才对他感到惊讶。他的家在龙山,是我们郡山水景色绝佳的地方。他常和我说居住在这里的乐趣,但遗憾的是我年近六十,还到处忙碌而不能安居。我长期住在南京,也厌倦在外游历,想着回到家乡。于是我在辛卯年正月到左人家做客。他家左边是山,右边是湖,土壤肥沃、植被滋润,我住了两夜,约定一年以后在这里定居。
但是这一年冬天十月,我因为《南山集》的牵连被逮捕。当时左人恰好在南京,为我的灾难着急,和两三个亲如兄弟的朋友连续奔走忙碌。在各位君子看来没什么特别,但我本来没敢对左人抱有期望。壬辰年夏天,我被囚禁在刑部监狱,左人忽然一天到监狱来看望我。问他来的原因,却说他也没什么能做的。将要回去的时候,他对我说:“我依附别人的势力,不能自由行事。按照上天的规则,你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久应当回家。我终究在龙山的南面等你!”
等到我遇到宽松的法律出狱,被编入旗籍,隶属于汉军,居住在海淀,想要写信告诉左人这个消息,但家乡有人来说左人已经死了!这一年是康熙五十二年。
龙山地势偏,并且风俗淳厚,居住的人大多是长寿的老年人,左人的父亲以及他的伯伯、叔父都八九十岁。左人相貌魁梧,他的精神安宁和气,人都说应当长寿。即使是左人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最终死在这个时候。我和左人认识将近三十年,但是不相知。相知过一年,但我落难。又过了一年,左人死了,即使想和他相距两地而长期处境艰难,也不可能了。这个遗憾有穷尽吗?
哀辞说:你的英灵光明呀,现在骨肉已经化为尘土。隔绝两颗心的期盼,永远地在久远相互守望。平原确实美好并且值得高兴,活着如同逃避而死了就回归。解脱了人世的绳索,能够安卧还悲伤什么呢!
9.“追”字表现了作者对“凉”的急切渴求。表现:①第一句写夜里太热,交代追凉的原因;②第二句写诗人开门追凉到室外;③第三句写追凉时周围的环境;④第四句写诗人追凉的结果:感觉到阵阵凉意。
10.“静中生凉”/“心静自然凉”的道理简单明了,也正是作者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作者感到“时有微凉”但原因却“不是风”,引发思考。这样前面写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是作者感到凉的原因,委婉曲折地点明了“静中生凉”的道理,比直接点明更有诗味。
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吾尝跂而望矣 嘈嘈切切错杂弹 猿猱欲度愁攀援 樯倾楫摧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雏凤清于老凤声
12.D项,“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技艺的自信和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错误,北阙云主动提出可以帮西门珠修复珍珠,主要是因为北阙云想借此拉近和西门珠的关系,赢得西门珠的好感。自信是次要原因,心地善良与乐于助人有些牵强。
13.①突转。小说在最后交代西门珠是个感情骗子,和前文形成突转,使情节发展出人意料。②留白。小说有意创造了整个人物和情节的巨大的艺术空白,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这篇小说,给读者一种自己在创造故事的感觉。③明暗双线结构。以北阙云为明线,明写北阙云为找个老伴去参加社区活动,遇到让他动心的西门珠,主动帮西门珠修复珍珠,最后发现自己被骗。以西门珠为暗线,暗写西门珠主动接近北阙云,等北阙云修复珍珠后就消失了。
14.①人物上:表现了北阙云高超的专业技能,有利于突出北阙云的人物形象。②情节上(结构上):情节上和结尾北阙云被骗形成鲜明的反差。修复珍珠的过程展示了北阙云一时被西门珠挑逗而陷入情痴状态,力图以高超的修复术和全部心血赢得西门珠爱慕的心理本能,极写修复珍珠过程之繁复、艰辛、忘我,方显出结局之惨痛、悲哀。③主旨上:极写北阙云修复珍珠的艰辛忘我,更能表现对西门珠这一类情感骗子的抨击和批判,有利于突出小说的主题。④读者上:这是读者相对陌生的内容,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C项,“作者认为,‘初发芙蓉’……是一种比‘镂金错采’更高境界的美”错误,根据原文“从魏晋六朝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阶段,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可知选项中的观点是魏晋六朝起,中国人的美感,不是作者的观点,而且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将两种美比较高下。
16.D项,“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论述生泰哲学家对美的不同认识”错误,根据原文“另一方面,当时的哲学家、思想家在对于这些实际艺术品的批判时,也就提供了关于美同真、善的关系的不同见解。如孔子批判其过分装饰,而要求教育的价值;老庄讲自然,根本否定艺术,要求放弃一切的美,归真返朴;韩非子讲法,认为美使人心动摇、浪漫,应该反对;墨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引导统治阶级奢侈、不顾人民痛苦,认为美和善是相违反的”,可知文章最后写孔子、老庄、韩非子、墨子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论述这些观点提供了关于美同真、善的关系的不同见解。
17.①这两种美是我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存在于各个方面;②这两种美应该“相济有功”,相互统一;③“错采镂金”体现了艺术中的美,“芙蓉出水”体现了艺术中的真和善,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恰当的。
18.B项,“与体制和官职毫无关系”错误,根据原文“他们的声望,不是依赖于体制安排的官职或变相的官职”,可知“文化领袖”的声望不依赖于体制和官职,而不是“与体制和官职毫无关系”。
19.D项,“造成勃列日涅夫时代俄罗斯文化领袖的缺失”错误,根据原文“索尔仁尼琴可以算是俄罗斯的文化领袖吧,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不得不背井离乡,到普京时代才受到应有的尊重”,可知索尔仁尼琴不在俄罗斯,依旧可以算是俄罗斯的文化领袖,并不意味着勃列日涅夫时代俄罗斯没有文化领袖。
20.①文化人自身因素:文化人缺乏在重大问题上发表独立见解、敢说真话的勇气。②政治因素:政治家的主张左右了社会的文化导向,缺乏文化领袖产生和存在的政治宽容。③时间因素:公众认同的文化领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来验证。④时代因素: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相对滞后的时代背景难以产生文化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