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优秀学生范文
2018年高考试题浙江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


考场中的诗歌之初唐四杰生平与不甘人后的古诗气象

考场中的诗人之魏晋诗人诗歌鉴赏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考场中的诗歌之宋代诗词的豪放与婉约

考场中的诗歌之明朝的传承与抄袭

考场中的诗歌之咏史怀古送别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边塞诗篇

考场中的诗人之田园诗篇

3考场中的诗人之王维、李白、杜甫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一轮复习文言文之文史、政论类讲义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高考复习“书”“序”类文言文解题策略


考前作文写作讲解:结构与扣题

高考作文写作讲解:让议论文有“据”可依可用、议论文写深刻八法

议论文写作:论据的广度深度厚度

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议论文写作:精准用例——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高考记叙文(小说)写作情节篇


浙江省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衢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 文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适应性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9+1联盟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新昌中学、浦江中学、富阳中学三校高三(上)联考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省2017届好题摸底卷(一)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嘉兴五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之江教育评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七校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9+1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一中高三(上)模拟语文试卷(四)

2020-2021学年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一(上)联考语文试卷(12月份)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湖州市三县联盟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明星因造假(lòu)馅而带来“人设崩塌”的情况并不鲜见。我们亟待明星们“返(pǔ)归真”,将德艺双馨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

B.当风在长长的叶子上歌唱,茎(gǎn)中央就长出思想的穗子,沿着脉管流向高处,也像火焰在风里噌噌蹿(cuān)向天空,然后走向成熟。

C.遭遇“35岁现象”,让白领们倍感压力。在知识快速迭代的当下,个体要未雨绸(móu),增强终生学习能力,积极去(shū)解职业的困境。

D.文过饰非的人,极其容易在改革的道路上(zī)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yǔ)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长期并存着两种追求﹣﹣错彩镂金的美与清淡典雅的美(也被形容为“芙蓉出水”的美),后者可以看作是对前者的升华或“否定之否定”而达到的境界,是更高的追求。[乙]这种清淡典雅在宋瓷中表现得最为典型:釉质莹润,光泽内含,将美的意境荟萃于温润如玉的釉质和洗炼古雅的造型之中,把静穆含蓄之美推到了极致。其中汝窑、官窑皆以温润精美的釉质取胜,其造型线多是弧度较小的曲线,较少锐利的转折,更少妆饰性附件,显得洗炼劲挺。这些作品虽然出神入化,但绝不炫耀技巧,而是追求含蓄、天然,于淡中见浓、平中见奇,令人亲近,发人遐想,这也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丙]中国传统哲学倡导自然(天道)与人(人道)相通一体,而传统工艺由错彩镂金到清淡典雅,将工巧和物性乃至心性完美结合起来,充满智慧与自然,体现的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人也在审美中变得光风霁月,终至于得失俱亡了。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荟萃

B.出神入化

C.乃至

D.光风霁月

(2)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够收获票房奇迹,一方面是影片质量过硬,无论内容还是技术都有出彩处,另一方面是同档期没有可以抗衡的影片。

B.今年的流行语“我太难了”,是人们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带有调侃和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意思含在其中。

C.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校的边界。通过慕课的线上平台,让知识可以跨山越海,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

D.媒介素养的高低,决定的不仅是我们会不会被某一条特定的假新闻欺骗,更是我们获取信息的质量,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看待现实世界的方式。

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龙卷风是一种非常小的涡旋系统,发生时间短、空间尺度小、移动速度快,生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   是世界性的难题。 当龙卷产生时,总有一条直径从几十米到几百米的漏斗状云柱从对流云云底盘旋 而下。有的能伸达地面,   :有的未及地面或未在地面产生灾 害性风的被称为空中漏斗;有的伸达水面,被称为水龙卷。龙卷风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它与一般大风的区别就是路径要小一些。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很 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最大为 1 千米左右,   ,最长不 过几十分钟,但却可以造成庄稼、树木瞬间被毁,交通、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重大损失。

5.(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日前,某市场咨询机构发布《2019年中国95后洞察报告》,其中勾勒了95后群体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现状。对于95后来说,个人偏好和主观体验,才是决定他们为文化娱乐掏腰包的关键因素。他们考虑更多的,不是商品服务本身好不好,而是自己在消费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举例来说,他们评价一部电影好不好,可能并非按照通行的思想性、艺术性,而是“是否符合我的心理预期”“是否让我感受到了诚意”。他们对于负债消费、超前消费的行为,则认为只要“消费时感受到的快感大于负债的压力”就行。

       95后群体消费现状高度的个体性、丰富性和多元性,大大拓展了文娱领域消费的广度和深度,培育了很多新产业和新业态。但与此同时,注重主观喜好和情感体验的消费行为,本身也具有高度的非理性。当95后群体无法说明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只能把一切都推给“我喜欢”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无法为自己的行为建立起自洽的逻辑。他们看似具有高度的掌控力,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他们很容易被消费主义俘获,掉进消费主义精心设计的种种陷阱之中。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敦煌石窟中大量的壁画表现了上起十六国,下迄唐宋各时代丰富的古建筑形象。它们在庭院之部署、建筑类型和建造情形等方面,均真实还原当时著名建筑的场景。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前大约500年间,我国现存的木构殿堂房舍等古代建筑寥寥无几,而建筑资料的精华部分恰恰是北朝至唐代500年间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进玉说,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画是仅次于实物的最好的、最真实的和最可贵的资料。毫无疑义,它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空白的篇章。

       在敦煌壁画上,有跨越千年的建筑造型供我们参考研究,并且这些亭台楼阁造型都是当时真实存在的著名建筑,很多都是皇家建筑。其中,220窟里的建筑在现在西安大明宫里都能找到建筑原型。据了解,建筑大师梁思成就曾以敦煌壁画中的一座寺庙为线索,最终找到了唐代时期木建筑的遗存﹣﹣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壁画中斗拱这一元素更被应用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

(摘编自殷春永等《千年敦煌壁画演绎中国建筑变迁“古为今用”引设计时尚》)

 

       观音阁及山门在形制上最重要之点,则为其与敦煌壁画中所见唐代建筑之相似也。壁画所见殿阁,或单层或重层,檐出如翼,斗拱雄大。而阁及门所呈现象,与清式建筑固迥然不同,与宋式亦大异,而与唐式则极相似。其外观之所以如是者,非故仿唐形,乃结构制度,仍属唐式之自然结果。而其结构上最重要部分之斗拱,则为木质之构架。

       斗拱者,中国建筑所特有之结构制度也。其功用在梁枋等与柱间之过渡及联络,盖以结构部分而富有装饰性者。其在中国建筑上所占之地位,犹柱式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制度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柱式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盖得兼斗拱与柱式,则尤为可取。

       唐宋建筑之斗拱以结构为主要功用,雄大坚实,庄严不苟。明清以后,斗拱渐失其原来功用,日趋弱小纤巧,每每数十攒排列檐下,几成纯粹装饰品,其退化程度,已陷井底,不复能下矣。观音阁山门之斗拱,高约柱高一半以上,全高三分之一,较之清式斗拱﹣﹣合柱高四分或五分之一,全高六分之一者,其轻重自可不言而喻。而其结构,与清式宋式皆不同;而种别之多,尤为后世所不见。盖古之用斗拱,辄视其机能而异其形制,其结构实为一种有机的,有理的结合。如观音阁斗拱,或承檐,或承平坐,或承梁枋,或在柱头,或转角,或补间,内外上下,各各不同,条理井然。各攒斗拱,皆可作建筑逻辑之典型。都凡二十四种,聚于一阁,诚可谓集斗拱之大成者矣!

(摘编自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

 

       梁思成认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体,他对文化的理解并非狭义的限于某些学科,而是涉及到更广更深的领域。他主张建筑师必须有广泛深厚的文化修养,建筑师的认识领域要广,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是,最本质的是建筑师应当是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他强调教育要“理工与人文结合”,认为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育缺乏,形成“半个人的世界”,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的人只能算半个人。梁思成先生将自己一生的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结出了丰硕成果,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就是对先生最好的回报。

(摘编自金富军《梁思成:有所专而又多能,精于一而博学》)

 

(1)下列对材料中“斗拱”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制度和最重要的木质构架,是应用至当代的建筑元素。

B.斗拱早期以在梁枋和柱子之间实现过渡和联络为主要作用,明清后装饰性功能得到了强化。

C.观音阁山门斗拱与柱的高度比显示,其斗拱以结构为主要功用,且种类繁多,为后世所稀。

D.观音阁二十四种形式的斗拱应该是依据各自机能而设计制作的,皆可以作建筑逻辑的典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壁画中自北朝至唐代500年的建筑形象是我国古建筑的精华部分,是建筑实物以外,最好、最真实和最可贵的资料。

B.梁思成最终找到的佛光寺东大殿进一步表明,敦煌壁画上跨越千年的亭台楼阁的建筑造型都是当时真实存在的著名建筑。

C.观音阁和山门在形制上自然沿袭了唐代的结构制度,而不是故意模仿唐代,因此它们与敦煌壁画中所见的唐代建筑相似。

D.梁思成认为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导致了西方建筑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育缺乏,最终只会形成“半个人的世界”。

(3)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建筑师怎样才能更好地设计出中国现代建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

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米   语

傅菲

       对于枫林而言,所有的村道并不是通往外面的世界,而是通往大米。米是另一种庇佑人的庙宇,它聚合了光,也聚合了哀乐。它是我们肉身的全部。下种,翻耕,插秧,耘田,喷药,收割,翻晒,碾米,这是一条崎岖的路;吐芽,抽穗,灌浆,又是一条向上生长的路。我看到的人群,都是在这条路上往返,穿着盐渍漫散的衣裳,挑担粪桶,悬着沉默冷峭的脸。他们出发的时候还是个郎当少年,回来时已是迟暮老人。

       米,是那样的美好而惨烈。它向上生长的路蜿蜒绵绵。我目睹过它一个一个脚印的行走。米是父性的,血性澎湃。枫林的每一个秋天,在向上生长的路上,米的行走恍若苦役。

      黑夜盛大,从大地上升起,又降落。在野草馥郁的村郊,一支枯死的蓖麻把黑夜举过头顶。盈盈的月光打在脸上又痛又寒。颀长的稻叶弯曲,悬一滴露水。饶北河在起伏,秋风向两岸铺展。父亲,二哥和我,匆匆用过晚饭,一闪一闪地弯过村郊,来到自家的田里。初秋干旱,饶北河的水并不能解决两岸的旱情。尤其我家在高处的水田,都要靠水车灌溉。

       蛰伏在渠里,是一架疲惫的水车,仿佛劳累过度的耕牛瘫在水里休息。旷野冷寂,四周的远处有忽明忽暗的荒火。父亲和二哥,一左一右,双手把着圆木扶手,肩上耸立圆月。他们细声地谈论水旱与收成,脚在踏脚上飞快地跳动,水哗哗地往田里吐,木链咿咿呀呀。我则守一条二华里长的水路,把塘里的水引进渠里。他们就像两只鸟,贴着大地飞翔,翅膀振动的声音在黑夜这只巨大的琴箱里逡巡,久久不息。月亮是一副行囊,挂在我们的肩上。黑夜是大地隐晦的部分,被劳作的人见识。

       有时,我也会顶替他们中的一个。常常是父亲主动离岗,他摸索着,爬下龙头,双脚不停地抖擞,慢慢地挨低身子,在路边生一堆火。火堆边的父亲,清瘦的脸映衬着黑夜的倒影,村庄不远,阡陌纵横像一张大地的网。

       那是一架老旧的水车,扶手光洁油亮,它不知浇灌了多少水田,也不知消耗了生命中的多少长夜。我尚年幼,很快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体力不支。而二哥已经靠在扶手上鼾睡,脚仍然有节奏地一高一低地踩踏。父亲头发稀疏,披一件秋衫,搓着干瘪瘦硬的手。仿佛他只有沉默,才能呼应旷野无边无际的冷寂,和冗长的黑夜。火堆边的脸却被放大,成为生命惠存的轮廓。我突然热泪盈眶。我想起父亲焦灼地在粮站门口排队,把刚收仓的稻谷卖掉,送我到县城上学。

       脚下的水车转动一条绵绵羊肠村路,祖祖辈辈,厚实的脚在一根轴轮上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他们隐身在大地,被黑夜暂时收藏。旷野,饶北河,我看见稻子在生长。

       一架水车把苍老的身子佝偻在渠里,深深地佝偻在命运之中。田里的水满了,天也亮了。旷野只有灰烬的余温在萦绕,一块黏结的牛粪在冒烟。昨夜的一切仿佛未曾发生,仿佛只是稻子扬花时几声轻轻的喘息。

       很难用一个词去形容米,它在人类的演变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是米书写了人,是米还原了历史。我们血管里流淌的是什么?说是血液,倒不如说是米浆。或者说,血液就是米浆。而我们对米的描述,是那样的唯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800年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骑着高头大马,夜行在上饶县的黄沙道上,当他跨过溪桥,看见茅店村鹧鸪鸟一样安卧在稻花环抱的田野中央,他脱口而出。一个纵情于酒肆的人,他看不到埋在泥浆中的脸,看不到磨圆开裂的手指。辛弃疾也不例外。米包裹着旷古的黑,无穷无际。它就是稻田深处的背影,瞬间被雨水淹没。而在我们的眼中,它是洁白的替代词。是的,米,一个闺房里的女人,圆润,丰满,在蒸汽的沐浴中脱胎换骨,成为至上的美人;米,一个子宫里的胚胎,它的发育使人疼痛,也使人幸福。

       很多时候,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热爱大米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生活的人。我回枫林老家,一年难得几次,母亲忙这忙那地为我烧一桌子的好菜。我过意不去,我对母亲说,我回家就是想吃饭甑蒸的饭。我想象不出还有比这个更好吃的东西。饭甑是杉木板箍的,上大下小,圆圆地往下收缩,打开盖子,蒸汽腾腾地往上翻涌。饭香袅袅,滚滚而来。米完全蒸开,雪一样白,相恩相爱的兄弟一样紧紧地环抱在一起。仿佛它们曾经受了无穷的苦难,如今要好好地享受血肉恩情。这样的记忆也相随我一生﹣﹣母亲把一天吃的米,倒在一个竹萁里,放进清水,使劲地晃动,米灰慢慢地在水中漾开,米白白的,圆润,晶晶亮亮。锅里的水已经沸沸地冒泡,蒸汽一圈一圈地缠绕在房梁上。母亲把洗好的米倾进锅里,盖上盖子,旺旺的木材火熊熊地煮。锅里的清水变白,变稀,变浓,胶一样,母亲把米捞上来,晾在竹萁上,到了中午,用饭甑蒸,成了生香的米饭。剩下的羹水切两个大红薯下去,煮烂,我们吃得稀里哗啦。米饭不软不硬,酥酥绵绵,细细嚼,有淡淡的甜味,不用菜也可以吃上三大碗。

       现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生活都变好了,米成了贱货,一百斤米换不到半只鞋,讨饭的人也不要米,嫌背在身上重。人种田是受苦,米出来了又遭罪。有些减肥的女人,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药丸。我爱人的一个同学,差不多有一年没有吃米饭啦。她有些胖,怕有钱的老公嫌弃她,她只吃水果,她觉得米是她不可原谅的敌人。她嫌弃米,米成了原罪。

       米假如有人一样的心脏,必然是一颗痛苦的心脏。它有两种颜色的肌肤,一种是红色,一种是黑色。红的是热血,黑的是伤病。然而,米呈现给我们的,是珍珠一样的皎洁,让我们忍不住伸出双手,捧着它,久久不放。

(本文有删改)

 

(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一架水车?

(3)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4)探究文章结尾段的意蕴。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20分)

8.(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浙东学术

【清】章学诚

       浙东之学,虽出婺源,然自三袁之流,多宗江西陆氏,而通经服古,绝不空言德性,故不悖于朱子之教。至阳明王子,揭孟子之良知,复与朱子抵牾。蕺山刘氏,本良知发明慎独,与朱子不合,亦不相诋也。梨洲黄氏,出蕺山刘氏之门,而开万氏弟兄经史之学;以至全氏祖望辈尚存其意,宗陆而不悖于朱者也。惟西河毛氏,发明良知之学,颇有所得;而门户之见,不免攻之太过,虽浙东人亦不甚以为然也。

       世推顾亭林氏为开国儒宗,然自是浙西之学。不知同时有黄梨洲氏,出于浙东,虽与顾氏并峙,而上宗王、刘,下开二万,较之顾氏,源远而流长矣。顾氏宗朱,而黄氏宗陆。盖非讲学专家,各持门户之见,故互相推服,而不相非诋。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故浙东、浙西,道并行而不悖也。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各因其习而习也

       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

       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纷论,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无以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

       或问事功气节,果可与著述相提并论乎?曰:史学所以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经,同出于孔子,先儒以为其功莫大于《春秋》,正切合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整辑排比,谓之史纂,参互搜讨,谓之史考;皆非史学。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与朱子抵牾

抵牾:抵触、对抗。

B.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明也

著:显明、显著。

C.史学所以

经:治理、管理。

D.参互搜讨

参互:相互交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本良知发明慎独

弃甲曳兵

B.各持门户之见

求人可使报秦

C.亦无以持门户矣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正切合当时人事耳

既而吴民之乱请于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河毛氏,在学术上固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但因为持有门户派别的偏见,对朱子过分地加以攻击,即使是浙东人,对他也不以为然。

B.尽管世俗公认浙西学派顾亭林为清朝儒学的开山之祖,但在作者看来,浙东学派黄梨洲不仅学问与之相当,而追溯源流则尚在其上。

C.作者反对后世学者舍弃现实追求古代、舍弃人事谈论人性天命的做法,赞同摒弃门户之见,不唯注释整理前人著述,并能够经世致用。

D.本文作者对浙东史学的源流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并主要阐明浙东和浙西史学的基本区别。文章条分缕析,论述深刻,结论发人深省。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各因其习而习也。

究其所以纷论,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8分)

9.(8分)

落 花

【唐】严恽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和严恽秀才落花

【唐】杜牧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1)两诗都着力描摹了   的场景,表达了   的情感。(各限四字作答)

(2)赏析这两首诗艺术技巧的异同。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6分)

10.(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礼记•中庸》)

【注】矫:坚强的样子。

(1)“兼人”在句子的意思是   。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其   的教育思想。

(2)综合两则材料,简析孔子心目中最强者的品性。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1.(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4)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平林漠漠烟如织,      ,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四、作文(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月桃花开,采来桃花酿成酒;五月樱桃季,摘来樱桃煨作酱。从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再到制作各种家居物件……凭借在网上分享中国风的诗意生活,李子柒火到了海外,在2019年年末意外又当然地成为年度人物之一。在她身上,不同的网友看到了不同的东西:田园牧歌、返璞归真、传统文化、追逐梦想……

       也许,很多人也在干着李子柒一样的活,为了谋生或者休闲或者其它,只是李子柒“被看见”了。生活中这种“被看见”的需求与渴望普遍存在。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论述文。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9-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和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解答】A.“返璞归真”中的“璞”应读作“pú”;

B.全部正确;

C.“终生”中“生”应改为“身”;

D.“踽踽独行”中的“踽”应读作“jǔ”。

故选:B。

2.【分析】(1)本题考查成语(词语)的使用。平时要注重积累,要根据语境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平时要注意识记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解答】(1)A.“荟萃”,本指草木丛生的样子,后喻优秀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对象是有形可见的。语境中指“意境”,抽象的内容不适合“荟萃”一词,而且是“温润如玉的釉质和洗炼古雅的造型之中”体现出来,并非会集聚集。使用不正确,可以改为“显现”。

B.“出神入化”,意思是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还形容超脱了神通达到了自由国度的境界。正确。

C.“乃至”,连词,连接并列词语,表示事情所达到的范围,相当于“甚至”“以至于”。正确。

D.“光风霁月”,意思是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正确。

故选A。

(2)C.丙句中“体现的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标点有误,这里“天人合一”是特定称谓,应该加上双引号。

故选C。

 

答案:

(1)A

(2)C

3.【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解答】A.成分残缺。“之所以……是因为”,后面两个表示原因的句子前面缺少“是因为”,在“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后加“因为”。

B.句式杂糅。“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意思含在其中”杂糅,去掉“含在其中”。

C.成分赘余。“通过……让”介词的滥用,导致后面句子缺少主语,去掉“让”。

D.正确。

故选:D。

4.

定时、定点的龙卷风预报;

在地面引起灾害性的风被称为龙卷;

持续时间一般也仅有几分钟。

5.

(1)95后群体文娱消费主观与个性化特征鲜明,该倾向让人喜忧参半。

(2)95后需要更理性健康的文娱消费观。一方面文娱消费目的应该是为了让自我更健康、完善和幸福,而非仅仅为了“过瘾”,另一方面这种过于主观的消费行为也很容易掉入消费陷阱,进而让人迷失自我。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0分)

6.(1)A.“是应用至当代的建筑元素”错,第二则材料为“明清以后,斗拱渐失其原来功用,日趋弱小纤巧,每每数十攒排列檐下,几成纯粹装饰品,其退化程度,已陷井底,不复能下矣”。

(2)D.“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导致了西方建筑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育缺乏”强加因果,第三则材料原文为“认为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育缺乏,形成‘半个人的世界’,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的人只能算半个人”。

(3)通过壁画等多途径研究古建筑及其变迁,做到古为今用;比较西方希腊、罗马等建筑文化与东方的异同,融合东西方建筑特色;建筑师要成为有广泛深厚的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要将理工与人文相结合;投入教育事业,培养现代建筑人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

7.

(1)运用拟人,形象地描绘了庄稼因缺水而顽强抗争的画面;精选动词,化静为动。以“升起”“降落”刻画黑夜无尽,环境恶劣;以“举”“悬”等动词,写出庄稼的抗争与渴求。对比。将黑夜的盛大与“一枝”“一滴”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干旱面前作物的脆弱。调动各种感官,将视觉、嗅觉与触觉结合在一起,刻画出“我”内心的无助、挣扎与苦痛。

(2)水车承载着种米过程的艰辛与惨烈,也见证和成就了米的收获;作为线索贯穿了关于乡村生活回忆的这部分内容;透过这辆疲惫、老旧的水车,可以窥见父亲和父亲般的种米人在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与挣扎中老去的形象;与米一起,镌刻着乡村生活的底色,真实再现了挣扎着前行的乡村生活,丰富与升华了主题。

(3)用第一人称,显得直观与真实、苦痛而又深情;以游子的视角,多视角多人物地打捞了记忆里的米语故事,写出了时光变迁下乡村挣扎前行的风貌;按照时间顺序叙写米语的故事,中间运用插叙,以辛弃疾对米语的误解衬托米行进的惨烈,深化文章意蕴;注重场景与细节描写,观察细致,笔法细腻,叙述中自然融进作者的深情。

(4)人的肉身靠米哺育长大,米聚合了光,庇佑人的成长,让人热爱与感恩生活;米承载着历代人民劳作的艰辛,透着生活的沉重和收获的不易,也遭受着人们的误解乃至伤害;米将生命的爱与痛变得皎洁与神圣,蕴含着作者对米的热爱与敬畏之情;米的痛苦某种意义上是乡村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的挣扎,是乡土留存之痛的缩影,流露出作者对当下境况的清醒审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20分)

8.(1)D.“参互”:相互参证。译文:相互参证、深入研究探讨。

故选D。

(1)A.都是连词,表修饰,不译。

B.代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C.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况且。

D.连词,因为/介词,用。

故选A。

(3)D.“并主要阐明浙东和浙西史学的基本区别”说法不当,浙东和浙西史学的基本区别只是在第二段有所提及,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故选D。

(4)“故善言天人性命”是主语,“未有不切于人事者”是谓语,主谓句子较长,宜在中间断开,这里断开还有强调的意味。“者”是句末的语气词,在它后面断开。“三代学术”是主语,与后面长谓语断开,语气较舒缓,符合整体短句为主的语言风格。“切人事也”是判断句,对前文原因的说明,在它前后断开。“以”,表原因,在它前面断开。所以最终断句为: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译文:所以善于说天与人、性与命,没有不切合于社会现实的。夏商周三代的学术,只知道有史学而不知道有经学,是因为它切合社会现实啊;后人看重经术,(也)因为它就是三代的历史啊。

(5)“贵,意动用法,以……为贵;“尚”,崇尚;“因”,根据;后一个“习”,研习。译文:浙东重视专门之学,浙西崇尚渊博雅正,各自根据自己的学风特点去研习。

“究”,推究;“纷”,纷纭繁杂;“腾”,宣讲;“切”,切合。译文:推究它为什么这样纷纭繁杂,只在于众人宣讲空洞的理论而不切合人事而已。

 

答案:

(1)D

(2)A

(3)D

(4)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

(5)浙东重视专门之学,浙西崇尚渊博雅正,各自根据自己的学风特点去研习。

推究它为什么这样纷纭繁杂,只在于众人宣讲空洞的理论而不切合人事而已。

 

参考译文:

       浙东的学术,虽然出自婺源县,然而自袁燮、袁肃、袁甫之后,大多推崇江西陆氏(陆九渊、陆九龄),并且精通经学,熟谙传统文化,绝不空口谈论道德性情,所以不违背朱熹的教诲。等到王阳明,阐发孟子的良知的观念,又和朱熹的学说矛盾。蕺山刘宗周,以良知的观念为本发展为慎独的观念,与朱熹的观点不同,亦不相互诋毁。梨洲黄氏,出自蕺山刘宗周门下,而广开万氏弟兄经史的学问;以至于全祖望等尚保存继承他的意旨,尊崇陆九渊同时又不违背朱熹。只有西河毛氏,阐发关于良知的学问,很有所得;但因为持有门户派别的偏见,对朱子过分地加以攻击,即使是浙东人,对他也不以为然。

       世人推崇顾亭林,把他当做开国儒家的宗主,然而这自然是浙西的经学。不知道同时有黄梨洲,出自浙东,虽然地位与顾亭林并列,可是往上以王、刘为宗,往下广开二万经史的学问,与顾氏相比较,源远而流长。顾亭林尊崇朱熹,而黄梨洲尊崇陆九渊。大概不是讲学专家,各持门户的成见的人,所以互相推举佩服,而不是互相非议诋毁。求学的人不可以没有宗主,可是一定不要有门户之见;所以浙东、浙西,道并行而不相违背。浙东重视专门之学,浙西崇尚渊博雅正,各自根据自己的学风特点去研习。

       研究天与人、性与命的学问,不可用抽象的言辞来讲啊。所以司马迁本着董仲舒的天人性命之说,写出了有益于治国安邦的著作(《史记》)。儒者想尊崇人的天赋禀性,却又抽象地谈论义理来作为(治学的)功绩,这就是宋明理学被才德高尚的人所讥讽的原因啊。孔子说:“我要把我的思想托付于空洞的理论,倒不如在叙述具体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深切彰显啊。”这就是《春秋》为什么可以有助于治国的缘故啊。圣明像孔子,言语代天行教化,尚且不以空洞的话取胜,何况别人呢?所以善于说天与人、性与命,没有不切合于社会现实的。夏商周三代的学术,只知道有史学而不知道有经学,是因为它切合社会现实啊;后人看重经术,(也)因为它就是三代的历史啊;近代儒者谈论经学,好像在社会生活之外,另有所谓的义理啊。浙东学术,谈论性与命的必考究于历史,这是它卓然自立的原因啊。

       朱熹和陆九渊持议不同,为门户之见大加攻伐,(他们的争论)是多年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所在,也是多年以来(阻碍)学术的荆棘啊。推究他们争论的缘故,是因为他们只是空话沸腾而不切合世事罢了。明了史学本于《春秋》,明了《春秋》是可以用来治理国家的,就应该知道性与命的学问不能空说,而谈论学问的人一定要有实事可做,不但是没有门户之见可持,而且没有渠道持门户之见啊。浙东学术,虽然源流是一样的,但因为他们的境遇不同,所以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同),王阳明发挥它而立了功绩,刘宗周发挥它而成就了气节,黄宗羲发挥它而隐居不仕,万氏兄弟发挥它而治经著史。虽然同出于一个源头,而表现出来的形态却有很大差别,这是因为他们各自有事可做的缘故啊。那些不做应该做的事,而只是空论天赋禀性,空谈学问,(他们的学说)就像黄茅白苇,面目非常相像,不得不创立不同的门户,来表示自家的见解而已,所以只有浅陋的儒者才争门户之见啊。

       可能有人说:功绩气节,真的可以和著述相提并论吗?回答说:史学之所以可以资治,(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空洞的著述啊。例如六经,同出自孔子之手,儒家先辈认为成就没有大过《春秋》的,正是因为它切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啊。后来的人说到著述的,舍弃今世而迷恋古代,舍弃社会现实而谈论性命天人,则是我不得而知的了。治学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足以言史学啊。整辑排列,称之为史纂,相互参证、深入研究探讨,称之为史考;(这些史料的整理及史实的考证)均非史学的目的。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8分)

9.

(1)落花把杯、伤春惜时

(2)同:使用拟人修辞。严诗将景物人格化,春光步履冉冉,花朵问而不语;杜诗写花儿“无心”绚烂盛开。以场景描写表现人的情感。严诗叙写花前把杯,杜诗描摹流觞把盏,都以场景描写来表现诗人惜春之情。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异:严诗妙用叠词。前有“冉冉”,后有两个“花”和两个“为谁”巧妙连用,既新奇又富有意蕴,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浑成天成耐人寻味。杜诗寓褒于贬、反衬。贬斥花儿盛开为无情,以落花的无情反衬有情人对花的爱惜和对时光的珍惜,“贬”中寄寓叹息与深情,似贬实爱。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6分)

10.

(1)一个人相当于两个人,指敢作敢为。     因材施教

(2)既不畏缩也不鲁莽;不一味宽厚包容也不妄用武力;平和而不随波逐流,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持守中道,不改变志向和节操。这些才是孔子心目中的最强者的品性。

 

《论语•先进》参考译文:

       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我很疑惑,请问原因是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敢作敢为,所以要约束他。”

 

《礼记•中庸》参考译文: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强呢?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呢?或者是你自己的强呢?用宽容顺从之道教育人,不报复那些对自己无礼的人,这是南方人的强,是君子的都能够遵循此道。以盔甲当床,枕戈待旦,直至战死,也无丝毫怨恨,这是北方人的强,强者都尊崇此道。所以君子和气待人而又不同流合污,那才是真正的强者啊!国家“中庸之道”得到遵循的时候,不改变个人的操守的人,那是真强者!国家“中庸之道”遭到破坏的时候,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节操的人,是真强者!”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1.【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重点字:仁)

(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重点字:瓶、浆)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重点字:潦、暮)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重点字:僮)

(5)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重点字:碧、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