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修订版)

2020年北京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3篇)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1




2021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语文含答案

丰台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语文

房山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三语文

2021北京顺义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西城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语文


2021北京高三期末《红楼梦》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默写汇编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议论文写作:精准用例——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记叙文(小说)的写作立意

高考记叙文(小说)写作情节篇


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期末议论文范文5篇

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期末议论文范文《说“强基”》9篇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期末议论文《兼听》范文5篇

2021北京高三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微写作汇编含部分例文


2021北京高三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故宫六百年》自序

祝勇

①面对紫禁城,我总会涌起一种言说的冲动。宏伟的事物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无论自然的,还是人工的。但紫禁城又太庞大,一个人的生命丢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我必须穿越层层叠叠的史料,才有可能把它找回来。

②在紫禁城,生命的参照系太大,一个人置身其中,就像宫殿里的一粒沙,不值一提。即使乾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坐拥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版图仅次于元朝),在这深宫,依然会感到茫然无措。一个人,对空间的需求不是无限的。巨大的空间,给人的生活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困难。清朝皇帝乾隆,在紫禁城里一再大兴土木,是紫禁城建筑史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最爱的,还是八平方米的三希堂。他为自己退休建造了宏伟的宁寿宫,但他退休后还是住在养心殿,挨着他的三希堂。

③所以说,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吓唬人的,如汉代丞相萧何所说:“非壮丽无以重威”,以至于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后,每当我面对她,依然会感到心惊胆战。这些建筑气势壮阔、复杂深邃。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看来,对复杂与宏大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回避的阶段,以至于“现存的人类文化遗产都是复杂的”,而不是简约、低调的。因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阶段,只有复杂宏大的工程,才能显示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也才能有效地整合族群与国家。

④伟大的建筑都有实用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超越实用的。就像埃菲尔铁塔,几乎没有什么实用性,建造它的时候,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几十年后,剧情却发生了神奇的反转,埃菲尔铁塔不仅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成了巴黎最重要的地标建筑,它每年的游客量比卢浮宫还多。与卢浮宫比起来,埃菲尔铁塔无疑是一座空洞的纪念碑,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它有高度,有其他建筑无法企及的体量,仅凭这些,就使它成为一个符号,罩在巴黎的头上,挥之不去。就像紫禁城的象征性,是通过她不近人情的宏大来实现的

⑤紫禁城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都是困难的。这让我的心底生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我们常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讲起。其实“二十四史”有头,也有尾,但紫禁城没有。紫禁城里收藏的古物远达新石器时代,甚至比新石器时代还要早,像《红楼梦》里写的,“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紫禁城里藏过一部“二十四史”,那是《四库全书》中史部的一部分,而三万多卷的《四库全书》,又只是紫禁城的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⑥站在紫禁城巨大的广场上,望着飞檐上面青蓝的天空,我总是在想,紫禁城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紫禁城是那么神奇的一个场域,是现实空间,却又带有神异色彩。它更像是一只魔盒、一座迷宫,或者命运交叉的城堡。因为它的内部,人影幢幢,魑魅交叠,有多少故事,在这个空间里发酵、交织、转向。紫禁城是不可测的——它的建筑空间是可测的,建筑学家早已完成了对它的测绘,它的神秘性却是不可测的,用深不可测、风云莫测来形容它,在我眼中都比用具体的数字描述它更贴切。它用一个可测的空间,容纳了太多不可测的事物,或许,这才是对紫禁城的真正定义。

⑦从建筑形态来说,这座城里,宫殿楼台、亭阁轩馆、庭院街道一应俱全,因此它具有着一座城应有的物质形态。在这个物质空间里,也容纳着各色人等,包括皇帝、后妃、太监、文臣、武士、医生、老师(皇帝及皇子的讲官)、厨师、匠人等等,他们在各种建筑中生存和相遇,合纵连横,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故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是物质的城,也是人群的城。它是一个社会,是世界的模型,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⑧在我看来,紫禁城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它是一个生命体,犹如一株老树,自种子落地那一刻起,它就没有停止过生长。帝制终结了,但紫禁城没有死,而且永远不会死。2018年初秋时节拍摄《上新了·故宫》,我在早上六点到达太和殿,若“穿越”回几百年前,这正是大朝会的时间,但此时的太和殿前,不见排列成行的品级山(供官员们在广场列队的标志物),也不见铜龟、铜鹤在腹中升起的袅袅的线香,只有摄像机、轨道和摇臂在无声地运动,只有我们几人的谈话声,在空阔的广场上回荡。七点半,太和殿广场上的几扇大门打开,先是各宫殿的值班员排着进来,紧接着是上班的故宫员工纷纷骑自行车从广场前经过,有的还在太和殿台基下停下来,看看拍摄的现场。故宫博物院新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紫禁城有自己的“生物钟”,它的声与色,在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变化,让我这个“老员工”,也感到兴奋和惊奇。

⑨时间无声地流过紫禁城,却在紫禁城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紫禁城不是一个固体,永恒不变,而是一刻不停地在变,尽管那变化,可能极为细小,就像一个人的额头生出的皱纹,只有敏感的人才能发现。这些具体的、细小的变化,带动这座城,处于永不止息的生命律动中。这是紫禁城这件“古物”与其他古物最根本的不同。

(取材于祝勇《故宫六百年》)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势壮阔、复杂深邃    深邃:深沉宏大。

B.每次都铩羽而归        铩羽:比喻失意,受挫折。

C.人影幢幢,魑魅交叠     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D.在这个空间里发酵      发酵:受外界影响发生变化。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埃菲尔铁塔为例说明伟大的建筑象征性常超过实用性。

B.参加《上新了·故宫》的拍摄使作者增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C.作者用“一个人的额头生出的皱纹”比喻紫禁城细小的变化。

D.作者用冷静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紫禁城历史的追思和感悟。

3.作者在第②⑦⑧段中提及“乾隆”“各色人等”“故宫员工”,其用意分别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说“紫禁城的象征性,是通过她不近人情的宏大来实现的”?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失败的寻访

①去看那条千年古道。

②村子临河而居,碎石沿着河岸垒出齐整的层次感。胡同仅容一人走过,像一抹被遗弃的瘦长的影子。出了村,是一片浩荡的水。堤岸有两棵柿子树,隔了很远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苍老;一头无所事事的驴,静默在水边,比眼前的这片水还要安详;几辆小车停在不远处,有人正在钓鱼。山野中的这片水,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车子就一晃而过了。路的尽头,竹林茂密。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很多人从远方蜂拥而来,则是近年的事情了。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凹凸不平,向险而去。为方便更多人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当地人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一条水泥路。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古道下方,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人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原生态景点。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路边有溪水流过,不知名字的鸟,在水流声中穿过。一块并不规则的金黄麦地,镶嵌在山坡上,让人格外空落和孤单。

③这个守着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多年来,我游走乡间,在找寻农具的同时,隐隐盼望着哪天遇到一个铁匠。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我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它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但看上去并没有彻底被遗弃。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位76岁的老铁匠。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起。他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比如火候如何掌控,比如落锤时的角度和力度。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他打了一辈子的铁。每逢镇上赶集,他就去摆摊收农具,直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才开炉打铁,过上一把瘾。其实他早就不需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他的手艺已经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村里用上了机器设备,播种和收获都很少使用传统农具,铁匠成为一个多余的角色。他说他舍不得丢下这门手艺。那些打铁的岁月,没有仅仅成为苦难记忆。乡村铁匠赤膊抡动手中铁锤的童年记忆犹在眼前,那些火焰中纷纷落下的铁屑藏有我们最奇幻的想象和最简单的快乐。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个曾经的孩童不需要任何解释,就理解了眼前这个打铁老人的热情。那天我亲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并且按动快门,将某个瞬间定格。

④走出铁匠铺,我看到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通场景,可是我仍然忍不住把它解读成了所谓的“守望”。我羞于将自己的解读告诉眼前这个老农,我知道他心里装的,与我心里想的,截然不同。听到我要找寻农具,他兴奋地起身,领我拐了一个弯,再爬过一条长长的坡路,来到一座老宅前。

⑤院子里长满齐腰的荒草,有浓烈的植物气息。我是陌生的闯入者,闯入一段被遗忘的时光。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说三十多年来没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屋里从来不曾通过电,我擎着火机,在微光中逐一察看那些农具,心里有些激动。也许,这是三十年中唯一降临的光。置身这个昏暗的记忆库,我仿佛听到了时光流淌的声音。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脸上满是欢喜。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指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越来劲,简直是神采飞扬。粗糙的驴具,原来凝结着这么多民间智慧。他的讲解让我好似看到一头驴在山野里骄傲地劳作;让我想起了那些久远的日子,坑坑洼洼的山野,想起农人们的劳作,想起他们充实、自信的表情。也让我想起近年来在乡村游走的日子里常见到的农家圈养的驴,它们不是用来劳作的,养大了直接卖给城里的驴肉馆。

⑥暮色中,下起了小雨。院落里齐腰的荒草经过雨丝的清洗,新鲜了许多。邻家的烟囱冒出一缕炊烟,在细雨中若有若无,像是一丝乡愁。

⑦时光就这样打磨着村庄和村庄里的人。我以审美眼光从取景框里截取了乡村中那些将被遗忘的事物。它是真实的,但我所留存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乡村,更多的艰辛被所谓的美遮蔽了。我的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是否真的有意义?

⑧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些农具。对农具的理解,只有在经年累月的劳作中才可以真正抵达。我只是浮光掠影的寻访者,我的寻访注定是失败的,无能为力的失败。我在乡村奔走与找寻,不过是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梦想”。我所拍摄和记录的,仅仅是村庄的一个截面。

⑨截面承载的,是一段完整的隐秘记忆。

(取材于王月鹏同名散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               悬置:供人仰望

B.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                             灼烫:印象深刻,感受热烈

C.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     敦厚:身体结实

D.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                   孤独:独自生活,寂寞无聊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通过写水泥路的热闹来突出千年古道的冷清,表达了作者的遗憾。

B.作者能够轻易理解眼前打铁老人的热情,与童年记忆里的打铁情景有关。

C.76岁的老人能完成打铁的全过程,体魄强健,作者为此投去敬重的目光。

D.“我”把老农蹲在地头抽烟的普通场景理解成守望,有一厢情愿的意味。

7.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8.作者认为自己的寻访是“失败的寻访”,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每一寸墙 每一朵花

上海的马路纵横交错,总共5000多条,每年还会新辟出来一些路。每到年初,我会摊开新的上海地图,下棋一样看上半天。

每一次,最早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熟悉的马路。我有点路盲,找到它们,犹如找到坐标,这才能厘请陌生的新马路有多远、处在什么方位、如何能到达。

其实,我从不主动探访那些陌生的路,只是怀有一些好奇而已。说来惭愧,在上海居住超出60年,我熟悉的马路极有限。也许躲在书斋里,深陷写作的时间过多;也许我的居住、办公几乎集中在内环里,和母亲、兄弟的距离,按现在的说法,都是“一碗汤”的距离。个别亲友住得远,我每年邀请他们来这边聚餐一次,或改视频联系了。

熟悉的路,特别是有讲头,往深里看有缘的路有几处。想想每个人的人生也就一条路,生活中能有几条可恋的路,不觉得贫瘠

饱含深情的路未必和个人成长、情感轨迹、生命记忆相交织。爱上一条路,有时像爱上一个人,起源于某种相遇、相投,有时只是冥冥之中的偶然。

新华路,我从没在那儿居住过,但喜欢去。次数多了,那里的每一寸墙、每一朵花我几乎都认得。

1982年5月的一个中午,我第一次去新华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国宾道”,重要的外国宾客来往虹桥机场,车子从这里经过。当时我匆匆而去,不为马路风情、外国弄堂的建筑风格,直奔新华路邮局。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文学新人,星星点点发表了一些作品,于是报社、杂志社、出版社陆续寄来样书和稿费,需要本人去邮局领取。

从未去过的陌生马路,我心存好奇,从定西路左拐进入新华路,前行几十步,内心涌出一阵疑惑,太熟稔了,有前世今生一般的亲切感。

我找到一个常规的解释,这一截马路不宽,不是车流呼啸的干道,很少直通通对开的十字路口,马路带有微微的弯势,颇为好看,这气质和我从小居住的南昌路相像,于是好感呼之欲出。

但是新华路朝气,清丽,不拘于老派;沉稳,不停留在古朴。那里鲜有提鸟笼的、在弄堂口孵太阳的闲人,或什么摩登青年。沿街的洋房把明媚的花园敞开来,单纯清丽的初夏扑入我的怀中,耳朵清新了,仿佛能听得花朵和树叶沙沙地对话,偶然一抬头,园里一棵高瘦的杉树煞是清俊。

也有篱笆,篱笆缝隙中探出一支可爱的小花。洁白花瓣,橘黄色的花蕊,嫩绿色的花茎上一抹星星似的亮光,花朵的形状如一个小风车,妩媚中带一点调皮和任性。迎着微风,仿佛能飒飒地飞转起来,它仿佛在对我微笑,让我回到童年南昌路老宅内绿意盎然的小花园,内心浮动久违的安谧。多好啊,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找回失去的童年心境。我略带痴迷地在微笑灿烂的风车茉莉附近兜兜转转,听民族乐团隐隐的琴声,欣赏法国梧桐合抱而起的“梧桐隧道”、一些有浮雕的漂亮老别墅、欧式的半圆形阳台。

也在那一年底,我结识了我家先生,他是我中学好友的大学同窗,婆家恰巧住在新华路老别墅群的后面。婚后,我俩周末去看婆婆,晚餐后回自己的小家,会特意绕过老别墅区,在新华路上走一段夜路。那里夜间灯光朦胧,无比静谧,仿佛一座小镇。

又过了几年,我们特地把家也安置在新华路附近。我喜欢清晨天光闪烁的新华路,在葱郁的梧桐树冠覆盖下,它像一条秀丽的河,有光泽,有荡漾感。在那样的早晨散步,我会有脑子放空的状态,将路人按不一样的走姿和步态,想成鱼类、虾类,和我一起在晨光中自在地游走。缓缓而过的小车,被想成轻舟,颠簸着,逐渐流逝。偶尔路过的轧得马路发颤的货车,成了伸着脖子的大鳖,笨拙,气昂昂的。

我把新华路看成“自己的地方”,有事没事来走走、停停,沉浸在静谧的心境中。我笔下的很多作品,灵感都是在放空的散步中形成的。

新华路上坐落着百余套异国建筑风格的别墅、洋房、高级花园住宅,聚集地被称为“外国弄堂”。外国弄堂离路边不远,恰好听不见外面的车声,像有意隔绝尘嚣。别墅群里有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白色的粉墙露出黑色的木框架,古典大方。有带有法式风情风格的建筑,布局上轴线的对称,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屋顶上有精致的老虎窗,贵气典雅。也有气势恢宏的中式建筑以及意大利式、荷兰式的老建筑。有一幢双层圆形,形似奶油蛋糕的“蛋糕房子”,拥有蓝色的屋顶,曾是西班牙公使馆。很多老洋房有庭院,偶然穿过,只见绿色连绵,植物茂密,老洋房只成了绿树中的美丽点缀。

新华路160号上海影城,也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很多美妙的时光。尤其每年电影节期间,我换上宽松的服装,带着大号瓶装水,赶场子似的看很多场电影。有时夜场电影落幕后,顶着一头的星光回家。

秋天的新华路有落叶景观。飘落的金色树叶满地,非常有味道。记得有一次我和女儿萦袅一路谈笑,在新华路上沙沙、沙沙地踩着落叶,忽然,我们默不作声了,被秋天的壮丽和伤感深深触及。若干年后,我写《小香咕全传》,里面有一条名叫“沙沙”的小路,孤独的香咕常会去和“沙沙”倾诉心事,每次小路轻柔地回复她:沙沙,沙沙。

新华路不宽阔,不显赫,不张扬,全长不过2公里多一点,始建于1925年,将近百年。最初因这一带有个小寺庙,慢慢地聚集人气,成了一条路。曾叫作安和寺路,1965年改名为新华路。这条路今天的魅力绽放,来自人文和景观,更来自历经近百年的岁月酿就独有的格调和积淀。

上海越来越大,车流滚滚,不喧哗、有风采、静美的马路如今已不太多。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景观路,南京东路、淮海中路、武康路、新华路都在列,原则上说,50年、100年后,这些马路仍会保留基本的风貌。

但保持一条马路原有的风骨和风情太难,它们在被岁月销蚀。就在前不久,多少年静静开在新华路上的老牌面包房马可孛罗悄悄关门了。新华路上的每一寸墙、每一朵花也被改变,我熟悉的篱笆也找不到了,但每年5月,我还会小心寻找曾对我微笑的风车茉莉,期盼那枝风车茉莉躲在隐秘的花丛中。可惜,始终没找到。多少年了,一枝也没有寻到。

也许我曾经邂逅的一株白色风车茉莉只是内心偶然闪过的幻影?有这幻影,不奇怪,人总想在时间长河的洗涤中,做回真正的自己。

(取材于秦文君的同名散

9.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能有几条可恋的路,就不觉得贫瘠 贫瘠:乏味无聊

B.熟稔了,又有前世今生一般的亲切感    熟稔:熟悉

C.但是新华路朝气,清丽,不拘于老派     老派:老旧破败

D.它们在被岁月销蚀                        销蚀:磨损,损耗

10.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我喜欢清晨天光闪烁的新华路,在葱郁的梧桐树冠覆盖下,它像一条秀丽的河,有光泽, 有荡漾感;在那样的早晨散步,我会有脑子放空的状态,将路人按不一样的走姿和步态,想成鱼类、虾类,和我一起在晨光中自在地游走;缓缓而过的小车,被想成轻舟,颠簸着,逐渐流逝;偶尔路过的轧得马路发颤的货车,成了伸着脖子的大鳖,笨拙,气昂昂的。

11.作者饱含深情地记述了她所喜爱的新华路。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新华路。

12.文章最后两段作者再次提到风车茉莉,有何用意?请简要回答。

 

(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艳阳下

①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但是,只在敦煌展出。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

②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③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许多年前,看见井上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

④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沉默了。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⑤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10个窟。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美妙的恢弘画卷。经历千年岁月风沙,壁画雕塑早已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然摄人心魂,令人心醉,不知身在何处。不知自己的来处,何以明了自己的现在与存在?人类文明的庄严璀璨向我们打开的应该就是这种神游古今、与古人劈面相逢的快感。

⑥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故居和办公室,就在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九层楼对面。这位上世纪40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的画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他的办公室和故居都是意想不到的清寒。床和书架都是土坯的,几张木质桌椅,一个灶台,一直到1982年他离开敦煌,都是这样。许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60年代北大毕业后即来到敦煌,先生远在万里之外的武大工作,孩子也是在武汉长大。分居数十年,最终还是先生追随她,在敦煌会合。她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是敦煌成就了她。

⑦吐蕃展就位于敦煌研究院内,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入历史的情境。古格、象雄、吐蕃,藏文化真是太深邃迷人了。展不大,却集中了许多国内外大牌博物馆的名品以及私人收藏。一个6-8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立鸟纹。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这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季羡林说过,中国、希腊、波斯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的确,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

⑧在展览的最后,我看到了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充满深情的回顾资料,他们回忆自己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20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如此,像我一样的爱好者,才有机缘目睹来自全球的吐蕃艺术精品。

⑨在敦煌,时时觉得,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

⑩为什么来到敦煌?当然是为了它迷人的历史与文化光影。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在敦煌看见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浮想联翩。这里既是陈寅恪所谓“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地,也是千年来伟大平凡兼具的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生命构建的时间之流。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11)我更觉得,来到敦煌,是为了与自己相遇。短短几天,敦煌的艳阳,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光影都犹如神迹。夜晚在极致的安静中入睡,清晨又在极致的安静中醒来。这样的旅程,仿佛出世了一趟。

(12)人类文明的宝贵遗迹,此生此世,也许只有这一次机遇相见。除了珍惜,还是珍惜。

(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

13.下列对文中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舷窗:“舷”读作xuán

B.屏息:“屏”读作bǐng

C.微末:平凡渺小

D.敛容:庄重严肃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所说的“文明的现场感”,既指参观者身处文明现场,也指实地观看带来的直接、深切和独特的体验。

B.第⑤段由光线打在菩萨脸上的细节,联想到千百年来造访者的感受,进而突出了庄严璀璨的文明的震撼力。

C.第⑦段通过对展品的细致描写,表现出吐蕃文化的深邃迷人,而这也正是吐蕃展一定要在敦煌举办的原因。

D.开篇写诸事繁忙但仍来敦煌参观,结尾部分说特别珍惜与文明遗迹相见的机会,文章首尾照应,圆融自然。

15.作者在第⑨段说“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从全文看,“激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6.文章题目“敦煌艳阳下”含义丰富,综观全文,简要回答其含义和文章以此为题的效果。

 

(2021·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

在读到《我与地坛》时候,我正醉心于《莎士比亚全集》,脑海中不由自主地跳出了《哈姆雷特》中那句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在我当时的感觉中,这句话正可以来概括《我与地坛》中主人公面对的困境。虽然两部作品的主角——受了欺骗的王子和落魄无助的残疾人——所身处的时代地域及面对的难题有着巨大差异,但当事人那种被逼迫到濒临极限的感受,应该是相近相通的。

《我与地坛》对我的触动是那样强烈。我记得我把刊发作品的那一册杂志抓在手里,郑重地摩挲着相关的几个页面。我想到儿童时期的高尔基,每当读到一本喜欢的书,就将书页对着阳光看,以为其中一定藏着感动人的奥秘。

我专门骑车去了一次地坛公园。冬日的寒冽中,我用了半天时间,走过整个公园,每隔一会儿,就要擦拭一下被嘘出的热气弄模糊了的眼镜片。虽然过去也来过,但此次它大不一样了,只因为被史铁生描写过,便仿佛成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我寻找作品里描写过的那些场所,想象他的轮椅曾经停在什么位置,哪里是歌唱家练嗓子的地方,那对从中年慢慢地变为老年的夫妻,每天散步时是从哪个门进入公园。在漫长的日子里,作者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望着面前的空旷和静谧,思考他的苦难和命运,他的活着的理由,他可能的救赎之路。

对于他,这注定是一个无法摆脱但又必须厘清的纠缠。二十一岁那年,命运就判决他下肢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死亡之日才是解脱之时。时时刻刻,他体验着一种面临绝境的、即将被吞噬的感觉,仿佛一只脚踏在悬崖边缘松动的碎石上,仿佛面对剃刀寒光闪闪的锋刃。

史铁生的最初反应,与处于类似境遇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凭什么是我,来承受这样的苦难?但这样的情绪并无助于改变这一个坚硬的事实。无奈中他只能平静下来,努力让自己思考,试图弄明白一些事情。时间并未能平复伤痛,但有助于让他认识伤痛。从那一个一次次与荣誉擦肩而过的长跑者身上,从那个漂亮但弱智的小姑娘身上,他看到了造物者的不讲道理,看到了偶然性的随意捉弄,看到了苦难的无所不在。

他明白了,“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而由谁来充任这样的苦难角色,谁去体现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实在是没有理由可讲。那么,要不要活下去?也是在长久的思索后,作者领悟出:“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这种窥见命运底牌后的开悟和坦然,使他得以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达成了与自己命运的和解。

这个命题同时还有着一个分蘖:怎样活下去?终于,写作接引了他,成为他每天愿意继续观看晨曦和夕阳的最重要的动机。按照他的说法,“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者,“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这是他使自己获得拯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寻到。

自此他沿了这条道路艰难地行走,就像独自摇着轮椅跨过公园里的沟沟坎坎。终于,在走进这个园子15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我与地坛》。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自此他获得了抗衡苦难的力量。

说到底,最终支撑起他残缺的生命的,是一种存在意义感的获得。我想到了 “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的著作《活出意义来》。作为当年纳粹集中营中的一名囚犯,他展现了被关押者们的两种前景——或者死于疾病冻馁,或者最终被推进焚尸炉,没有别的选择。每个人都面对同样的境遇,但意识选择的不同将他们分别开来。那些能够始终保持某种目的感的人,从肉体到精神都显得更健旺,甚至挨过了最为艰难的日子,哪怕这种目的是多么渺小。作为写作者的史铁生的卓越,也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上。

在《我与地坛》中,我们看到了思想的清晰的展开。作品要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而是诸多理念的汇聚和纠结。它从某一个逻辑起点迈步,层层递进和深入,在这条思想路途的终点,生存的“牢靠的理由”在他面前闪现,日渐明朗,于是生活的重新开展也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几乎可以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反复思索和表达的都是以生与死、坠落与升腾为内核的一个话题群落,在具体作品中又体现为不同的伸延和变异。而《我与地坛》,无疑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命运给了史铁生一副烂牌,他却将它打得至为出色。

史铁生对于命运的感悟并不是仅仅对作者自己才有意义,否则就不会有那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从对自身残疾的思考生发开去,他进一步揭示了残疾是一切生命共同的、本质的困境。它不仅仅限于肢体器官的残缺,而是有着广阔的指向——对于美貌、健壮、聪明而言,丑陋、病弱、愚钝也是一种残疾,如此等等。因此,地坛是他个人的救赎之所,而他从这里获得的觉悟,也成为了读者寻求自身的超度的一种导引,一个力量之源,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可能来到这座园林。

此后多年中,我又去过几次地坛公园。最后一次,记得是在一个深秋的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斜洒在祭坛上,遍地飘落的树叶散发着清新而苦涩的气味。虽然史铁生已经辞世多年,但他笔端吐露出的文字,仿佛此刻视野中的光亮,无声而广阔地漾荡开去,在一方方灵魂的田亩中流布氤氲。他描写过的这个地方,已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处所,而是一个精神的朝圣之地。加持和祝福都在无声地进行着。

因此,自甫一问世的那天起,《我与地坛》就不再专属于作者史铁生自己了。

这篇作品最早刊发于《上海文学》1991年第1期。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我不愿意看作仅仅是一种巧合。我不知道,它是否预示着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开始了对于灵魂审视、对于命运思考的深入化。十分确凿的是,作家韩少功敏锐地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当时就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话:即便整个1991年只有这一篇作品,这一年也是中国文学的丰年。

四十年过去了。时光印证了他的判断。

(取材于彭程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必须厘清的纠缠                厘清:查清、理顺

B.无助于改变这一个坚的事实      坚硬:残酷而又无法回避

C.这个命题同时还有着一个分蘖      分蘖:分歧

D.在一方方灵魂的田亩中流布氤氲    流布:流动散开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凭什么是我,来承受这样的苦难?”该句表现了史铁生对命运不公的抱怨,甚至忿怒。

B.作者引用《活出意义来》, 意在说明懂得为何而活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命运施与的痛苦。

C.作者多次去地坛,既是对史铁生心路历程的探寻,也表达了自己对史铁生的怀念与敬意。

D.倒数第2段中用韩少功的话,目的是说《我与地坛》成就之高,足以代表1991年的中国文学。

19.作者在第段说:“命运给了史铁生一副烂牌,他却将它打得至为出色。”请说明“烂牌”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全文,概括史铁生将烂牌“打得至为出色”的过程和“出色”的表现。

20.第⑨段写道:“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请赏析其妙处。

 

(2021·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中的大运河

说起历史上的大运河,总是会首先想到苏东坡。作为一个文化人,苏东坡让后人永远怀念。晚年的他从海南流放归来,没有按朝廷惯例到蜀地的一个叫玉局观的道观挂职,而是一路向南,再向东,朝着江苏的方向直奔而来。我对他来江苏的具体路线,已记不清楚。只记得他沿着大运河,最后进入常州。正是天气最闷热之际,船舱里更热,热得只能光膀子,也就是我们南京人说的赤大膊

常州人民听说苏东坡来了,立刻万人空巷,都来到运河边上。一方面欢迎他,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想见见伟大的苏东坡的风采。于是大家见到了裸着上身的东坡先生,他老人家袒胸露腹,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向常州人民拱手致意,同时嘴里忍不住念叨:这样欢迎,折煞人也!

我喜欢这样一个热情的场面,总是无法忘了大运河边的这一幕。天气那么湿热,挥汗如雨。人群中一定也有许多光着膀子的男人,他们站在运河边上看风景,对着诗人指指点点。而今天的我们,却是穿越了接近千年的时光,欣赏着风景中的他们。我要是个画家,就要将这个场面画出来,毕竟这是大运河上最有人文温度的一个场景,光是用文字记录下来,远远不够。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常州,想到苏东坡,崇敬之情顿起,便写诗纪念。在运河边舣舟亭附近,他老人家居然一连写了三首诗,其中之一是这么写的:

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

说起历史上的大运河,总是会首先想到苏东坡。作为一个文化人,苏东坡让后人永远怀念乾隆皇帝的这首诗,强调了以人为本。在他眼里,大运河也就这样,重要的应该是人,是苏东坡本尊。中国古代的京杭大运河,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南来北往,无数游客匆匆走过,早就习以为常了。没人太把大运河当回事,大运河就是今天的高速公路,就是今天的高铁。对于古人来说,大运河也谈不上多伟大,它就那样。

我们今天很喜欢说大运河的文化含量,文化也是慢慢才形成的。有时候,文化也就那么回事,人文化成,文化这玩意要是离开了人,什么都不是。

江苏境内的大运河,最早只是与战争有关,为了去征伐别人,为了称霸,为了开疆拓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大运河的第一锹,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挖的。当年的江南,水网四通八达,吴国军队要想远征,要想逐鹿中原,就要考虑如何将长江与淮河打通。再以后,为了走近路,便有了人工开挖的邗沟,路程由此大大缩短,南北距离被拉近了。

古邗沟是江苏境内大运河非常重要的一段,虽然最初只是为了军事,为了定鼎中原,实际效果则是极大地方便了百姓,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事实上,人工开挖大运河,自吴王夫差的第一锹开始,从来就没真正停止过。秦朝和汉朝,以及后来的南北朝,大运河一直在断断续续挖掘,越挖越远,越挖越长。因此,隋炀帝在古邗沟的基础上,花了六年时间完成的京杭大运河,也只是充分利用了前人成果。

因为吴王夫差,因为隋炀帝,因为这两个既传奇又具悲剧性的人物,江南的命运就此改变。不管怎么说,大家都会明白,大运河的功远远大于过。唐朝诗人皮日休甚至把隋炀帝修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过去的很多年,大运河都是中国的经济命脉,

皇家政权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要依靠大运河,必须要管理大运河。

事实上,大运河带给我们的联想,更多的还应该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真正要回忆大运河,我会更多地联想到古代游子,想到当年的南船北马,想到南来北往的文人。大运河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它不是始终畅通。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到了明清之际,北方的大运河,渐渐地已失去了通航能力。

说起历史上的大运河,总是会首先想到苏东坡。作为一个文化人,苏东坡让后人永远怀念乾隆皇帝的这首诗,强调了以人为本。在他眼里,大运河也就这样,重要的应该是人,是苏东坡本尊。中国古代的京杭大运河,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南来北往,无数游客匆匆走过,早就习以为常了。没人太把大运河当回事,大运河就是今天的高速公路,就是今天的高铁。对于古人来说,大运河也谈不上多伟大,它就那样。

我们今天很喜欢说大运河的文化含量,文化也是慢慢才形成的。有时候,文化也就那么回事,人文化成,文化这玩意要是离开了人,什么都不是。

遥想当年,北方人南下,到今天的江苏淮安境内,必须下马坐船,从此开始一段行舟的诗意生活。南船北马是古代南北交通最常见的出行方式。长途旅行中,与颠簸的马车相比,船上的感觉可能会舒适一些,磨墨题诗也方便得多。

自从有了火车,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时间开始有了全新的意义,不过仍然还有不同的理解。民国时期,丰子恺先生从家乡去省城,乘火车只要四个小时,可是他宁可坐船。坐船要四天,他认为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快还是慢,这可以是人生的两种选择。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喜欢快,喜欢快捷。然而有时候,我们也可能希望会慢一点,为什么不能慢一点呢?

我有过两段大运河上的亲历,一次是从苏州去杭州,一次是在苏州古运河上夜游。第一次的舟行说来非常奇特,那是三十多年前,在大学读研究生。我们出门访学,去了苏州,到范伯群先生家,请他为我们上课,讲完课,付了五元钱的课酬。范先生一边在收据上签字,一边说我跟你们先生是好朋友,为他的学生上课,还要这样,真是不好意思。然后,大约也是范先生的主意,劝我们干脆坐船去杭州,觉得这样更有诗意。那时候,老作家汪静之先生与黄源先生还健在,我们计划中要去杭州拜访他们。

于是就上了去杭州的夜航船。因为年轻,也没觉得这样旅行,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好像是上了船就聊天喝酒,然后就睡觉,进入了黑甜之乡。醒来时,已经到了杭州境内。旭日初升,景色很美,想到船舱外去看看风景,可是刚走出去,便被臭烘烘的气味熏了回来。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被污染得不像样子,河水黑乎乎的,漂浮着各种杂物。我们当时并没有感到诗意,感到的是诗意的消逝。

第二次是在苏州夜游古运河,完全是另一种感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间是新世纪,第一次过于简陋,虽然睡卧铺,却又脏又乱又差。第二次过于豪华,有吃有喝有空调,还有人唱昆曲。走出船舱,清风扑面,精神立刻为之一爽。两岸风景如画,灯光五颜六色。站在船头上,与陆文夫(1)先生通了一会手机,向他老人家问好。陆文夫是家父的挚友,那好像也是我最后一次与他聊天。

(取材于叶兆言(2)的同名散文)

注释:(1)陆文夫:作家,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叶兆言:作家,其祖父是中国文学界元老叶圣陶先生,其父叶至诚曾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21.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州人民听说苏东坡来了,立刻万人空巷,都来到运河边上

B.吴国军队要想远征,要想逐鹿中原,就要考虑如何将长江与淮河打通

C.唐朝诗人皮日休甚至把隋炀帝修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D.大运河带给我们的联想,更多的还应该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大运河方便了百姓生活,成为中国的经济命脉,作者肯定了其历史功绩。

B.作者第二次夜游古运河,豪华的条件、优美的景色让他非常惬意,精神为之一爽。

C.文章结尾写到自己与陆文夫先生最后一次聊天,隐含着作者淡淡的遗憾与怀念。

D.本文语言浅近自然而又意蕴丰富,既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又引人思考回味。

23.作者为什么说“毕竟这是大运河上最有人文温度的一个场景”?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24.本文标题为“回忆中的大运河”,作者围绕大运河展开了哪些“回忆”?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021·北京通州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西洲何处

夏磊

在我喜欢的古代诗词里,《西洲曲》算是背得比较早的。年少时我家住在长江中间的南京八卦洲,头上是天,四面是水。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每次念到这两句,就会想到江边上的那个渡口,并同时在脑海里遐想着渡口外边的世界和不知在何处的西洲。

后来,又读到温庭筠的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1)醉后春。这才知道,原来古代真的有一座城池叫西州。西州城建于东晋,因为宰相谢安病重时途经西州门,他死后,羊昙不再出入西州门。有一天醉酒后不觉来到西州门,禁不住伏鞍痛哭。虽然诗里的西州城早已无从找寻,但这个名字却是再也忘不了了,并且它也像《西洲曲》里的西洲一样,虽然相隔不远,却只能在心里梦想着彼岸。

我其实也清楚,《西洲曲》里的西洲和温庭筠诗里的西州不是指的一个地方,但是我却情愿把它们拉近,我甚至相信渡口那边就是那个诗意的世界。

那年的三月,我们举家迁往江西,江水几个起伏就把我们的小船带到了江心,回望已是故乡的江北,渡口码头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模糊在了江雾之中,眼泪在这时已经淌进了脖领。我知道,我要去寻找我生命中的另一个西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那里有乌桕,也有花千树吗?

人的一生就是从一个渡口到另一个渡口,从一个彼岸到另一个彼岸。渐渐地,我也过了总是在脑子里幻想西洲的年龄,生命中路过了几个渡口,也到达了几个彼岸,可我还是没能忘记从前的那点儿梦想。我不想放弃每一个彼岸,有谁来渡我过去呢?我此刻没有徘徊在自己的渡口,我想去其他的渡口看看。

那一次,我从武汉到长沙,走的路线大体上和屈原《涉江》里写的差不多。自从屈原行吟泽畔来到湘江岸边,后世文人在水边的喟叹抒怀就显得很小家子气了,没有谁可以直视屈原问渡的背影,也没有谁可以对他视而不见。那天屈原来到湘江边时,已是再次被流放了,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他在水边踯躅,实际是到了思想和生命的一个渡口。飘然而至的渔父是一位高人隐士,也是一个摆渡人。只是屈原终于没有听渔父的话,没有到对岸去看看。他往故国方向走了一段,传来了亡国消息,遂万念俱灰,选择了投江,激起了千年波澜,中国的所有河流也跟着激荡起来。

屈原投江以后的一百多年,贾谊也遭贬来到了长沙的这个渡口,他在水边写了篇赋,投到江水之中。在这篇赋里,贾谊用许多比喻来称颂屈原。然而又取了一条折中的路子,他一时感叹呜呼哀哉,逢时不祥,一时又说何必怀此都也,总之是说,对岸还是要去的,办法总归是有的。

任何对屈原的评论都是多余的。他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他只是诗人,诗人眼前的路没有阡陌没有迂回,除了往前还是往前,渔父的道家处世方略是说服不了他的。屈原追随先贤彭咸(2)而去,他没有渡到什么地方,却走到了天下人的心里。

我没有遇见生命中的渔父。我在早些年曾多次投宿在富春江边上的桐庐,在鱼梁渡头停留过。读过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就想着寻访这个故地。一是因为它每每勾起我对老家渡口的怀念,还有就是我那时的工作压力很大,带着一百多人的团队惨淡经营,正是需要释放压力、探索出路的时候。

郁达夫是在上海接到了警告,仓皇离去,回到老家富阳而来到了这个渡口的。在一位洗米少妇的指点下寻到这夜渡,高喊两三声,船就来了。到了对岸,黑黢黢的桐君观却呈现了极好的景致,尤其是这里的秀和静,使得他想就在这里结庐读书,颐养天年。像严子陵(3)一样,管他什么高官厚禄、浮名虚誉。但他终于还是回到上海,加入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后来又参加了文化界爱国救亡活动。于是我们少了一个隐者,却多了一个战士。就是这样的能吟出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江南名士,在去新加坡做抗战宣传时,写下了抗战到底,一定胜利这样的壮语。

江对面的严子陵不知道那天晚上这里发生了什么,他还在安享范仲淹送给他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我们知道了郁达夫的选择,也无须太多的评价。郁飞先生说过,他父亲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个文人。但是我想,我们也可以把山高水长送给郁达夫。他就是一个作家,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忠于自己的选择。他本可以效仿严子陵,在江边寻一处钓台结庐读书,颐养天年,而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富春江边的那个渡口没有留住他,一江春水在送走他的同时,永远记住了他。

站在富春江边看江水东去,我忽然想,渡口其实就在人的心里。追随自己的内心就无所谓此岸彼岸。于是,还是禁不住想起我的西洲了。

我喜欢《西洲曲》,在我看来,不论是登楼扶瑶琴,还是采莲南塘秋,西洲是一个可以托付梦想,托付思念,可以托付爱的地方。我梦想着人生的每一个渡口都是用爱来摆渡的,而到达的也是爱的彼岸。

(取材于夏磊同名散文)

注释:(1)羊昙:东晋名士,谢安的外甥,擅长唱乐,谢安十分欣赏他。(2)彭咸:商朝末年贤大夫,因为向纣王进谏不被采纳而投江。(3)严子陵:东汉高士,拒征召而归隐富春江衅,耕钓以终。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水边踯躅    踯躅:意为徘徊不前的样子

B.带着一百多人的团队惨淡经营    惨淡:形容做某件事煞费苦心

C.结庐读书,颐养天年    颐养天年:慎言养性,免祸全生

D.我们也可以把“山高水长”送给郁达夫    山高水长:指路途遥远,多有阻隔

2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庭筠笔下西州城美丽的景色和羊昙醉酒的故事丰富了作者的想象。

B.贾谊同情屈原的遭遇,但他认为尽管环境恶劣,也应顽强地活下去。

C.“只是一个文人”,意为郁达夫应该过结庐读书,颐养天年的日子。

D.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诗句,这些诗句优美并且蕴含作者的人生体验。

27.本文题目是“西洲何处”,请结合全文,分条说明作者心中的“西洲”在哪里。

28.请结合全文,简述“屈原问渡投江”“郁达夫抗战救亡”两个材料的作用。

 

(2021·北京顺义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泥火盆儿

江山千里雪,炉火一点红。展望北方的苍茫原野,总让我想到童年那一盆红彤彤的炉火,炉中闪耀的火光,照亮了我的冬日情怀。记忆中的火炉不是那种婉约的小火炉,而是朴素简约的泥火盆儿。温暖的火盆儿,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童年的北方,冬天格外冷。大雪囤着一座座村庄,整个长冬都不肯化去。晌午,阳光强烈,屋里生火做饭提升些温度,屋瓦上才变得柔和些,滴滴答答的屋檐水垂落下来。日头稍稍偏西,屋檐下就又挂上了长长的冰棱。这时,祖父掖了掖宽大的棉袄,用一根带子把腰勒紧,推开风门,从南墙根儿端来一个泥火盆儿——那是乡下人冬季的宝物——放在屋檐下,往盆里装了碎草,盖上细碎的玉米秸,点燃。碎草抽抽噎噎地燃起,一股青烟被北风扭得四下流窜。祖父不急不躁,好像任由顽皮的孩子尽情打闹,在旁边不紧不慢地吸着他的烟锅。烟吸透了,青烟没了,火红的炭骨窜着短粗的火苗儿,在火盆里活力四射。祖父用他粗糙的大手,小心地捧起暖烘烘的火盆,(甲)笑吟吟地回屋。片刻,屋里就温暖如春天一般。

那时候的乡下,几乎家家有一两个火盆儿。火盆儿是秋天就做好的。它制作起来很简单,到村外岭畔挖些干净的粘性黄泥,拌上麦糠,和成厚泥巴。粘土有时候是会裂的,为了让火盆儿品质好,还要把一些破布片儿、旧绳头儿绞碎,拌进泥里,这样火盆儿就有了筋骨,可以更好地成型,不易碎裂。拿一个旧脸盆做模子,倒扣在平展的地上,盆面擦一层——爷爷从灶底掏出的草木灰。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泥巴。开始时泥巴打滑,拍打几下就好了,泥巴糊上去要轻轻拍打,拍打得火盆儿瓷实且四壁均匀。做好的火盆儿就像一个丰满厚重的大脸盆,放在背阴的地方慢慢地阴干,急了会有裂纹。祖父总是去查看火盆儿,有小裂缝马上用细泥封住、抹平。火盆儿干透了,小心翻转过来,从中间把脸盆抽出——一只丰满的泥火盆儿就(乙)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等待着北风紧、雪纷飞,等待着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隆冬的到来,那时,它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乡村取暖,大都用做饭的灶火,烧热屋里的火炕,叫暖屋热炕。但炕的热度远远抵御不了隆冬的严寒。尤其屋里有老人孩子,他们抵挡不住大寒的侵袭。严寒时节,大雪住屋子,即使炕烧得热鑿子一样烙屁股,屋里仍然凉气刷脸,清晨,你会发现脸盆里结了冰碴子。北方还有一句话——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冬日里,一点儿小缝隙就能夺走屋里好不容易积攒下的热量。于是四处寻找风源,用碎石泥塞紧老鼠洞,门帘挂在堂屋和卧房的门外;用高大的茅草和芦荻勒一扇风门挡在堂屋门外……尽管如此,三九天气,还是寒气逼人。

是时候请泥火盆儿出场了。每一餐灶火,总要剩些热炭,从灶膛里拣几块红彤彤的木炭置于火盆儿内,端到屋子里,屋里顿时就腾起一股暖流。带着小火苗的炭火在火盆儿里热腾腾地跳跃,老人在炭火的上方烤烤手,说,暖和!孩子的小脸儿被炭火映红,暖暖地笑。在炕上绣花的姑娘,把积劳而僵硬的双手拢在火盆边儿烤烤搓搓,绣出的花就更显灵性。远归的人,拿笤帚扫下一身硬邦邦的雪粒子,坐在暖融融的火盆儿前,顿时感到无限温暖冬季,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出去闯荡的脚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火苗的温馨。冬日,家里来客串门,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拉到火盆边说:来,烤烤火!围着火盆儿拉呱着日子,闲话着岁月,一天天地向年关迈进,向春天迈进,向新的生活迈进。火盆的微红,映着庄户人一脸的安详、满足和期盼、向往。

泥火盆儿,是温暖的使者,还是美食的源地。一把黄豆,一撮苞米粒,几个花生,祖父就变戏法一样把它们变成香喷喷的美食。瘦小的苞米粒埋进去,过一会它就蹦跳着出来,变成一个爆米花。祖父一边欣喜地用拔火的钎子挑出爆米花,一边看着我说:看看,女大十八变,小丫头转眼就变成大姑娘了。有时候,祖父悄悄把地瓜埋进深灰里,慢慢地热。闻到甜香味儿,小孩子馋猫一样到处找,直到那滋滋地冒着油的地瓜被祖父从灰里掏出来,小孩才恍然。于是,趁家人送客去了,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地瓜悄悄埋在火炭里就上街玩了。待到家人闻到一股焦糊味儿,那火盆里只剩了一块黑乎乎的糊炭儿……最温馨的是祖父就着火盆儿喝酒。黑色的烫壶倒上半壶白酒,酒壶底部埋进火盆的炭灰,伸手从屋脊挂钩子上摘下小小的腊条提篮,拿出几条小干鱼,祖父用铁筷子夹着干鱼在火盆儿上慢慢地烤。鲜味首先惊醒了炕头小猫,喵喵叫,围着祖父转。祖父拿过猫食碟子,把鱼头、鱼鳞和杂刺、肚腹之物分享给猫……

泥火盆儿前的时光是温馨的。听北风敲窗,几片干树叶在窗外飒飒轻响;看雪花飘飞,给院中的草垛披上斗篷。守着泥火盆儿的炕头上,绵绵的是祖父那些久远的故事和传说。火盆前的祖母戴着老花镜悠悠地在绣一副鞋垫,或者补几双袜子,或者就那么比划几片布片,拼接成她需要的枕头套、小肚兜……故事也像手中的线一样绵绵不断。冬天日短,不觉中日影就从窗户快上没尽了,火盆儿里的火也暗淡下去,小孩子打一个长长的哈欠,灶屋里响动锅碗瓢盆的序曲。祖父就着火盆儿里微微露红的炭苗点燃了烟袋锅,烟雾缭绕里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恬静安详。

常常,火盆儿边的情景像一幅静物写生画,永恒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祖父背倚着炕头上高高的被卷闭着眼睛,是在打瞌睡,或者回想久远的往事;火盆边小弟睡得小脸红彤彤,拨浪鼓在枕头边寂寞着;祖母双手插在宽大的衣袖里,眼睛似乎在看向窗台上阿姐的算盘。猫儿从静物里走出,它先是在火盆边伸伸懒腰,扭扭捏捏地走到窗户边,透过封窗纸上的小玻璃片,看窗台上的麻雀……祖父醒来,引过猫儿,抱在怀里,祖母轻拍窗棂赶走了麻雀……

此刻,火盆儿里也许只剩下些热炭灰,堂屋里,锅碗瓢盆又响动起来,风箱慢悠悠响起,炕头接续着火盆的暖,又热起来。

(取材于张金凤同题散文,见2018.2.23.《光明日报》)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婉约:文气,雅致。B.短粗:形容火苗微弱。

C.筋骨:使泥火盆成型的骨架。D.培:包围、拥堵。

3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笔下,泥火盆既引发了美好的回忆,又象征了一种艰苦却温暖、恬静的生活。

B.本文融记事、写景、忆人于一炉,行文变换交错,笔法灵活,语言质朴而又不失灵动。

C.祖父的形象很丰满,他本领大、不怕苦、满心慈爱,但心里也有无法出去闯荡的遗憾。

D.文章的结尾,既是对眼前现实生活实境的叙写,又寄寓着强烈的感情,可谓寓情于境。

31.分别写出(甲)(乙)两处“笑吟吟”在表达上的妙处。

32.作者说“温暖的火盆儿,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这种承载几代人乃至整个民族共同记忆、具有文化内涵的事物,还有很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习体会,举出另外一例,并做简要说明。

 

(2021·北京房山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1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椹儿,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有许多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又听说洛舍是移来此地的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取材于张抗抗的同名散文,有改动)

3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                    漂泊:比无定所,东奔西走

B.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  雾霭: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C.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      静谧:形容静寂无声

D.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                    磨砺:把有尖、刃的金属用工具磨锐利

3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展现了作者对自己现实中有形的故乡及内心中无形的故乡探寻的心灵之旅。

B.外婆家所在的洛舍镇充满了江南生活气息,那里的一景一物常出现在作者梦中。

C.作者离开出生地杭州后,对杭州有着一种既日夜思念又敬而远之的复杂心理

D.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几个故乡的情感体悟,表达了对“故乡”深层意蕴的思考。

35.作者为什么会时时想起那遥远的冰雪之地的北方?(6分)

36.作者在倒数第二段中先说“我已没有了故乡”,又说“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而文章题目则是“故乡在远方”,这些说法看似矛盾却蕴含深意。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A结合语境中的“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看来,对复杂与宏大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回避的阶段……而不是简约、低调的……只有复杂宏大的工程,才能显示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也才能有效地整合族群与国家”可知,“深邃”的语境义是“宏大”。

2.B“使作者增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说法错误。文中写作者参加《上新了•故宫》的拍摄是为了说明紫禁城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它是一个生命体。作者兴奋和惊奇于紫禁城的生命力每分钟都在发生着变化。

3.①写乾隆说明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而是为了显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②写各色人等来表现紫禁城是社会的缩影。③写故宫员工是为了表现紫禁城的生命力和不断的变化。

4.①过去,统治者用规模宏大的紫禁城来威吓百姓,显示权力。②现在,历史悠久的紫禁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令后人想全面了解它感觉很困难。

【分析】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找到第②⑦⑧段中有关“乾隆”“各色人等”“故宫员工”的语句,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提及“乾隆”“各色人等”“故宫员工”的用意。

第②段中写“清朝皇帝乾隆,在紫禁城里一再大兴土木,是紫禁城建筑史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最爱的,还是八平方米的三希堂。他为自己退休建造了宏伟的宁寿宫,但他退休后还是住在养心殿,挨着他的三希堂”,理解文中提及“乾隆”的用意,要联系第③段中的“所以说,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吓唬人的,如汉代丞相萧何所说:‘非壮丽无以重威’……只有复杂宏大的工程,才能显示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也才能有效地整合族群与国家”句分析可知,写乾隆说明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而是为了显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

第⑦段,“在这个物质空间里,也容纳着各色人等,包括皇帝、后妃、太监、文臣、武士、医生、老师(皇帝及皇子的讲官)、厨师、匠人等等,他们在各种建筑中生存和相遇,合纵连横,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故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是物质的城,也是人群的城。它是一个社会,是世界的模型,是整个世界的缩影”句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物质的城”“人群的城”“它是一个社会,是世界的模型,是整个世界的缩影”分析可知,作者写各色人等是为了表现紫禁城是社会的缩影。

第⑧段,“七点半,太和殿广场上的几扇大门打开,先是各宫殿的值班员排着进来,紧接着是上班的故宫员工纷纷骑自行车从广场前经过,有的还在太和殿台基下停下来,看看拍摄的现场”,分析该段中作者写故宫员工”的目的,要结合段中“故宫博物院新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紫禁城有自己的‘生物钟’,它的声与色,在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变化”句理解可知,写故宫员工是为了表现紫禁城的生命力和不断的变化。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内涵的能力。

第③段,“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吓唬人的,如汉代丞相萧何所说:‘非壮丽无以重威’,以至于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后,每当我面对她,依然会感到心惊胆战。这些建筑气势壮阔、复杂深邃……只有复杂宏大的工程,才能显示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也才能有效地整合族群与国家”句分析可知,过去,统治者用规模宏大的紫禁城来威吓百姓,是为了显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紫禁城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都是困难的。这让我的心底生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紫禁城里收藏的古物远达新石器时代,甚至比新石器时代还要早”“三万多卷的《四库全书》,又只是紫禁城的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紫禁城是那么神奇的一个场域,是现实空间,却又带有神异色彩。它更像是一只魔盒、一座迷宫,或者命运交叉的城堡。因为它的内部,人影幢幢,魑魅交叠,有多少故事,在这个空间里发酵、交织、转向。紫禁城是不可测的”“它的神秘性却是不可测的,用深不可测、风云莫测来形容它”“它用一个可测的空间,容纳了太多不可测的事物,或许,这才是对紫禁城的真正定义”“故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是物质的城,也是人群的城。它是一个社会,是世界的模型,是整个世界的缩影”“紫禁城不是一个固体,永恒不变,而是一刻不停地在变”“紫禁城……在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变化”分析概括为:现在,历史悠久的紫禁城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令后人想全面了解它感觉很困难。

 

5.BA.悬置,悬挂起来放置。和封存连用,结合语境“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此处指千年古道只是有个名声,不被人关注,也不实用。“供人仰望”不合语境。C.敦厚,是形容脾气和性情憨厚,忠厚,不是用来形容身体的。而且“身体结实”和“七十六岁”“苍老”不对应。D.文中的“孤独”指打铁老人没有人可与分享打铁的乐趣,是一种精神的孤独。而不是“独自生活,寂寞无聊”。

6.C“体魄强健,作者为此投去敬重的目光”错误。“体魄强健”和前文的“苍老”矛盾。原文有“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由此看出敬重的是老人认真、郑重的打铁状态,那种纯粹的对打铁的热爱的情怀。

7.句中写到以前的驴骄傲地劳作,而现在只能被卖到驴肉馆,结局悲惨,二者形成反差,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劳作价值后的驴的同情。还写到以前的农人在山野中充实、自信地劳作,而现在只能对来访者神采飞扬地讲解,二者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农人熟悉、留恋传统劳作方式的尊重,对其没有用武之地的惋惜。

8.同意作者寻访失败,因为其所寻找到的事物并不真实:被美化、不完整,没有被深入理解。

这就像很多作品中被美化的帝王将相或英雄人物一样,读者只看到了文本中描述的光鲜亮丽、忠贞正义的一面,摆不上台面的东西很多也有,譬如张献忠被誉为农民起义领袖却杀人如麻,华盛顿被称为美国之父却践行黑奴政策。类似的还有被美化的生活状态,被美化的古迹……这些都是不够真实,不完整的。在这些事物上寻访不出纯粹的真实的美好。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句子是由农人的讲解联想到驴子,驴“骄傲地劳作”,农人们的劳作“充实、自信”,由此看出作者对传统劳作的尊重;而现在农人只能讲,驴子只能被卖到驴肉馆,二者生命的活力都不能再呈现。曾经的人与驴与现在的人与驴形成交叉对比,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劳作价值后的驴的同情,对农人不能再从事熟悉的劳作的惋惜之情。

8.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观点,并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作者认为自己的寻访是“失败的寻访”,原因有两个。其一,结合原文“没有真正理解”“以审美眼光”“我所留存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乡村,更多的艰辛被所谓的美遮蔽了” 等词句可知, 作者认为所寻找到的事物是被美化、不完整或没有被深入理解的不真实的;

其二,“我的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是否真的有意义?”,“注定”“不合时宜”,这些疑问和判断表明作者认为现代化的发展注定会让一些传统的事物失去价值,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前不见得有意义。

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分析,可联系表面美好,实则有缺憾的人、景、物、分析;也可结合失去了时代价值的事物,不合时宜的人,失去原有韵味的传统来分析,很多东西只能在记忆中追寻了,寻访很可能带来的是幻灭。

具体分析时针对其中一个原因分析即可。如果选择不同意这一看法,可从反面分析,比如谈这种寻访也是美的,有一定价值的。言之成理即可。

 

9.C老派:此处指的是外形、气质、气派陈旧,而不是“老旧破败”。

10.画线句运用了比喻和想象,把清晨阳光下的新华路比作闪烁着光亮的河,把行人、小车、货车比作河中的鱼虾、轻舟、大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光影下新华路的动态之美,以及整条路呈现出的轻灵和谐,富有生机之美(富有画面感,充满童趣)。体现出作者对新华路的喜爱。

11.新华路和作者从小居住的南昌路相似,使她产生了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作者在新华路可以找回失去的童年心境。新华路古朴而不沉闷,建筑和植物构成清丽静美的景观。新华路承载了作者许多美好的记忆:有关爱情亲情的温馨记忆、心灵的静谧和灵感的形成、看电影的美妙时光等,这些记忆让作者感到幸福与美好。

12.风车茉莉是新华路富有风情的象征,曾经唤起过作者的童年心境。如今再也寻找不到这朵风车茉莉,意味着新华路的风骨和风情已被岁月销蚀,而作者再也找不回童年的心境。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遗憾之情。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作者把清晨的新华路比喻成“秀丽的河” ,把行人比喻成“鱼虾”,把小车比喻成“轻舟”,货车比喻成“大鳖”,把一条路整个比喻成富有生机和充满生灵的河流,显得格外清新美丽,而作者的想象也富有童趣,自由地畅游其中,流露出作者对新华路的喜爱之情。

1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我心存好奇,从定西路左拐进入新华路,前行几十步,内心涌出一阵疑惑,太熟稔了,有前世今生一般的亲切感”“马路带有微微的弯势,颇为好看,这气质和我从小居住的南昌路相像,于是好感呼之欲出”可见,这条路让作者感到熟悉,因为它与自己童年时童年南昌路相似,让她感到熟悉、亲切,产生好感;

“它仿佛在对我微笑,让我回到童年南昌路老宅内绿意盎然的小花园,内心浮动久违的安谧”可见,这条路让作者“幸运地找回失去的童年心境”;

从“新华路朝气,清丽,不拘于老派;沉稳,不停留在古朴。……沿街的洋房把明媚的花园敞开来,单纯清丽的初夏扑入我的怀中,耳朵清新了,仿佛能听得花朵和树叶沙沙地对话,偶然一抬头,园里一棵高瘦的杉树煞是清俊”可见,此地建筑朝气清丽而沉稳,让作者十分喜爱;

从“婆家恰巧住在新华路老别墅群的后面。婚后,我俩周末去看婆婆,晚餐后回自己的小家,会特意绕过老别墅区,在新华路上走一段夜路”“我们特地把家也安置在新华路附近”“有事没事来走走、停停,沉浸在静谧的心境中。我笔下的很多作品,灵感都是在放空的散步中形成的”“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很多美妙的时光。尤其每年电影节期间,我换上宽松的服装,带着大号瓶装水,赶场子似的看很多场电影。有时夜场电影落幕后,顶着一头的星光回家”“秋天的新华路有落叶景观。飘落的金色树叶满地,非常有味道。记得有一次我和女儿萦袅一路谈笑,在新华路上沙沙、沙沙地踩着落叶,忽然,我们默不作声了,被秋天的壮丽和伤感深深触及”等可见,这条路上有许多作者美好的记忆,与先生的相识相知,与家人的温馨相处,散步时感受的静谧与灵感的萌发,看电影的美好感受等,都让作者留恋不已。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重要物象作用的能力。

首先找到该物象出现过的地方,分析其本意与象征意义,从而理解其曾存在与如今消失再难寻觅的深刻含义。

风车茉莉出现时,作者感到“它仿佛在对我微笑,让我回到童年南昌路老宅内绿意盎然的小花园,内心浮动久违的安谧。多好啊,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找回失去的童年心境。我略带痴迷地在微笑灿烂的风车茉莉附近兜兜转转”,可以说,它是作者对新华路最美的印象,也是唤起作者童年心境的重要物象,既是这条路“马路原有的风骨和风情”的象征,也是作者唤醒童年心境的美丽事物;

然而“保持一条马路原有的风骨和风情太难,它们在被岁月销蚀”“新华路上的每一寸墙、每一朵花也被改变,我熟悉的篱笆也找不到了……我还会小心寻找曾对我微笑的风车茉莉,期盼那枝风车茉莉躲在隐秘的花丛中。可惜,始终没找到。多少年了,一枝也没有寻到”,在这里,找不到的“风车茉莉”象征着马路的风情与风骨已经被岁月消蚀,而作者也再难找回童年的心境,流露出一种惆怅与遗憾之情。

 

13.A.舷窗:“舷”读作xián

14.C“而这也正是吐蕃展一定要在敦煌举办的原因”错误,文中说“这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是指“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

15.①创造者以微末生命,在偏远之地创造出伟大的人类文明。

②守护者甘于清寒,默默奉献,穷尽一生来守护敦煌文化。

③策展者出于强烈的兴趣而结缘、研究,积极筹划文化展览。

④“我”毅然抛开繁杂的工作,到敦煌感受璀璨文化的魅力。

16.含义:

①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②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力量。

效果:

富有意韵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这句话在文章第九节,题干要求从全文理解“激情”一词,即概括文中“激情”的体现。

根据第一节“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可见,“我”毅然抛开繁杂的工作到敦煌去是一种激情的体现。

第四段“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人类以微末生命,在偏远之地创造出伟大的人类文明,这是一种激情的体现。

第六节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上世纪40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许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守护者甘于清寒,默默奉献,穷尽一生来守护敦煌文化,这是一种激情的体现。

第八节中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20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可见,策展者出于强烈的兴趣而结缘、研究,积极筹划文化展览。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义等角度作答。“敦煌艳阳下”从表层景物的角度理解,“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可知,指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可知,指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力量。

效果可以从表达效果、读者角度、表现手法、主旨等角度。“敦煌艳阳下”,写出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特点,具有意境美;这一标题让人想象这篇小说写敦煌艳阳下的什么故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标题实写敦煌的自然环境,却隐含赞美人们像艳阳一样对敦煌文化的激情,虚实结合,突出文章主旨。

 

17.C分蘖:分歧”错误,句子“怎样活下去?”是一个问题,所以“分蘖”在这里的意思是“问题”。

18.D“目的是说《我与地坛》成就之高,足以代表1991年的中国文学”错误,由原文“我不知道,它是否预示着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开始了对于灵魂审视、对于命运思考的深入化。十分确凿的是,作家韩少功敏锐地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可知,用韩少功的话目的是想说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开始了对于灵魂审视、对于命运思考的深入化。

19.(1)含义:命运让他下肢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面对人生最大的困境。

(2)过程:通过思考,他认识到伤痛和苦难的无所不在,进而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并从写作中获得拯救之路和平衡苦难的力量。

(3)表现:史铁生从地坛获得的感悟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成为了读者寻求自身超度的一种导引和力量之源。以《我与地坛》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促进了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对于灵魂的深入审视,对于命运的深刻思考。

20.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以花朵比的《我与地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巨大价值,炼狱的黑暗和天堂的光亮构成对比,突出了史铁生经历苦难之后,取得成就之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我与地坛》的由衷赞美,以及对史铁生与苦难顽强抗争的敬佩之情。

【分析】

19.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二十一岁那年,命运就判决他下肢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死亡之日才是解脱之时”可知,“命运给了史铁生一副烂牌,他却将它打得至为出色”中“烂牌”的含义是“命运让他下肢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面对人生最大的困境”。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由原文“无奈中他只能平静下来,努力让自己思考,试图弄明白一些事情。时间并未能平复伤痛,但有助于让他认识伤痛。从那一个一次次与荣誉擦肩而过的长跑者身上,从那个漂亮但弱智的小姑娘身上,他看到了造物者的不讲道理,看到了偶然性的随意捉弄,看到了苦难的无所不在”可知,通过思考,他认识到伤痛和苦难的无所不在;由原文“那么,要不要活下去?也是在长久的思索后,作者领悟出:‘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这种窥见命运底牌后的开悟和坦然,使他得以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达成了与自己命运的和解”可知,通过思考,史铁生进而能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由原文“按照他的说法,‘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者,‘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这是他使自己获得拯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寻到”和“终于,在走进这个园子15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我与地坛》。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自此他获得了抗衡苦难的力量”可知,史铁生从写作中获得拯救之路和平衡苦难的力量。

表现:由原文“史铁生对于命运的感悟并不是仅仅对作者自己才有意义,否则就不会有那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从对自身残疾的思考生发开去,……因此,地坛是他个人的救赎之所,而他从这里获得的觉悟,也成为了读者寻求自身的超度的一种导引,一个力量之源,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可能来到这座园林”可知,史铁生从地坛获得的感悟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成为了读者寻求自身超度的一种导引和力量之源。由原文“我不知道,它是否预示着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开始了对于灵魂审视、对于命运思考的深入化。十分确凿的是,作家韩少功敏锐地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当时就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话:即便整个1991年只有这一篇作品,这一年也是中国文学的丰年”可知,以《我与地坛》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促进了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对于灵魂的深入审视,对于命运的深刻思考。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句子“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把《我与地坛》比喻成花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巨大价值,就像韩少功所说“即便整个1991年只有这一篇作品,这一年也是中国文学的丰年”,足见其价值的巨大。炼狱的“黑暗”和天堂的“光亮”构成对比,突出了史铁生经历苦难之后,取得成就之大,在他独自摇着轮椅走进这个园子15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我与地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我与地坛》的由衷赞美,以及对史铁生与苦难顽强抗争的敬佩之情。

 

21.D“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语境中和“普通人”表意重复,错误。

22.B“豪华的条件……让他非常惬意,精神为之一爽”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表述是“第二次是在苏州夜游古运河,完全是另一种感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间是新世纪,第一次过于简陋,虽然睡卧铺,却又脏又乱又差。第二次过于豪华,有吃有喝有空调,还有人唱昆曲。走出船舱,清风扑面,精神立刻为之一爽”,可见“豪华”前的“过于”是表达不喜欢的情感,选项曲解文意,情感态度相反。

23.大文豪苏轼的言行举止亲民、随性、自然。百姓对大文豪热情欢迎,仰慕热爱。这一和谐融洽的画面是对文化以人不以境的生动诠释,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4.本文标题为“回忆中的大运河”,作者围绕大运河展开了哪些“回忆”?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回忆的内容:苏轼来到常州,受到民众热烈欢迎。乾隆皇帝下江南写诗纪念苏轼。吴王夫差、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历史功过。包括自己在内的游子、文人乘船往来大运河的往事。回忆的意图:对大运河所承载人文化成文化精神的思考与怀念,对大运河丰厚文化意蕴的怀念与向往,对与大运河相关的诗意生活方式消逝的怅惘和无奈。

【分析】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文中第二段“常州人民听说苏东坡来了,立刻万人空巷,都来到运河边上。一方面欢迎他,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想见见伟大的苏东坡的风采。于是大家见到了裸着上身的东坡先生,他老人家袒胸露腹,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向常州人民拱手致意,同时嘴里忍不住念叨:‘这样欢迎,折煞人也!’”可见答案①大文豪苏轼的言行举止亲民、随性、自然。

从第三段“我喜欢这样一个热情的场面,总是无法忘了大运河边的这一幕。天气那么湿热,挥汗如雨。人群中一定也有许多光着膀子的男人,他们站在运河边上看风景,对着诗人指指点点。而今天的我们,却是穿越了接近千年的时光,欣赏着风景中的他们。我要是个画家,就要将这个场面画出来,毕竟这是大运河上最有人文温度的一个场景,光是用文字记录下来,远远不够”中可见答案②百姓对大文豪热情欢迎,仰慕热爱。

从第四、五、六、七段“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常州,想到苏东坡,崇敬之情顿起,便写诗纪念。在运河边舣舟亭附近,他老人家居然一连写了三首诗,其中之一是这么写的: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乾隆皇帝的这首诗,强调了以人为本。在他眼里,大运河也就这样,重要的应该是人,是苏东坡本尊”“我们今天很喜欢说大运河的文化含量,文化也是慢慢才形成的。有时候,文化也就那么回事,人文化成,文化这玩意要是离开了人,什么都不是”中可见答案③这一和谐融洽的画面是对文化“以人不以境”的生动诠释,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内涵、写作意图的能力。

第一问回忆的内容:①“苏轼来到常州,受到民众热烈欢迎”源自第二段“常州人民听说苏东坡来了,立刻万人空巷,都来到运河边上”。

②“乾隆皇帝下江南写诗纪念苏轼”源自第四至七段“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常州,想到苏东坡,崇敬之情顿起,便写诗纪念。在运河边舣舟亭附近,他老人家居然一连写了三首诗”。③“吴王夫差、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历史功过”源自第八、九等段“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大运河的第一锹,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挖的”,第九段“事实上,人工开挖大运河,自吴王夫差的第一锹开始,从来就没真正停止过。秦朝和汉朝,以及后来的南北朝,大运河一直在断断续续挖掘,越挖越远,越挖越长。因此,隋炀帝在古邗沟的基础上,花了六年时间完成的京杭大运河,也只是充分利用了前人成果”。

④“包括自己在内的游子、文人乘船往来大运河的往事”源自后数四段“我有过两段大运河上的亲历,一次是从苏州去杭州,一次是在苏州古运河上夜游。第一次的舟行说来非常奇特,那是三十多年前”“第二次是在苏州夜游古运河,完全是另一种感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间是新世纪,第一次过于简陋,虽然睡卧铺,却又脏又乱又差。第二次过于豪华,有吃有喝有空调,还有人唱昆曲。走出船舱,清风扑面……”。

第二问回忆的意图通过过渡总阶段可以确定答案。

比如,结合“说起历史上的大运河,总是会首先想到苏东坡。作为一个文化人,苏东坡让后人永远怀念”“乾隆皇帝的这首诗,强调了以人为本。在他眼里,大运河也就这样,重要的应该是人,是苏东坡本尊。中国古代的京杭大运河,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南来北往,无数游客匆匆走过,早就习以为常了。没人太把大运河当回事,大运河就是今天的高速公路,就是今天的高铁。对于古人来说,大运河也谈不上多伟大,它就那样”“我们今天很喜欢说大运河的文化含量,文化也是慢慢才形成的。有时候,文化也就那么回事,人文化成,文化这玩意要是离开了人,什么都不是”等处得出答案:对大运河所承载“人文化成”文化精神的思考与怀念。

依据“自从有了火车,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时间开始有了全新的意义,不过仍然还有不同的理解。民国时期,丰子恺先生从家乡去省城,乘火车只要四个小时,可是他宁可坐船。坐船要四天,他认为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快还是慢,这可以是人生的两种选择。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喜欢快,喜欢快捷。然而有时候,我们也可能希望会慢一点,为什么不能慢一点呢?”得出答案:对大运河丰厚文化意蕴的怀念与向往。

从“遥想当年,北方人南下,到今天的江苏淮安境内,必须下马坐船,从此开始一段行舟的诗意生活。南船北马是古代南北交通最常见的出行方式。长途旅行中,与颠簸的马车相比,船上的感觉可能会舒适一些,磨墨题诗也方便得多”中得出答案:对与大运河相关的诗意生活方式消逝的怅惘和无奈。

 

25.D“山高水长”比喻人品高洁,垂范久远。

26.C“意为郁达夫应该过结庐读书,颐养天年的日子”错误,这句话是郁飞先生对父亲的评价,可以理解为一种谦虚的说法,但是作者认为“他就是一个作家,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忠于自己的选择。他本可以效仿严子陵,在江边寻一处钓台‘结庐读书,颐养天年’,而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

27.(1)年少时,在南京八卦洲以外的世界,寄托着作者的向往。(2)迁居后,在家乡,寄托着作者的思念。(3)陷入困境时,在梦想世界,寄托现实困境完全得到解决的愿望。(4)在作者心中的每一个可以寄托思念、梦想和爱的对象上。

28.两则材料主要写了屈原、郁达夫在遭遇人生困境的抉择,他们经人指点,本可以寻到退路,但屈原选择投江,郁达夫投身爱国救亡运动。他们的选择都缘于他们对祖国最深沉真挚的爱。这样写丰富了“西洲”的内涵,突破作者个人的感受,上升到对于家国的情感,他们的选择让作者对彼岸的认识产生了超越,只要追随内心,无所谓此岸彼岸。突出了凭爱摆脱困境,到达彼岸的主题。引导读者选择用爱来突破人生困境的方式。

【分析】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文本的能力。

由“年少时我家住在长江中间的南京八卦洲,头上是天,四面是水。‘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每次念到这两句,就会想到江边上的那个渡口,并同时在脑海里遐想着渡口外边的世界和不知在何处的西洲”可知,年少时,作者的西洲再渡口以外的世界,是作者对外界的向往。

由“那年的三月,我们举家迁往江西,江水几个起伏就把我们的小船带到了江心,回望已是故乡的江北,渡口码头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模糊在了江雾之中,眼泪在这时已经淌进了脖领”“我在早些年曾多次投宿在富春江边上的桐庐,在‘鱼梁渡头’停留过。读过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就想着寻访这个故地。一是因为它每每勾起我对老家渡口的怀念”可知,迁居后,作者的西洲在家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由“读过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就想着寻访这个故地。一是因为它每每勾起我对老家渡口的怀念,还有就是我那时的工作压力很大,带着一百多人的团队惨淡经营,正是需要释放压力、探索出路的时候”可知,作者此时身处逆境,渴望困难得以解决,此时作者的西洲是梦想中的世界。

由“我喜欢《西洲曲》,在我看来,不论是‘登楼扶瑶琴’,还是‘采莲南塘秋’,西洲是一个可以托付梦想,托付思念,可以托付爱的地方。我梦想着人生的每一个渡口都是用爱来摆渡的,而到达的也是爱的彼岸”可知,西洲在作者心中的每一个可以寄托思念、梦想和爱的对象上。

 

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段落作用的能力。

作答本题需要首先分析“屈原问渡投江”“郁达夫抗战救亡”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最后结合文本主旨分析。

“飘然而至的渔父是一位高人隐士,也是一个‘摆渡人’。只是屈原终于没有听渔父的话,没有到对岸去看看。他往故国方向走了一段,传来了亡国消息,遂万念俱灰,选择了投江,激起了千年波澜,中国的所有河流也跟着激荡起来”“他只是诗人,诗人眼前的路没有阡陌没有迂回,除了往前还是往前”叙述屈原不听渔父的劝告,在得知楚国灭亡的消息后毅然投江的故事,凸显了屈原对国家的爱。

“到了对岸,黑黢黢的桐君观却呈现了极好的景致,尤其是这里的秀和静,使得他想就在这里结庐读书,颐养天年。像严子陵一样,管他什么高官厚禄、浮名虚誉。但他终于还是回到上海,加入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后来又参加了文化界爱国救亡活动。于是我们少了一个隐者,却多了一个战士”叙述郁达夫本可以在富春江颐养天年,做一个地道的文人,他却毅然回到上海,为国家而奔走,成为一名战士,凸显了郁达夫对国家的爱。

两则材料将作者对“西洲”的理解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得出了“,西洲是一个可以托付梦想,托付思念,可以托付爱的地方。我梦想着人生的每一个渡口都是用爱来摆渡的,而到达的也是爱的彼岸”的结论,突出了凭爱摆脱困境,到达彼岸的主题。引导读者选择用爱来突破人生困境的方式。

 

29.B“火红的炭骨窜着短粗的火苗儿”,由“窜着”可知火苗很旺,故“短粗,形容火苗微弱”错误。

30.C“心里也有无法出去闯荡的遗憾”错误,文中说“冬季,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出去闯荡的脚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火苗的温馨”,着重于火盆象征的和美温暖家庭生活对人的吸引,与祖父没有必然联系,说祖父“心里也有无法出去闯荡的遗憾”没有根据。

31.【甲】用神态表情描写,写出了爷爷为家人点燃火盆带来温暖后内心的满足和自豪。

【乙】用拟人的形式,写出了泥火盆做成后的情态,表现出一家人对温暖生活的满足。

32.示例:“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这首歌,旋律昂扬,节奏明快,思想积极向上,从我们的祖辈,唱到我们父辈,如今又被我们放声高唱,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像雷锋那样,把自己融入社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分析】

3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艺术表现力的能力。

“祖父用他粗糙的大手,小心地捧起暖烘烘的火盆,笑吟吟地回屋”,这是写祖父把火盆弄旺后搬回屋里,给家人取暖用。“笑吟吟”描写祖父的神态表情,是爷爷为家人点燃火盆带来温暖后内心的满足和自豪情感的外在呈现,体现了爷爷对家人的爱。

“一只丰满的泥火盆儿就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笑吟吟”这里形容火盆做成后的情态,用了拟人的形式,表面写泥火盆,其实这是一家人对火盆的观照,是看到泥火盆后,感到泥火盆带来的温暖后,对温暖生活的满足。情景温馨而美好。

3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要形象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温暖的火盆儿”, 承载了几代人乃至整个民族共同记忆、具有文化内涵。类似的东西,还有纸元宝、溜圈等老玩具;锄头、木锨等老农具;《我的祖国》 《学习雷锋好榜样》等老歌……选出其中一个,写出相关记忆,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即可。

比如老歌《我的祖国》 ,这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引人入胜。这首歌几代人传唱,“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

 

 

 

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33.(3分)D(“把有尖、刃的金属用具磨锐利”是“磨砺”的本义“磨砺”在文中比喻的是人经受磨练或锻炼”。)

34.3分)C(没有“敬而远之的心理,有的是“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

35.【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简洁版)】因为那里的群山、山泉、青草、小清雪等景物令作者沉醉,(1分)那里燃木取暖、炊烟缭绕的生活情景令作者回味,(1分)那里神秘的森林居民(不知名的小动物)令作者感到亲切,(1分)那里的土地融进了作者的青春血汗,(1分)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1分)那里使作者成长得柔韧而坚实,作者在情感上已经把那里当做了自己的一个故乡。(1分)

评阅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

【参考答案(细化版)】因为那里的群山、山泉、青草、小清雪等景物组成的冬日静谧雪景令作者沉醉。②那里燃木取暖、炊烟缭绕的宁静寒冷但磨砺人的生活情景令作者回味。③那里神秘的森林居民(不知名的小动物)令作者感到无比亲切,领悟到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④那里的土地融进了作者的青春血汗与青春年华。⑤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⑥那里把作者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作者在情感上已经把那里当作了自己的一个故乡——精神家园。

36.【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简洁版)】因为作者到过许多许多地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1分)对祖籍新会、外婆家洛舍、出生地杭州,都缺乏故乡之感。所以作者我已没有了故乡”。(1分)而作者总是在走,边走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落地生根,(1分)她走过太多的地方,所以说“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1分)题目说“故乡在远方”,是因为作者一直在流浪,之前的故乡已被抛在了身后的远方;(1分)以后的日子,则要到远方寻觅、创造自己心之所居的故乡——精神的家园。(1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