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天津卷新高考作文集锦

2020年天津高考卷考场佳作精选

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高考命题作文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议论文写作:精准用例——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对策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1

天津市南开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滨海新区七所重点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天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米(xiān     国粹     杂(cáo     残羹冷炙

B.怨(mán     焦燥     zài     一筹莫展

C.suǐ      蹩脚     (jiǔ)        礼上往来

D.丽(       檄文     头(cán     蛛丝马迹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能源___________大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

(2)王芳学习基础较差,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的鼓舞,她决心___________学习,积极上进。

(3)听王教授那富有哲理的讲话时,同学们往往先是一愣,接着猛然___________,不约而同地欢笑起来。

A.消费    发奋    醒悟B.消费    发愤    醒悟

C.耗费    发奋    省悟D.耗费    发愤    省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点笑容。

B.大量事实证明,气功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的方法。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水平。

4.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名况,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

B.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

6.下列对诗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了《诗经》中周公事,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B.《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C.《登高》前两联虽然极力描写秋景,但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颈联中的“悲”和“独登台”不仅暗合首联的“哀”,而且表明了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D.《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前者如词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反衬周郎;后者如以“雄姿英发”的周郎陪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

7.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B.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C.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D.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君子不齿                 不齿:不与同列

B.术业有专               攻:研究、学习

C.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全面

D.其能行古道           嘉:嘉奖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耻师焉       知明而行无过矣

B.为惑也,终不解矣       皆出于此乎

C.不拘时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D.耻学于师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10.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不如这些人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B.文章借助“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爱其子”与“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指出“师道之不复”的原因。

C.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择师标准出发,通过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

D.文章结尾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交代写作缘由。从这个简短的结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像李蟠这样好古文、学习古代道理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忧国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掖垣:泛指高官。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此不用                      见:被

B.韩侂胄用事                      用事:掌权

C.万里为之记                    属:归属,隶属

D.侂胄专日益甚                  僭:超越本分

13.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杨万里为人刚而偏。         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

B.原文:又书十四言别妻子           译文: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

C.原文:侂胄恚,改命他人           译文:侂胄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

D.原文: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译文:凡是官员汇报关于当时政治的都不把事情告诉他。

 

 

三、句子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4)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7)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8)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野风岚气醉花香

查干

花香会醉人,也会醉野风岚气。何谓野风岚气?大山大野之生命象征也。没有了野风岚气,大山大野就不精神,犹如丢了魂的躯壳。没有野风岚气的山野,花自然不会开,更何谈花香?

野风岚气与花香的存在,是大地和天空的福分,也是人与万千生灵的福分。它说明,大自然母亲还很健朗,仍可以养育她咿呀待哺的万千儿女。

花,当然也是大自然之子,但确切地说,唯山野里生长的花,才算做真正的花。因为它们生得逍遥,活得自然,没有回眸顾盼的娇嗔,也没有被迫招蜂惹蝶的困惑,更用不着去看园丁的脸色行事。想开就开,想谢就谢。即使则天皇帝在世,也奈何不了她们。也用不着去取悦王公贵族、才子佳人的高傲一瞥。她们倒是喜欢,以自身纯粹的花香,去熏染满山遍野的野风和岚气,因为都是芳邻。

山野里的千草百花,都姓——野。她们打小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矫揉造作和扭捏作态。扭捏作态,那是人强加于她们的伪饰和假媚,不是她们的本性。无论洛阳牡丹,抑或荷兰郁金香,大概都患有思乡症。她们在人为环境中的盛开,不是情愿的,并非源自内心的激情。对于宁静无邪的山之野、水之滨,她们的思念是漫长的,刻骨铭心的。因为,那里才是她们的母土与摇篮。

基于此,对于盆栽之花,愚历来抱有怜悯之心。在我家,是不养盆栽之花的。就是对曾经红极一时,价格不菲的东北君子兰,也没有动过心,转手便送了人。抬高虚拟的身价,追求浮于青云的虚荣,绝非花们的本意,那是人强加于她们的虚伪光环。

尤其对盆栽兰花,我更是心怀痛惜。她们在人的摆弄下,野性全无,变得羸弱,经不起风风雨雨。只是勉强开一些小小花朵,以示自己的存在。然在漫长寂寞的岁月里,野风岚气一定是她们的梦乡所在,绵长而无望的梦乡所在。

记得童年时,我家有半野性的菜园子一处,在房舍周围。母亲年年种植很多花卉,譬如:向日葵、东北步步高、矢车菊、三色堇、雪绒花,以及波斯菊、四季海棠之类。园子周围,是红柳编制的栅栏,而非土墙。所以,山风野气便自由出入。如斯,花们是自在的、幸福的。因为,没被与大自然硬性隔绝的缘故。

记得有一年,年幼的姐姐,将一株三色堇花挖将出来,栽在土盆里,放在她身边的窗台上,觉得很美。不料,母亲为之震怒,训斥姐姐缺少同情心,使那枝三色堇变得孤苦,无精打采,何忍如斯?姐姐赶忙把花栽回原处,并浇了水,培了一些新土。好在三色堇生命力顽强,没几天功夫,重又精神起来,芬芳如初。于是,姐姐大大出了一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

现在想来,母亲那颗水晶般的慈爱之心,给予我们的启迪和指引是无意的,但是永远的。从此,在我们幼小的心中,花们变得神圣而又可亲起来。后来,连我们家那条大黄狗尼斯嘎,也学得见野花便跳跃过去,不去踩踏,也是花痴一个。母亲亲昵地摸着它的头说,真是好孩子,还懂得爱护花草,像我们家人(不说我们家狗)。

在花们盛开的时节,时有野花偷偷溜进园子里来,将步步高和四季海棠们缠之绕之,亲亲又密密,像一群好姐妹。母亲曾对我们说,无论家花或野花,都是有情有义的孩子(她爱用孩子这一称谓),都有一副温馨的心肠,只是说不出而已。

有时,野花籽随风飘落园子里,混杂开在菜畦里边。母亲不忍铲除它们,而小心翼翼地连土带根挖出来,栽于栅栏边的花丛之中。那种疼爱之情,让我们发笑,也让我们动容。

母亲不是植物学家,也不懂生命科学。但她坚信,花草树木都有生命,也富有情感。而令我惊奇的是,近年来植物学家们果真发现,一切植物,确乎都有生命,并懂得感情。母亲的心灵感应,是灵敏的准确的,这让我不得其解。

假如说,野风岚气像是护花之神,那么,我们的母亲,何尝不是呢?这证明,野风岚气不仅存在于大野长天,也存在于人们柔软的心中。也证明,凡爱花护花之人,都有野风岚气的天然秉性。细察,的确有些与众不同。譬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乌衣巷》里,开句就是“朱雀桥边野草花”,而后才是夕阳、堂前燕和百姓家。可见他对野花的钟爱之心,何等厚重?又譬如: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里,把个西湖荷花描摹得出神入化,有声有色:“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为之,名声大振。

西湖,处于杭城腹地。但它,决然没有失掉它的野性之美和天然本性。你看,“接天莲叶无穷碧”句,就说明它的浩荡磅礴之气和迷人的原始绿意。而映日荷花,又红得如斯动人心魄,造一番诗情画意,留于天地间。

何况,在辽阔的湖空上,又不鲜见,野风和岚气、水鸟与蝶群,追逐嬉戏的优雅倩影。这是上天的无意勾勒,却美妙无比。台湾诗魔洛夫在他的《西湖二堤》中赞美说“……且把鸟语/长长短短/挂满了四季的柳枝/啁啾了千多年才把我/从梦中吵醒……”。是啊,西湖之美,美在它的野性,美在它的自然,也美在它的野风岚气、美在它的醉人花香。

假若细察就会发现,无论汉唐抑或宋明,在我们古代诗家浩繁的诗词格律中,对于大山大水、野风流岚以及杂木花草的赞美之情,处处有得闪亮。他们不仅懂得,大自然与一切生灵的血肉关系,更明晰生命需求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原始性。

他们向往大山大野,甚或隐身于大山大野。意,不为风雅,只为清新;不为逃离,只为自在。不像我们现代人,走一些明山秀水,只为炫耀,而非真正意义上与之融为一体。这是我们的迷失与缺憾,也是我们在人文追求层面上的肤浅和断码。

假如我们的同胞,放弃一些过度娱乐和喧嚣的现代生活习惯,像唐代大诗人岑参那样,去亲近去消闲“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的那一种幽然疏朗的宁静时光,或许更有意外的收益吧?

(选自《中国艺术报》2013年12月9日)

15.概括山野里生长的花具有的特点。作者主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这些特点的?

16.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现在想来,母亲那颗水晶般的慈爱之心,给予我们的启迪和指引是无意的,但是永远的。

17.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标题赋予“野风岚气”和“花”以生命,营造了一种颇具诗意的氛围。

B.文中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叙写,既表现了一家人对花的喜爱,也表现了他对母亲和姐姐的赞美。

C.文中作者对盆栽之花的怜悯和痛惜,暗含了他对钟爱养盆栽之花的人的不满。

D.文本引用的诗文,和作者优美华丽的语言、朴实深挚的情感相得益彰,增添了文学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E.全文既蕴含着作者的自然感兴,也渗透了作者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五、命题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以为最远的距离是失去她的消息,以为最近的关系是彼此发着信息……放下手机让爱回到生活的轨迹。”(王铮亮《最远的距离》)这首歌的歌词朴实无华却句句直入人心。手机是现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有的人用它办公,有的人用它聊天,有的人利用它拍视频赚钱……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正步步霸占着我们的生活,“低头族”逐渐老龄化、低龄化。

请根据上述文字,围绕“手机”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要求:(1)选好题材,准确立意。自拟标题。(2)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焦燥”的“燥”应为“躁”;

C.“礼上往来”的“上”应为“尚”;

D.“孱头”的“孱”应读càn

故选A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1)“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耗费”,消耗浪费,多指使用或消耗较大的金额或更为重要的材料。语境是强调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能源,应使用“消费”。

2)“发奋”有振作起来的意思;“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的意思。结合“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的鼓舞”可知,此处强调“振作起来”,应使用“发奋”。

3)“醒悟”与“省悟”的区别在于:“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而“省悟”多指对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语境是说同学们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应使用“醒悟”。

故选A

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经过……,才使他……”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删除“经过”;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不合逻辑,“防止”含否定意,后面不能再跟否定词“不”;

D. “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培养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

故选B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错误,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故选D

5.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连贯性。解答此题,首先浏览语段,把握中心话题,再根据句子中的代词、指示代词、关联词等确定句子之间的关系。

分析六个句子,应该先总论,然后论述“今天”与“昨天”的关系,再论述与“明天”的关系。横线前面“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强调今天短暂,横线最后“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选文内容正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这就排除AB两项;

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符合文段标点符号,③②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①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最后一句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这就排除D项。

故选C

6.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内容,鉴赏诗词手法、语言的能力。

A.“《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了《诗经》中周公事”错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是源自《诗经》,而是源自《史记》中“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

B.“《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现实主义色彩”错误,应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D.“前者如词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反衬周郎;后者如以‘雄姿英发’的周郎陪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错误,应该前者为正衬,即陪衬,后者为反衬。

故选C

7.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D.“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错误,《差序格局》一章中明确说明“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故选D

 

8.D

9.C

10.D

11.D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余嘉其能行古道”意思是“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嘉”,赞许。

故选D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则”,表转折,却。/表承接,就。

B.“其”,代词,那些。/表猜测语气,大概。

C.“于”,都是介词,被。

D.“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而且。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之”是标志,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标志是“……,……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标志是“之”,“利”“强”是后置定语。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不是特殊句式。

D.“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之”是标志,应为“有何陋”。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学习古代道理”错误,文中“能行古道”说的是“遵循古人从师之道”。

故选D

参考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12.

C.“属万里为之记”意思是“嘱咐杨万里为它写一篇记”,“属”通“嘱”,嘱咐,嘱托。

13.

B.“妻子”翻译错误,“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应为“妻子儿女”。“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思是“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

参考译文:

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新国事情,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14.金就砺则利    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舞幽壑之潜蛟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15.特点:自然天真,有野性,有激情。修辞:拟人手法。

16.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母亲对花们的疼爱之情,表现了对母亲的赞美。同时也写出了母亲的慈爱之心对我们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17.BD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的手法,体会其中的情感的能力。

B.“也表现了他对母亲和姐姐的赞美”错误,从文中来看,应是“对母亲的赞美”。

D.“优美华丽的语言”错误,从全篇来看,本文的语言并不华丽,而是含蓄朴素,却情蕴其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