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2020江苏新高考作文集锦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理科)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科)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高分作文选读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及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讲义集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考场中的诗歌之唐诗的豪迈与悲伤

古文中的孔子与作文写作运用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1届无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

2021届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1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届高三年级连云港第二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2021届高三期初检测: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2021年高考常州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二次试卷语文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可以购买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它的特点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数字世界使用,不属于任何国家和金融机构,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区块链,是比特币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摘编自网络)

材料二:

工信部信息中心2018年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区块链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如美国正在不断完善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公共政策;欧盟正努力把欧洲打造成全球发展和投资区块链技术的领先地区,加快研究国际级“区块链标准”。

从国内来看,国务院2016年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性前沿技术。2018年6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鼓励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教授表示,西方国家区块链的技术发展重点是公有链,应用和产业发展重点是基于公有链的金融创新,而中国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点是自主可控的联盟链,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区块链如何服务于产业经济、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从上游的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各领域的公司已经基本完备,协同有序,共同推动产业不断前行。

“如何解决联盟区块链的效率与安全问题,如何解决链上链下数据协同问题,如何解决区块链的监管问题,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蔡亮表示,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区块链才能真正服务好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

(摘编自《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惠州日报》2019年10月27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日多省市发布区块链发展行动规划,对区块链平台建设、促进企业“上链”方面进行规划,国内区块链产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区块链技术已在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落地,未来或将在新基建、产业链改造、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展身手,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区块链技术在网购上运用,是各地近年来主动创新技木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根据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年度报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活跃,在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能够承担实际业务的新产品;在电子存证和公益慈善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医疗服务、政府管理、交通物流等领域开始探索。

从全国范围看,这种进行区块链服务模式创新,破解区块链技术与民生、实体经济结合难的尝试正在逐渐增多。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科研、落地等方面同样面临诸多难点堵点,包括技术方面,区块链加密技术面临被推断乃至追溯等技术风险;落地方面,存在应用领域有限,产业集聚效应低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缺少专业人才等瓶颈问题。

多地发布的行动计划也瞄准了这些难点堵点。例如,《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4项重点任务:创新引领,打造区块链理论与技术平台;需求带动,建设落地一批多领域应用场景;集聚发展,培育融合联动的区块链产业;要素保障,建设领先的区块链人才梯队。

如何打通商流、物流和资金流,让产业链上下游一起“转”起来?浙江的做法是打造区块链应收款链平台。该平台将供应链沉淀的应收账款上线为“区块链应收款”,解决了传统应收款融资难以防范的造假风险。上游供应商收到供应链企业在线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后,当天就能向银行转让变现,省去以往核保核签、见证确权等烦琐手续,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板结”资全被盘活了。

目前,区块链应用仍处于早期、小众和试运行阶段。随着5G技术落地市场数据量提升以及技术问题改进,未来有望出现更多应用案例。

专家表示,区块链技术要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其中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实现技术安全性、去中心化、可延展性等问题,这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其次要及时通过立法保障区块链技术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同时严厉打击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摘编自《多地印发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区块链+”蓄势展身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使用时不受地域限制。

B.中国区块链的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包括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在内,比西方更加注重民生。

C.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各项服务,相关公司协同有序,共同推动产业不断前行。

D.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技术,区块链未来必将在新基建等领域大展身手,为高质发展蓄势赋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及欧盟加快研究国际级“区块链标准”,使得区块链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B.浙江通过打造区块链应收款链平台,解决了传统应收款融资难以防范的造假风险。

C.区块链技术要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需要立法来严厉打击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

D.区块链技术虽已在民生服务等诸多场景中落地,但仍处于早期、小众和试运行阶段。

3.下列不属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与探索”的一项是(   )

A.工信部表示,到2023年建立5个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培育100个建材工业APP,形成若干个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应用场景。

B.央行区块链金融专家杨帆在“2020中国区块链发展论坛”上表示,随着区块链的发展,未来将利用区块链技术,使得数字货币跟人们的支付之间的屏障全部打通。

C.广州发布《广州市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行业骨企业选择医疗健康、供应链管理、产品追溯防伪等条件成熟的领域开展产业化应用。

D.日前,“中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反诈骗中心”重拳整治,打击利用区块链外衣发行传销币、分叉币、山寨币、资金盘,进行电信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活动。

4.我国的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现状如何?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甜甜的拐枣

蒋玉良

当白白的霜花冰凉着脚板的时候,挑儿客胡师傅便肩着挑子从村北走进来,准备从村南走出去。

每当这个时候,母亲便从屋旮旯里找出那双在夏天早已洗干净了的旧胶鞋,让我穿上免得冻坏了脚。而父亲则盼着有挑儿客经过,这时看见了胡师傅,便满脸堆笑,热情洋溢地招呼着。

父亲一招呼,胡师傅便停了下来。胡师傅是个理发匠,父亲赧然一笑,说:“唉,娃儿这头发该理了,都一年了,快成狗熊了。”胡师傅答应一声“要得”,便放下挑子,准备从挑子里取出家伙什儿,给我理发。

我早已看见了胡师傅,躲到一旁去了。

每年这个时候,胡师傅总要挑着挑子从这里经过,父亲也总是留下他,给我理发。他给我胸前披一张白色的布,左手摁着我的脑袋,右手便拿着亮闪闪的推子,在我的小脑袋上,放肆地“咔嚓咔嚓”地来回推,我便害怕地哭。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还拿一把薄薄的刀子,在一条乌黑油亮的皮带上来回荡几下,用那锋利的刀口在我脸上脖子上狠命地刮。我便一边哭一边挣扎,这样自然很危险,他一个劲儿地诓我,说着好听的话。我挣扎厉害了,他便停下来无可奈何地看看父亲。父亲便赶紧过来,或好话诓我,或厉声训斥,甚至还赏我几巴掌。但终不管用,我还是不肯就范,父亲便强行摁着我。胡师傅一边劝着父亲,一边加快速度操作完剩下的程序。

胡师傅忙完,便收好工具,接过父亲递过的两角钱,一边和父亲说着客气话,一边走了。

胡师傅每年都要来一次,每年都要在我头上摆弄一番。虽然每年我的脑袋并没有缺少什么,但不知道怎的,我就是怕胡师傅在我头上摆弄那些家伙,以至于一看到胡师傅就哭,每次都不肯乖乖就范,让胡师傅和父亲很费神。

这一次,胡师傅放下挑子,在挑子里拿出的并不是推子和刀子,而是一大把拐枣。他笑吟吟地招呼我走近,把拐枣递到了我手里。我顾不上擦眼泪,接过拐枣,鼻子里便闻到了一股清香。

我以前吃过拐枣,很甜的。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一棵拐枣树,后来树死了,便再也没有吃到过了。

胡师傅说,拐枣都归我,但要乖乖地理发,我满口答应。

父亲连说:“胡师傅,这怎么好呢?”胡师傅便说:“没什么,这是在上一家理了发,那家没有钱,便给了一些拐枣,又不是花钱买的。”

我很配合地理了发。父亲很不过意地递过两角钱,胡师傅乐呵呵地接过,挑着挑子走了

后来,胡师傅再要给我理发,总是先递给我一把拐枣。

再后来,我长大,上学,胡师傅便渐渐地在记忆中远去了。

再次记起了胡师傅,是三十多年后。一次我在街上看到有人卖拐枣,忽然一下子就记起了挑儿客胡师傅,记起了他给我理发的情景,记起了他送我的拐枣。

我问父亲:“还记得胡师傅不?”

父亲问:“哪个胡师傅?”

我说:“那个挑儿客理发师傅。”

父亲说:“不记得了。”

我说:“就是我不肯理发送我拐枣的那个。”

父亲疑惑地说:“不姓胡吧?”

我惊讶地说:“可我记得你叫他胡师傅的呀!

父亲恍然道:“嗨,一个挑儿客,我也不知道他叫啥,随口就叫了他胡师傅。”

见我不语,又说:“那个时候乡下很多这样走村串户的挑儿客,理发的,做家伙什儿的,卖小零小碎的,人都和气得很,跟我们乡下人混得熟,姓什么叫什么也没有谁细问,都是随口而叫。况且现在时间那么久了,我也记不得你说的是哪个了,要不,你再仔细说一下,看我能不能记起来?”

我在脑袋里使劲地搜索,竟记不起胡师傅的模样和任何细节,只记得他给我的拐枣,甜甜的,真的好吃得很。

(选自2020年第8期,《微型小说月报》,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关于“理发的,做家伙什儿的,卖小零小碎”的“挑儿客”及“拐枣树”的叙述,使得小说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

B.小说写“我”一年只理发一次,一大把拐枣使我安心理发,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当时乡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低下。

C.在叙述特征上,文章主要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表达了“我”对儿时理发的独特记忆。

D.小说构思精巧,通过对胡师傅的缅怀寄托了对拐枣味道的怀念,从而使得情感真实而不空洞。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霜花冰凉脚板,既交代了季节特征又为下文写母亲为“我”找鞋穿、关爱“我”张本。

B.对胡师傅给“我”理发过程的细节描写,既展示出胡师傅手艺高超,又写出“我”的害怕。

C.小说的语言清新,平实朴素,加上方言口语的使用,契合了作品对自然淳朴人性的尊重和赞美。

D.三十多年后父亲已经记不起胡师傅这个人,娓娓的叙述中凸显“我”对父亲年老忆衰的忧伤。

7.请简要分析文中胡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8.小说以“甜甜的拐枣”为标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三、选择题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是(   )

A.乃以秦王吏(交付,委托)  欲止宫舍(居住)

重译塞(叩)  夫君不君则(干犯)

B.广所失亡多(判决)  故劳苦倦(到极点)

上官大夫见而欲之(改变、更改)  救其恶(纠正)

C.吾之也(缺陷)  不其志气(相当,符合)

命与仇(合)  使自十月(旧历每月的末一天)

D.予亦悄然而悲(沉默的样子)  弃城而遁(预先,事先)

系燕父子以(丝编的绳索)  慧褒始舍于其(山脚)

10.下列选项中“其”字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类的是(   )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其孰能讥之乎C.吾其还也D.兹非其幸欤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

A.大不捐           补罅漏             梁君臣之首

B.而其愈奇         远见救援不至               必其人之

C.有泉出           一夫呼              掠予舟而西

D.乘马徒           顾而之              非子房谁能

12.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全都含有通假字的是

①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②登崇畯良③凡五十有七④乐为之识其详⑤士卒仅万人⑥不繇其统⑦仓皇东出⑧强者必说于言⑨校短量长⑩俯冯夷之幽宫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⑧C.④⑥⑧⑨⑩D.⑤⑥⑦⑧⑨

13.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的是(   )

A.故事,岁廪穷人    其身之可爱        而望名誉之光

B.前人之瑕疵      不能通知二父之志  及凯旋而纳之

C.感激为云泣下    方今圣贤相逢      或便宜,多辄行

D.窥陈编以盗窃      油然而不怪者      颜色不乱

14.下列选项的文言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强者必怒于言

A.宰臣不见斥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而责二公以死守D.惟器是适者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父立庵,为廪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燮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歉人相食。燮开仓赈贷,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中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后以请赈忤大吏,乞疾归。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税。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百姓遮道挽留,为立祠

變有奇才,少颖悟,读书饶别解。家贫,性旷达,不拘小节。喜与禅宗尊宿及期门子弟游,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冤民。乞休归,囊萧然,卖书画以自给。燮善诗,工书画,人以“郑燮三绝”称之。诗言情述事,恻动人,不拘体格,兴至则成,颇近香山、放翁。书画有真趣,少工楷书,晚杂篆隶,间以画法。所绘兰、竹、石,亦精妙,随意挥洒,妙趣横生,人争宝之。词吊古怀,尤擅胜场,或比之蒋士诠。内行醇谨,幼失恃,赖乳母教养,终身不敢忘。所为家书,忠厚恳挚,有光禄《庭语》《颜氏家训》遗意。与袁枚未识面,或传其死,顿首痛哭不已。

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著《板桥诗钞》诸书。

(选自《清史列传·郑燮传》,有删改)

[注]①期门子弟:这里指落魄八旗子弟中工诗善书、才华横溢者。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B.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C.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D.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廪生:科举制度中的生员名目之一,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

B.乾隆:清高宗年号,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其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  展。

C.立祠: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最早出现于汉代,文中是百姓为其建立“生祠”。

D.休归:指致仕,文中指郑板桥救灾时得罪官绅,范县任上辞官归家,后不再出仕。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立庵是郑板桥的父亲,其文章及个人品行可称得读书人的表率,这对板桥后来的影响很大。

B.郑板桥开仓赈贷,令平价售粮,体现出一个封建官员难得的人性光彩、人情温暖与人文关怀。

C.郑板桥感恩重情,对于乳母的养育之恩终生不忘;和袁枚虽然未谋面,在其死后却伤心痛哭。

D.郑板桥的诗风近乎陆游,而词风有人将其与蒋士诠相媲美,所绘兰、竹、石,画作被人视为珍宝。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

(2)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恨尚有阙者。

(3)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史二首·其一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①龙盘:诸葛亮曾称赞金陵形势为:“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是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

B.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

C.第三句“三百年间同晓梦”,概括六朝三百年的历史,如同破晓时美好的残梦。渲染各代灭亡之迅速,以夸张的语气加强了艺术效果。

D.诗歌前两句写景,作为铺垫;后两句议论抒情,揭示意蕴。史事与今景融合,层层展开。最后一句总摄全篇,形成高潮,有画龙点睛之妙。

20.请简要分析本诗“钟山何处有龙盘”一句的深刻意蕴。

 

 

六、情景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中国美学思想中,有一种适度和谐原则。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诗经》为例表现这种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

(2)《静女》中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的两句是:“________

(3)“美人”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往往指君王或才德出众之人,为文人所常用,如屈原《离骚》中“______”,苏轼《赤壁赋》中“______”,这两句皆使用了这一意象。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这组对仗工巧的语句突出了秦始皇肆意浪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生活极度奢侈。

 

七、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的胡同,最初的感觉是两边垣墙之矮,令人顿悟武侠的飞檐走壁不可不信可以全信,脚下的泥路晴久了就松散如粉,下雨,烂作长长的沼泽,而矮墙多年不刷石灰,病恹恹地连过去,连过去,连过去。北京的“胡同”是寂寞的,西风残照也没有汉家气象了。

杭州的“巷”呢,也早与油壁香车遗簪坠珥的武林韵事不相干。高墙里面有的是妯娌争风、姑嫂怄气、兄弟夺产婆媳斗智——墙白着,门黑着,瓦灰着,巷子安静着。

上海的弄堂,条数巨万,纵的横的斜的曲的,如入迷魂阵。每届盛夏,溽暑蒸腾,大半个都市笼在昏赤的炎雾中,傍晚日光西射,建筑物构成阴带,屋里的人都蟛琪出洞那样地坐卧在弄堂里,从前的上海的夏令三伏,半数市民几百万,这样睡在弄堂里。

2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时众人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B.我在上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八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C.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D.告诉不告诉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23.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破旧不堪,连续不绝”,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八、微写作

25.微写作。

一家著名影视公司计划重拍经典名著《阿Q正传》和《老人与海》。假如你是一名演员,导演要求你发表一段即兴演讲,抒发你对上述名著中某一角色的感情,体现这一角色对你的意义,借此来争取这一角色。

要求:人物任选,情感真挚,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九、材料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杭州市滨和小学开设方言课,让孩子们通过对方言的学习,了解杭州本地文化、故事,增加故乡认同感,也让“新杭州人”更好融入本土文化和氛围中。此举被认为是在拯救地方文化,校方认为,此举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多么熟练地掌握方言,更多地是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拉近他们对自己出生、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了解,打开传统文化学习的一扇窗。有学者认为,方言正在逐步从日常生活中淡出,需要重拾,方言的消逝从长远看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语的消失,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的毁灭。除了方言教育进学校外,家庭也应该接纳方言,为孩子创造方言语言环境。还有的学者认为,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方言,这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而且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D

4.政策环境优势明显;高校提供科研支持;行业应用有序推进;技术难题亟待克服;相关立法有待跟进;安全保障有待完善。(意思对即可。)

 

5.D“通过对胡师傅的缅怀寄托了对拐枣味道的怀念”错,这篇小说是以“拐枣”这一抒情载体为契机,寄托了作者对胡师傅的缅怀,并不是通过对胡师傅的缅怀寄托了对拐枣味道的怀。

6.D“年老忆衰的忧伤”说法有误,文中父亲说“那个时候乡下很多这样走村串户的挑儿客,理发的,做家伙什儿的,卖小零小碎的,人都和气得很,跟我们乡下人混得熟,姓什么叫什么也没有谁细问,都是随口而叫”分析,父亲已经记不起胡师傅这个人只是因为那样贫穷的年代,挑儿客多,跟乡下人混得熟,是为了表明当时社会人与人虽不相识,但是都和气善良,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7.①热情善良:走街串巷,一喊就应,理发没钱,拐枣也行。②富有爱心:送“我”拐枣,哄“我”理发。③手艺纯熟:为“我”理发,动作麻利。

8.①小时候吃的拐枣,十分香甜,令“我”记忆深刻。②胡师傅送“我”拐枣,让“我”不再害怕理发,胡师傅的善良人性是“甜甜的”。③胡师傅给穷人理发,人家用拐枣代替费用,他欣然接受,可见其重义轻利的品性是“甜甜的”。④胡师傅的和气善良和重义轻利的品质滋润了“我”,多年后“我”依然回味悠长。⑤对当今社会人情美、人性美淡化的忧思。

 

9.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B.“故劳苦倦极”意为所以疲倦困苦倦的时候。“极”与“倦”意思相同,作形容词,意为“劳累,困倦”。

C.“使自十月朔”意为(赵公)让人从每月初一开始。“朔”,阴历每月初一。

D.“予亦悄然而悲”意为我也感到忧伤悲哀。“悄然”是指忧伤的样子。

故选A

10.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这道题重点考的是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意为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其”,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B.“其孰能讥之乎”意为难道谁还能讥笑吗?“其”,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C.“吾其还也”意为我们还是回去吧。“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还是”。

D.“兹非其幸欤”意为这不是他幸运吗?“其”,代词,他。

故选D

1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微小的东西;“苴”,名词活用为动词,填补;“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盒子装。

B.“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救援”,动词活用为名词,救兵;“与”,动词活用为名词,结交的朋友。

C.“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西”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飞。

D.“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全,成全。

B项中的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都是动词活用作名词。

故选B

1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见”通“现”,表现,显露。

②“畯”通“俊”,优秀。

③“有”通“又”,又。

④“识”通“志”,记载。

⑥“繇”通“由”,指不遵从儒家的道统。

⑦“皇”通“惶”,恐惧,惊慌。

⑧“说”通“悦”,喜欢,高兴。

⑤⑨没有通假字。

故选B

1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故事”:古义,先例,旧例;今义,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

“可爱”:古义,受人尊敬和爱戴;今义,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

“名誉”: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古今同义。

B.“前人”:古义,职位在自己之上的人;今义,古人。

“通知”:古义,彻底地理解;今义,告知某人某事。

“凯旋”:战胜归来。古今同义。

C.“感激”:古义:感动而奋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圣贤”:古义,圣君与贤臣。古今同义。

“便宜”:古义,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今义,方便合适,便利。

D.“盗窃”:古义,抄袭剽窃;今义,用不合理的手段秘密取得,偷窃。

“油然”:古义,自然、从容;今义,盛兴的样子。

“颜色”:古义,脸色、神情;今义,色彩。

故选D

14.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怒于言”正常语序为“于言怒”。

A.被动句,“见”表被动。

B.被动句,“为”表被动

C.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死守责二公”。

D.宾语前置,“器”为“适”的宾语,“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故选C。

 

15.A

16.D

17.C

18.(1)有人劝阻他,郑板桥说:“这是什么时候了?等辗转逐层向上级请示报告,百姓就没有遗存的了。

(2)李翰以文章自许,写这篇传记很是详细周密,但我还是遗憾有缺漏的地方。

(3)(先生)少年时期就开始懂得学习,敢于实践(敢做敢为);长大之后精通礼法,行为举止都很得体:先生的做人,可以说是完美的了。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籍邑中大户”的意思是登记县中的富裕大户。“籍”作谓语,“邑中大户”作宾语,应在“籍邑中大户”后停顿,这样就排除CD项。“活者无算”的意思是救活的人不可计算。主语是“活者”,“无算”作谓语。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登记县中的富裕大户,令他们建棚舍轮流煮粥赈济饥民,家有余粮的要求他们低价卖粮,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的人不可计算。

故选A

16.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范县任上辞官归家”错。应是从潍县任上辞官回家,不是范县。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C.“在其死后却伤心痛哭”错误,原文是“或传其死”,是谣传,而不是真的死亡。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关键得分点为:“阻”,劝阻;“俟”,等到;“孑遗”,遗存。

第(2)句关键得分点为:“自名”,自许;“为”,写;“恨”,遗憾;“阙”,缺漏。

第(3)句关键得分点为:“通于方”,精通礼法;“方”,礼法;“左右”,行为举止;“成”,完美。

参考译文: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父亲名立庵,做廪生时,凭文章和个人的品行成为读书人的表率,郑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登记县中的富裕大户,令他们建棚舍轮流煮粥赈济饥民,家有余粮的要求他们低价卖粮,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无数的人。后因为请求赈济灾民触怒了大官,于是以生病为由请求归乡。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拦在路上挽留他,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

郑燮天生有奇才,年轻时聪颖过人,读书多有独到见解。家境贫寒,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欢于禅宗中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以及八旗子弟交往。每天放纵言语,高谈阔论,评点人物好坏,因此得了狂生的名头。但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却处理得细微详尽,一定要做得十分周到。曾有一次夜里外出,听见从一所茅屋中传出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生活费帮助他。韩生中进士后,感念郑燮是自己的知己。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郑燮善于写诗,工于字画,人称“郑燮三绝”,他写诗言情述事,恻隐动人,不拘一格,兴到即成,很接近香山居士、陆放翁。书画有真趣,年轻时工于楷书,晚年糅杂篆书和隶书,间以绘画之法。所绘的兰、竹、石也很精妙,随意挥洒之间,妙趣横生,人们争相收藏他的作品。词作在凭吊古人与抒写个人情怀上,技艺尤其精湛,有人将他与蒋士诠媲美。平日私居时的操行淳厚谨慎,小时候父母去世,倚仗乳母教养,终身不敢忘记恩情,所写家书,忠诚宽厚,真诚恳切,有光禄《庭语》《严氏家训》留下的意味旨趣。他与原煤从未见过面,有人误传袁枚去世,郑板桥听闻后叩首痛哭不已。

郑燮画的一张绢、一张纸、不仅国内人看得极为宝贵,就是外国人也争相购买。他著有《板桥诗钞》等书。

 

19.C“美好的残梦”错误,此句强调的是六朝衰朽灭亡的迅速,而不是“美好”。

20.①此句用反问来否定,作者认为地势的险要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揭示了国家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的意蕴。③暗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统治者的警示。

21.《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悱而不乱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恐美人之迟暮    望美人兮天一方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2.B

23.C

24.①原文“连过去”连用,运用反复,强调并突出胡同的深远。②原文“病恹恹”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地呈现胡同的现状,更具视觉冲击力。③原文和整个文段叙述风格一致,文风更和谐。

【分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这道题重点考的是破折号的作用。

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变。

C.表示对上文的总结。

D.表示意思的跳跃。

B项和文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话题转变。

故选B

23.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上海的弄堂,条数巨万,纵的横的斜的曲的,如入迷魂阵”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上海的弄堂”比喻成“迷魂阵”。

A.“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中的“力拔山”运用夸张修辞手法。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运用拟人手法,将羌笛声拟人化;“春风”运用双关,表面指春天温暖的风,深层义指朝廷的恩惠。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露”比喻成“真珠”,把“月”比喻成“弓”。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运用反问修辞手法。

C项和原文都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故选C

24.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比较原句和改句表达的不同之处。(1)原句中连用三个“连过去,连过去,连过去”,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强调胡同的深远。改句中的“连续不绝”意思是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指长时间地持续,且紧密连接。只是说矮墙一个接着一个,体现不出胡同深远的意味。

2)原句中说矮墙“病恹恹”,运用拟人修辞,把矮墙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胡同的现状,与“脚下的泥路晴久了就松散如粉,下雨,烂作长长的沼泽,而多年不刷石灰”照应,体现了北京的“胡同”是寂寞的,也和整个文段叙述风格一致,文风更和谐。但是改句中说是“破旧不堪”,只是很笼统地交代胡同是破破烂烂的,没有原句“病恹恹”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

25.示例:桑提亚哥是我心目中的硬汉形象。当困难来临时,他毫不畏惧——与鲨鱼搏斗;当失败降临时,他漠然视之——保持乐观。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他,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他,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海洋上的愚公,手提鱼叉的斗士,灾难与坎坷磨炼了他的性格,坚韧和执着造就了他的不屈。桑提亚哥,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勇敢,用行动捍卫了人类灵魂的尊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