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诗歌复习要点

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指导与训练(训练 )

作文写作,名家论述杂篇汇编

古文拾遗、文言文古诗常识、常识汇编(持续更新)考前作文


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广东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河北(邯郸)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小说主要考点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

高考作文十大“作死”做法

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小小“救命文档”里的大写中国

高一必修上文言文《赤壁赋》《师说》《劝学》《登泰山记》翻译及习题练合集

【作文备考】学霸是怎么积累作文素材的?

高考语文提升课堂:诗歌鉴赏之“诗眼”解析

郑铁生《〈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

这些含“下”的古代文化常识,你学会了吗?

2022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时训练

模拟作文:知恩图报,且知方也

写作提升课堂:散文中的议论


古代诗歌阅读

(一)考情分析

1.选材特点

2021年和2020年新高考卷两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在选材上均为律诗,2021年新高考卷选择的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2020年新高考卷(山东)选择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前者是一首寄赠诗,后者是一首赠别诗;前者表现了杨巨源对白居易的关心与劝诫之情,后者表现了杜甫对友人郑炼的惜别与祝福之情。

2.设题特点

在设题上,两套新高考卷均设置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所设考题基本上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形象、诗句内容、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其中,两套试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简答题分别考查了分析诗句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分析意象及抒情方式的能力。

命题上,两套新高考试卷古代诗歌阅读题,沿袭了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形式与命题特点。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在古代诗歌命题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体裁来看,以诗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借事抒怀等;从作品的写作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从考查角度来看,既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又有对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的考查,而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通常融入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3.能力指向

(1)体现出命题理念:聚焦学科素养,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将美育有机融入试卷。

(2)连接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

(3)体现了高考考查内容和要求:古代诗歌阅读,关注古诗形象,突出审美鉴赏,强调个人体验。

 

 

近些年的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读懂古代诗歌内容的考查,而淡化对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内容的考查。这种趋势便提醒我们,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前提在于读懂诗歌。下面我们就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二)文  体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类  别 内  涵 特  点


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曲”“吟”等皆属古体诗体裁。 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诗 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

词 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近体乐府等。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曲 又称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二、古代诗歌一般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诗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词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 抒情(主)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如乐景衬哀情等。


[文本阅读]

一、阅读指导

读懂古诗一是要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二是要体悟出全诗是怎么写的;三是要把握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目的态度)。下面就如何能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作简要解说。

读的

内容 举  例 解  析

1.读标题 长 安 秋 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标题承载着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此诗标题蕴含以下信息:时间:秋天。地点:长安。事件:诗人在长安凭高遥望。由此引发读者联想,进而找到解读的路径:诗人为什么在秋天拂晓时刻在京城长安凭高遥望呢?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读诗句 省略成分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省略主语。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省略谓语。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缠头”。

语序倒装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古诗的正常语序往往需要调整。

主语后置,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宾语前置,应为“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

主宾互换,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词类活用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大通驿》) 形容词“软”“轻”的使动用法,把眼见的动态的水和静态的山写得可触可托。

意象组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前三句,每句由三个意象组合而成,意象之间没有连接词,构成名词性并列叠加的形式。

互文见义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见”“闻”互文,对仗工整,有助于诗意的理解。 

蕴含情感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宋]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找出诗句中能表达情感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然后分析蕴含的情感。“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诗人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客”“离恨”表达了诗人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

 

   

读的

内容 举  例 解  析

3.读注释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  〔伏〕服气。 注释,包含了诗歌的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从注释看,“短李”是当时的典故。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是一种戏谑。首联,从注释看,是写作者的诗歌成就;颔联,从注释看,写自己的诗歌被元稹模仿、让李绅服气。诗歌的前两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成就的自得。颈联,是作者的牢骚话,自己在当世不被重用,表现了作者的不平与无奈;尾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新编成集的欣喜。由此可见,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两层:一是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得,二是对不能被当世重用的无奈和自嘲。


二、读文示例

[2019•全国新课标卷]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所谓题画诗,是指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或他人题上的诗。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画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画作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画面上满眼望去,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江边这苍苍茫茫的,是哪里的山呢?向来浩瀚万里的山水景色,渺远意境,今日只在一窗的范围内便可领略。树木都笼罩在苍茫夜色中,孤独的暮色昏云,还未归去。这幅画里隐藏着妙不可言的诗意,而自己的诗作却不能表达出画作的美境。

首联入诗即介绍画面内容,属于宏观写意。颔联通过对比来赞美画作的高超意境。颈联虽仍写的是画面的内容,但在描写画中景色时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借助拟人手法,赋予孤云以人的情感与灵性,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温暖画面。尾联是对画面内容的整体评价,也是诗人自己的感悟。这首诗通篇白描却不失生动,言简意赅,平白朴实,无生僻字,无晦涩典,工整自然,一气呵成,仿佛许道宁的画通过作者的描写,浮现在眼前。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诗:

第一步  整体阅读,领悟诗意

1.读标题

(1)把握标题信息:交代了人物(陈与义,标题中省掉的主语;许道宁)。点明了事件(题画)。表明诗歌的题材(题画诗)。

(2)依据标题读诗:陈与义观赏了许道宁画的什么内容?陈与义对许道宁画有怎样的评价?

2.读诗句

(1)看“变”点:标题,就是省略句,应为“(我)题许道宁画”,即省略了主语“我”;“许道宁画”交代题诗对象。

(2)看“情”点:找名词,锁定意象,品味情感,如“江水”“木”“云”,指画中的长江水、树木、浮云;“窗”,代指窗户大小的画幅。找动词,锁定人物举止,联想情感,如“吟断”,暗示作者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画作的诗意,只是字面意,内含的是对画作的赞赏之情。找形容词,锁定情感态度,体悟情感内涵,如“佳”,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赞美之情。

3.读注释

提供写作背景,暗示主旨。许道宁,北宋画家。注释虽简,但意蕴深厚。画家的画作当然有值得欣赏赞赏的地方。

第二步  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手法有:对比,通过“万里意”与“一窗间”对比来赞美画作的高超意境。拟人,写孤云“不还”,赋予孤云以人的情感与灵性。

 

(三)应考必备

一、形象鉴赏类知识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

二、语言鉴赏类知识

诗歌语言风格的类别:平淡(质朴)、工丽、典雅、直率、委婉、自然、清新、雄奇、豪放、悲慨、洗练、沉郁、通俗(口语化)、隽永、绚丽、明快、简洁等。

三、技巧鉴赏类知识

  

(五)考点突破 

[突破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向1]  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1.方法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描写的人、事、物、情、理、志等方面,去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志趣追求、精神品质等,同时辅以侧面描写,以景物烘托人物心理,以他人言行衬托主人公形象的特点。

(3)要特别注意诗人经历、注释、标题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根据题目“人物形象”的特点,有的要“概括”,有的要“鉴赏”,这就要求我们答题时要有“观点”,也要有“论据”。另外,“鉴赏形象”时,还要探讨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第二步:分析。依据人物的居住环境、行踪、行事等概括其形象特点,有时也要分析诗人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第三步:梳理思路,并分条作答。

3.答题规范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诗人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句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4.答题示例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 〔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解析] (1)审题。题目明确要求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故不必列举论据来证明,只要有观点就行。(如果不是用“概括”一词,而是用“赏析”等词,则必须用论据来印证观点。)(2)围绕“形象特点”细读全诗,从具体的诗句中体悟形象特点。如,从诗题中的“怀”“访”,诗中的“忆”等,可以概括出“珍视友情”的特点;从“诗卷”“杏花”可见其情趣高雅;从“纶巾鹤氅”,可联想到“羽扇纶巾”对周瑜的刻画,给人风流飘逸之感。(3)形象特点大多不是单一的。我们可以对诗中的一事一物作多角度的评论,然后再归纳概括。(4)组织答案,分条作答。概括的语言力求简而明。

[诗意赏析]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甲科进士。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思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首联写早春二月冰消雪融,溪水已涨,尽向东流。这里透露出春的气息,也自然地引起了怀友访友的下文。颔联上句写客子光阴,吟诗度日;下句写杏花系心,雨声存念。和谐随意,清淡隽永。颔联写己,颈联转而写友,己中有友,友中有己,二者交相为用,以见出心灵的相契。颈联充分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了解和体贴,从而暗扣诗题中的“怀”字。尾联顺势而下,又切合诗题中的“访”字。妙在诗人并不实写“访”,而是以虚笔写到意动为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纶巾”,用丝带做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制作的外衣。“纶巾鹤氅”为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细读全诗,诗人之“怀”与“访”,皆与禅有关。冬之雪花、春之杏花,均是自己与友人悟禅之物;宁静洒脱、轻灵爽快之禅悦,也都融于“怀”与“访”中。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注],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请鉴赏诗中陆鸿渐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塑造陆鸿渐这一形象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 (1)审题。要求鉴赏的形象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陆鸿渐,是诗人心目中的陆鸿渐。该题要求“鉴赏”,而不是要求“概括”,意味着答题既要有“观点”,也要有“论据”。另外,“鉴赏形象”的主要任务当然是要分析陆鸿渐的形象特点,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也是该题要考查的问题。这一点是考生容易忽略的。所以,答题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2)分析陆鸿渐的居住环境和行踪概括其形象特点。“菊”这一传统意象,象征“隐逸”的生活、归隐的追求。(3)分析诗人在刻画陆鸿渐这一形象时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对隐逸生活的向往。(4)梳理思路,并分条作答。

[诗意赏析]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著名的诗僧、茶僧。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此诗为访友人陆羽不遇之作,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

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篇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才种上的,虽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二句,自然平淡,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诗人又去敲他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决定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二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二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中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部分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实际上还是为了咏陆羽。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明白如话,别有隽味。


[即学即练]

1.[对应“鉴赏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画  堂  春

张  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注】〔霁山〕雨后山色。 〔桃叶〕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  

〔翠阴〕指绿荷的阴凉。 

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阕描写歌女,尽现鲜明的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阕用“浅声”写出歌女轻柔婉转的歌声;用“杏红深色”写出歌女的衣着,穿着杏红色的衣服,在青山绿水、上下天光之间,格外显眼,也写出词人印象之深;“小荷障面”写出歌女在暑天聪明地用荷叶遮面,躲避斜晖的景象,显得稚嫩可爱。如此就刻画出了一位歌声优美,穿着杏红色衣服,拿着荷叶遮面挡阳光的聪慧、天真、可爱、美丽的歌女形象。

[诗意赏析]

上阕起句开门见山,直写湖中美景。江南湖泊往往是重重相连。当外湖长满莲蓬的时候,远远望去,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比起荷花盛开,那光景又别有一番情味,此时正是游湖的好时光。下句展开远景“霁山青处鸥飞”,写天放晴了,雨洗过后的青山,格外的青,而在那青山映衬之间,几点翩飞的白鸥,显得格外的白。“水天溶漾画桡迟”,词人俯仰上下,只见水涵着天,天连着水,水天溶溶漾漾,融而为一。游湖之人陶醉了,于是,任由船只在似镜的湖面缓缓而行。画桡,指画船。迟,谓缓行。在这样美好的大自然里,人有时会忘却自己,有时却又以为自己是江山风月的主人。

下阕由写景转为写人,重点描写歌女容貌之美和性灵之美。前两句为对仗,一写其歌声,一写其衫色。桃叶,本是晋代王献之妾之名。献之笃爱桃叶,曾作《桃叶歌》歌之。“桃叶浅声双唱”写船上的一对歌女双双唱起了轻柔婉转的歌声。“杏红深色轻衣”则写青山绿水,上下天光之间,歌女杏红的衣色,显得格外的深。深,亦是词人印象之深。词人写歌女之印象,不写其容貌而写其衣着,正是“韵高”脱俗的体现。这时正当暑天,故着轻衣。然而,词人印象更深的是“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暑天,斜晖犹热,故而歌女采得一枝荷叶遮面。荷叶虽小,可是当乘船一路归去时,词人却感觉到,好像自己也分得了她手持的荷叶的一份绿阴凉意。

此词在游湖这一赏心乐事中,表现了自然风光和人物容貌、性灵之美,体现出词人高雅、清旷的审美意趣,抒写了词人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无限热爱。 

2.[对应“鉴赏人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仲蒙夜坐 

文  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然自得。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安贫乐道。乐享宁静,而能珍视友情。诗人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

[诗意赏析]

本诗是宋代诗人文同所写的一首酬和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真挚感情。

首联描写诗人在大寒之夜“独凭幽几”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诗人倦于尘劳,却能感到淡泊超然。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只有冬夜闲居,才能感到悠然自得,获得内心的宁静。颔联对仗工整,精巧地塑造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的景象,也反衬诗人内心的心情。颈联,夜深之时,诗人饮茶失眠。寒冷夜晚,诗人遣酒争豪。这也体现了诗人的性格豪迈,安贫乐道,洒脱不羁。尾联诗人“对群书”“拥敝袍”,乐享宁静,珍视友情。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同时也酬和友人仲蒙,寄托深深的思念之情。

综上,文同的这首酬和诗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在表现诗人自身性格特点的同时,也体现了和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意。


[考向2]  鉴赏事物形象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特定主旨的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等。

1.方法

(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形态、色泽等),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鉴赏也要从“形”入手。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因此,必须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寓之理、所言之志。

(3)写作技巧:托物言志(理)、托物抒情。所以,要从“形”到“神”体味所咏之“物”,体会诗歌中流露出的诗人的人生态度、生活的道理、抒发的情感。

2.步骤

第一步:审题。题目一般要求回答事物形象的特点。只有审题准确,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步:总结概括诗中描绘的事物形象,并结合诗句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有时还要揭示事物形象所寄托的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第三步:用简明的语言作答。

3.答题规范

(1)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其内在的神韵。

(2)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理、志)。

4.答题示例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    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解析] (1)审题。“怎样的野菊形象”,就是要概括野菊的特点,但有范围限制,仅就颔联而言,不要涉及全诗。(2)要明确诗中所描绘物象的特征。颔联“在野有幽色”、不为“无人减妙香”,从形象到气质来刻画野菊。(3)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出野菊的形象特征即可。

[诗意赏析]

杨万里,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其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

本诗借菊抒怀。首联写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借用屈原《离骚》的典故,点明野菊不与骚人作“夕餐”的落英,更何况是在重阳节时“随流俗”作为观赏的对象呢?表现了野菊的不迎合流俗、不同流合污的品性。颔联写野菊之“野”,“在野有幽色”突出其生长的环境。它生长在山野里,本自不媚俗。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它散发幽香,不因无人欣赏而消减其香气,即无论有人无人,香者自香,香远益清。“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天色已晚,相逢山野,于是,忙折“一枝黄”。诗人不用“花”而用“黄”,这样写,既点明了“花”之意,亦表现了花之色,含蕴更加丰富,且“黄”与上句的“碧”形成对比映衬,更有表现力。野菊应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犹向陶翁觅宠光”,再次化用陶潜的典故,使诗意含蓄蕴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年的陶潜采菊东篱,悠然自得;今天的杨万里亦借野菊,表现了其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志趣。


[即学即练]

3.[对应“鉴赏事物形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  芙  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窗前木芙蓉》: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适的形象(人格形象)。

[诗意赏析]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凤台)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其诗《木芙蓉》借“南”暗示被金兵南渡后侵占的河山。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诗《窗前木芙蓉》借花抒怀,表明自己虽然漂泊而未逢时,但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

《木芙蓉》

“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被金兵南渡后侵占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雨后霜前着意红”用拟人手法,写木芙蓉努力开放在严霜袭来的深秋,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意思是说木芙蓉还比那些繁多、常见的桃李好多了,因为它不随春风来去花谢又花开。诗歌将赋予花以两种对立的品格,寓意极为深刻。

《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木芙蓉冒着秋天的微寒,努力地开放的情景。“花心应似客心酸”也是用拟人手法,点出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来应是类似的,如此艰辛。其实这里诗人是以木芙蓉自比,也点出了他正处于比较困顿的环境里。“更凭青女留连得”,青女就是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青女“留连”不走,霜雪不停,继续肆虐。“未作愁红怨绿看”中的“愁红怨绿”是指那些残败的花儿,诗人表示木芙蓉不会像一般的花朵一样经受不起霜雪的摧残,霜雪一来,就残败不堪,而是在霜雪中依然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考向3]  鉴赏景物形象

针对景物形象命制的试题,常见的考题可分为四类:考查意象内涵、感受意境氛围、体悟情景关系和分析写景作用。

(一)考查意象内涵

景物形象是指古代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而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景物形象的统一。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真实流露,月、雁、笛、落花等传统意象更因沉淀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蕴丰富。

古代诗歌7大类意象集释详见本书《附录》。

1.方法

(1)找到相关诗句,体悟意象内涵,并根据具体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2)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3)指出运用指定意象的作用和效果。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确题目要求,一般在景物形象的内涵和感情上作要求。

第二步:揭示内涵。根据景物形象的特点,理解它的内涵。

第三步:探究情感。联系诗人的生平,依据诗句的诗意,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分条作答。运用简明的语言,分条作答。

3.答题规范

(1)明确指出要分析的对象,即“象”。

(2)揭示对象的内涵,即“意”。

(3)必要的情况下,分析意象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

4.答题示例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城  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便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之情。“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第二问)表达了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解析] (1)审题。题干有两个要求,一是“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二是“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要注意前一问只是要求“概括”,无需分析鉴赏。(2)明晰“杨柳”“飞絮”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之情;“飞絮”代指暮春时节,暗寓青春流逝。(3)由意象而觅词意,即全词的情感:青春欢情易逝,遗恨江水难消。(4)组织简洁的语言,分条作答。

[诗意赏析]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某年的一个暮春时节,秦观怀人伤别,作此词抒写别恨。

“西城杨柳弄春柔”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因此便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表现出漂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下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少年既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既得之,患失之。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根本原因。此悠悠长恨,词人将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不登则已,“一登”就在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写法,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尽皆汇成一江春水,滔滔不绝地向东奔去,使读者沉浸在感情的洪流中。这感情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的,水到渠成。此句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即学即练]

4.[对应“鉴赏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蜀府将

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之情。而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之情。

[诗意赏析]

此诗原题下有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蛮入成都”指大和三年(829)南诏入侵成都之事。“频著功劳”指蜀将抗击南诏有功。根据刘学锴的观点,此诗约作于开成四年(839),此时蜀将在边地军中供职。作者与蜀将十年未见,再次重逢在西北边塞之地,蜀将犹迟迟未得升迁官职,故诗人作此诗以赠。

此诗是作者为蜀将有功劳而无封赏抱不平之作,写出了对蜀将战功赫赫、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却不能封侯的惋惜和同情,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首句点明自己与蜀将十年前在剑门关分别,“万事”句写十年中世事变迁,反托“滞”字。颔联是一篇之主,谓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著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颈联写蜀将被闲置冷落的境况,承“滞吴钩”而申言之。尾联中的“今日逢君”点明今日重逢,遥应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怅”是因为他人才能功绩不及蜀将者均得封赏,独君犹自留滞不迁。颔颈两联均贴“蜀将”而言,仅首尾点明昔别今逢。


(二)感受意境氛围

1.方法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该图景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切忌空洞。

2.步骤

第一步:审题。审准题意,把握答题方向。

第二步:描图景。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三步: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四步:析感情。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答题规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4.答题示例 

例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解析] (1)审题。“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其实就是指所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氛围。(2)抓住诗中主要意象(或关键词、句),如“莓苔见履痕”一句,表明道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绝境、人迹罕至。(3)对诗中环境加以想象,从“溪花与禅意”中,能触摸到诗人的精神境界。(4)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例如幽静平和、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瑰丽清新、安谧美好、清新自然等。再结合这首诗分析,“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命脉。

[诗意赏析]

刘长卿(生卒年不详),字文房,宣城(今安徽)人,唐代诗人。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写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失望惆怅,反而感到精神上的惬意和心理上的满足。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颔联“白云依静渚”为远望,白云絮絮,缭绕小渚;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对摇曳的野花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情趣,融化于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喜悦,因而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融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即学即练]

5.[对应“鉴赏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六帝〕代指六朝。 〔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前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水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磅礴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比喻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蕴藉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之情。


(三)体悟情景关系

情和景有以下几种关系:以乐景抒乐情;以哀景抒哀情;以乐景抒哀情;以哀景抒乐情。

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即二者的密切度)来分析,有如下表现形式: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可以说,“寓情于景”这种关系,情与景之间是零距离,才真正说得上是情景交融。

1.方法   

(1)把握情景关系的几种类型,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关注这一点,逐步提高这一方面的审美能力。

(2)熟练掌握并真正理解关于情景关系的一些方法,便于答题时信手拈来,使答案准确且精练。

(3)关注这一类题的题干在表述上的差异:有的只要求概括;有的还要求赏析,即联系诗歌中的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2.步骤

第一步:审题。一般从“画面”“情感”两方面提要求。

第二步:描绘画面的特点。

第三步:体悟思想情感。

第四步:简明作答。

3.答题规范

(1)描绘景物所构成的画面(视题干要求)。

(2)点明情景关系。

(3)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4.答题示例 

例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本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以乐景反衬哀情。(第二问)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思归不得的伤感之情。

[解析]  (1)审题。第一问,就是要对全诗描绘的画面作一个总体评价,概括其特点。第二问,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定要与画面联系起来谈。题干只要求作概括性的回答,不要求具体分析。(2)写景句只是第一、二句。分析其特点,显然其色彩亮丽,呈暖色调,是“乐景”。(3)体悟思想感情。第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并不因“乐景”而愉悦,而是低沉与无奈,时间过得真快,“归年”遥遥无期,“哀情”与“乐景”形成反衬。(4)组织语言,分条作答。

[诗意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的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这两句诗状江、鸟、山、花四景,并分别赋以碧绿、洁白、青葱、火红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接点明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诗人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异乡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抒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即学即练]

6.[对应“鉴赏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

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白居易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注】〔卢子蒙〕作者友人,姓卢名贞。〔微之〕即元稹,字微之,别称元九,为作者挚友。 〔咸阳坟〕大和五年(831)七月,元稹卒于鄂州,葬于咸阳。

请从情景关系这一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尾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尾联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表达诗人悼念挚友的感伤之情。尾联以“闻道”一语领起,用想象中的景象来开拓诗歌意境。那咸阳坟头,白杨抽枝,树都已高达三丈了,而斯人已逝,再也回不来了。通过元稹墓前白杨抽枝的景象更深一层地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哀伤、沉痛之情。

[诗意赏析]

这首诗叙写与卢子蒙的交往,并表达了对亡友元稹的怀念。

诗一开始是叙事,仿佛与卢子蒙对坐谈心。追溯往事,回忆中自见深情。头两句,把三十多年前与微之论诗衡文,睥睨当世,谈笑风生的情景,重新展现在眼前。三、四句写此时与卢君重新聚首,共同披阅他的诗卷,发现有很多是与元稹相互唱和的,诗集中出现了元微之的名字,眼前便闪现出微之的影子,诗情由此急转直下,呈现出变徵之音。五、六两句,转入正面抒情。“相看”一句,描绘了一瞬间的神态:两个老人,想着两人共同的挚友已经仙去,老泪纵横,却都不说一句话。诗篇至此,一种无声之恸,已够撕肝裂肺,而全诗也已经神完气足了。最后两句,诗人又用“闻道”一语领起,宕起诗境,想象元稹坟头的白杨已经长至三丈高了。说明岁月流逝飞快,更显悼念之情的深远。这首诗直抒胸臆,真挚自然,八句一气贯串,读来令人感到感情强烈逼人。


(四)分析写景作用

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的诗歌,特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

1.方法

(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

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

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

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写景的作用还有寄情、寓理、显志等。

(2)分析写景的作用,一定要联系诗歌的主旨,遵照题干所指定的方向思考作答。

2.步骤

第一步:审题。分析题干,把握题干的关键词,明了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指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这一作用的价值和意义。

3.答题规范

(1)首先明确指出其作用。

(2)然后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一定要与“作用”对应。

(3)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按题干要求逐条归纳观点并作具体分析。

4.答题示例 

例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  〔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劫〕围棋术语。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析] (1)审题。题干有两方面的限定:一是仅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而不是全篇的景物描写;二是谈“作用”,只针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而言,而不是面面俱到。(2)弄清全词抒发的感情是什么。显然是词中女主人公的“愁”——深闺独处的无奈和孤寂。(3)将“愁”与上阕的写景联系起来分析,景物的色调,与“愁”的色调具有一致性,所以,可认为其作用是以哀景抒哀情,奠定了一种“悲愁”的基调。(4)梳理思路,先谈具体作用是什么,即亮出观点,再联系具体词句作分析。

[诗意赏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一、二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三、四两句写雨霁天晴,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在暮色下,读者更能感受到词人的凄凉哀伤之情。“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燕双”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的警句。“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由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要高明得多。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闷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抒情主人公纷乱的愁绪。



[即学即练]

7.[对应“鉴赏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  江  南

华清淑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羁馆独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

【注】宋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宫人华清淑和乐师汪元量等被挟持至元都燕京。十多年后,汪元量获准南归,原宋人被羁留者多有送别之作。该词即是其中之一。 〔骈阗〕聚集,罗列。

开头两句对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请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开头两句营造了一种凄冷的环境氛围,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第二问)国破家亡之愁与自身凄苦之情。以元都燕京一片欢腾的景象,衬托了自己离乡作囚,独自被羁留在馆舍的凄凉处境;深沉的思乡念亲之情。词人在亡国羁留中,由月亮想到自己久羁难归,思乡思亲之情溢于言表。

[诗意赏析]

上阕开首,推出一场燕塞大雪,一股寒气逼人而来。在这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之时,元都燕京的街道上却热闹非常:“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蒙古贵族们为他们扫荡江南、灭宋建元的功业而狂欢。“蓟上”和“帝城”都指元都燕京。“骈阗”者,连属不断、络绎不绝之状。酒楼上喧呼鼓吹,大道上车水马龙,雪中的燕京,似乎是一片欢腾景象。然而,作为亡国被掳、离乡作囚的宋旧宫人华清淑,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心境:“羁馆独凄然。”她独坐在被羁留的馆舍中,面对着燕山大雪,不禁想起江南春景;眼看着敌人的狂欢,不禁想起当年沦陷的临安。她思念故国,痛忆家园,满腹悲愤,凄然伤神。

下阕转而说“月”:“燕塞月,缺了又还圆。”她被囚敌都,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经常仰望明月,彻夜难眠。这燕塞之月,也并不异于南国,一样是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然后词人由月而想到自身:“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我”离家万里,远置燕塞,心头终日只有愁又苦、苦又愁,十多年来,总是含着眼泪,仰望那缺了又圆的明月。“十年”是约略之词,词人赋此词时,离家已有十多年了。“婵娟”指美好的明月。最后一句,词人以沉痛和急切的心情,点出了全词的主旨,道出了十多年来日日夜夜梦想着而又难以实现的愿望:“何日是归年?”思乡念归的浓烈感情喷涌而出,小令也以此而结拍。

这首小令上下两阕各以“雪”“月”起兴,既富北国特色,又合词人心境。上阕以敌人的狂欢衬托词人凄苦之情,下阕以月缺复圆衬托词人久羁不归。


[突破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抓关键字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

[考向1]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多指诗词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数量词、叠词或虚词等。

1.方法  

(1)有的试题并不明确指出要赏析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积累“炼字”的知识,迁移运用,选准关键词。

(2)联系语境,品味妙处。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语法特点,及其使用的修辞手法;要根据题目要求,把选定的关键词放在具体的诗句中乃至全篇中去分析和品味。

2.步骤

第一步:审题。一般要求赏析一到两个字。

第二步:读该字所在的诗句。阅读诗句,便于把握诗句的含意。

第三步:联系诗句,体会该字的作用。

3.答题规范

(1)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并简述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

(3)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4.答题示例   

(1)动词

动词,如果用得精准,便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诗歌中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往往是命题考查的重点。

例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 (1)审题。题目要求很明确,就是赏析两个字:“斗”“攒”。(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诗人入蜀作杜鸿渐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济国心愿,诗人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这首诗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和所处位置。中间八句详细描写了五盘岭的景色,由远到近,描绘出一幅山野图。最后两句交代此次出行的原因,并发出感慨。(3)将“斗”“攒”两字与诗歌内容联系起来分析,分析这两字对描写景物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点作答,说好处,谈效果。

[诗意赏析]

大历元年,杜鸿渐入蜀平乱,并举荐岑参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入幕府。本诗即写于诗人入蜀途中。

本诗前两句交代时间和所处位置,天尚蒙蒙亮,诗人驱车赶路,登上盘绕的五盘岭,见青山葱茏,天高地远,风清气爽,心中为之一荡。

中间八句写景。远处江水汹涌澎湃,波涛起伏,撞击着巉岩峭壁,一个“斗”字形象地写出了两岸崖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的形态。“攒”字形容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太阳尚隐于群峰中。日之初出,光晕染着天空,晴明高远,彩翠分明,风烟俱净,阴郁色调的树木还沉浸在夜雾的森冷之中。松林疏朗,露出了那条孤独盘旋的栈道,草木繁茂、花团锦簇之处隐藏着急流险滩。栈道经夜雨洗濯,光润打滑,田间杂草已干。

最后两句抒情。此行乃因知己杜鸿渐的推荐提拔,既报了杜的知遇之恩,又能实现平乱安国的高志,蜀道虽有如上青天之难,诗人却感觉如履平地。诗人登上峰顶后,心旷神怡,面对奇险又富有情趣的所观之景,更不觉蜀道艰险。


(2)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现象及活用的情况。

例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劳  停  驿[注]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 (1)审题。题干的要求非常简明,就是“分析”“‘荒’‘瘦’二字的妙处”。(2)认真阅读“荒”“瘦”二字所在的句子,看到的是孤落几户人家,炊烟几缕,荒凉冷落;田地瘠薄,瘦如刀削。民生凋敝、百姓困苦,不言自明。(3)诗人细致的观察、描摹,正体现了他对山民的怜悯与关切。(4)组织语言,精练作答。

[诗意赏析]

本诗表达了欧阳修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困境的忧虑。

诗的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第三联极为后人称道,非常集中、简练、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在劳停驿所见的民生困苦的情形。“烟”“野”既道出了贫瘠范围的广大,又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荒”“瘦”二字的妙用,更把百姓生活的贫苦形象地凸显了出来,是炼字的典范。尾联以抒发“行客”(诗人)的愁思作结,深警动人。


(3)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例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身”概括了诗人孤苦伶仃的凄惨现状,“万死”使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从空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之遥,“十二年”从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单一明确:赏析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2)颔联中数量词有四个:一身、六千里、万死、十二年。一身:孤独、困厄。六千里:路途遥远。万死:生存艰难,可死之遇多。十二年:困苦时间长。在漫长的时间、广袤的空间中,一己的孤单与痛苦之甚之深,便极醒目地凸显出来。(3)联系背景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数量词在本诗中蕴含的深刻含义。(4)对每一个数量词运用的妙处按一定顺序分别作答。

[诗意赏析]

此诗是柳宗元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首联写送别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被贬谪以来,飘零孤苦,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颔联集中地表现诗人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颈联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尾联则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4)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其次在于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收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香篝渐觉水沉销〕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香篝〕薰笼。〔水沉〕即沉香,一种香料。 〔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用了叠词、借代的修辞手法。“历历”“萧萧”使用叠词手法,生动描写出了人马行进的状态,增添了语言的韵味;“旌旗”使用借代手法,形象写出了队伍过桥的情景,为后文抒发自己的高兴和喜悦心情作铺垫。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分析“表达技巧”,对象是“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根据语感,可知题干中还隐藏着没有明言的条件,就是分析“人历历,马萧萧”中的叠词使用效果。(2)从内容上看,“人历历,马萧萧”写成队的人马行走,声形兼具,生动形象;从形式上看,极富韵律感,有音乐美。(3)“旌旗”是借代修辞手法的使用。(4)抓住了这些要点,就可组织语言作答。

[诗意赏析]

该词是辛弃疾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于淳熙五年(1178)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交代词人已经离开临安向东阳进发。接下来的两句,词人描写了周遭的景象。身边的山脉层层叠叠地排列,路旁的花儿虽只是一些山间野花,但盛放得分外娇艳。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使词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行人历历在目,这里的“人”指穿着戎装的战士们,因为衣着威风,气势雄伟,所以容易辨别出来。士兵们伴随着骏马的嘶鸣声前进着,前面的队伍已经走过小红桥。这三句写的是队列前进的情景。“愁边剩有相思句”写词人为寻觅佳句而生“愁”。“摇断吟鞭碧玉梢”,写得有声有色,把词人扬鞭吟哦、疾速前进的得意神情逼真地再现出来了。


(5)虚词

这里的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运用恰当,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例1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了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简明,一是“简要赏析”,二是以“常”“偏”二字为赏析对象。(2)结合“常”“偏”所在的语境,认真琢磨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常带”即“经常带有”,只有常常注目凝望的人,才能常见。“偏明”,新月其光不甚,却偏偏把落叶的情形照得那么清晰,不是认真专注之人,怎能见到?没着意写人,但落寞、惆怅而又深思的诗人形象,确可呼之而出了。(3)这样的诗人,却说“不为秋悲”,是否旷达中有无奈,悲苦中有自警,夜饮中有不平呢?(4)组织语言,精练作答。

[诗意赏析]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山东淄博博山人。28岁因于佟皇后丧葬期间观演洪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50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此诗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

诗中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晚。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即学即练]

8.[对应“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注]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星桥〕星津桥。

纪晓岚评此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得神处尤在‘暗’字。”请简要赏析“暗”字“得神”所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突出灯光、月光明亮;突出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

[诗意赏析]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后来也称元宵节。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市成了欢乐的海洋。“火树银花”形容灯彩华丽。“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说京城处处如此。颔联写元夕车马游人之盛。由于车马交驰、游人杂沓,扬起了道路上的阵阵尘土。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但元夕之夜,由于月光灯影的照耀,却分明可见随着车马的飞驰而去,后面便扬起一阵飞尘,这就是所谓“暗尘随马去”。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这正是对元夕的传神描写。着一“去”字,写出了马的奔驰和尘土飞扬而去的态势。下句专写人的活动,却不忘交代元夕的特点。由于是望月,所以满月的清光映照着都城的每一个角落。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月亮的光辉始终与人相随。由此“明月”还可进一步想象灯月交辉的热闹场景。颈联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专挑出一类人来写,这就是“游妓”。她们可能是王公贵戚之家的歌舞妓人,为了相互夸示而让她们出来表演助兴的,她们自己也可借此观赏元夕灯月交辉、人流如织的热闹景象。总之,既是观赏者,又是元夕的一道亮丽风景。两句中一句写她们的美貌,一句写她们的技艺。单有火树银花的灯影和众多的游人车马,还不足以充分显示元夕京城的热闹繁华,必须再加上美貌如花的歌妓和彻夜笙歌,才是声色光华交相辉映的热闹之景。这就逼出了结尾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又称“执金吾”,指京城里的禁卫军。玉漏:指古时的计时器,用铜壶滴漏以记时。统观全诗词采华艳,绚丽多姿;而音调和谐,韵致流溢,有如一帧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9.[对应“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尽

郑  獬[注]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

全诗最后一句的重点在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所包含的作者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一句的重点在“清”“白”二字。“清”“白”二字与黑暗官场的“尘埃污”形成对照,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厌倦;“清”“白”带来的美好感觉,表明诗人独善其身、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

[诗意赏析]

郑獬与王安石同朝,二人政见不同,但诗风却颇相似。诗中写的是暮春时节,一位行色匆匆的旅人在返家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和心理感受。首句七个字,便将时间(春尽)、人物(行人)、地点(未到家)一一交代清楚。游子浪迹天涯,离家日久,又逢春色,岂不倍添惆怅?连春风也要来责怪:为何不好端端在家,跑到这天涯来干什么?这就是第二句的意境,含蓄风趣。

颔联仍以景物描写来表现行人盼望早日回家的急迫心情。“夜来过岭忽闻雨”,高山上的气候变化多端,忽而晴、忽而雨是常事。“今日满溪俱是花”,写东方既白,小雨初霁,行人来到飘旋着落花的山溪边。时值暮春,落红无数,而在外宦游多年的行人也到了迟暮之年。他不愿如残英随波逐流,而希望叶落归根,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所以才这样不顾艰险,昼夜兼程。读者从中可以体味到行人淡淡的惆怅和隐隐的伤感情绪。

颈联写人在曲折重叠的山间行走时的感觉,着重写动势。山势陡峭,忽上忽下,下坡时能远远望见前面路边的树,上坡时视线被山挡住,不但看不见前面的树,而且仿佛小路在山顶被突然截断了。气喘吁吁上了山顶,再回头望去,团团白云飘然而至,身后的山峦已经淹没在茫茫云海之中。

尾联洋溢着行人如脱羁之鸟重返自然般的兴奋喜悦之情。当然野外的景色绝不会“唯有清泉漾白沙”的,作者如此写,自有其更深的含意。他是为了着重点出“清”“白”二字,使野间的“清白”同尘世间的“污浊”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从主人公对“绝少尘埃污”的喜爱中体味他对乌烟瘴气之官场的厌恶。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此处就自然流露出了他的身世之感。

此诗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读者随着行人的视野、脚步,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心情的变化,领略到在崎岖漫长的山路上跋涉的滋味,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抒情,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10.[对应“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注]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本词作者姓名不详,据记载,南宋嘉定末年,金兵南犯,掳走大批淮上妇女,其中一女子在被掳北去的途中写下这首词。

本词上片连用几个数词“千”“万”,极富特色,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用了夸张和反复的手法,突出了淮山之高、淮水之广和词人愁恨之多;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愁”与“恨”用“千里”“万顷”来形容,具体可感。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遭掳掠的女子题于客舍上的词。它表现了南宋末年遭金人掳掠的女子那种欲哭无泪的悲愤心情。

词的上片,写她被掳北去,不得不离别故乡山河时的沉痛心情。远望淮山高耸,绵延千里;淮水浩渺,烟霭迷茫。“云峰”“烟波”,既写山高水阔,又写出春天雨多云多的景象,再加上词人心伤情苦,泪眼朦胧,因此山河呈现出一片迷茫的景象。“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含词人对它的深情。但如今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词人的深仇大恨。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具体化了。

下片开头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词人眷恋山河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她离家乡越来越远,眷恋的感情也越来越重。她一步一回头地看着自己的家乡,直至山水完全遮断了她的视线。天涯沦落,何时能回到故乡的怀抱?这一切使她感到茫然。“东望眼”三字,真实地写出了被掳者逼迫而不得已,朝西北方向行进而不断回望故乡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她不忍离去的痛苦。面对着这一切,“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这恨,是指对金人南犯之恨,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无耻南逃之恨;这愁,是为乡土遭受蹂躏而愁,为被掳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愁。“有泪无言”,是她的一腔悲愤无处、也无人可以倾诉,只有和着泪水忍声吞下这时代带给她的深重灾难,这实际上也是对南宋投降派君臣的一种无声的谴责。

11.[对应“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颔联中“独”“空”二字尤为精练传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空”,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王维亦官亦隐、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首联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南山陲”即辋川别墅所在地,熟悉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所描写的环境,就可知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独往”写出诗人的兴致勃勃,“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唯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颈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以出岫”的印象,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就明白可见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这是很有见地的。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正因为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它写出了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12.[对应“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兴八首(其七)

杜  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秋兴〕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旅居夔州所作,共8首。 〔织女〕指昆明池中的织女石。 〔菰米〕多年生水草草本植物,又叫茭白,呈黑褐色,可食用。

请结合诗句赏析颔联中“虚”“动”二字的运用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颔联中“虚”和“动”两个字用得生动、富有韵味。“虚”有“空对”之意,写出了昆明池中的织女(或“织机、织物”)空对月夜、辜负清秋月色的情景;“动”即“抖动”之意,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石鲸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兀自抖动的画面,让静态的事物有了动态感。两个字一静一动,描绘出昆明池的清幽凄冷的环境气氛,烘托出诗人凄凉寂寞的心情,也暗指唐王朝国运衰颓的现实。

[诗意赏析]

首联用想象中的威武场面颂扬了盛唐的强大。昆明池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汉武帝为了操练一支水军,仿照云南滇池而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飘扬,甚为壮观,唐玄宗亦曾置船于此。这两句表面上是咏史,实际上借汉指唐,亦古亦今,从自古带到本朝,是对唐朝昔日国力的美好追忆。颔联笔锋一转,想象今日昆明池的荒凉景象,石雕的织女默默伫立,空对着月夜,石鲸似在秋风中带起水花,更添寒意;这样的形象,渲染昆明池清幽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凄凉寂寞的心情。“虚夜月”“动秋风”把实在的事物转化为若现的景象,内涵深广,有无限伤时之感,昔盛今衰之情尽在其中。颈联由历史写到现实。菰米皮黑褐色,因菰米多,所以说稠密浓黑如乌云。莲房即莲蓬,秋季莲结子的时候,花蒂褪落,因此称为“坠粉红”。这两句既是对昔日昆明池绚丽秋景的回顾,也是诗人对今日昆明池风光的想象,有着无限怀念眷顾之深情。尾联回到现实的夔州,关塞指夔州的山川,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无所归依,渔翁是杜甫自比。这两句以对仗作结,无限凄恻之意寓于其中。

全诗用绚烂华丽的语言来烘托秋天的哀愁,看起来似乎和诗的意境不合,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构思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秋天景物的萧条和诗人心情的苍凉。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更能产生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


[考向2]  鉴赏诗歌的“炼句”艺术

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句子,一般是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形象的关键性句子。它是诗人感情的喷发口,能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1.方法 

(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意思。

(2)根据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

(3)揭示该句的句式特点或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4)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作用包括:结构上的作用,突出作品主旨的作用,刻画人物和描写环境的作用,抒发情感的作用等。

2.步骤

第一步:审题。一般就描写精彩的句子进行赏析。

第二步:着眼全篇,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第三步:分析诗句的表达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和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3.答题规范

(1)解释该句的意思。

(2)展开联想,简练地分析该句表述的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

(3)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4.答题示例 

例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  江  南

李  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注]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玉花〕喻雪花。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神凝气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解析] (1)审题。题干指出本词的三、四句描写精妙,要求简要赏析。赏析句子,须先读懂全篇。(2)要赏析的两句,最突出的特点是:描写精妙。雪天垂钓者抬一下钓竿,挪一下脚,箬笠上的冰雪散响一阵,蓑衣上的雪花洒落一空。垂钓者神凝气定、心无旁骛的形象栩栩如生。(3)对垂钓者的刻画,当然是为了表达词人的某种精神、某种情感。词中最精彩的地方,总和词的主旨紧密相关。(4)组织语言作答,要抓住关键信息。

[诗意赏析]

李纲,南宋词人,亦官居高位。他的这首《望江南》借钓翁雪天垂钓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向往。

上片“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神凝气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下片表现了词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显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即学即练]

13.[对应“鉴赏诗歌的‘炼句’艺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  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骅骝〕赤色的好马。  〔歘(x)见〕忽见。

清代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对这首诗尾联的评价是“结联,见公本色”。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尾联诗人由画中的两匹马,联想到当时国家时局危急,难以找到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表现诗人渴望人才被选拔,能够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思想。这正与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爱国主义本色相符。

[诗意赏析]

本诗开头即指出韦偃要离开成都到别的地方去,来草堂向诗人辞行,也交代作画的缘由,杜甫喜欢他所作的画。他的绘画技艺极其精湛,获得了诗人“画无敌”的称赞。接着,诗人记叙了韦偃作画的经过。“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这两句诗是说,画家提起秃笔没费什么力气,竟一挥而就,千里马蓦然间就出现在草堂的东壁之上。这里的“扫”和“出”,用得十分贴切、形象,把画家挥毫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也不难看出韦偃画马所具有的深厚基础和过硬本领。颈联说,一匹马正在低头吃草,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它们健壮的外形,进取的渴望,都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像这样四蹄可以践踏霜雪的良马,毫无疑问是可以日行千里,并能承担重任的。这同杜甫在《秦州杂诗》中所描写的“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战马形象,非常相似。尾联借韦偃的画马表露诗人的心迹。国家危急存亡时,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

杜甫在作此诗时,唐朝正值内乱外患,战争不息的多事之秋,这两句诗显然不是无因而发,它正寓以渴望人才,选拔贤能,颇有“忧时思将帅”的深刻含意。这也充分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感世伤时的崇高思想感情。


[考向3]  鉴赏诗歌的“诗眼”

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

1.方法

具体说来,“诗眼”主要表现为三类字(词):

(1)最能揭示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方面表明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反映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2)最生动传神的字(词),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3)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2.步骤

第一步:审题。一般就诗眼、关键、传神来提问,都是指向诗歌的精妙处设问。

第二步:准确找出诗眼。

第三步:指出该诗眼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四步:指出该诗眼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答题规范

(1)点明哪一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指出该字(词)对主旨表达(或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

(3)考虑该字(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答题示例 

例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  湘  人

贺  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注】〔余薰〕余香。 〔剩眼〕因肢体消瘦腰中革带空出的孔眼。 〔泪竹〕相传尧有二女娥皇、女英,为舜妃,舜死后,二女洒泪于竹形成斑纹,称斑竹。 〔云和〕乐器名。  〔青翰棹舣〕指画舫。

词开篇三句,哪个字最传神?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厌”字。开端以一个“厌”字领起,可谓破空而来,不知所由起。“厌”字下接以四字对句,写室外充满生机之盎然春意,极细腻,极柔媚。写莺声、花香,却冠以不合常理的“厌”字,立刻化欢乐之景为悲伤之情,变柔媚之辞为沉痛之语。哀愁无端,一字传神,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解析] (1)审题。题干有两个要求,一是找出“哪个字最传神”,二是对找出的这个字“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2)“最传神”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对诗歌主旨有很好的表现、突出作用。所以,要从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感着手分析。春日的清晨,黄莺、春花、微风、香气,当是良辰美景;可词人却“厌”,因为自己正伤春怀人、无法排遣忧愁。(3)厘清词人的情感,可知此处写“乐景”是为了抒“哀情”。虽是开头的一个“厌”字,却和词要表达的主旨密切相关。

[诗意赏析]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长于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北宋词人。宣和年间,词人隐居苏州,春季里目睹种种景象,想起了亡故的恋人,为表达自己的怀人之思与物是人非之感,故作此词悼念逝者。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三句写春日的清晨,黄莺鸣叫,春花绽放,微风吹过,香气弥漫,这本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可是词人正处在伤春怀人的心情当中,无法排解忧愁,便以酒来麻痹自己,将愁绪消解在“醉魂”之中,希望以沉睡来逃避现实。“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三句,含蓄而细腻地刻画出词人怀念旧人的真诚心切。“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化用了“湘妃泪竹”和“屈原佩兰”两个典故。暮春时节,湘妃竹的点点泪痕犹在;屈原所佩戴的兰花香草已经老旧了,天气已进入“浓暖”时分,说明春天将逝,行将入夏。眼前的景物是那样熟悉,词人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昔日欢会的场面。还是这同样的地点——小江之畔,还是这同样的时间——风月佳时,自己曾经不止一次地与恋人聚首。这两句平平叙来,若不经意,然而由于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渲染,读后字字都能给人以痛心疾首之感。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词人借弦断喻自己与恋人的分离,然而心中残存着再续前缘的希望;接着化用钱起“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句意,使这一线希望顿时破灭。“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词人化用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把心上人比作步履轻盈、姿态曼妙的仙女,可惜佳人仙踪无迹,追回不得。“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词人叹惜伊人不解情,别期无定,令他终日相思萦怀,受尽千般煎熬。只能从双燕归来的景象中强寻安慰,似是欣喜,实则凄凉,充分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伊人而无法排遣的抑郁和痛苦,以及盼望故人能重回身边的急切心情。


[即学即练]

14.[对应“鉴赏诗歌的‘诗眼’”]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诗眼分别是“咽”“冷”。(第二问)山中的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写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以及由此参悟的“禅意”。

首句“不知”而又要去访,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咽”字在这里用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粗看极谬,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它含有宁静、空寂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而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


[考向4]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凝结的艺术产物,是具有恒定性的、有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等。

1.方法

(1)整体品味。不追求对个别词句的赏析而是要体悟全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了解相关知识。关于语言风格的种类,古人的一些鉴赏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现成的“套话”——术语,如平实、质朴、华丽、冷峻、飘逸等。

(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脱离诗歌的主旨去空谈语言风格。

(4)多角度体会。诗人的遣词造句特点、色彩、境界、情味……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确题干指向,便于抓住关键作答。

第二步:点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分析这一特色。

第四步:分析情感。指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3.答题规范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语言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例1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贺  新  郎

刘克庄

吾少多奇节。颇揶揄、玉关定远,壶头新息。一剑防身行万里,选甚南溟北极。看塞雁、衔来秋色。不但槊棋夸妙手,管城君、亦自无勍敌。终贾辈,恐难匹。  酒肠诗胆新来窄。向西风、登高望远,乱山斜日。安得良弓并快马,聊与诸公角力。漫醉把、栏干频拍。莫恨寒蟾离海晚,待与君、秉烛游今夕。欢易买,健难得。

有人评价刘克庄的词作“词笔豪拓奔放”,请结合全词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中“奇节”“一剑防身行万里”自述志向,显得豪气冲天;列举边塞名将和政治家,借以烘托自己的远大抱负,更是洒脱奔放。下片登高望远,借酒抒怀,“漫醉把、栏干频拍”颇有辛词之风,读来感觉豪迈之情扑面而来;结尾处描写与友人把酒言欢直至夜晚,凸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痛苦心境。“豪拓奔放”中流露出浓浓的悲凉情绪。

[解析] (1)审题。题干借已有评价提出要赏析的“点”:“词笔豪拓奔放”;要求“结合全词”作答。(2)可因论求据,即找出能表现“豪拓奔放”的词句:“奇节”“行万里”,言志向高远;列举数位名将、政治家,言抱负远大;“与诸公角力”,言豪取功名。(3)全词可证“豪拓奔放”处很多,归纳成几个方面,词人胸怀可见。(4)组织语言,精练作答。

[诗意赏析]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这首《贺新郎》借回忆表达了自己的豪迈与悲凉之情。

上片开篇“吾少多奇节”便宣告自己年少与众人不同,“颇揶揄”“一剑防身行万里”自述远大志向,字里行间洋溢着冲天的豪气。“不但槊棋夸妙手,管城君、亦自无勍敌。终贾辈,恐难匹”,列举边塞名将和政治家,借以烘托自己的远大抱负,更是洒脱奔放。下片“酒肠诗胆新来窄。向西风、登高望远,乱山斜日”,西风里,登高望远,借酒抒怀;“安得良弓并快马,聊与诸公角力”,继续张扬自己的豪迈;“漫醉把、栏干频拍”,颇有辛词之风,读来感觉豪迈之情扑面而来。结尾“莫恨寒蟾离海晚,待与君、秉烛游今夕。欢易买,健难得”,描写与友人把酒言欢直至夜晚,凸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痛苦心境。全词“豪拓奔放”中流露出浓浓的悲凉情绪。


[即学即练]

15.[对应“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有人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请结合“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四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句写傍晚村人三三两两劳作归来,有的行走在沙滩,有的闲坐渡口,从容而又悠闲,远处是细如荠菜的树,还有白色的沙洲。用语朴素,平淡自然,娓娓道来,毫无雕饰,但这四句却营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可见其诗“语淡而味终不薄”。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开头两句从南朝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从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上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诗人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这四句诗营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这也是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头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突破点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考向1]  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1.方法

(1)必须了解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2)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3)如果是鉴赏修辞手法的应用,必须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不能仅仅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

(4)要注意修辞手法的“套用”现象。如有的比喻又带有夸张,出现在同一诗句中等。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抓住题眼,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指出具体修辞。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使用修辞的做法。

第四步:体会表达效果。

3.答题规范  

(1)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使用的。

(3)指出使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4.答题示例

(1)比喻

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神奇,化板滞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例16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徐昭玉案山房

兰  茂

美人高隐乐从容,宅近滇南第一峰。

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

长镵破雪寻黄独,曲几看山荫碧松。

此趣料应识者寡,抱琴何日逐游踪。

请简要赏析“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两句通过拟声绘形的形象比喻,渲染了徐昭玉案山房景致的幽静、奇特与不凡,从侧面写出了山房主人的不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赏析颔联的艺术效果。(2)颔联“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以雨声喻泉声,将云气比作游龙,声形兼备,精巧生动。(3)绘声绘形的描写,渲染了徐昭玉案山房景致的幽静、奇特与不凡;进而从侧面写出了山房主人的不凡,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渴望。(4)分析应紧扣颔联,由手法到效果,再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完整作答。

[诗意赏析]

兰茂(1397—1476),明代医药家、诗人、教育家。字廷秀,号芷庵,别号和光道人。云南昆明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此诗借描写朋友的居住地,表达自己的羡慕之情。

首联“乐从容”是对朋友隐居生活的赞美,“第一峰”则是对其居住环境的称颂。“喧枕泉声常似雨,傍檐云气或如龙”的意思是:倚靠在枕头上就可以听到潺潺的泉水声,窗外云气缭绕,像龙在天空飞舞。这两句以雨声喻泉声,将云气比作游龙,比喻手法拟声绘形,渲染了徐昭玉案山房景致的幽静、奇特与不凡。颈联“长镵破雪寻黄独,曲几看山荫碧松”写朋友(有时)扛着长锄踏雪寻药材,(有时)托腮看窗外青松翠绿,透露出诗人的羡慕。尾联“此趣料应识者寡,抱琴何日逐游踪”直言享受这样乐趣的人并不多,我什么时候才能抱着琴寻觅他的踪迹呢?充分地表达出了诗人希望隐居在乡野以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的愿望。


(2)比拟

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使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例1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乙亥岁除渔梁村[注]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颈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说乌云堆压山头时正酝酿着一场大雪,而说“云”和“山”在“商量”下雪的事;不说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的景象即将来临,而说“柳”会睁开眼睛、“桃”会展开笑颜“领略”春光。将景物当作人来写,表达出诗人奉诏还朝时高兴的心情。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指出颈联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2)颈联写景,有“云” “山”“雪” “柳” “桃” “春”,是云有“容”,山有“意”,在“商量”下雪的事;是柳有“眼”,桃有“腮”,在“领略”春光。显而易见,诗人对众多的“物”都赋予了“人”的形貌和动作行为,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指出颈联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逐条分析。(4)组织语言,精练作答。

[诗意赏析]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福建莆田人。诗人奉诏回临安,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山下的渔梁村(今福建浦城县西北),逆旅逢佳节,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诗人自己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阅历很多,自以为是谙练世情,老马识途了,却又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未免有茫茫身世之感。颔联“爆竹”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残灯”“永夜”又刻画了环境的凄凉,从中我们不难悟出诗人旧愁添新愁的内涵。颈联用拟人的手法写天气,“云容山意商量雪”描绘出雪意浓酣、垂垂欲下的客中实景,进一步映衬游宦在外的艰辛和漂泊羁旅的寂苦;“柳眼桃腮领略春”句又联想到冬尽春来、春回大地的旖旎风光。两句把不同季节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通过对比来增加境界之美,从而表达了诗人在长期贬谪之后,终于盼来了重新起用的喜悦心情。尾联展开想象,说儿女们在“围炉”时念叨着自己,这比直说自己如何想念家人更生动亲切。全诗以情出景,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用词鲜明,质朴真切。


拟物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例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句使用了拟物的手法,说卷帘间,“春愁”像鸟儿一样被放飞出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具体可感。

[解析] (1)审题。题干要求分析“卷帘尽放春愁去”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并要“结合词句赏析”。(2)“春愁”作为一种情绪,无声无色无形,是抽象的存在;但卷帘间,“春愁”像鸟儿一样都被放飞出去,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化无形“春愁”为有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词人面对春光时的感受。(3)按“点明手法+手法的具体使用+手法的作用效果”的思路组织答案。(4)语言要精练、准确。

[诗意赏析]

周晋(生卒年不详),字明叔,号啸斋,济南(今属山东)人,他的词大多描写的是清逸自然之趣。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融和天气,催人欲睡,词人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这种环境,使人愁闷。“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人没有诗朋酒侣,极感无聊,只有与黄鹂相对而语,这两句将寂寞之情绪写得趣味悠然。“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词人已离开室内,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境界极美。在那飘着絮影、沁着 香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春意。着意寻春春不见,原来春天却在这里。词人一腔喜悦不禁溢于言外。至此,那无尽春愁,才真正被放了出去。“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词人只抓住园中一个景物——大梨树一株;只写一桩雅事——树下题词。正当他和园主人在酝酿构思新作时,突然下起雨来。此情此景给人以美的遐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