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民声 | 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音频
正文
赵启正:在日常场合,有时确因自己说话不妥而得罪人,这需要自我改正;但也有时说话并无不妥,却得罪了人,也只有无奈。在感慨之余,就会想到,在许多场合,还是得记住毛主席的“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的名言。
至于在重大外交场合,面对突发的对中国不利的形势,不顾个人得失,临危不惧,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使然。您的传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我颇为佩服。
吴建民:我们的许多外交官都做得很好。
赵启正:这种场合的确是要有牺牲精神的。我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说过,对外讲话,说对了没表扬,说错了可能受批评,但不能因此而胆怯、失去表达正确见解的机会。以国家为重,这才高尚。
吴建民:的确,为什么有些中国官员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不愿对外讲话?原因正在于此。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如果把事情做好了,不仅对国家,对促进双边关系大有好处,自己也会有成就感。
学生:常喜
老师好,我是上海戏剧学院主持系的本科生,90后。
我觉得,主持人和外交官在很多地方都很像。比如说,这两个职业都是通过语言去产生影响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也都会受到一定的言论限制。
我来自四川,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媒体大量报道了灾情,但是,真正置身四川,你会知道一些媒体之外的消息,你会看到当时在那片土地上更为真实的情况。所以,我就想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不作茧自缚又不越线呢?
赵启正:通过话语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人,他在说话的时候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普通的自然人。一个普通的自然人说话时,受他影响的只是周围的朋友和家人,而如果他的话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听,就需要慎重考虑说出的话是否对社会有益了。
比如,在很多国家的《出版法》中都有规定,血腥的镜头不能够刊登,这不是为了隐藏血腥的场面,而是不要刺激老人、妇女和儿童的观感。这主要是考虑社会影响。政府的发言人也不是自然人,而是一个“责任人”,或者说是“岗位人”。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说话。
吴建民:我赞成启正所讲的,你在作新闻报道的时候,要考虑它的社会效应。
作为一个记者,你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全世界所报道的消息都有一定的角度,它不是把整个事件和盘托出,很多时候是选择一部分告诉大家。
我想,你所追求的效果和你如何报道,这里面有改进的余地。你报道这个事件时既要让公众了解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到公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以及哪种反应对于处理这种灾害更加有好处,对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加有好处。
任何大的事件你都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角度,它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完全同意启正刚才所说的社会责任感。
- END -
文字 | 《正见民声》赵启正、吴建民著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阅读前文/
1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2
我们的第一次演讲
3
如果30岁时能有40岁的智慧
4
交流不过关,空负一身学问
5
交流是一门艺术
6
克服“交流障碍症”
7
我绝不多看他一眼
8
从与父母的交流做起
9
善于交流的人是幸福的
10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
/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