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二)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音频


前文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一)


正文

6

建议是指大使向中外双方所提出的建议。大使是国家元首的代表,来到驻在国,对方也很重视。处在这样一个地位,你提出什么看法和建议,不论驻在国也好,还是中国政府也好,都会认真考虑。我慢慢琢磨出来,大使最大的权力就是建议权,这个权可不是一个小权,用得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想举两个例子:一是建议荷兰首相访华;二是建议中国政府同意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飞中国,来说明建议权的重要。

1994年9月我在离开北京前,政府给了我明确的指示,希望推动荷兰首相访问中国。我到任后就向荷兰外交部提出希望拜会荷兰现任首相科克。我被告知,首相工作太忙,不接受到任大使的拜会。

怎么办呢?那我就先从外围做起,从荷兰的企业界、政府大臣、政界人士和华人华侨社团领袖做起。我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介绍了中荷关系的现状,强调中荷关系正面临着一个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荷兰首相访华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1992年,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工作。

1994年,中国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生机勃勃,发展的势头很好。荷兰的企业界很敏感,看到了这种势头。特别是大公司的头头,认为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商机。我提出希望科克首相访华,他们很支持。

这些荷兰企业界的大佬都是能通天的,他们能跟首相说得上话;主管经济的大臣们对推动科克首相访华也很积极;荷兰政界人士多数支持科克首相访华,少数人有保留;华侨华人社团领袖非常支持科克首相访华。经过近两个月的工作,我估计我发出的信息应该传到科克首相那里去了,直接提出这项邀请的机会正在到来。

1995年11月8日,荷兰最大的银行举行招待会,首相科克出席。这次招待会我去得比较早,注意观察科克首相到了没有。荷兰首相对于大银行、大公司特别重视,那天科克到得也很早,在同一些荷兰人交流。

我就走过去,向首相致意并自我介绍。科克首相倒也很干脆,说:

我也认出来了,你就是中国新任驻荷兰大使。我知道你到任之后很活跃,工作很出色。

首相这番讲话使我立即感到向他发出访华邀请的时机到了。我向他介绍了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和我对中荷关系的看法后,说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荷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首相或总理都对中国进行了访问。首相阁下,您迄今为止还没有去。我相信如果您明年去访问,将会对中荷两国经贸合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是我第一次和科克首相接触,没想到他回答得非常干脆:

我愿意去中国访问,我们已经落后了,必须迎头赶上。

我随即问他:

什么时候去?明年上半年可以吗?

他回答说:

可以,请你与我的外事顾问联系。

首相的外事活动一般由他的外事顾问来安排。科克首相的回答表明,他已决定1995年上半年访华,现在要做的就是与其外事顾问联系,确定访华时间。

第一次与荷兰首相接触,觉得他是一个十分爽快的人,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7

1995年6月,荷兰首相科克访问中国,我专程回国接待他。科克首相和他的几位主要内阁成员是乘班机而不是专机来中国的。后来首相的外事顾问告诉我,荷兰全国只有一架专机,这架专机被女王用了,所以首相只能乘班机去中国。

我去机场接科克首相一行,很有感触。荷兰是一个富国,1995年荷兰的GDP总量为4448亿美元,人均2.87万美元;同年中国的GDP为7320亿美元,人均仅为610美元。荷兰的人均GDP是中国的47倍。荷兰人富了,但不奢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科克之前从来没有到过中国,那次访华从北京到广州看到各地的发展,给他印象十分深刻。科克首相访华时还带了一个企业家代表团。1995年6月19日晚,科克首相率领的官方代表团和荷兰企业家代表团举行联席会议,总结访华成果。科克首相专门邀请我出席总结会议,听听我的看法。

此前,我到了荷兰之后,与政府的高官、政党的领袖、大企业的头头接触很多,发现他们发展对华关系的兴趣在上升。但是他们也有埋怨,那就是中国不允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飞机飞中国。

“海龙号”(793)、“海虎号”(794),这两艘是台湾从荷兰购买的改良旗鱼级潜艇。

1981年,荷兰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向台湾地区出售了两艘潜艇。中国方面非常愤怒,两国外交关系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同时也长期不允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飞机飞中国。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开放,与外界的接触还很少,旅客流量很小,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飞机不飞中国,对公司没有多大损失。

但是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对外合作的展开,中国与世界的来往大大增多。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非常希望飞中国,但中国政府一直不同意。

我与使馆党委同志进行了认真研究,觉得荷兰向台湾地区卖潜艇当然很不对,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报复措施总应当有个头。特别是在中国对外关系大发展的情况下,对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制裁可以解除了。使馆党委同意我这个意见,我们向国内提了建议。

后来科克首相访华时,李鹏总理当面告诉他,中方同意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飞中国,具体由中国民航局与荷兰方面谈。科克总理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他访华的一大收获。

调研、沟通、建议这是我在荷兰工作一年后的体会。此后,我又先后在联合国(日内瓦)、法国担任大使。我的工作实践证明这三条是站得住脚的。

8

我在荷兰工作期间从未与荷兰皇家工程师协会接触过,这次应邀参会我才知道,荷兰皇家工程师协会是1847年由荷兰国王威廉二世(生于1792年,死于1849年,1840-1849年在位)下令成立的,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协会。

威廉二世(全名:威廉·弗雷德里克·乔治·洛德韦克)

威廉二世是荷兰历史上一个颇有作为的国王。他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荷兰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国王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工程师的作用。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他作出的这个决定是很明智的。

荷兰国家虽小,但小中有大,出了一些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大银行。荷兰的造船工业、水利工程的质量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这说明荷兰有很优秀的工程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在上海市黄浦江下面修了一条过江的隧道,但老是漏水,这个技术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后来上海市与荷兰的鹿特丹结成了友好城市,上海市利用了这一渠道向鹿特丹方面请教,最后才解决了隧道漏水的问题。现在上海市黄浦江下建了多条隧道,没有再发生漏水的问题。

9

2014年11月9日傍晚,我从柏林飞阿姆斯特丹。抵达阿姆斯特丹时,机场的礼宾官把我引到了贵宾室,皇家工程师协会的秘书长多斯拉莫斯女士和她的中国助手荆开开在那里迎候我。

多斯拉莫斯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说早就想请我去讲话了,开始没有联系渠道,后来通过驻华使馆才找到与我联系的方式。她说:

吴大使,虽然您在荷兰工作时间不长,但荷兰人非常喜欢听您讲话。特别是现在中国正在崛起,荷中两国的合作还有很大的余地,荷兰的工程师还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经过董事会同意,我们邀请您来荷兰。

多斯拉莫斯向我介绍了访问荷兰的日程,我表示日程安排得很好,我很高兴。

荷兰皇家工程师协会接待我很周到。我来之前,他们专门问我想见什么人、看什么项目。我就提出想见一见荷兰前首相科克。我在荷兰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与科克首相和他的夫人成了朋友。我离开荷兰后,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还同科克首相见过面。

维姆·科克,1994年-2002年连续两届担任荷兰首相。

皇家工程师协会与科克的办公室进行了联系。科克很客气,提出请我共进午餐。11月10日,我赴阿姆斯特丹,与科克共进午餐。我们见面后,科克首相很高兴,他对我说:“你没有多少变化。”我回答说:“首相先生,您也没有多少变化。”科克首相个子很高,约有1.85米,他是1938年出生的,长我1岁。

科克告诉我,他现在不当首相了,但对荷兰与中国的关系仍然十分关注。科克曾经担任过财政大臣兼副首相,干得很有成效,后来当了8年首相,经济管得很好。科克在国际金融界颇有声望,自2013年起他受聘担任中国建设银行的独立董事,每年赴华四五次。我邀请他去外交学院给学生讲话,他欣然同意。

我问他,荷兰人、欧洲人如何看待中国?他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近几年来,欧洲对中国的担心、忧虑乃至恐惧的情绪在蔓延。

我追问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他讲了两个原因:一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崛起的势头很猛,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接近两位数,与欧洲的经济增长迟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二是对共产党的偏见,很多欧洲人对共产党的偏见、担心是很难消除的。

我问他对中国应对上述情况有何建议?科克诚恳地说:

像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迅速崛起必定会带来外界的担心、忧虑乃至恐惧。这是中国方面必须认识到的。因此,打消外界的担心和恐惧可能是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要用言论,更要用行动。

午餐后,我们在饭店门口分手道别。科克首相告诉我他是骑自行车来的。我看到科克首相骑着自行车远去的背影,很有感慨。他毕竟是荷兰的前首相,出来和我见面没有前呼后拥,自己骑自行车,请我吃饭,用自己的信用卡付钱。

这些看来都是小事,然而这些小事的背后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是相当清廉的。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吴建民著(出版于2017年)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8611178186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前文 /


1

巴黎尼山论坛(上)

2

巴黎尼山论坛(下)

3

21世纪理事会墨西哥会议(上)

4

21世纪理事会墨西哥会议(中)

5

21世纪理事会墨西哥会议(下)

6

悲观情绪笼罩着欧洲——出席在卢森堡举行的新政策论坛(上)

7

悲观情绪笼罩着欧洲——出席在卢森堡举行的新政策论坛(下)

8

随中欧商学院游学瑞士和法国(上)

9

随中欧商学院游学瑞士和法国(中)

10

随中欧商学院游学瑞士和法国(下)

11

南极行(上)

12

南极行(下)

13

两次去耶鲁大学法学院讲课(一)

14

两次去耶鲁大学法学院讲课(二)

15

两次去耶鲁大学法学院讲课(三)

16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一)

17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二)

18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三)

19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四)

20

出席柏林三边委员会会议(五)

21

去巴黎参加电视辩论会(上)

22

去巴黎参加电视辩论会(中)

23

去巴黎参加电视辩论会(下)

24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一)

25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二)

26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三)

27

中美日三边对话与北京-东京论坛(四)

28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一)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 去荷兰谈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的崛起(二)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