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略对话 | 苏联解体的教训(下)

戴秉国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戴秉国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土家族;四川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音频

前文


苏联解体的教训(上)

正文


教训三


苏联解体的第三个教训是不能搞扩张、不能称霸,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之所以到今天还保持着如此广袤的国土,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祖先有不扩张、不称霸的传统。如果我们的祖先野心勃勃,也想建立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那么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历史上,世界上所有大帝国都崩溃了,而且一旦崩溃,连本土都可能保不住。毛泽东和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都反复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这必须成为我们恪守的基本国策。

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

苏联为争夺世界霸权,输出革命,大举扩张,跟美国拼国力、拼军力,同时还挑起中苏边界争端,入侵阿富汗,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驻军蒙古,想南北夹击中国,结果多方树敌,四面楚歌。苏联把过多的精力、物力、财力花在不该花的地方,比如入侵阿富汗,前后出动150万兵力,伤亡5万多人,耗资超过450亿卢布,元气大伤,而且不得人心。

中国不称霸,也反对别国称霸。在国际关系中,我们一直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特别是当我们的国家逐渐变得强大的时候,更要倍加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尊重别人。

2010年7月21日,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右一)在首都阿尔及尔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右二)。

2010年,我去非洲访问的时候,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跟我谈话,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世界上再小的国家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都有它的尊严。”所以,世界上越是弱小的国家,我们越要尊重,越要让它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否则就会失去人心。我们在日子过得比较好的时候,要接济穷哥们儿,不能只顾自己过好日子。

记得邓小平同志就曾经说过,等到我们将来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帮助一些穷国改变贫穷的面貌。总之,我们的好传统、好作风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国家逐渐强大起来就趾高气扬,就看不起人,就开始炫富摆阔。

教训四


苏联解体的第四个教训是执政当局一定要非常重视赢取民心,赢得民众的认可和爱戴,努力培育和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对立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真正的鱼水关系、一种命运共同体,就是要真正做到人民政权为人民、爱人民,人民珍惜、爱护为自己服务的政权。这也是苏联解体以后,苏共领导成员的切身体会。

我们不仅要教育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与自己的祖国同甘共苦,跟人民的政府一条心,同舟共济,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们新中国建立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中国人民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我们要努力与人民群众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在获得发展利益的同时,真实地感知到他们所拥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的政权。这个政权是为他们服务的,是保护他们的利益的。爱护好、保护好人民的政权,就是爱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自己。

无疑,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极少数甚至很腐败,但是,我们党坚定反对腐败,不断清除腐败分子,确保人民政权为人民的基本属性不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教训五


苏联解体、苏共下台留给我们的再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训是,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足够的忧患意识。

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苏共始终没有与时俱进地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以及如何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他们把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看得太简单、太容易了。

1936年斯大林就宣布已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1939年又宣布已开始逐渐向共产主义过渡;1958年赫鲁晓夫进而提出共产主义“已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我们最近的明天”;1961年又说,到1980年要“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一代又一代的苏共领导人显然完全没想过社会主义的政权仍然有丢失的危险、苏共仍有下台的危险、苏联仍然存在解体的危险,因而也根本谈不上如何防止这些危险。这个教训太惨痛了。

今天,已经搞了近70年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恐怕要十分清醒的是,万里长征可能才走出了几步,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长期保持一种强烈的政治忧患意识,切不可急躁冒进,也切不可取得一点成绩就头脑发热、忘乎所以、丧失警惕性、成为下一个苏联。

这里讲忧患意识,讲警惕性,并不是对未来没有信心,我们完全有理由坚持“三个自信”,但信心必须以同心协力、扎实地坚持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为可靠支撑。

不错,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创新。但我们决不能因此高枕无忧或躺在已有的探索和实践之上睡大觉,而要锲而不舍地去继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只有我们自己各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政治上、物质上、精神上、制度上都强大无比了,我们党把自己管得很好了,也就是说,党强、国强、民强、兵强了,国际贡献也是够大了,别人不敢或没能力、没办法演变掉你了,那时候,长治久安就到来了,“颜色革命”的可能就被排除掉了,苏联那样的历史悲剧就可以避免了。

我想,中国共产党人理应也必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按照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全面治理好自己的党、自己的国家,走出一片长治久安的艳阳天来。



- 未完待续 -


文字 | 《战略对话》戴秉国著(出版于2016年)

图片 | 作者供图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自序

第一章  走出大山

1

我的父亲母亲

2

漫漫求学路(上)

3

漫漫求学路(下)

4

川大岁月

5

进学院下基层

6

甘坐“冷板凳”

7

关系逆转(上)

8

关系逆转(下)

9

坚冰解冻

10

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上)

11

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下)

12

戈尔巴乔夫访华

13

漫漫长路再回首(上)

14

漫漫长路再回首(下)

15

苏联解体的教训(上)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哔哩哔哩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战略对话 | 苏联解体的教训(下)

戴秉国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