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可怕: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育儿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备课,最生动的教材,最崇高的职业素养,最美丽的人生习惯,最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更是教育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教师本是一个天生的读书群体。
然而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裹挟下,很多教师变得眼中只有分数、只有成绩,而对于生命中的阅读却逐渐淡化了。
不少教师已完全远离阅读,这太危险了。
大量时间在开会,在交论文,在应付检查,在管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在督促孩子读书而自己很少读书。
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不读书,最应该读书的教师群体却成了远离阅读的一个群体,而其中最该读书的年轻教师,可能在成为一个疏于读书、荒于读书或者根本不读书的群体。
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学习的教师,在辛勤甚至忘我地工作着,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学生教得不会学习。
一个教师上课时,是带着他全部的阅读史来授课的。
现在,有些教师要么不读书,要么只读教材和教参。
不说阅读史,就连基本的阅读都没有,所上的课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简单地灌输生硬的知识,肯定谈不上方法、技巧与课堂智慧,当然更达不到活泼生动、深入浅出、出神入化的境界。
一个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爱好者;
一个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对书有着独特情感的读书人。
有的教师即使读书,要么“盲读”,未从自身需求出发,而是漫无边际、茫无目标地人读亦读,盲目追潮;
要么“躁读”,读书心态浮躁,带着功利,为读而读,不能心存宁静,持之以恒;
要么“浅读”,读书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而不求细读精读。
许多教师不读书,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读书。
果真没有时间吗?
是否有时间,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把这件事情视为生命中重要的事情。
人与人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和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在课余时间,节假日,闲暇时候,旅途时光,等飞机、等火车的片刻,在晚上睡觉前,在早晨起来以后,甚至在喝茶的间隙,挤那么一点点时间读一点书,这些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做到的事情。
还有一些教师不读书,原因是他们觉得书读了记不住。
但是,记不住难道就白读了吗?
读书就像吃饭,你不可能清清楚楚记得每顿饭吃了什么,但每一顿饭的营养都已经化作你的血肉渗入到你的身体中去了;
同样,你读的每本书也许也记不住,但你并没有白读,因为每一本书的内容都已经化作你的精神营养融入到你的灵魂中了!
对于真正读书的人,读书是不需要理由的。
而对于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原因是很多的,其实,这些的确都是不能称之为原因的原因。
读书,能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老师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
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教师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同样的道理,有书香父母才会有书香子女和书香家庭。
然后事实上,当今的父母都在炮制一个怪圈:自己不愿读书,却希望孩子把书读好。
满眼所见,是成年人玩手机、看电视、戳麻将,连书是什么样子,书店在哪个方向,读书的感觉怎样,都已经到了爪哇国去了。
每天父母们捧着手机,刷微信,玩短视频,看段子,充其量是在电子阅读的氛围里,进行营养不高的碎片阅读。
白岩松有一篇演讲稿,曾在网络热传——《白岩松:与阅读有关的“饥饿记忆”,让我刻骨铭心》。
看到古龙金庸梁羽生,就像见到香蕉苹果梨子一样,如饥似渴,那是属于上个世纪的故事了。
哪怕我们60后、70后、80后有过这种读书的“饥饿记忆”的人,也仅仅是有记忆罢了。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知名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提出了令人瞩目的“阅读循环圈”理论。
此循环圈由“选书”、“阅读”及“回应”三个环节组成。
一本好书,一段愉快的阅读经验,将为读者开启下一段阅读旅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循环圈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儿童阅读状态,它的中心是有协助能力的家长,即爱阅读且知道如何选书、共读、回应孩子的大人:
“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
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
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个寡妇独自抚养两个刚上小学的双胞胎兄弟。
每天晚上,孩子做作业,她就捧着一本书在边上看,一直到兄弟俩考上北京一所有名的大学。
大学毕业后,她对兄弟俩说:你们知道妈妈有多苦吗?
兄弟回答:我知道,你又要工作又要照顾我们……她说:这倒不苦,就是每天陪着你们看书太辛苦了,其实我一个字都不认识……”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文章来源: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成都夏虎律师团队【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