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获金球奖!有医学疑点的好电影《别告诉她》

阿司匹林42195 阿司匹林42195米 2020-02-01

(温馨提醒:有剧透)


华裔女演员奥卡菲娜刚刚夺得了金球奖一个女主角的奖项!这是亚裔演员的第一次。



奥卡菲娜其实是个艺名,因为她四岁时妈妈就去世了,爷爷奶奶帮着爸爸一起把她带大。大学期间奥卡菲娜在北京语言学院学过两年中文。毕业后她在一个出版公司做个小助理,工作很无聊。


24岁生日那天,她在网上贴了自己创作的一首歌,结果被阅览了四百万次,她一下子走红。咳咳,据说这歌里女性器官的词出现了53次。随之而来的两件事是:一,她丢了工作。二,她爸爸大发雷霆,认为她提前一半时间得了中年危机。奥卡菲娜从此进入演艺界。此后,在《疯狂亚洲富豪》及其他电影中,娜的表演都受到好评。


因为从小跟爷爷奶奶感情深厚,奥卡菲娜一看到《别告诉她》的剧本,就感同身受,经过一番争取,才让导演王子逸选中了自己。

在金球奖的舞台上领奖时,奥卡菲娜说,妈妈,你一定在天上看着我。爸爸,我告诉你我一定能找到工作的。


~~~

这部美国电影《别告诉她》几乎完全取材于导演王子逸的亲身故事,讲的是二十多岁的美籍华人比莉在中国的奶奶得了癌症,医生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家人决定不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她,紧急安排日本的堂哥回国结婚,这样全家人和伯伯一家就名正言顺地回国看望奶奶,和她告别,所以英文片名是The Farewell(告别)。



电影大多是在长春拍的,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不少小笑点。比如伯伯说在日本买了好药,家人问“医生开的吗?”伯伯回答,“网上买的”,影院里哄笑起来,知道是不靠谱的“药”。


电影里的人物,我最喜欢小姨奶和妈妈,因为演得和角色最吻合。可惜的是奥卡菲娜的中文不够好,不像大陆移民家中长大的孩子。


电影最后说,六年过去了,奶奶还是好好的。


导演的故事


导演王子逸六岁来美,和奶奶关系很亲。

对中国人来说,她是个文盲,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是不识字也不会写。她写剧本时,那些人物的中文对话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但写下来的是英文。当翻译把这些句子翻成中文时,又不是她原话,幸亏她爸爸妈妈帮忙纠正成地道的大碴子味儿的对话。



朋友称这部电影是好莱坞新片,其实恰恰相反。首先这是一部独立制片的小电影,费用不及很多好莱坞大片的1%。另外,导演王子逸就偏偏不想拍成好莱坞式的,一心要做一个原汁原味的电影。


曾经有一个中国投资人,希望电影中让比莉带个美国人回东北。王子逸说,比莉就是美国人啊。对方说不算,要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其实人家想的是个美国白人,然后美国人闹出了好多笑话比如不会用筷子什么的,拍成一部好莱坞电影。王子逸没有答应。


王子逸带着团队到中国去选演员,结果发现中国的演员很贵,他们付不起。绝望之中,团队甚至到各个公园去寻找合适的人选。最后,剧中的小姨奶由生活中的小姨奶演她自己,怪不得我觉得她那么自然、地道!

当有人问王子逸当导演的感觉如何,她说在中国等级很分明,大家一口一个导演对她很尊重。有一次片子背景里有一棵树有点碍事,她刚提了一下,一转身那棵树就被砍了。

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时,王子逸的爸爸妈妈也去看了。电影结束后,有人问她爸爸,电影怎么样?众目睽睽之下,她爸爸说“挺好的”。王子逸解释说,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就是A+的打分啦!


诊断并没有成立


但是,这个电影有一个致命的医学纰漏:


奶奶的肺部阴影从来没有取一小片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而肺癌的确诊必须有组织学的诊断。所以奶奶也许并没有癌症!


导演在采访中说奶奶被诊断为四期肺癌。根据统计数据,四期肺癌的病人5年后还活着的只有不到1/10。从这点看,奶奶得的是癌症的可能性更小了。


记得以前一位县医院的放射科医生说:我们医院癌症的治愈率特别高,因为影像学就诊断癌症了。有些年轻妇女被诊断为肺癌,过了一两年癌症又没了,其实可能是感染。


要不要告诉病人?


得了重病先告诉家属、家属和医生合作瞒着病人,这在亚洲文化中比较常见。


据科技日报李颖报道,2000多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在亲人得病的时候,3/4的读者选择向亲人隐瞒病情,只有1/4选择告诉患者所有信息。但当病人换成自己时,却有高达85%的人希望能知道所有信息。


这是因为家属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病人肯定是没救了,二是低估了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说导演的奶奶,电影里没有提到的两个细节是,当年她的老伴得了肝癌,她一直瞒着他;奶奶几年前做了乳腺癌切除,她也没有告诉国外的两个儿子。


那么奶奶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疾病呢?导演并不肯定。她说当伯伯在婚礼上潸然泪下,她自己也在猜测奶奶是不是心里有数。


作家张洁有一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写到她妈妈怀疑自己得了食道癌,夜里悄悄坐起来拿块馒头一口口地嚼咽,以试验她的食道是否已经堵塞。而张洁用棉被捂着自己的呜咽,看她妈妈在黑暗中做着这一切。


越是不告诉病人,他们越可能胡思乱想,在恐惧中猜测和挣扎。


患者有权知道病情,请这样告诉他们


其实美国也走过类似的一条路。1970年之前,肿瘤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医生也不好意思给病人宣布坏消息,觉得不人道。

后来的民意调查,却发现96%的美国人希望被告知有了癌症。如果是晚期的话,85%的人希望知道还能活多久。


哈佛 Atul Gawande医生的书《最后的告别》中提到,得了不治之症的病人,除了希望尽可能延长生命,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有这几条:

 

1,减少痛苦
2,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
3,头脑清楚,可以自己做决定
4,不成为对别人的负担
5,感觉人生完整了


进一步对肿瘤医生的调查,发现医生们最难跟病人谈的是“从积极治疗转为姑息治疗”,以及“对病人坦率但又不让他们丧失希望”,大部分医生认为自己跟病人谈话的技巧不够好,希望得到帮助。

所以美国在2000年推出了训练医生的SPIKES六步沟通技巧,主要包括这几方面:

1,准备和设置

医生准备好病人的资料和自己要说的内容,预想一下病人可能出现的什么反应,该如何处理,设置好要谈话的安静地方,询问病人是否要邀请家人一起参加谈话。

2,询问病人及家属目前他们知道的信息是多少

比如“到目前为止,你关于自己的疾病都知道些什么?“”你知道昨天为什么做那个CT吗?”对于病情,病人想知道多少,尊重他的意愿。

3,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病人

用词通俗易懂,一点一点地透露信息,确保病人每部分都理解,说一部分要停下来,给病人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理解。当病人问医生,我还有多长时间?要强调这个预测的不确定性,而且个体差异很大,医生一般会给一个百分比和范围。

4,回应病人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

表达理解和尊重病人的伤心愤怒等情绪,为病人提供支持。

5,计划和讨论后面的步骤

医生可以告诉病人治疗有几个选择,最后治疗方案要让病人和医生一起决定,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和期望。


另外,美国的HIPPA法律明确保护病人的隐私,医生不可以把病情随便告诉其他人,哪怕是病人的家属。


其实,患者知情权,归根结底在于是否把病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看待,是否应该尊重个体。电影里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的不同,更属于法律和医学伦理的内容,很值得我们好好讨论、反思。


虽然剧情有点小遗憾,这个片子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推荐大家去电影院看。


参考: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22727

https://daily.zhihu.com/story/9381632

http://www.stdaily.com/kjrb/kjrbbm/2018-01/18/content_625267.shtml


请长按二维码支持!


前文导读:

好莱坞又一部亚裔大片!新电影《网络迷踪》

凌锋教授的生死24小时到底是什么原因?

得了癌症,要不要打日达仙/胸腺肽?

转基因在欧美到底是个啥情况?

那些年,我的生活中没有疫苗...

“酸碱体质”的创始人和1亿美元的罚款

安琳医生说过敏(1)

不懂解剖学,就不要做龙虾党

”吸烟的好处为什么专家不敢说?“--因为这根本就是扯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