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天堂跌落人间的花海
在这样诗意的秋天里,淡淡的暖阳下,独坐一隅,任风儿拂过脸颊,安详而宁静,坐在青苔斑驳的台阶上,细数流年的悲欢。 天堂跌落人间的花海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晴
江西的婺源一直是藏在我心底的桃花源。
去年的国庆节期间,终于有机会去到魂牵梦萦的婺源。
都说婺源最美是在春天,油菜花开的季节,要我说,哪个季节的婺源都有它不同寻常的美。
婺源景区很大,因为时间关系,在导游的建议下,我们只去了篁岭。
从我们住的地方到篁岭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车程,途经月亮湾,一座狭长的,夹在两岸之间形状如弯月的一个小岛。从月亮湾一路向前,白墙灰瓦的建筑时隐时现。
江西地界怎么全是徽派建筑风格呢?我问导游。
导游说,婺源县古时属于徽州地界,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这里有保存良好的徽式古村落格局,有原汁原味古村落风貌及民情民风。
作为篁岭景区的一大看点,不论是民居、官宅还是祠堂、牌坊,不论是曹氏宗祠、竹山书院,还是慎德堂、五桂堂,皆是马头墙小青瓦,多层多进,这些明清时代的古老建筑处处雕饰着精美的“徽三雕”图案,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的精华和特点在这里得以很好的保留。透过这些几百年前依山就势而建的宅院,我们感受到的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
比如,五桂堂的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他的祖父及父亲都是乐善好施见义勇为之人,并且做好事善事从不张扬,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再比如竹山书院,由曹振镛捐资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之意。书院侧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字为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婺源是朱子故乡,传承朱子理学在婺源当然不遗余力。
这里传承的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还有民风民俗,比如,篁岭特有的“晒秋”。篁岭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这里地势复杂,平地极少,山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并拥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晒秋。
当转过一个街角,拐角处,秋天所有的色彩仿佛在瞬间跌入你的怀抱,当这漫山的浓墨重彩铺摊在我的眼前,我是实实在在被惊艳到了。
婺源的秋天,最早会出现在山里人家的屋顶上,比如此刻,你看,徽式民居层层依山而立,在民居的亮窗前,长长的竹竿伸出楼屋外,托起圆圆的竹匾、竹筛、竹垫,上面晾晒的是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稻谷,此刻的大自然仿佛是一位神奇的画师,层层梯田成了巨大的调色板,铺排的是收获和成熟,白墙灰顶上的火红和金黄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点点秋实五彩妍,竹匾人家映碧天”,斑斓的色彩里跳动着山民对丰收的企盼,火红的秋色里诠释着对生命的延续。
山里人家
把眺窗当画板
将支架作画笔
以粮食作颜料
绘出中国
最美的符号
如果说春天的婺源是一位曼妙的少女,那么婺源的秋天则是一位成熟的少妇。水墨写意与浓墨重彩并存,质朴与奢华同在,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秋日的篁岭美的令人窒息,美的让人感动,婺源,我的桃花源!
有人说,婺源因为《欢乐颂2》而名声大噪,我说,因为婺源,关关和谢童的爱情里多了份浪漫,因为婺源,小包总和安迪最终牵手而归,是婺源成就了两段美好的姻缘。
秋天,赋予婺源别样的风情,而此时的婺源,到处泛出秋天的灵动。此刻,我多想化为一枚秋叶,舒展在篁岭的秋风里悠然自得。
篁岭晒秋,晒出了中国最诗意的秋天。
我喜欢,在这样诗意的秋天里,淡淡的暖阳下,独坐一隅,任风儿拂过脸颊,安详而宁静,坐在青苔斑驳的台阶上,掬一抹暖暖的秋阳,温润时光,拾一枚淡淡的微笑,静守安然,细数流年的悲欢。
—— End ——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