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杀妻案中新的社会凝视:从监控到围观

Gigi&文文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杭州三堡北苑小区来女士失踪案,成为近些天网络热议的话题。随着这起全民关注的案件告破,大家也开始了多方面复盘,在电子媒体与监控密集的现代社会,网民循着影音记录,翻到了许多细思极恐的细节。



1

案件梳理:闭环的视频监控是侦破关键


2020年7月6日,江干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求助:一名来姓女子于7月5日凌晨失踪。


(图片来源新京报)


警方调取了该智安小区内以及周边所有视频监控,相关时段共计约6000小时时长的视频内容,经过反复侦查实验明确小区内部监控可以形成闭环。明确失踪女子于7月4日17时04分和其小女儿乘坐单元楼电梯回家后,未再离开小区楼。


一时间网络舆论发酵,网民纷纷对这起“离奇蒸发”的案件提出猜测,认为一个大活人,不可能走出小区楼而不被监控摄像记录到。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来某某“被”装入其他物品内,以其他形式出入了小区楼。


➤  7月22日,专案组对化粪池开展25小时的抽取工作,对抽取的38车污秽物进行冲洗、筛查,发现有疑似人体组织,经DNA对比后确认系失踪女士来某某的人体组织。


➤  7月23日,杭州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许某某依法刑事传唤。连夜审讯突破了嫌疑人口供,许某某初步交代了杀人事实。当晚,杭州警方发布通报。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  7月26日,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开了案件更多细节。许某某的杀妻动机是多次向妻子借钱炒股被拒,以及回迁房装修意见存在分歧。于是在7月5日凌晨趁妻子熟睡之际将其杀害并分尸,投入化粪池。并“自导自演”了寻人的闹剧。


这时候,网民们会想起死者丈夫许某某早前的采访言论,不禁感到寒从脚底起。


丈夫许某某在接受采访时异常镇定,

表达来女士失踪这件事很正常。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丈夫许某某对妻子的智商进行贬低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2

凝视与围观:全景监狱构想的落实


在这起刑事案件的告破中,监控摄像头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果不能通过监控确认“失踪”的来女士未曾离开过小区楼,这起案件的侦查可能还要走很多弯路,而杀人犯则有可能通过编纂谎言逍遥法外。


这一次,我们感叹科技产品带来的正义,但不能忘了曾经,我们也质疑科技产品对隐私和自由的侵犯。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社会完美契合了福柯的“全景监狱”理论。


这个理论是在边沁及其《圆形监狱》一书的启发下产生的,书里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监狱应修建成圆形,以便对犯人进行连续不断的监视。而该书的书名,就是从希腊语中“一览无余”这个词引申出来的。


于是,在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提出了“敞视式社会监狱体制”。


(图片来源搜狐网)


全景监狱毋庸置辩地优美,也毋庸置辩地阴险。福柯用挖苦的笔调准确地描绘了该监狱的情景。


他写道:“它的原理是这样的,周围是一座环形楼房,中心矗立着一座塔楼,塔楼上对着环楼内侧开着一些大窗户,环楼里设有许多牢房,每间牢房的长度都正好是环楼的宽度,并且都开有两扇窗户:一扇开在环楼内侧,正对着塔楼的窗户,一扇开在楼的外侧,使光线得以照彻整个牢房。于是,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了,就是在中央塔楼里设置一个监视者并在每间牢房里关上一个疯子,一个病人、一个罪犯、一个工人或一个学生。从正对着光亮的塔楼里,人们可以借着逆光的效果观察周围牢房里被囚禁者的小小剪影。这些牢房就像许许多多的小笼子,许许多多的小剧场,其中每个演员都是孤身一人,他被彻底个性化了,并随时都是可以看见的。”

(图片来源豆瓣)


福柯提出全景监狱设想时,着重探讨的是一种统治机制,传统社会管理者通过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社会治理。而现在社会随处可见的摄像头,让人们常常恍若置身于这样的处境。


而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围观”、“围猎”、“围殴”成为常态,喻国明老师对全景监狱理论进一步延展,在文章中提出共景监狱理论:与“全景监狱”相对,“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控制。


在共景监狱里,不是由一个管理者监视着其他所有人,而是所有“他者”对某一个体的凝视与围观。


杭州杀妻案所引起的网络关注,是全国网民目光聚焦于一个案件的压力。这样的聚焦,带来了广泛的献言献策,也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各类谣言。共景监狱的信息流动机制,给社会管理带来高难度的挑战,也造成了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一系列治理问题。



3

现代科技悖论:更高级不代表更安全


“您已进入视频监控区域”。发生交通事故,调取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调取监控。


就像此次杭州杀妻案中,视频监控帮助警方快速找到侦破的方向,电子监控设备早已成为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大街小巷抬头便能看到摄像头,据IDC数据,2022年我国监控探头部署量将达到27.6亿台,平均下来每人监控探头占有量为两个,我国是世界上电子监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图片来源kaspersky daily)


进入大数据时代,特别随着5G网络的完善,电子监控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诸如客流分析、环境污染监测、保险定损、个人家庭等不同场景。今后电子监控不仅仅是视频的记录存储,与人脸识别、身份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可以构成一个人完整的数字信息人格。


毫无疑问,电子监控在还原事实真相,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覆盖率越来越高的电子监控设备让犯罪分子无处可逃,一定程度上也在震慑着那些有犯罪想法的人,我国犯罪率的下降和案件侦破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得益于强大的电子监控系统。


在2018年昆山市“8·27”于海明致刘海龙死亡案,警方因为监控视频证据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电子监控还原了真相,改变了于海明的人生。


但与此同时,电子监控单方的强制性对隐私的侵犯带来很大争议。任何时刻,几乎只要进入公共区域,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电子摄像头所记录并保存下来。商店超市买东西,乘坐公交地铁,每个行为都不例外。电子监控设备的安装主体也日渐扩大,小区、学校,甚至不少个人在自家门前也安装了监控设备。可以说我们已进入“全监控时代”,公众是否还拥有真正的自由与隐私?


(图片来源Burst)


公共场所安装电子监控是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的需要,越来普遍的安装与使用监控设备使得个人隐私边界被公共隐私边界包围,公众个人的隐私随时可能暴露在大众视野,暴露过多的信息会带来潜在的风险,采集的图像信息更存在被滥用、误用的危险。而我国目前尚未有直接明确的隐私权保护和电子监控管理的法律。


潜在的技术风险是电子监控无法回避的另一问题。正因为我们相信眼见为实,电子监控才能在生活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也是同样的原因公众会担忧监控带来的隐私问题。但是英剧《真相捕捉》却打破了我们的常识,有监控也不一定有真相。


剧中,男主人公肖恩的谋杀罪名因有缺陷的视频证据被推翻,肖恩爱上其律师汉娜,二人在公交车站吻别,汉娜登上了公交车。然而车站监控摄像头记录的画面是汉娜并未上车,而是与肖恩厮打起来,肖恩拖着晕过去的汉娜走出了监控范围。监控室的值班人员当即呼叫巡警,肖恩再次被捕……


(图片来源《真相捕捉》截图)


其中最关键的剧情在于篡改实时监控镜头的技术,我们熟知的网络入侵与删减拼贴自然少不了,但更关键的技术是近年才新兴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和人体图像合成技术。人脸识别大家都很熟悉,刷脸购物、刷脸登机早已不是新鲜事。


至于人体图像合成技术,它还有个通俗的名字:AI换脸技术。去年8月,一夜爆红但因霸王协议和隐私问题被“封杀”的换脸应用“ZAO”就是使用了这一技术。只要上传一张照片,就可将周杰伦、玛丽莲·梦露等知名人物的视频换成自己的脸,效果以假乱真。


“ZAO”的出现意味着AI 换脸技术已经能脱离编码,实现虚假视频的一键生成。尽管“ZAO”早已被下架,但技术风险引发的担忧并不会就此止步。


无处不在的监控设备和疫情期间健康码引起的争论相类似,电子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公众的个人隐私边界要如何平衡,潜在的技术风险该怎样规避?


朱利安·阿桑奇在《密码朋克》指出“只有完全加密、完全监控这两种极端,没有中间地带”。如今,我们面临一个不能逃避却无法解答的两难境地:为了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让渡自由与隐私?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15):21.

[2]方可成.新闻实验室.这些欧美国家为什么限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2019-11-05(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现已注销)


/END/


小编 | 北北
责编 | 北北
封面图 | The News International
声明 | 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加小助手领取福利 



 推荐阅读 
1.  为什么我对《乘风破浪的姐姐》有点失望了2.  我……能不能给新京报“洗个白”?3.  这届高考作文题全是传播学!搞得我们又自豪又想哭…4.  最新版《新媒体蓝皮书》关于5G都说了什么?收藏这篇不用翻原文了5.  押题神书《新媒体蓝皮书》又双叒叕更新了你知道吗?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八月线上强化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